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韩寒的伯乐——“张大忽悠”

火烧 2014-11-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韩寒伯乐张大忽悠对其过度吹捧,后因韩三篇引发围剿,反映网络舆论与权力斗争。

  准确说,韩寒的伯乐有几个,一是首先发现他的作品并且給他评奖的那个人;二是把他评为“100个最有影响的华人”之一的美国佬;三就是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某“张大忽悠”。

  某些人看中的就是韩寒博客当时的几亿点击和在青少年中的无数的粉丝,那时候是把他当成现在的黄之峰看待的,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领导“起义”。

  “张大忽悠”当时对韩寒的吹捧尤为肉麻。

  他曾经在《杂文报》发表文章《韩寒的影响力》吹捧韩寒,把他比作齐天大圣,并且感叹“中国理应有千千万万个韩寒,但是,我们却只有一个。”说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缺乏创造力”的原因。他在评论韩寒的胆量的时候,称自己就是怕,原因是“经过政治运动”。而在分析韩寒胆大的原因的时候又说:“如果他这样的人生在改革前,即便不死,大概也只能呆在监狱里。”

  他最肉麻的吹捧,莫过于把韩寒称为“中国未来的希望”。

  但是包括“张大忽悠”在内的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是韩寒不但没有领导“起义”,而且胆大包天发表“韩三篇”反对所谓“革命”,习惯于直来直去的韩寒没有想到,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更严重的是,他的观点会影响他的那一群粉丝,搞不好这些人会倒戈。事态严重,恰好遇到方舟子质疑韩寒的作品不是他本人所写,于是,机会来了,必须对他进行“污名灭口”,于是一场中国网络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围剿展开了。

  围剿韩寒的参与者左中右都有,左的是因为他此前的某些言论,中间派是因为痛恨欺骗,右的或者是对围剿的组织者的意图心领神会,或者的确也是痛恨欺骗。

  这一场匆匆忙忙发动的围剿在自由派内部也引起了“倒韩派”与“挺韩派”的内讧,一部分尚有分析判断力的青少年开始看清楚了某些人的嘴脸,离开了某个阵营。事实也证明了对韩寒的围剿完全是某种势力对韩寒实施的“三刀六洞”的帮规。有讽刺意味的是,韩寒最后并没有“呆在监狱里”,而是被那些曾经把他捧上天的人把他踩下了地狱。韩寒本人也承认是因为“韩三篇”而起。因为不久以后,方舟子也质疑另外一个“文学神童”蒋方舟的作品,但是连一朵水花也没有激起。也许“张大忽悠”在某些人当中还算个明白人,看到了这次“污名灭口”的负面效应,但是他明白某些人为什么这样做,所以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接受某媒体采访的时候感叹说:“还没有怎么着,自己人内部先干起来了!”这一方面是维护他自己的脸面,因为自己人把他曾经捧上天的人打下了地狱,等于抽他的耳光;另外一方面的确是在“维护阵营内部团结”。

  说实在的,以当时韩寒的影响力不知道大于现在那个香港的“黄蜂”多少,“黄蜂”的影响力连当时的韩寒的一个小拇指也达不到。甚至还比不上某些人后来曾经想弄出来替代韩寒的占某特。

  然而,对于这场失控的围剿,“张大忽悠”回天无力,一颗“政治明星”就这样陨落了。空剩下韩寒的伯乐“张大忽悠”及其对韩寒的“中国未来的希望”的肉麻吹捧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参考阅读:北部湾的风:“张大忽悠”又在自扇耳光了

  黎阳:“公知”卖国有目共睹,人大张鸣故作糊涂

相关文章

  • 北部湾的风:“张大忽悠”又在自扇耳光了
  • 贺卫方、张鸣等大批自由派公知大V及微博水军围剿辽宁日报
  • 黎阳驳张鸣,正气压邪气,爽快!
  • 张大教授是位杰出的幽默大师
  • 张鸣教授的良苦用心用错了地方
  • 张鸣"归来":反毛反共分子时隔两年半回到新浪微博
  • 网民揭露南方系媒体及公知的淫乱史 吴晨光不是第一个
  • 袁世凯死了,中国就输了吗?
  • 张大教授偷换概念忽悠又一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