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为什么从上面下拨的财政资金越多,乡村的问题反而越多?

火烧 2021-10-26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中央财政下拨资金增多,却导致乡村问题增多,因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影响,资金层层分发后实际使用减少,地方负债增加,转而向农民收取土地指标,引发更多问题。

  为什么从上面下拨的财政资金越多,乡村的问题反而越多?

  前几天下乡,和一帮乡村干部聊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上面下拨的钱越多,乡村的问题反而越多!为什么?十多年前我在某篇文章中解释过这种现象,具体是哪一篇文章我记不清了,今天再回应一下。上面下拨的钱越多,乡村的问题反而越多,这种现象是由中国的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决定的。

  例如乡村振兴,中央财政一年有几万亿的钱要花在乡村建设上,这几万亿的财政资金从财政部出发,到各个部委,再到省、市、县的各个部门,进入招标程序,再由中标单位配置到具体项目上,最后中标单位还要转手给施工单位钱才算落地使用了。

  钱从财政部出发,经过层层申请,再经过招标和转包,100元钱实际用于项目的就只剩60元了。

  怎么办呢?

  一般而言,各个部委都要求乡镇政府配套40%左右的资金。中央财政下拨的钱越多,部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的资金就越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本来只是吃饭财政,要配套资金做项目就只能靠借债了。

  中国财政下拨的项目资金越多,地方政府的负债就越多,吃饭财政就保不了吃饭了。怎么办呢?一般只能打农民的歪主意呀!最常用的歪主意就是强令农民集体低价卖建设用地指标给政府平台公司,政府平台公司再高价卖给市场,一亩建设用地指标能赚差价20—40万元不等。最近几年,一般人口在50万左右的县市,低价收储集体建设用地(指标)都在万亩以上。

  中央财政下拨的资金越来越多,地方政府负债日积月累,配套和化债的办法就无所不用其极,制造出的问题当然会越来越多。

  此外,部委有几十个,地方政府只有一个,几十个部委都对一个地方政府搞检查评比考核验收等,这不仅仅要花时间,更要花钱搞形式主义才能过关啦!干一件事,搞出一堆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