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先生的生花之笔与美女腋窝的痣
在中华文明里,“虚实”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中国的问题,就“实”的一面来讲,就是制度法律等实体存在,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实证研究就是属于研究“实”的一面;而宗教 信仰 哲学 等属于“虚”的一面。只有虚实结合才能看清楚世界的真面目是什么。
我老人家认为老子的世界观是全世界最深刻透彻的,孔子相对差一些。为什么呢,这主要是方法论的问题或者说是立场态度决定的。老子曰:“恒有欲也以观其缴,恒无欲也以观其渺。”就是说如果你有功利心的话,那么你观察到的世界往往是能看得见的东西,或者说“实”的一面;如若你无欲无求的话,那么,你就可以观察到的世界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或者说“虚”的一面。我老人家已经无欲无求了,因为已经几乎每天都能感到临近生命的终点,所以就能看见一些你们年轻人看不到的东西。对马列毛主义一样,有些人总是喜欢背着马恩列斯毛大书包大本子到处炫耀显得自己“很左”,而我老人家看见的是马恩列毛那些冥冥之中看不见的,大直若屈,始终一以贯之的不屈灵魂,毛主席为了人民奋斗一生甚至牺牲了全家亲人,粉身碎骨,无怨无悔,做了他该做的。我之所以还强撑着一口气不咽,就是不想他老人家一生心血白干,至于是否说到点子上了,只能是“愚以为”,做完我自己该做的,就收队走人。没有现成标准答案,但启示,指引之光是一定有的,至于结果只有天知道!因为未来是属于年青人的。 而孔子呢,是好人但功利心太强,老想着当一国宰相实现抱负,所以他观察到的世界就是更多的是一些看得见的东西。他死后这些有形的东西反而成了儒教教条,成了官僚阶级的宗教教义,而孔子那些看不见的精髓全部失传了。这让我老人家很担心马恩列和毛主席的思想精髓遭遇同样的厄运。而统治阶级的功利心就是维稳统治万世基业,故其眼中的世界就是现存一切剥削压迫的制度法律都是最好的,要么古人怎么会说利令智昏呢?
老子把这个世界归结为“无有”两个字,有就是一切能看得见的事物或万物,而无就是一切看不见的存在,而且“有生于无”,无比有重要。 这就是道德经开篇讲世界是什么?就两个字“无有”高度概括。其实,经过几千年以后科学的发展,这个结论已经而且还将继续被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所证实之。所以有“大师”就说老子是个自然科学家,这不盲人摸象啊。在老子的眼中,世间一切存在虽有形差异万千气象,然皆同源同根,不分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
宗教 信仰 哲学 政治及法律(1正义高于法律,法律必须服从正义)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ehui/2023/05/474697.html这篇文章讲什么呢?讲宗教 信仰 哲学 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法律属于有范畴;宗教 信仰 哲学 政治属于无范畴,“有生于无”。
在宗教 信仰 哲学 政治及法律(2礼崩乐坏,三观坍塌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23/05/474847.html) 这篇文章讲什么呢?讲宗教 信仰 哲学 这些“无”的存在形态,这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根本解决问题的钥匙, 因为“有生于无”。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上“礼崩乐坏,三观坍塌”时期,无不意味着战乱四起,异族入侵,亡族灭种的浩劫即将降临,绝无例外。所以这个问题有点宏大叙事,还得讲几次才能讲个大概的轮廓出来,这还必须读者用心去悟。我已无精力围观层出不穷的“热点”,写的话也是作为探究“宗教 信仰 哲学 政治及法律和制度”的资料实证案例角度。小编可能因为安全的原因对标题做了修改,但标题者,提纲提示之要也。恐生误读,故做以上解释。
在宗教 信仰 哲学 政治及法律(2礼崩乐坏,三观坍塌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23/05/474847.html一文中,谈到达赖喇嘛何以受到美国权贵的青睐,给这个屡次发动西藏叛乱妄图恢复农奴制的恶魔戴上“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的问题,顺便提及了莫言“诺白而文学奖”问题,因篇幅所限,言犹未尽。
