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欢迎“先总统蒋公”归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必成!

火烧 2014-12-1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蒋介石铜像在浙江登陆,象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文章回顾其复兴社理念与民族复兴思想,展现其历史地位与影响。

  近日,蒋介石铜像在浙江登陆,将安置在奉化,供人们瞻仰。这是一件大事,因为“先总统蒋公”不仅是八百万国军的统帅,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先驱和领袖。他的到来,必将大大鼓舞网上网下的诸位“国粉”,大大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千古伟业,理应举起双手,纵情欢呼,热烈欢迎!

  话说1932年,蒋介石接过以“玄学鬼”著称的张君劢提出的“中华民族复兴”口号,建立“中华民族复兴社”,简称复兴社(蓝衣社),蒋介石亲任社长。该社以“复兴我中华民族”为宗旨,强调“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1934年,蒋介石正式出版《复兴民族之要道》一书,收录了他1932年至1934年发表的有关民族复兴的10篇言论。同年,还出版了他对庐山军官训练团的讲话稿《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

  至1936年,他发表的文章仅篇名内可见“复兴”字样的就有:

  ·复兴中国之道——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四月十一日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总理纪念周讲

  ·复兴民族之要道——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二月五日出席浙江省政府扩大纪念周讲

  ·复兴民族之根本要务—教养卫之要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出席南昌行营扩大纪念周讲

  ·御侮与复兴之基本要道——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对陆大将官班精神讲话

  ·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军校京沪江苏学生军训总队总理纪念周讲

  ·复兴中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九日在广州出席总理首次革命纪念会讲

  ·巩固统一与复兴民族——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日在南京检阅全国童子军讲

  自此,国民党诸大员及一些学者也纷纷著文论述“中华民族复兴”,例如:

  胡汉民的《民族主义的民族复兴运动》(1936);阎锡山的《复兴民族须先复兴发展富强文明的原动力》(1936);陈诚的《认识时代:一个民族复兴的大时代》(1937年前后);周佛海的《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1935)。还有李宗仁的《民族复兴与焦土抗战》,伍子建的《民族复兴之精神基础》,周辑熙的《复兴民族之路》等。后来,连汪伪政权的“中华民族反英美协会”,也于1942年出版过一套《民族复兴丛书》。

  从1934年至1949年,蒋介石、宋美龄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也称为“民族复兴运动”。

  1948年底,蒋经国日记载:“父亲近曾缜密考虑引退问题,盖以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之下,另起灶炉,重奠革命基础,争取新生。”蒋介石“另起灶炉”的基地,就是台湾省。他向陈诚等一班亲信交底说:“我坚信,就算整个大陆被共党拿去了,只要保有台湾,就可用来恢复大陆,因此我将不顾一切,毅然准备下野,把台湾变成复兴基地。”从此,国民党便宣称台湾为“中华民族复兴基地”。

  1951年,刚刚“转进”台湾省不久,在《民国四十年国庆日阅兵典礼训词》中,蒋介石说:“事实证明我台湾复兴基地,已成為亚洲民主的堡垒,反共必胜,复国必成。”“我们确保台湾,建设台湾的努力,乃使台湾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灯塔”。

  1973年11月12日,即死前不久,蒋介石在《对十届四中全会的指示》中说:“我们忍受一切屈辱,抵抗一切冲击,就是要使中华民族复兴基地,成为激扬自由世界反共信心的源头,成为鼓舞人类争取自由希望之火炬。”(以上蒋介石语录均见《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由此可见,从1932年到1975年,“先总统蒋公”致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凡四十余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今,又是一个四十年过去,终于魂归故土,像树故里,矗立马背,俯瞰大地,但见中华民族复兴大旗迎风招展,接棒者络绎不绝,领头羊奋勇向前,蒋先生九泉之下有知,定当高呼:学生辈出,后继有人,吾愿足矣!

  参考阅读:南京公祭,蒋公登陆--南京公祭活动的另一主题不能虚无

相关文章

  • 南京公祭,蒋公登陆--南京公祭活动的另一主题不能虚无
  • 牛!身先士卒单骑登陆“光复大陆”
  • 请蒋介石铜像反攻大陆:有意放纵任胡为?
  • 蒋介石重达1.5吨铜像将登陆浙江 网友:反共已到明目张胆的地步
  • 抗战之辨析——对国军抗战的反思!
  • 重庆谈判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十次对谈
  • 盛京废人:一袭华袍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杨天石先生商榷蒋介石研究
  • 新罗夫人:远征军入缅作战是蒋介石向英美献媚之举
  • 周知惟:毛泽东对国民党仁至义尽
  • 蒋介石的“十大英明”之绝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