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轶澄清石正丽,疫情乌龙事件
新冠疫情以来,年轻的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首次出镜接受采访。
王延轶,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后留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她来到武汉大学,6年间任武大生命科学学院讲师、副教授,期间获博士学位。
2012年3月,调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先后任分子免疫学学科组长,病毒病理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年12月任所长助理,一年后升任武汉病毒所副所长。2018年10月任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
生于1981年的王延轶是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之一。新冠疫情期间,因为双黄连事件、病毒风波等,她成了网红,也备受争议,饶毅甚至公开致信质疑她所长任职资质能力,将把她推上了风口浪尖。
5月23日,中国国际电视台发布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的专访视频。这是王所长首次公开接受采访。访谈不长,但有些信息值得关注。
央视: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回应病毒起源阴谋论
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个别西方政客为达某种政治目的,开始大肆宣扬各种病毒阴谋论。“新冠病毒是从武汉病毒所泄漏的”就是其中一种,对此,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接受CGTN专访,就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疫情之前从未接触、研究或保存过新冠病毒
CGTN: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外界一直有一种声音和说法,认为新冠病毒是从武汉病毒所泄漏的,引发了这次全球流行的疫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延轶:这种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武汉病毒所最早是在去年12月30日第一次接触到,当时还是叫“不明原因肺炎“的临床样本。后来经过病原检测,我们才发现这些样本里面其实含有一种以前完全未知的一个全新的冠状病毒,也就是现在说的新冠病毒。
在这之前我们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研究过或者保存过这种病毒。实际上我们也和大家一样,都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存在。都没有的东西,怎么去泄漏它呢?
从未分离和获得过与新冠病毒相似的活病毒
CGTN:2018年4月的《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我们发现了一种来自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是在武汉研究所,是不是这个病毒引发了此次疫情?
王延轶:实际上,很多冠状病毒在刚刚被发现时都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比方说MERS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的病毒、2018年《自然》的这篇论文里面的病毒,还有这次2019年的新冠病毒。但实际上2018年论文里面的病毒并不是造成这次新冠疫情的病毒,那个病毒主要是造成仔猪的腹泻和死亡,后来被命名为SADS,那个病毒和新冠它基因组的相似性只有50%,差别巨大。
CGTN:但在今年2月,我们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又发现了一种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RaTG-13。这个病毒和这次新冠病毒相似度达96.2%。在普通人看来,96.2%的相似性已非常高了,这次新冠病毒有没有可能是来自这个蝙蝠病毒呢?
王延轶:3.8%的区别对应的就是1100多个位点的这种差异,在自然界里,病毒要通过自然进化累积到这样一个数量突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全球病毒进化的一个顶尖学者Edward Holmes近期发了一篇声明,就认为RaTG-13的话在自然界也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才可能进化到新冠。1100多个位点的不同数量本身已很大,这些位点还刚好都要对应到新冠病毒相应的位点上,刚刚好是这些1100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刚刚好变成新冠病毒的样子,这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解:既然武汉病毒所报道了RaTG-13和新冠病毒基因组的相似性,那么武汉病毒所就有这种病毒。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在对蝙蝠样本进行测序的过程中知道了RaTG-13病毒的序列信息,但并没有去分离和获得过RaTG-13活病毒,所以也就不存在泄漏RaTG13的这样一个可能。
王延轶回应了RaTG-13病毒,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1月23日,石正丽团队发表论文《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称,新冠病毒与云南菊头蝠中存在的RaTG-13冠状病毒一致性高达96.2%,表明其自然宿主很有可能是蝙蝠。
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上的论文首次将新冠与云南蝙蝠关联起来。随后,蝙蝠是新型冠状病毒源头的说法不胫而走,云南菊头蝠成了最大的网红,国内国际通过学术+舆论形式锁定蝙蝠是凶手,还有一些中间宿主如蛇、穿山甲、水貂等。
其后,石正丽发朋友圈愿意用生命担保“疫情不是源自实验室病毒泄露”,称新冠是大自然对人类不文明生活习惯的惩罚。
再然后,国际社会纷纷认定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来自中国蝙蝠,因为中国人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所致。很大程度在于中国自己的科学家就认定是来自中国蝙蝠,且有论文支撑。
再然后,中国科学界反驳,否认中国蝙蝠RaTG13与新冠病毒关系。比如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发表论文称,新冠病毒(SARS CoV-2)与基因序列最为相似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不存在时间进化关系,新冠病毒不太可能由RaTG13演化而来。
3月9日晚,石正丽又做客腾讯“2020科学抗疫”线上公益课堂,再次将病毒引向中国蝙蝠。石正丽说,新型冠状病毒绝对非人造,建议需要到自然宿主蝙蝠主要栖息地,如云南等地去寻找蛛丝马迹。
也就是说,石正丽死死认定是云南蝙蝠干的,还在各媒体上说要到云南去找病毒起源,作为知名科学家,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国内国外媒体都跟进报道,等于把一个科学争议性的事实在舆论上造成既地的事实。
国际社会为新冠来源争的不可开交,中国的科学家,则千方百计的证明病毒来自于蝙蝠RaTG13,等同于说中国蝙蝠是病毒的源头,让中国蝙蝠给世界疫情背锅,相当于中国为世界疫情背锅。
这一次,王延轶清澄了石正丽论文的核心问题:蝙蝠RaTG-13病毒和这次新冠病毒相似度达96.2%,3.8%的区别对应的就是1100多个位点的这种差异,在自然界里,病毒要通过自然进化累积到这样一个数量突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RaTG-13的话在自然界也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才可能进化到新冠。1100多个位点的不同数量本身已很大,这些位点还刚好都要对应到新冠病毒相应的位点上,刚刚好是这些1100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刚刚好变成新冠病毒的样子,这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石正丽当初认定的RaTG-13病毒与科学事实不符,武汉所所长作澄清了,云南蝙蝠完全属于背锅了。
如果说,这是科学上的争议倒没什么,但关键的是科学争议事实,影响到了社会层面,影响到了法律层面,影响到了国际层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石正丽发表蝙蝠论文之后,各大媒体报道《蝙蝠!蝙蝠!蝙蝠!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可能是它!》,所有媒体的报道的信源都是来自于石正丽论文,蝙蝠就这么背锅走红了。
社会上对蝙蝠的段子不断:蝙蝠凭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昼伏夜出,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并且已经尽到最大努力长得不像个食材,万万还是没想到,这生生世世的努力,终究是错付了……
病毒来源于中国蝙蝠的事实,由国际论文→媒体→法律→政策层面传导。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当时新华社的通稿这样写到:新冠疫情以来,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公共安全构成的巨大隐患,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法律,及时明确禁止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其后,全国各地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竹鼠、蛇、穿山甲等全部一刀切禁养,全国无数的养殖户损失惨重,其中仅广西竹鼠养殖户就损失几十亿。
真是科学家一句话,养殖户数行泪。
现在,武汉所所长亲自澄清了这点,这事可能真是一个乌龙。但是,舆论、社会、法律等已经认定了野生动物危害的事实,这种惯性的力量难心纠偏,我多次呼吁正视这个现象,国内的各种做法,等于认可了论文所说的云南蝙蝠毒源,也进一步坐实了中国野生动物是病毒源之说。这是非常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形势的,尤其涉及病毒溯源索赔等问题,这事相当于中国人自己给自己扣的帽子,戴上的枷锁。
我说了多次了,没什么用,中国的野生动物,还有无数的养殖户,还得继续背锅,没办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