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儒学的兴起,就是社会由盛而衰的开始!

火烧 2014-09-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儒学兴起与社会由盛转衰的关系,引用历史案例与毛泽东观点,指出儒学对人性认识的局限性,强调需警惕儒学对社会的潜在影响。

  近日儒学在全球大放异彩,全球儒学大会的召开、孔子学院10周年庆祝等等,可谓盛况空前。在高兴的时候我们还有深深的忧虑:儒学的兴起,就是社会由盛而衰的开始!

  为什么呢?中国历史有一个奇怪的规律,就是一个朝代开创之处比较崇尚道家、兵家,而到了社会经济稳定转为崇尚儒家。而儒家的兴起,恰恰就是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比如,汉朝初期崇尚黄老学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则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分水岭;唐朝初期崇尚道家,李世民甚至说自己就是老子的后代,到武则天发展科举,则成为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宋朝初期崇尚武力征服天下,到宋太宗赵光义开启重教之风,以及后来的宋儒复兴,则成为宋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特别是宋儒大盛之时,正是中国历史最为文弱之时,等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遍读二十四史,苦苦寻求跳出这一盛衰循环的途径,后来发现根子就在儒学。为此,来人家写出了“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有商量;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的高论。可见老人家对于儒学的危害,认识得是多么的清醒,多么的坚定!

  那么,为何儒学会导致社会由盛而衰?根本原因是儒学对人性的认识缺乏深刻性、超越性。比如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老子曾告诉孔子说:“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后来,老子在《道德经》写到“常使百姓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士就不敢胡乱妄为了。”这里的智者,就是儒生之流,这里的妄为,就是儒生们看似崇尚仁义礼智,却慢慢地把社会拖入虚假做作、腐朽败坏的道路。而这一过程极为隐蔽,只有极少数如毛泽东、鲁迅这样的哲人,才会洞悉到了这一危害。

  所以,我们必须对儒学的兴起,保持一定的警惕。

相关文章

  • 《毛泽东大传》(第八卷 乱云飞渡)第303章
  • 耿来意:毛泽东的民主梦
  • 习近平建议再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强调不能否定毛泽东思想
  • 戳穿这些人画皮的难与易
  • 前锋:人民民主专政的“武器”不能丢
  • 顽石:看看这复兴的是什么传统文化
  • 中国历史没有周期律
  • 评“新社会主义”论对毛泽东的危害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论毛泽东善于调查研究方法的思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