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防外交

港媒:缅甸,关乎中美海洋战略棋局的胜负

火烧 2012-11-17 00:00:00 国防外交 1025
文章分析缅甸在中美海洋战略中的关键作用,探讨美国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战略影响,以及缅甸对中缅能源通道建设的重要性,揭示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博弈。

  香港《文汇报》11月15日文章 原题:缅甸——关乎中美海洋战略棋局的胜负

  孟庆法 中国国际商会研究员

  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不会想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连任成功后在外交上要作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出访缅甸。是要为缅甸的民主大声疾呼吗?当然不是。缅甸的民主进程早已开始,而且其进程快得出乎想像,反对派的领袖昂山素姬不但重获自由,而且开始四处出访,为今后缅甸的国际关系铺路。那么,是为了美国的经济复苏寻求合作吗?更不是。根据最新的统计,缅甸今年全年的对外贸易额不会超过200亿美元,就算全部归到美国头上,也不会对美国的经济复苏有什么实质性帮助。既不是为了民主,也不是为了经济,那么奥巴马总统这种异乎寻常的外交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看一看亚洲地图,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发现找到答案的线索。

  奥巴马访缅甸的玄机

  中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而中国的海上战略通道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目前,美国与新加坡已达成协议,美军的濒海战舰已进入新加坡,从而已事实上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这一战略咽喉。从马六甲海峡再向北看,能够直接连接中国大陆与印度洋从而避开马六甲海峡的国家只有三个: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印度的情况十分清楚,中国指望不上。巴基斯坦是我们的战略盟友,可以依靠,但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造成的天然阻隔使得我们很难建成一条在经济上可行的战略通道,尤其是石油通道。因此,缅甸便成为我们避开马六甲海峡的唯一选择。目前,中缅石油管线相关工程的准备正在实施中,如果一切顺利,明年便可以启动管道的建设。一旦工程建成,中国便可以马上获得每年2200万吨原油和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供应,这样便大大缓解了马六甲海峡带来的战略风险。毫无疑问,这种可以削弱美国战略优势的情况是美国人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当今的世界,可以用一个乱字概括。中东之乱,北非之乱乃至中国的东海、南海之乱,这些乱象的背后都有一个影子,那就是美国。将表面上的局部之乱串联起来,我们便可以看见美国的新战略意图:在没有一口吞下对手的绝对实力情况下,首先占领对手周边的所有制高点,形成战略上的合围之势,这一步目前正在进行中。在我们的东面,日本和韩国是美国的同盟国;在我们的南面,菲律宾和越南由于和中国的岛争而倒向美国,印度对我们虎视眈眈,凡事必提60年前的那段国耻,唯独与我们比邻的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四国还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也可以说,在对华战略合围的大网中,这里是一个致命的漏洞,必须尽快补上,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选之后,美国的政要们急于访问这些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剑指中国必须早作应对

  在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问题上,我们不能凡事必谈阴谋论,但是决不能无视阴谋。当一个国家的实力大到足以对世界老大美国的地位构成哪怕是潜在威胁时,她必然会受到美国的各种抑制和打压;这与这个国家叫什么没有关系,即便是美国的盟友也决不能被容忍。可以说,对于缅甸,美国是有备而来。在这个战略要地,美国人一定会做足文章,这里也一定会包括中缅石油管道。不论采取何种手段,将这条中国的战略运输线扼杀在摇篮里是美国人必须做的事情。不要忘记,和中国签署修建石油管线的并非是美国人眼中的民主政权,这也为今后美国寻找借口埋下了伏笔。我们无法阻止美国人在缅甸实施自己的战略,但是我们可以在看到潜在危机时寻找必要的应对之策。缅甸—这盘关乎中美海洋战略的棋局,我们一定要下好。

 

  推荐话题:奥巴马连任首访缅甸

 

相关文章

  • 美国宣布放宽对缅甸产品进口限制
  • 缅甸在奥巴马到访前大赦囚犯 向美方释放善意
  • 奥巴马连任后首访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意欲何为?
  • 奥巴马盯上中国“后院”
  • 奥巴马第二任期外交政策突破点
  • 奥巴马历史性访问缅甸 欲构筑对华包围网
  • 奥巴马连任难拾烂摊子 中美博弈会加剧
  • 奥巴马访缅是"围堵中国"外交攻势的一部分
  • 缅甸将参加“金色眼镜蛇”军演
  • 奥巴马连任,中美关系的危险减少了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