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汶川一月祭 九条建议

火烧 2008-06-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九条关于汶川地震后重建与社会发展的建议,包括监督红十字会、设立建筑奖、安放抗灾雕塑、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等,强调民族意识与国家凝聚力。

汶川一月祭  

                                 

 建议1:由唐山十三义士队队长担任中国红十字会的民间监督,如果直接请他担任红十字会会长有困难的话。  

   

建议2:在房地产业设立刘汉奖。刘汉小学在国人心目中就是全国最好建筑。建筑商的良知有刘汉的一半,则今日中国的商贿官案就会减少一大半,百姓告开发商违约案也会减少一大半。今日中国为了养活地产开发商而引发的社会成本就可大大减少。和谐社会才更加接近。  

建议3:在各直辖市,省会的飞机场,火车站安放抗灾雕塑或模型。不光是旁边放一个募捐箱,更为了长久保持全国人民在大灾前表现出来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操。  

   

建议4:停止对唐山地震救灾解放军的贬低。  

   

建议5:在全国学生中开展向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学习的长久安排。青少年爱国,正派,坚强,乐观,舍己为人,则中国不会分裂,媚外,纸醉金迷。  

   

建议6:理直气壮地反驳时下流传的:“牺牲自己造福别人是愚蠢的想法”,“人都是怕死的”。这些谬论不是学术争论,流传开去是要死人,要误国的。  

   

建议7: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好。雪灾,地震,我们能迅速,高效展开救援,靠的是社会主义体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强调“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而一些报刊还在鼓吹“普世价值”。  

   

建议8:报道捐献钱物时,宜把国内外的捐献分开,以免造成一半对一半的误觉。  

   

建议9:西方用救灾压缅甸,甚至叫嚣以救灾入侵缅甸。我们不要跟在后面瞎起哄。  

   

相关文章

  • 我对四川灾区重建的“资金使用合理性”不抱信心
  • 反对“北川23亿地震博物馆”的五点理由
  • 汶川地震百日祭
  • 地震亲历,朴素的事实,朴素的英雄——灾区归来谈感受(14)
  • 地震前一天,猪从奶奶的头上飞过去—灾区归来谈感受(11)
  • 反官僚主义与“文化大革命”
  • 卢周来:“重建”一个没有开发商的世界?
  •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地震保险普及率世界第一
  • 曹建海:我曾试图阻遏开发商介入汶川灾后重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