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大魔头不愿退出历史舞台

火烧 2009-06-0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揭露布什政府时期大魔头如切尼、布什等人坚持错误政策,推动伊拉克战争并实施酷刑,水刑被称作有效手段,引发广泛争议与批评。

大魔头不愿退出历史舞台

(《信报》专栏文章)

赵景伦

奥巴马胜选後的第二天,2008年十一月五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欢呼“大魔头”们(monsters)当道的日子已经终结。他们已经被放逐到荒野里去了。

且慢。给美国造成巨大灾难的布什政府中的大魔头们,虽然下台了,却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变本加厉,一再高姿态出面,声嘶力竭,满嘴白沫,为他们失败了的政策辩护,攻击奥巴马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对恐怖主义手软。

克鲁格曼点名的大魔头们是前共和党籍众院多数党领袖,绰号“锤子”的汤姆.迪雷(Tom DeLay)。此人居然说,科伦拜因中学大屠杀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所学校讲授进化论。共和党右派和基督教右派反对进化论,他们要学校讲授(上帝)创世纪,搞蒙昧主义。克鲁格曼指的另一名魔头是前白宫军师卡尔.罗孚(Karl Rove)。此人声称自由派要向恐怖分子提供“理疗和谅解”。前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则把九.一一看作施行酷刑的好机会。

我们只取克鲁格曼名单中的切尼,外加一位布什政府的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John R. Bolton)。

切尼自己承认人们给他绰号Darth Vader (“星战”中的主要反派人物)不是没有理由的。他力主发动伊拉克战争,人们说,那是一场以虚假(false)的借口,由代用(ersatz)总统领导, 由虚构的(fictional)联盟进行的战争。布什切尼一伙对“基地”嫌犯施酷刑主要不是为了防止美国本土再次遭到袭击,而是要找到萨达姆跟九.一一的关系。将近八年过去了,切尼终于承认:绝对没有证据表明萨达姆.侯赛因涉九.一一。

但是在他任副总统的八年内,他曾一再声称,有压倒性的证据把伊拉克前总统跟“基地”袭击联系起来。他还公开谴责(调查)九.一一委员会的判断:“没有可信证据”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奥巴马政府于四月间公布“酷刑备忘录”,再次引起公众的注意。官员们指出是切尼坚持要使用所谓的“强化审讯方法”,以便取得侯赛因跟“基地”关系的证据。这种证据根本不存在。如今切尼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联系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是布什切尼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造成数以十万计伊拉克人死亡。美军战死四千三百多人。

大魔头至今仍然坚持模拟溺毙的水刑 waterboarding 是很好的(熟透的)手段(a “well done” technique),从坏蛋那里取得了有价值的情报。他说:“我是它(水刑)坚强的信仰者”。“我不认为我们在施酷刑。”“假使我们没有采取必须尽一切可能防止下一次袭击的观点,我们就绝对是完全不负责任。”他绝不容忍事后批评,并且声称,假使我还得再做一遍的话,我还会照样做,一丝不差。

他还坚决反对关闭关塔纳摩监狱。他说,要关闭,就得处理那里的囚犯。或者把他们永远监禁,不予审判。或者把他们全都杀掉。

这就是说,安全至上,可以不择手段。甚么国际法,国内法,完全可以抛到九霄云外。这就是把安全跟法律,价值,信仰完全对立起来。纯粹是魔头逻辑!到头来,只能孤立自己,得不到安全。

布什把博尔顿这个压根儿反对军控的人物任命为负责军控的副国务卿,接着又任命他为驻联合国代表。此人下台后,也不甘寂寞,上个月二十六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抨击奥巴马号召世界无核化,声称奥巴马的主张令美国人深切感到不安。他指责奥巴马跟俄罗斯谈判核裁军,只对俄国有利。

但是真正令人不安的是博尔顿本人坚持要保持不相干的大杀伤力武器系统。他反对向实现无核化的方向努力,才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在布什政府中,博尔顿跟切尼,拉姆斯菲尔德以及国会中的仲.凯尔等人竭力鼓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即使是最有效的导弹防御系统也不能避免核大战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因为放射性散落物同样致命。人类的安全最终要靠消除一切核武器。

博尔顿反对军控是一贯的,他作为负责军控的副国务卿,反对尼克松跟前苏联谈判签定的反弹道导弹协议,破坏了加强化学武器公约的努力,不承认全面核禁试条约。博尔顿主张加紧核武器竞赛,只能把人类带进灾难的深渊。

切尼是“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理事。博尔顿是该所高及研究员。AEI 是新保守派的大本营。两个黩武主义大魔头都以这里为归宿,再合适不过了。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