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国家,终于被禁!5000亿滴滴上市背后,到底是谁在撑腰?
1.
突发!全网下架滴滴!
3亿多用户的滴滴,终于东窗事发了!
7月2日,国家网信办一纸公告,让我们感受到滴滴这个网约车平台的巨大隐患:
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防范风险扩大,对滴滴启动安全审查。
这份公告字少事大,立即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
两天后,也就是7月4日,网信办调查结果出来了:
经核实,滴滴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从即日起全网下架滴滴出行!
这是一颗重磅炸弹。
在中国互联网史上,几乎没有哪家公司APP被单独下架过。
这意味着滴滴这次黑天鹅事件,远比阿里美团的垄断与大数据杀熟性质严重得多。
从涉及国家安全,到严重违法违规,滴滴到底犯了什么事?
2.
5000亿滴滴,谁在背后撑腰?
无风不起浪,要了解滴滴事件来龙去脉,我们必须先把时间线往回调一调。
时事观察报
探索历史,透析百态,传播理性声音,着力多角度观察传播中国正能量!
公众号
2020年12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这份看似名不见经传的法案,实际上是一颗金融核弹。
因为它的主要内容就是——赴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将审计底稿,以及其他要求的数据交给美国检查。
这意味着从12月3日起,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都要向美国进贡,那就是双手奉上用户数据。
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专门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问题是,中国公司与中国人的数据,凭什么要交给美国?美国拿了中国大数据,背后有没有其他企图?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不公平的条约,对中国危害巨大,但凡是一个有点骨气的公司,都不会同意。
但是,魔幻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建党节前一天,滴滴悄悄赴美上市,市值接近5000亿人民币。
滴滴登录美股,意味着它必须接受美国证券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有权要求滴滴呈交中国用户数据。
这就是网信办措辞里“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防范风险扩大,对滴滴启动安全审查”的根本原因。
圈外人可能不太了解事情的严重性。
滴滴1500亿年营收,90%以上来自国内,它在中国拥有 3.8 亿活跃用户,每年出行次数高达80多亿次。
上亿中国人,每天叫滴滴、坐滴滴,可以说,滴滴掌握了中国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通勤、出行,以及城市所有街景数据。
大家可能不知道,早在2017年, 滴滴就拿到了全国高精地图测绘牌照。
这些数据如果如果被敌对国家拿走了,那就相当于敌人掌握了你的密码,后果不堪设想。
举个例子,一位乘客多次使用滴滴出现在××军工所、××研究院,那就很容易被锁定为相关工作人,从而被美国击破。
有人说,你想得到的,难道滴滴这么大一家公司会不知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滴滴对大数据安全问题心知肚明。
在它的招股书里,滴滴明确披露了风险:
Our ADSs may be delisted under 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Accountable Act if the PCAOB is unable to inspect auditors who are located inChina. The delisting of our ADSs, or the threat of their being delisted, may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 the value of your investment. Additionally, theinability of the PCAOB to conduct inspections deprives our investors with thebenefits of such inspections.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中国政府监管有可能导致罚款、停止商业运营、撤销执照,甚至是刑事责任。
在明知涉及国家安全风险的情况下,滴滴依然无所畏惧地赴美上市,我只能说它胆子实在太大了!
国家安全在它眼里,如同草芥!
滴滴的勇气是谁给的?
我们来看看它的股东名单就知道了:
第一大股东——日本软银,持股21.5%,投票权21.5%;
第二大股东——美国Uber,持股12.8%,投票权12.8%;
创始人程维,持股7%,投票权15.4%;
总裁柳青,持股1.7%,投票权6.7%;
……
除了这些,苹果、丰田等等公司,都是滴滴的股东,就连滴滴独立董事,都是苹果安排的有美国军方背景的高管。
换句话说,滴滴大股东是境外机构。
这些资本抱团对抗国家,当它们不符合中国法律的时候,就是法律错了,法律落后了,自己没有错,自己是创新。
比如去年马老师高喊的口号:
“中国加入的《巴塞尔协议》是一个老年俱乐部!”
“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
正是这种对抗监管的思维,让滴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美国上市之路。
3.
没有数据主权,就没有国家安全!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数据主权越来越重要。
没有数据主权,意味着,你在网上裸奔,毫无安全可言。
斯诺登在曝光美国“棱镜门计划”时就透露,美国情报机构多年来一直在监视全世界的互联网与通信信息。
美国情报机构监听过至少35名国际政要的电话,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每天穿什么颜色的内衣,它都了如指掌。
一国元首遭此羞辱,这就是没有数据主权的下场。
回到滴滴事件里,中国人的用户数据绝不允许落入美国手中,它如同国家领土主权一样,容不得任何侵犯。
任何个人和企业,如果敢以中国用户数据为代价,换取美国资本市场的金元与利益,那就是直接危害国家安全。
危害国家安全,那就是触犯《国安法》。
最后一句话送给那些蠢蠢欲动的资本机构和团体:在国家安全面前,不管你姓柳还是姓马,只有死路一条!
相关文章
- 滴滴被查事件背后,谁还相信“资本没有立场”的鬼话!
- 七部门进驻滴滴,集齐七颗龙珠后,滴滴能召唤出什么?
- 公安、国安等七部门联合进驻滴滴,柳青下周回国乎?
- 兹事体大,问题严重——四论对滴滴审查的重大政治意义!
- 国家网信办、公安、国安等七部门入驻滴滴展开审查,大数据风暴终于来了!
- 滴滴生死劫,根源是资本嗜血本性
- 七部门出手!网友:DD越来越有判头了
- 史无前例!滴滴的问题,是政治问题!
- 不懂政治的滴滴和巨头们,在中美博弈大潮中如何站位?
- 叶方青:滴滴放肆到今天的程度,一些人是有责任的
- 滴滴拉响国安警报,中国出行版图遭日本人全面渗透!
- 滴滴事发,揭开柳家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