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梅特│叛国者 Vatan Haini
在报纸的照片上·组诗
六、害怕
阿德南·曼德雷斯害怕呀
他害怕死人。
那些来自朝鲜的群山中
眼里冒着烟
胡子滴着血的
二十岁的死人。
阿德南·曼德雷斯害怕呀
他害怕死人
尤其是死去的娃娃。
肚皮像鼓,脖子比针还细,
每晚他们从坟墓里出来
就去把阿德南先生厨房的窗玻璃砸碎……
阿德南·曼德雷斯害怕呀
害怕活着的人
尤其是穿陋鞋的农民
尤其是戴便帽的工人。
那些戴便帽的可不会放过他的狗命。
阿德南·曼德雷斯害怕呀
他的脸颊那个大哟
肥嘟嘟,发黄地垂下。
阿德南·曼德雷斯害怕呀
他只能睡上三个钟头。
阿德南·曼德雷斯害怕呀
跟别的害怕不一样,
他害怕的是被他出卖的人民。
(1959)
标题:Gazete Fotoğrafları Üstüne 6 Korku
[1] 阿德南·曼德雷斯(Adnan Menderes,1899-1961):地主家庭出生的政客,曾属凯末尔的共和人民党,30年代任议员及党的督察员,1946年组建民主党,利用战后群众对当权的共和人民党的普遍不满和民主运动潮流,于1950年大选中成为执政党,上台后仍然维系严酷专制,同时推动私人资本的发展及引进外资,外交上积极巴结美帝,主动派兵参与朝鲜战争,帮助美国围堵苏联。在被称为“黄金时代”的末期,土耳其财政已债台高筑,民怨沸腾。1960年4月,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广大青年学生相继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示威。曼德雷斯于5月27日青年军官政变后补捕。1961年9月被处以绞刑。
[2] 针:原诗çöpten,主要意思是“垃圾”,故有人译为“比垃圾还薄”,但显然不通。此词尚有“刺”的意思,如《马太福音》里“弟兄眼中的刺(çöpü)”,即为同一词根。译者从发音考虑,改译为“针”。
[3] 穿陋鞋的:原诗çarıklılardan。指代农民。参见《赤脚》一诗的注:粗陋的生皮鞋子(çank;çanklılar),用生牛皮制成的简陋的农民鞋。同样,下行的“便帽”指代工人。诗里本身没有直接提及农民、工人。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诗朗诵《叛国者》
来源:Nazim Hikmet Oratorio(纳齐姆·希克梅特诗歌朗诵会,2005)
朗诵:土耳其著名导演兼赏根科·埃尔卡尔(Genco Erkal, 1938- )
配乐:土耳其钢琴家、作曲家法佐·塞依(Fazil Say, 1970- )
伴奏:比尔肯特交响乐团(Bilkent Symphony Orchestra)
指挥:伊布拉希姆·亚齐奇(İbrahim Yazici)
叛国者
“纳齐姆·希克梅特是个狗改不了吃屎的叛国者。
希克梅特说:我们是美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
纳齐姆·希克梅特是个狗改不了吃屎的叛国者。”
安卡拉一家报纸,用声嘶力竭的黑体字,分三栏如是写道,
安卡拉一家报纸,边上有一张威廉姆森上将的照片
66平方公分,他笑着,乐不可支的样子,这位美国海军上将。
美国,给咱的财政预算拨了1.2亿里拉的款,1.2亿里拉哟。
“希克梅特说:我们是美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
纳齐姆·希克梅特是个狗改不了吃屎的叛国者。”
是啊,我是叛国者,如果你们算是爱国者,如果你们爱国,那我就是叛国者了,我是叛国者。
如果国家是你们的农场,
如果国家是你们保险箱和支票簿里的东西,
如果国家,要饿死在路旁,
如果国家,像条狗,冬天瑟瑟发抖,夏天要遭受疟疾之苦,
如果国家,要在你们的工厂里吸我们的血,
如果国家是你们地主的钉子,
如果国家,是长矛,如果国家,是警棍,
是你的津贴,你的薪水,如果这些就是国家,
如果国家,是美军基地,美国炸弹,美国舰队和大炮,
如果国家,解脱不了我们臭气熏天的黑暗,
那我就是叛国者。
用声嘶力竭的黑体字分三栏印出来吧:
纳齐姆·希克梅特是个狗改不了吃屎的叛国者。
(1962年7月28日)
标题:Vatan Haini
[1] 直译:仍然是个叛国者;一如既往地是个叛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