看到网上年轻人对莫言水火不容对立怒怼的立场,我老人家是极不赞成的,这种盲人摸象左右互掐怒怼现象,证明了中国整体文艺评论审美水准的下滑到了沦丧的极限,这是一个悲剧。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中国目前是左右的问题吗?左右无非是在相同的方向前提下偏左或偏右而已,你不能把一个人去北京说成右,把一个去广州的人说成左,那不是左右,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事实上,对莫言先生的文笔以我老人家的水准来看还是不错的,但问题不在生花之笔,而在其文艺价值取向,这是不敢苟同的。莫言先生在利用小说文艺手段解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专制扼杀自由”方面功莫大焉。莫言就像一个心理阴暗喜欢窥探他人隐私的窥隐者,用显微镜偷窥到一位绝色美女腋窝长了一颗痣一样,立即大喊大叫向全世界宣布他发现了这个美女是个丑八怪的天大秘密。
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该绝色美女身上还不止长了一颗痣,以致路人对该美女身体上这颗痣围观好奇不已,在纷纷赞叹莫言先生非凡的观察力发现力!就是牛!之余,路人围观的注意力都很快被吸引到“痣”上,关于“痣”的十八种形状,关于该女人身体上其他“痣”的各种可能位置的猜测……….而该美女虽然有倾城倾国,闭月羞花之貌,美奂美仑,竟百口莫辩,因为她身上确实还不止长了一颗痣。
久而久之,美奂美仑美女变成了人们心中的丑八怪,人皆唾弃之。更意外的是莫言的“发现”,让对中华文明始终抱有一种神秘莫测感的美帝西方列强大开眼界,对“支那猪”的好奇心得到莫大满足,以至于惊喜若狂,立即给他颁发了一顶“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头罩“当代最伟大文学家” 的炫目光环,莫言先生因此一夜成名,誉满天下。
失去了才知道珍贵,被忽悠瘸了才晓得卖拐者蛇蝎歹毒心肠,人民变成一盘散沙才知道无力!其实现在人们心底早都晓得,深陷人性自私的泥浞中,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人才是弥足珍贵的,是高尚的,是弱者摆脱自卑,聚土成山,风雨兴焉,聚水成渊,蛟龙生焉,风起云涌,风云际会,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以至于形成排山倒海力量的源泉。即使她身上确实长着一颗或几颗痣,但瑕不掩瑜,那是美人痣。因为有缺陷才真实,才美丽。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自由是相对的,绝对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一个集体中你能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吗?你不应该考虑同志们集体的感受和互相抱团取暖的需要吗?这怎么就被小说描绘成了“专制扼杀自由”地狱呢? 没有长痣,头罩“优化配置资源”金光闪闪,完美无缺的私有制市场经济制度那才肯定是居心叵测卖拐的。其结果就是今天这样,组织起来的人民变成一盘散沙才知道无力,任由官爷资本家欺凌压榨剥削苦海无边,除了自由跳崖,自由跳楼,自由躺平你还能咋地?……….
文艺价值取向,说到底是个三观的问题。但据我所知,基督教是很讲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八国联军攻打圆明园就是一个很好的集体抱团的例子。佛教也是很讲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伊斯兰教没太研究过,但从政府不敢强拆回民聚住区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回民是不好惹的,非常集体抱团的,公开的说法就是害怕引起民族问题。所以我无法判断莫言的价值观缘自何处?可能是地主阶级价值观吧,而且是被打倒的地主阶级。因为他们从解放前飞扬跋扈的乡村统治者,乡贤,变成了一个普通社员,地位一落千丈,因此产生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怀揣变天账,看人民公社集体经济那儿那儿都不顺眼,冒着一股子邪气。
关于从互助组,合作化到人民公社这段历史,同期的文学作品有 “艳阳天“,“春苗“,“青松岭“......等一大批, 无论左右的青年人都应该看一下,再与莫言的作品比较一下,看看到底那些作品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好作品?那个是三观不正,以偷窥心理胡编乱造违背基本的文学真实创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