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郭扬:给庸政懒政怠政下三剂“猛药”说明个啥

火烧 2015-05-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治理庸政懒政怠政需下三剂猛药,强调党员干部要勤政务实,不搞形式主义,真正为人民服务,提升群众信任,维护党的形象。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声音可谓振聋发聩,成绩也是硕果累累,反腐高压已形成常态,“不敢腐”渐成气候。然而,另一个极端却出现了:有的地方出现了为官不为,碌碌无为等“庸政懒政怠政”现象。

  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和国家的“致命伤”,那么,庸官懒官则是党和国家的“慢性病”。不管是“致命伤”还是“慢性病”,都会危及到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庸官懒官不仅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庸官懒官的存在,会不停地制造着群众与党和政府的紧张和矛盾。当群众与党和政府的矛盾越积越深后,容易形成十分危险的“政治堰塞湖”。(4月8日《新华时政》)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治理庸官懒政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一段时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今年初的中纪委全会公报也旗帜鲜明地提出,对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

  笔者认为,共产党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自身修为,不要看重个人荣辱得失,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自身角色。古语有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干部是人民公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要处处以“特权者、官老爷”自居,干部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导者,只有真正把人民放在心坎上,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谈心事,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老百姓才会将干部当亲人。党员干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要搭建和老百姓心与心的桥梁非一日之功。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党员干部做了多少,让百姓得到了多少实惠,这杆秤自然就有多重,所以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要根治庸政懒政怠政,就必须要以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不搞“形象工程”,不搞“花架子”,沉下心去扎扎实实做一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郭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