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美联储,敢加息吗?

火烧 2022-01-15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美联储是否可能加息四次,探讨当前7%通胀背景下的加息逻辑,同时指出美元指数下跌与加息预期不符,揭示美联储预期管理的复杂性及美国高债务对利率政策的影响。

  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詹姆斯-布拉德周三提高了他对美联储应该以多快速度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称他现在认为今年可能会加息四次。

  实际上,我现在认为我们可能应该在2022年进行四次加息,”布拉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什么要加息?因为12月份美国通货膨胀7%.

  按道理说,加息会导致美元强势,这美联储都放了这么多天话了,今天要“减债”,明天要“加息”,然后这是美元指数

图片

  嗯?确实强势了一阵子,怎么现在跌的这么厉害?

  不是说要“加息”吗?

  确实“要加息”,不等于“加息”。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美联储就搞出来坏习惯,称之为“预期管理”,也就是所谓的“我预测到了你的预测”,早先美联储是闭门的,被人诟病为“不透明”,此后格林斯潘开始注重和市场沟通。

  但是格林斯潘说的话也是玄之又玄,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认为你听懂了我的话,那说明你肯定误解了,到伯南克时代,终于开始了“前瞻性指引”,通过量化指标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一度反应不错。

  现在的美联储的“预期管理”,似乎更多的有“忽悠”的嫌疑,典型的就是鲍威尔的“通货膨胀是短暂的”,好嘛,就一直短暂到今天,从去年开始就不听的喊“要减债拉”,“要加息拉”。

  今天这个联储的官员上媒体,明天鲍威尔来吼两嗓子。

  嘴动,身子不动。

  就算是加息,加几次?一次也是加,两次也是加。

  一次加多少?0.25也是加,0.5也是加。

  当然,最好是现在美国物价赶紧下来,赶紧下来就不用加了。

  7%的通货膨胀很高吗?

  那我们看看美国历年通货膨胀

图片

  哎?这不是有1980年的13.549%吗?

  这话就是那说那了的问题,当年美国打压通货膨胀的手法简单,直接提高利率就行了:

图片

  当年美联储直接把联邦基准利率调到18%左右。

  当年为什么敢上到18%?

  因为1980的美国国债仅为9302亿,仅占美国GDP的33.3%,又是短期的,美国承受得起。

  现在美国国债29.8万亿,快到30万亿了,占了GDP的127.36%。

  18%,叠加美国目前的国债,等于5万4千亿。

  5%都够呛,30万亿的5%也有1万5千亿,两倍于美国军费开支。

  砍一半,2.5%,就相当于美国军费了。

  有个笑话:

  “我想买辆坦克。”

  “那就买呗。”

  “买不起啊,那么贵。”

  “拿信用卡刷呀。”

  “刷了信用卡要还的,还不起怎么办?”

  “怕什么,你有坦克。”

  再看美国现在的债务和美国的军费之比,就知道为什么要搞军备了。

  很多人就猜测,低利率,零利率将会是美国长期的利率,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债务太重了,别说还本了,利息都快还不起了。

  但其实和欧洲比起来,美国真的算好的了。

  实在还不起,可以发新债借旧债,只还利息就好了,利息太重,那就把利率打下去,打到零,国家是可以维持的,央行总是在自己手上的,日本就是这么干的。

  欧元国呢?

  首先,欧元各国是无法自己定利率的,利率多少,发多少钱,购多少债,这是欧洲央行说了算。

  因此欧元区国家不能像一般国家一样,一言不合就借钱,一言不合就降利率,当然欧盟现在利率也是零了,降无可降。

  意大利目前债务占GDP为153.5%。

  从2007年到2020年,意大利债务膨胀了约50%。为什么意大利债务这么高还能维持?

  实际上意大利偿债成本还是下降的,因为欧洲央行利率在07年的时候约为4%,现在是0,因此意大利在2007年,其债务支付成本为GDP的4.5%,现在降到3.3%

  2011年意债收益率飙升到7%,意大利差点原地爆炸

  欧洲央行吹牛皮说2023年将会提高利率----咋提高?

  别说提高了,自2020年3月以来,欧洲央行根据紧急购买计划光购买意大利债务就高达2500亿欧元。

  而马上3月份就要停止购买了,而停止购买债券会导致意大利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升,届时偿债成本上升,意大利可能还不起债。

  那么欧洲央行如果就硬挺着,不加息呢?

  这不取决于欧洲央行,而是取决于美联储。

  所谓的美联储加息,加的是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银行之间拆解利率,但借贷利率一般会受其影响。

  一旦美联储加息,借贷利率上升,比如说一路加到2%,这时候欧洲利率和美国利率就出现了一个利率差。

  资本就会从欧洲流向美国去平衡这个利率差,美元市场需求上升,导致美元升值,这样资本外流,欧洲的资产就要被抛售,暴跌。

  那进口的商品就会涨价,尤其是需要进口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国家,不跟进加息很容易造成国内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反过来又逼迫欧洲央行必须加息。

  而加息就如同上面我说的那样,可能导致意大利直接崩掉。

  意大利崩掉没人能救,反过来又影响整个欧元区。

  我相信欧洲央行一定会和美联储沟通,做好防震准备,这反过来又对拜登形成约束:7%的通货膨胀了,不加行吗?

  以美元计

  2020年韩国人均GDP为3.16万美元。

  2020年意大利人均GDP为3.17万美元。

  不出意外,2021年,也就是去年,韩国人均GDP就能超过意大利。

  而2021年,中国GDP总量会超过欧盟。

  我记得我当年在知乎发帖的时候,还有人就韩国和西班牙谁强争个不休。

  韩国利率还有1.25%,欧洲拉不起来了。

  其实韩国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未来人均GDP超过日本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很奇怪的是,韩国生育率很多年以前就不行了。

  俄罗斯是比较特殊的国家,俄罗斯债务占GDP的比重仅为17.1%,对比一下美国欧洲动不动就100%以上的债务,真的不得不佩服普京,这么多年来俄罗斯一直在还债。

  1999年普京接手俄罗斯,当年的俄罗斯债务是怎么一个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

图片

  当年的俄罗斯也是超过100%的债务。一路减到现在的17.1%。

  其实今天17.1%的债务,已经是因为新冠引发的,在新冠之前,俄罗斯国债占据GDP比重仅为13%左右。

  2022年,可能比较特殊的是中国经济,在各国都在加息,或者准备加息的情况下,中国不断的吹出降息的风,这段时间人民币表现相当坚挺,美联储放水期间,人行没有跟着放水,人民币汇率今天打到6.34左右,基本破了自2018年以来的新高,因此汇率不是问题,问题倒是就业和增长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