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毛阿敏丈夫突然去世,万亿资本帝国“中植系”风云再起!

火烧 2021-12-20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毛阿敏丈夫解直锟去世引发中植系资本帝国震动,其掌控资产或达万亿,近年踩雷不断,资金来源依赖理财,天山生物等案例暴露风险,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今天整个金融界被“中植系”掌门人去世刷了屏。

  许多人之前连“中植系”三个字都没听说过,但一定对这位掌门人的夫人耳熟能详,解直锟就是毛阿敏的丈夫。

  据说毛阿敏2002年认识这位掌门人的时候,都不知道低调的这位竟是跺跺脚就要抖三抖的资本大鳄。

  俩人2003年结婚,2004年生下一女,2006年生下一子,据说多家企业挂名的解子征即是他们年仅15岁的儿子。

  九十年代,解直锟带着中植系布局木材、房地产、矿产、能源等,95年就已成为隐形超级富豪。

  2000年后转型信托、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全牌照”资本帝国,借此把触角伸到了各行各业。

  他自己不上市,但巅峰时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达到20多家,运作过的上市公司超过150家。

  有媒体人分析中植系的资产巅峰时可能达到3万亿,而中国恒大(代码03333)总资产才2.38万亿。

  幕后的解直锟低调到一直把大鳄的牙齿埋到沙子里,鲜少露面。

  作为集团灵魂人物、实控人,随时随刻都在听汇报、开会。现在斯人已逝,大厦倾倒可能就只在一瞬间,不得不关注。

  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从解直锟进医院那一刻开始已经暗流涌动。

  这不是瞎猜,更不是瞎说,这是常识!

  之所以全神贯注就因两点:

  一是中植系近年来踩雷不少,二是它的资金过多来源于理财筹资。

  (一)

  解直锟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90年代改革开放正当其时,其大哥解植春历任光大集团执行董事、中投公司(大央企)副总、中央汇金总经理等等。

  有位高权重、视野极广的大哥在,解直锟的中植系资本帝国没有不扩张的道理。

  但是最近些年中植系却是“雷声不断”,解直锟曾表示,只要他在,那些理财产品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现在,面对复杂的中植系,人走茶凉下很难说。

  中植系踩的雷是成片的,资本高潮时看不出,退潮了它本身又未上市,秘而不宣、不需要披露。

  但是,有些明显的雷还是看得出来的。

图片

  像天山生物(现在的ST天山)。

  2012年“天山”上市,上市即巅峰,它没逃过这个魔咒。连续几年,想着法儿买买买,利润一路下滑直到2016年亏1.83亿。

  如果2017再亏损,就面临暂停上市风险。

  病急乱投医之下,幸运的以23.72亿“蛇吞象”收购了比它还牛的“大象广告”,本以为是解药,没想到是一颗“含笑半步癫”直接导致一命呜呼。

  收购之后3个月,大象广告原老板陈德宏就陷入债务泥潭,他个人持有的天山股份被冻结,问题爆发。

  天山一查,发现有假,2018年大象广告合同诈骗案被立案,到2021年10月陈德宏一审公布被判无期,其董秘被判15年,牢底是要坐穿了。

  但不管怎么弄,天山已支付的近17.95亿折腾了四五年,基本算是肉包子打狗了,直接导致天山生物雪上加霜,自身难保。

  这里头有两家与“中植系”都有关。

  早在收购暴雷之前,中植系下的“润兴租赁公司”给天山控股股东大约投了12亿的融资款,以天山股票做质押。

  收购前大象广告的前十股东里就有中植系下属公司。

  也就是说中植系同时认识天山生物和大象广告。其他的读者自己猜吧。

  中植系投的融资款,到2020年起码还有5个亿没收回。期间一系列‘债转股’之类的方案也都被否。

  我猜直到现在中植系应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没收回。

  中植系玩崩了,妥妥踩雷。

  这种骚操作,对“中植系”却是常规操作。

  据报道如今中植系实控的八九家上市公司,多为薄利或者亏损状态,保壳反而是重点。

  它在玩这种PE(股权投资)+上市公司的过程中,等于是一直在给各个上市公司输血,入不敷出就是暴雷边缘了。

  (二)

  中植系还踩过乐视的大雷。

  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报道说中植系踩雷了13亿多,这个有可能失实了,估计是因为内情太过于复杂,千头万绪想理清太难。

  在这里就简单讲一下我的理解。

  根据乐视2018年11月15日的公告,中植系下属孙公司‘中泰创盈’有19亿多没收回,这个确确实实是踩雷了。

图片

  但是紧接着2018年12月6日,“白马王子”出现。

  乐视公告称,孙宏斌的融创中国已经为乐视代付了这个19亿多的欠款。

图片

  也就是说,中植系这次遇到了“白马王子”,这19亿安全排雷。

  原因是2017年底,融创与乐视有第三方连带担保协议,就是说中植系投的这19亿,融创应该给做了担保。

  没想到,融创二话不说就履行了!不得不说,孙宏斌这操作还真是让人没话说,这19亿估计又成为了融创的雷。

  至于中植系在乐视里还有没有别的雷就不得而知了。

  后面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中植系又通过一系列骚操作花了5.73亿拍下了“乐视大厦”,大约相当于花了七折买下了当初抵押给自己的楼。

  这事儿引起其他债权人的口诛笔伐,但是中植系的这个5.73亿可能已经付出去了,估计又得陷入长时间仲裁。

  (三)

  在乐视案里的中植系孙公司“中泰创盈”。

  单单一个中泰创盈下面就是一大堆作为原告的诉讼,随便点开一查,全是借款收不回来的纠纷,天眼查显示有16亿多涉诉。

  说是诉讼,其实就是成片的踩雷了。更不用说,比它大的多的同类公司“中植系”可能有几十家。

  这两年解直锟在的时候就一直像“救火队长”,化解各种债务危机。过万亿的体量,随时能够震荡市场。

  而中植系的资金来源更多是理财募集来的。

  据报道,中植系控股和参股:中融信托(管理规模近万亿)、中融基金(中植旗下公募基金,规模达726亿)、横琴人寿、恒邦财险。

图片

  中融信托有央企持股37.47%,但是据报道背后玄机深藏,其余股东之间关系千丝万缕、总数已盖过央企,央企的加持更多的是打响招牌,更利于中植系筹资。

  中植系“四大”,分别为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资产管理规模均超过千亿,其中恒天财富规模曾破万亿。

  中融信托与上面的“四大财富”是公认的中植系“钱仓”!

  其他不论,单是信托和财富公司融进来的钱就可能破1.5万亿。巨量的钱财都是来自机构和投资者。

  踩了那么多的雷,资金链一但出问题,就会有很多人倾家荡产。

  资本的血雨腥风,透过这些我们也只能窥探其一斑。

  恒大、四川信托等等,拉横幅讨债的画面历历在目,至今还在遥遥无期的处理路上。

  像中植这种体量,一旦暴雷,肯定是一片哀鸿遍野,威力程度可能超过恒大。

  融资做大做强,投资者跟着赚喝汤,这都无可厚非;

  但缺乏监督,企业疯狂筹资;

  最终资不抵债,走上借新还旧的老路,一环崩掉、全局完蛋。

  靠资本自觉是不可能的,还是得多戴点“紧箍咒”才能防患于未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