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马越平:中国地震局应当更名为中国防震减灾局

火烧 2008-06-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建议中国地震局更名为中国防震减灾局,理由包括机构名称无法准确概括职能、名称存在逻辑错误及与中国传统观念不符。同时建议全国相关机构同步更名,以提升公众认知和机构职能表达。

 中国地震局应当更名为中国防震减灾局

马越平

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中国地震局受到了广大群众前所未有的关心、关注,同时被关注的还有中国地震局本身的机构名称,我们认为,中国地震局的机构名称设置欠妥,应当更名为“中国防震减灾局”,理由如下:

一、机构名称不能准确地概括机构职能

中国地震局成立于1971年,时称国家地震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包括:拟定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地震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拟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研究提出地震灾区重建防震规划的意见,监督检查防震减灾的有关工作;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等。从这些职能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地震局的主要职能是防震、减灾,而中国地震局这个称谓并不能准确的概括这些职能。

 二、机构名称本身含有逻辑错误

“地震”一词如果仅是名词该机构名称为“中国地震局”尚可,但由于“地震”也是一个动词,就凸显其不合理性——本是防震减灾的机构,怎么又“地震”起来了?

对此我们认为类似的名称处理的就较好,可供借鉴:

人民检察院所属的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

国家预防腐败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另外,我国四川省所属的成都、绵阳等市、县,云南省所属的昆明等市、县,几年前已经改名为“防震减灾局”。

三、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相悖

中国人都喜欢吉利的数字,吉利的词语、吉利话,其实名称中文字的合理表述也应该是民族文化组成当中的一部分。中国地震局的名称总会给人一些不愉快的感受,而顾及民众的感受,起一个又吉利又确切的名称何乐而不为呢?

综合上述理由,我们建议将中国地震局更名为“中国防震减灾局”。 中国地震局更名以后,也建议全国所有相应机构也更名为防震减灾局。

相关文章

  • 难忘的一次震情会商
  • 困惑!到底是防灾与建设伟大呢?还是到处救灾与重建伟大呢?
  • 假如洛杉矶在中国:能发布地震预警吗?
  • 唐山大地震时的开滦煤矿:干部最后从煤井里走出来
  • 欲绝当下矿难死,何不回头学唐山
  • 地震预报:国退民进
  • “地震能否预测”之争的幕后故事
  • 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源自周恩来总理
  • 漩涡中的地震局
  • 中央未追究责任,地震局在不断退步
  • 地震预测由科学家做,地震预报由政府做
  • 差哪儿啦?--质问地震测报部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