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把志愿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文章强调应将志愿工作广泛深入开展,通过救灾志愿行动展现人性化力量,呼吁更多人参与应对生态危机和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新发展。
应当把志愿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从看到乌有之乡招蓦救灾志愿者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切地感到这次志愿活动意义非同凡响。这是从理论迈向实践的第一步。现在,英雄的志愿者们就要陆续收兵回营了,但是,我们却不能就此停下志愿行动的脚步。
我们知道,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几十年来,比地震可怕千百倍的灾难已经愈演愈烈:能源危机,生态危机……这些更加致命的灾难正向我们每一个人逼近。今天在地震中倒下的是四川的同胞,明天在危机中倒下的可能就是全体国人甚至全部的地球人。这一点,只要稍微留心乌有之乡的“专题栏目”版块就知道了。
透过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一种崭新的社会活动方式。在这种志愿活动面前,所有加诸人身的形形色色的政治、经济标签没有了,只剩下人与兽的区别;实际上,也只有人性化或兽性化程度是检验一个“人”是同类还是异类的唯一指标,其它所谓的左与右、无产与小资都没有真正的意义。面对志愿者,即便最凶残的异类也无从下口。压制和打击为维护正义和生态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志愿者就如同残害天使一样必会遭到全体人类的讨伐!这种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反馈互动方式也开辟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纪元。这种活动方式所产生的力量和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地提出新课题,号召广大有志之士的参与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只要有真正的行动,只要和广大劳动人民血肉相连,就不会缺少支持和力量!
所以,这次乌有之乡的志愿活动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我们衷心希望这次活动从此拉开一个伟大的实践活动的序幕。
让我们背上行囊,一往无前!
相关文章
- 怀念毛泽东时代(五)----汶川大地震后的反思
- 《瞭望》:地震群测群防重新得到肯定
- 身上的伤口早已治愈,良知的伤口仍在流血
- 成都网友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周年座谈
- 点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
-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 我所经历的两次地震
- 田文林:汶川地震对中华民族的三点启示
- 胡锦涛指挥抗震救灾—真本事,不做秀
- 中国震,震惊世界殊
- 李世辉:“地震不可预测论”错在哪里?
- 拿什么来总结这次抗击大地震的精神?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