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应对利比亚危机:机会主义让中国损失惨重

火烧 2011-06-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利比亚危机中,中国因机会主义政策和外交软弱遭受重大损失,千亿投资被毁,战略利益受损,国际形象受挫,引发对中立场和未来外交策略的深刻反思。

应对利比亚危机:机会主义让中国损失惨重

张文富

在西方国家的联合打击下,利比亚现在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朝着西方国家希望的方向发展了:卡扎菲政府逐渐丧失了战场上的优势,内部人员不断有人叛离,外交上遭到阿盟、非盟、俄罗斯的抛弃,以至于该政府将中国作为救命的稻草,近日急派特使到中国寻求支持,但是仅仅受到外交部的礼节性接待这样的冷遇。看来,利比亚的前途凶多吉少。

通观整个利比亚危机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西方强盗国家联手制造的赤裸裸地卑鄙地颠覆一个主权国家的恶例,这一先例一开,世界和平的未来将更加黯淡。在主要大国(英、法、美、意)如狼似虎地扑向一个弱小国家而全世界竟然无可奈何、联合国成为美国一家的专政工具的今天,中国能独善其身吗?从今年3月份至今,我国在利比亚危机中已经遭到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利比亚的千亿投资被炸毁这仅仅是有形的损失,更大的损失是我国在非洲地区的战略利益被摧毁、中国国际形象在继1999年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南海飞机被撞等侮辱之后再次遭到了野蛮破坏。这这一损失的真正制造者不是别人,而是机会主义政策自身。

机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将实用主义作为行事准则,目光短浅、为了当前利益而不惜牺牲长远利益、做事没有气节、畏首畏尾。体现在国家的外交政策上,就是害怕与霸权主义国家发生直接冲突、面对别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总是将妥协退让作为主要选择——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就是它的写照。利比亚危机一开始,我国即马上大规模撤侨,丢下了千亿工程,虽然我国的侨民撤出了危险之地,但是,这也让西方的主要战略图谋之一——侮辱中国、将中国从利比亚赶走得逞,这导致中国既赔了钱又丢了很大的面子。在此之前,面对西方国家推动的联合国所谓的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案,我们投了弃权票而不是否决票使得该侵略性决议得以通过,为西方军事介入利比亚开了绿灯。这种胆小怕事的态度大大鼓励了英法强盗国家,使他们不断扩大军事侵略。当前,我国在利比亚问题上进退失据,无所适从,似乎想左右逢源:对英法意的侵略搞绥靖政策,继续维持与利比亚政府的官方关系呼吁“各方”停火以保持自己不干涉内政的以往形象,又与利比亚反对派进行联络以为自己将来找后路。这种骑墙态度真是让人大惑不解,那个过去为第三世界国家仗义执言的大国形象哪里去了?这种软弱、摇摆的态度,不仅壮了侵略者的胆,鼓励了其颠覆政策,也大大削弱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使亚非拉一系列弱势国家不再对中国报以希望,他们纷纷投靠西方大国也就是必然了。现在在南海,为什么越南、菲律宾等小国纷纷与我国搞摩擦,甚至叫嚣不惜与中国开战?这是不是因为中国的外交软弱鼓励了他们的胆大妄为?

由此可知,机会主义政策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破坏是很严重的,它会使我们失去真正的朋友却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国家战略利益的损失,是无形的损失,但是它会带来进一步的有形的巨大损失——如使一些国家减少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歧视中国公民和产品等。历史经验证明:帝国主义都是机会主义者和纸老虎,你软他就硬,你硬他就软。所以,作为弱势国家的中国在外交上应弃机会主义而取现实主义、国际主义,不迷信所谓的国际机制(如联合国),敢于碰硬、敢于为弱者说话(输出尊严),这样才能走出外交被动,赢得外交先机,为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安全和壮大国家实力创造条件。

2011.6.11

相关文章

  • 另眼看中东巨变
  •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
  • 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
  • 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
  • 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
  • 王文:伊朗十记(上)
  • 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