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必须守住不让党内称呼深度异化的底线

火烧 2014-08-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强调党内称呼异化问题,指出称谓反映思想作风和党性修养,呼吁回归同志称呼,反对庸俗化称呼,以维护党内平等关系和良好风气。

  最近,我去参加一个群教活动的民主生活会,参会领导说,今天的会上,无论什么职务、什么职位,一律直呼其名,并冠以同志。几个小时的会议,大家你来和往,意见汇集、破心入肺、矛盾释然、药到病灶、何等快哉。

  互称同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倒灌,党内称呼出现了异化。

  依然根深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不同情况,都有细致入微的区分。人们爱用敬称,既反映两者的社会关系,有时候也是一种礼仪。 但 在我们的干部队伍里,庸俗化称呼异化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语言表达只是一种表象,是潜在思想意识的外化。说大了称呼就是思想作风和党性修养的折射。称“老板”“老大”反映的是党内关系的市场化、同事关系的雇佣化,称“老板”、“老大”反映的是党内关系的江湖化、上下级关系的人身依附化,称“哥们”“兄弟”则往往自觉不自觉强化宗派、帮派意识。党内称呼的异化,就是党风、政风被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浸蚀造成的局部失守。如若任其发展蔓延,将会从语言侵入至思想,从思想延伸到行动,对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淳朴的党内同志关系、活泼的党内民主生活构成破坏。

  共产党队伍是世界上最纯洁的队伍,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没了等级、职级的差别,并被称为“同志”,如春风拂面般清新、爽然。后来渐渐的被称为“同志”听了感觉不些不舒服,书记、科长、处长、局长之类的头衔便镶嵌进了称呼中并流行起来,且都不带“副”的,最含糊的“书记”可以大到总书记,小到村支书,大到多少,旁人可以从“随从”的多寡和行色猜测。再后来,“老大”、“老板”开始流行开来,党内的民主作风、党外的干群关系之类的问题都出来了。

  最为可笑的是,虽然这些同流合污的“同志们”相互之间溜须拍马,崇拜官阶权力、贪婪金钱女色,从不互称“同志”,但一旦纪委立案审查,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咬文嚼字”,还称“同志”就还有“希望”。坐在纪委的审查室里,如能听到“同志”的称呼,比当权时听到千万声的“书记”、“局长”、“首长”、“老大”、“老板”之类的称呼不知珍贵多少倍!君不见,前不久,在中纪委关于周永康被审查的公告中,没有了“同志”之称,却成为了媒体和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话题?

  只有上下级组织,没有上下级党员,党员之间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在反“四风”的当下,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关注。不久前,在胡春华主政的广东,就发出通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而回归到象征平等的“同志”之称。我们热切地期盼从称呼抓起,在党内外形成一种平等相待、心无芥蒂的良好空气。我们党有八千多万党员,党风应引领社会风气,而不能总是处于被动。

  防止党内称呼染上江湖味和深度异化,不让党的事业庸俗化,这是底线。

相关文章

  • 《毛泽东读书十法》等四部图书出版座谈会举行
  • 人民日报:党内称谓容不得江湖气
  • 重温50年前今天毛主席祝贺野坂参三同志七十寿辰的电报
  • 学习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 从李成瑞同志对张宏良同志的批判中吸取教训,学习毛泽东思想
  • 简论左翼内部的团结问题与无产阶级的同志关系
  • 想要道德回,快请雷锋归——2012年3月5日来临前的感言
  • 重温 50年前今天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 转发半年前黄鹏同志原创的《世界霸主-共济会的名字泄露了败亡的天机》
  • 金正日同志的中央追悼大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