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医药

习近平: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火烧 2020-06-06 00:00:00 中华医药 1025
习近平强调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肯定其贡献。中西医结合成为抗疫特色,国家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张伯礼院士表示自豪。

  6月2日,总书记主持学者卫生健康专题座谈会,会上,钟南山、童朝晖、张伯礼等健康领域专家先后发言,就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发挥中医药作用、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并和大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交流,最后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

  在这次讲话中,总书记首次明确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

  无疑,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座谈会,是对此次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在这场总结中,中医界代表张伯礼院士列席,并面对面向总书记做了汇报,谈了4点体会。

  总书记在交流中指出,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听到这句话,张伯礼院士十分激动,非常自豪。而坐在电脑前的我们在看到这句话时,也同样激动地热泪盈眶。这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中医药的再一次肯定!

  近十年,总书记曾在多个国际国内的场合下,肯定中医药的作用,总书记的话,积极地推动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

  所以,近些年来,中医药发展虽然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困难,但是仍然在慢慢好转。比如,2017年7月,《国家中医药法》颁布,规定:师承于确有专长人员通过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即可备案中医诊所或者在医疗机构从业;2017年12月20日,《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放宽了民间中医行医的合法之路,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也正是这些年来,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的相对重视,使得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战*疫中,中医药能较早地介入到防控阻击战中,大大区别于2003年的非*典战疫,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这一次的新冠肺炎是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中国有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这是有别于海外诸国抗疫的最大特点,有对比便更具有说服力了。

  此外,在这一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听取代表委员建议,有关中医药的表述在原有“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之后,加了“加强中西医结合”,此举对打造中西医互相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无疑意味深长。

  早在1953年12月,毛主席就说过:中西医要团结,互相看不起是不好的,一定要打破宗派主义。

  毛主席在50-70年代,做了很多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工作。比如,1954年,毛主席发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抽调100--200名医科大学或医学院的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他们的临床经验。而学习就应当抱着虚心的态度,西医学习中医是光荣的,因为经过学习教育提高,就可以把中西医界限取消,成为中国真正统一的医学,以贡献于世界。

  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同时,全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开学。据1960年全国西学中经验交流会时统计的资料,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有37个,学员2300余人,在职学习中医的有36000余人。高中级医药院校也大多开设了中医学课程。

  这些举措,培养了一大批西学中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以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今天中医药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020年的两会报告,正式提到了“加强中西医结合”,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王淑军所述,对这一提法的强调,既是对抗疫中国方案重要经验的正面回应,又有着针对现实中中西医尚存壁垒的问题导向。

  中西医要团结要结合,最需要改变的是西医是医学教育。从历史渊源来看,现代医学进入中国后,就多次挑起中医存废之争。而现在中国的医学教育,中医院校一般都会开设西医基本课程且比例不低,而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几近于无,中医对西医包容度较高,而西医却对中医有很深的隔阂。

  医疗的市场化也降低了中医的话语权,虽然中医在疗效上代表了“简便效廉”,但也正是这一特点,不符合医疗市场化,使得整个中医界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都弱了下去。

  但,这一次新冠肺炎大考,中西医再次携手,团结合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中国自上而下看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虽然要打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还困难重重,但总书记已经更加重视起来,改变即将启动,让我们期待中医药的更光明的传承和发展,期待未来和谐的中西医结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