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伊朗与以色列即将大打出手,沙特宣布中立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4-10-0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中东局势升级,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加剧,沙特宣布中立实为战略选择。沙伊和解推动中东反以力量联合,沙特中立实为站队中国,体现中美博弈下中东战略转向。

  最近几天,中东打以大有向第二阶段进发的趋势。

  以前说过,本轮巴以冲突,最大的特点,就是中东反以力量围攻以色列。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轮番上阵,差点把小霸王变成了小王八。

  校尉将其称为中东打以的第一阶段,其最主要的特点,除了中东轮以,就是非国家形态。

  因为这些反以力量,都不是正规的国家,而只能理解为地方势力。

  为什么中东打以的第一阶段只有非国家形态的反以力量加入?

  道理很简单,犹撒国很强大、犹撒国支持下的犹太国很嚣张,经过五次中东战争,中东国家对二犹忌惮颇深,不敢轻易上场。

  因此,中东打以,必须由地方军事力量发动,经过初期的试探后,才会逐渐升级转换为国家之间的战争,也即中东打以的第二阶段。

  至于校尉设想中的第三阶段,那就是美国人正式参战。

  本轮巴以冲突中,关于伊朗与以色列的博弈,最近说得比较多,今天聊聊沙特。

  校尉一直说,中东打以大戏,虽然是俄梅隆策划、伊泽明执行,但某神秘制片人促成的沙伊和解,才是催生大戏的历史大背景。

  没有沙伊和解,就没有中东打以,因为在没有得到沙艺谋默许的前提下,伊泽明绝对不敢发动中东打以,更没有发动中东打以的强烈动机。

  从伊泽明的角度看,中东打以,就是为了断绝沙以建交的最后一线希望——而沙以建交,正是犹撒国拼命推动的战略目标。

  再强调一遍,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中,沙伊复交与沙以建交,就是中东版的合纵连横,两者不能并存。

  选择沙伊复交,就是选择加入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选择沙以建交,就是选择继续屈服于犹撒主导的霸权体系之下。

  沙特选择沙伊复交并坚持了下来,就足以说明他的政治态度:在这场以中美博弈为唯一主线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沙特正在完成战略转身。

  这也是历史发文中,校尉对沙特的关注远超伊朗的根本原因,因为沙特才是决定中东战略走向的中枢,也即天元之中的天元。

  最近不写沙特改写伊朗,是因为沙特的战略转身趋势已成,近期没有本质变化,相反,伊朗却正处于关键的政策调整阶段。参见《网传内贾德担任情报部门负责人:伊朗再次发生重大政策摇摆

  此外,关于世界各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站队,校尉也曾经给过标准:保持中立,就是站队中国。

  从兽王争霸到大国崛起,从来都是孤独的旅程。

  兽王争霸,兽群不帮老兽王,就是站队新兽王。

  大国崛起,列国不帮老霸主,就是站队新强国。

  这是新老交替的客观规律。因为不管是兽群还是国际社会,生存的都是老霸主的附庸,遵守的都是老霸主建立的秩序。

  作为生存在旧秩序之中的附庸,新老交替之际,中立就是站队新人。

  例子举完了,具体说说中东。

  作为美国不是盟友的盟友,作为石油美元的基石国家,在美国的霸权体系中,沙特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乃是美国中东霸权乃至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

  美国在中东的两大战略支柱,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就是沙特。在金融层面,沙特甚至比以色列更重要。

  奈何因为巴以冲突,这两大支柱之间存在很深的隔阂。

  为了稳定中东霸权,美国一直在撮合两大支柱。

  美苏争霸期间,由于苏联带来的安全压力,沙特不得不倒向美国。苏联解体之初,美国一家独大,也不担心沙特不听话。

  因此,在这两个阶段,美国虽然有拉郎配的动机,但表现得没有这么迫切。

  不过随着中美博弈逐渐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局和唯一的地缘政治博弈主线,尤其是沙伊复交之后,沙以建交,立刻变成了犹撒在中东的第一任务。

  面对犹撒国的全面施压,不管沙艺谋内心如何想,伊泽明心里肯定不踏实。

  这就是俄梅隆与伊泽明一拍即合,中东打以飞速上演的基本逻辑。

  而沙艺谋则找到借口,顺理成章地推掉了沙以建交——在以色列同意落实联合国两国方案、恢复1967年边界以前,沙特不会考虑与其建立外交关系。

  这个条件,犹太国永远不可能同意,因而沙以永远不会建交。

  校尉甚至认为,中东打以,不仅是俄梅隆与伊泽明联手的杰作,没准也有沙艺谋的参与,至少他们之间达成了战略默契。

  尽管外界一直有质疑的声音,认为沙特表现骑墙。

  但在校尉看来,在这场大变局中,沙特本身就是美国的逆鳞,沙特的战略转身,就是要彻底把逆鳞从美国身上切割下去。

  这是一个艰巨而危险的任务,沙特小心一点很正常。

  地球人都知道,美国在沙特有基地、有驻军,并且曾经利用沙特的基地发起海湾战争和无数所谓的反恐行动。

  在中东打以即将由地方反以军事力量主导的第一阶段向国家参战的第二阶段转变的关键时刻,沙特带领阿联酋、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选择中立,拒绝美国使用他们境内的军事基地参战,本身就是鲜明的表态。

  除了前面提到的宏观层面的政治立场转换,在更具体的军事层面,如果所有中东国家都像沙特等国一样,拒绝美军使用军事基地,就算犹撒国想帮犹太国,他又该怎么帮呢?

  沙特此举,看似中立,实际是断掉了美军的后勤通道,并且还可能引发欧洲国家的连锁反应。

  关于巴以冲突,欧洲并非铁板一块,很多欧洲国家,目前都是支持巴勒斯坦的。

  离开中东本地军事基地的支撑,如果欧洲再不配合,单靠本土补给,美军提前就已经输掉了一大半。

  这就好比大哥为了保护亲小弟,随时准备上场砍人,另一个小弟沙特却站出来,义正言辞地把大哥的刀给收了:以和为贵啊!

  网上很多不知所云的自媒体,既看不懂国际地缘政治大势,也看不懂最基本的军事布局,却胡咧咧什么沙特不帮巴勒斯坦,简直令人笑掉大牙。

  这样感人的智商,还是趁早别谈国际时事为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