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灾区重建的思考

火烧 2008-05-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探讨灾区重建的关键因素,强调发挥人民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分析毛泽东集体主义与邓小平承包制两种方法的优劣,提出适合灾区人民的重建路径。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地震也只会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而对于灾区的一千多万人来说生活也要从新开始。要怎样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这是一个问题。


  一灾区有什么
  灾区里有什么,有人。土地。废墟。各级政府。各级党组织。


  二灾区要清理什么
  灾区要清理什么,要清理土地,使它可以继续进行垦种。要清理废墟,使它上面可以重建家园。和工业生产。


  三灾区要重建什么
  灾区要重建什么,要重建灾区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只有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四灾区重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灾区重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人,只有人才能使大地改变形状。城市改变模样,而怎样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他的主观能动性。他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产制度,这又是一个问题。


  五要怎样才能发挥灾区人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从新中国59年的历史经验上来看,要想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外是两个人的方法而已,一是毛泽东的方法。用集体主义的方法,发挥好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领导广大的群众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来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二是邓小平的方法。用承包制加奖金制,即个人奋斗和物质奖励。来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来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但对于这两种方法,都有人批评。如毛泽东的方法。搞了28年,被人批评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的方法,搞了30年。结果是让我们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工作难找。
  而对于灾区人民来说,只有找到一种灾区人民同意和愿意的方法,我们灾区的重建才能更好。更快。更省的重建起来。不然,重建的过程也可能就是一个各种矛盾不断冲突的过程。

相关文章

  • 我对四川灾区重建的“资金使用合理性”不抱信心
  • 反对“北川23亿地震博物馆”的五点理由
  • 汶川地震百日祭
  • 地震亲历,朴素的事实,朴素的英雄——灾区归来谈感受(14)
  • 地震前一天,猪从奶奶的头上飞过去—灾区归来谈感受(11)
  • 反官僚主义与“文化大革命”
  • 卢周来:“重建”一个没有开发商的世界?
  •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地震保险普及率世界第一
  • 曹建海:我曾试图阻遏开发商介入汶川灾后重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