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观《邓》剧有感——我放不下的恨,舍不去的爱

火烧 2014-08-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8
文章围绕观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集,表达对剧中历史认知的不满,反思文革时期个人经历与邓小平的关联,探讨敏感历史问题的复杂性与政治剧的严肃性。

  近期看过二十起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史的邓小平》。不想奏热闹,但还是忍不住要说说一些覌后感。

  第一感覚是:编导对历史认知有些飘。他们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比他们深刻、细腻的人不少。政治大片不同于娱乐片,他必须严肃,能从内心打动人。

  对我这样的看客、观众,拂之不去的恨和深舍不下的爱是编导的思维中心。编导浮在面上,只知道发泄,这就不能不把严肃的政治大片领进死胡同。你不是要让人们出来、解放吗?你却堵住了出来的胡同囗。

  中国人多,十三亿,也有说十四亿。要懂得这十三、四亿人总体在想什么,你才能把你编导的戏唱到点子上。

  中国十三亿人多是庶人,政界的人毕竟是少数,知识分子也是少数。要说公正,庶人最公正。政界、知识分子观点复杂些。存在决定意识,决不是简单的铁板一块。

  写《邓小平》,历史上的邓小平,解放前的好写。解放后的不好写,但以主流为导向,也能写的很生动。邓很有个性,个性中就出生动。

  敏感问题第一位的准确。

  以我为例,我应属于敏感区域内的那部分人,我在想什么?

  我在文革中四次被作为专案对象,时间累计在六年以上,占去文革十年的大部分时间。其中最不可原谅的是那次清查五一六。

  邓小平文革中就是那五十天问题。对此,主席是原谅的,我们的问题,没有那五十天的亊。十年中除去那五十天,七三年他复出前,他都在台下,所有问题与他都不沾边。

  但是奇怪的我的确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积极分子,且发自内心。原因是:我的顶头上司出于自身的问题,拒绝将邓小平为五一六落实政策的讲话、文件向下传达、贯彻,转移了斗争大方向。同时也因为我们文化素质、理论素质上的原因,没能深刻理论毛主席的思想。后来从知道邓、毛、谢、古亊件开始开窍,像老倒沫一样滤了一下历史,心里就冒出来一些典故来。如:1、毛主席文化革命就一定以文化为前提,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间的那个顿点是文化范畴,这一点说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成了并列的词、并列的词组。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批邓与反击右倾翻案风因这一点而定格成并列的两个内容。一点之差,谬之千里;2、1976年4月7日的两个决议中对邓小平“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藉,以覌后效”,将邓转移到安全地方保护起来,显然是告知天下:邓是人民内部矛盾,以观后效是说此人以后还要出来作亊。我沿这个思路想下去,眼前顿时另出天地……七三年以后至今四十一年顺思路过滤:邓复出以后的整顿,对五一六问题态度非常明确,可以从邓小平文选二卷第10、11、17、79页等页找到根据。至于许多方面的倒退,因有毛主席的一定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重要指示,在后来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属不得不为之,按照我党过去的作法,也可以理解,比如长征便是不得不那样办,一时的后退可能育孕着众多深层次积极用心。

  要说解不开的心结倒也有许多,这里不一一叙述。至今仍不能非常满意,主要问题是政策不落实,五一六这一类问题至今未平反昭雪。

  《历》剧若能作深入的探讨,解开天下疑云,那便把戏唱到了我们的心上。可现实是:编导把一把把盐撒向受伤者的伤口……昐后二十余集能写的好些。

相关文章

  • 《邓》剧是个极好的反面教材
  • 习总在纪念邓小平110华诞上的讲话投射出什么玄机?
  • 丑牛评《邓》剧:一句口号的历史转折
  • 也谈邓小平与中国历史转折
  • 邓小平坚持事实求是之实例一则——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 习近平纪念邓小平讲话的亮点和新意!
  • 也谈谈邓剧
  • 明确改革的性质和方向--习近平邓诞讲话要点解析
  •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邓小平
  • 纪念邓小平——一位最早反思改革开放的领导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