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地震灾区的一点小建议

火烧 2008-05-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44
文章提出在地震灾区处理无名死难者时应采集DNA样本,以便家属认领,体现人文关怀。同时建议领导在救灾结束后再进行视察,避免占用救援资源。
 

今天看到新浪新闻,“什邡无名尸体当天掩埋无法做到一人一坑”,“为了避免疫情发生,当天挖出的尸体,当天就要填埋”,应该说,从防疫角度看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该采集死难者的DNA样本,以备将来死难者的亲属能知道亲人的最终下落,告慰幸存者,其实这样做并不复杂,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更不会延误防止疫病的工作,但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和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诉求,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

这几天,我一直关注电视中的灾情报道,看到人民受难,心如刀割,彻夜难眠,泪湿衣襟,我也是奔五张的人了,按说见的事情也多了,但一看到城市破碎成瓦砾,几万人埋没废墟难出生天,总是情不自禁,时自号啕,呜呼!古来多少兴废事,奈何人民总遭殃!

电视中一直播放解放军、武警救人的场景,为受难者心酸,为救人者感动,为国人的团结叫好!

关于地震发生前后的许多工作,将来都会有人总结、反思,在这个救人的关键时刻,我只说一点,我们的主要领导能不能不要到最困难的地方,你已经到了前方,我们都知道了,也给了我们主心骨的力量,我们感谢,但是,你在这么紧急的关头你要到最困难的地方,要占用多少救人的资源,前呼后拥,还要有人保护你,还要有人来听你的慰问、讲话,那是做给谁看的呢,能不能请你们在救人的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再视察、再慰问、再讲话?

说得不对的请原谅,心急不择言!

相关文章

  • 怀念毛泽东时代(五)----汶川大地震后的反思
  • 《瞭望》:地震群测群防重新得到肯定
  • 身上的伤口早已治愈,良知的伤口仍在流血
  • 成都网友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周年座谈
  • 点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
  •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 我所经历的两次地震
  • 田文林:汶川地震对中华民族的三点启示
  • 胡锦涛指挥抗震救灾—真本事,不做秀
  • 中国震,震惊世界殊
  • 李世辉:“地震不可预测论”错在哪里?
  • 拿什么来总结这次抗击大地震的精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