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您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邓小平在1980年与法拉奇对话中,被对方称作赫鲁晓夫,邓小平坚决否认并强调自己与赫鲁晓夫不同,双方未达成共识。文章探讨了这一历史对话及背后的政治含义。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先后接受了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其中,23日的采访是因邓小平感到21日的谈话意犹未尽,主动向法拉奇提出“再谈一次”而进行的。
法拉奇是以提问犀利著称的西方记者。尽管如此,谁也没有想到,第二次采访开始不久,她就向邓小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有一句话,希望您听了不要生气,这不是我说的,西方人说您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当时,施燕华(外交部翻译室翻译)看他们的谈话气氛很好,就那么照直翻译了。
邓小平听后,先是一愣,而后回答说:“在西方,他们称我什么都可以,但赫鲁晓夫我很熟,我个人跟他打了十年交道,我是了解这个人的,把我比作赫鲁晓夫是愚蠢的。”
邓小平概括了赫鲁晓夫所做的种种,最后说:“看样子,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达不成协议。这样吧,你保留你的观点,我保留我的。”
想不到法拉奇又问道:“你这么能干的人,为什么老是当第二把手?”
对此,邓小平怔怔地回答道:“当第二把手并没有妨碍我发挥作用。我还是能够发挥作用。”(以上见《老年文汇报》2014年第32期,8月15日出版)
此次谈话的内容,后来收进了《邓小平文集》第二卷,题目为《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而上述两个提问从中却根本找不到。大概是因为法拉奇的这两个问题提得过于敏感,若照实发表出来,会有损邓小平形像的缘故吧。这也就是要“为尊者讳”的意思,是可以理解的。
2014年8月15-16日
相关文章
- 顽石:历史人物、政治人物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
- 前锋: 警惕“政治犬”转移打虎斗争方向
- 邓小平理论能超越历史“100年不动摇”吗?
- 辛子陵·巧克力 VS 邓小平·牛角面包
- 邓小平等人到了1985年就开始回归毛泽东
- 人民日报张建星案持续发酵 网友要求对其查处
- 腾讯称毛泽东孤独而邓小平不是 遭网友炮轰
- 美媒评习近平纪念邓小平:从自由派手中收回邓小平的遗产
- 司马平邦:为毛、邓辩并致另外两个王八蛋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