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邓小平谈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火烧 2012-03-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性,指出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主张通过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确保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邓小平于1989年11月退休,从1990年到1993年,他有六次谈到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他不讳言两极分化的出现,尖锐指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有预见地提出公平分配、共同富裕将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又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1993年9月,他坦诚地指出:“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的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他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他曾设想到了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应该把共同富裕的问题提上日程。但后来的发展并非像原来设想的那样,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他说:“中国情况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51的人先富裕起来,还有百分之49,也就是6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富裕”。
   1992年12月,他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到:“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展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战”。
   特别是在1993年7月,他在视察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时曾尖锐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中国有11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1亿多人富裕,相应的有9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亿多人就要革命。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
   邓小平基于对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深刻认识,强调指出:“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