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杨明远:我为什么也能做成几件事情   我为什么也能做成几件事情

火烧 2016-06-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杨明远分享自己无学历却取得成就的经验,从体育教师生涯中总结成功之道,鼓励年轻人不惧困难,坚持努力。

  我为什么也能做成几件事情

  杨明远

  再有几个月,我就要满80岁了。作为一个一辈子教书的人,总想跟年轻朋友说说心里话。

  本人深知,在当今专家、学者林立的祖国大地上,我只不过是生长在革命老区一棵小草的草根而已,能谈什么呢?

  反过来再一想,像我这样一个既无学历,又无背景的井底之蛙,自认为这一生还是有所成就的,那么,靠的是什么呢?今将其写出来,供年轻朋友们参考。希望对今年高考得意、失意,以及所有年轻朋友们的健康成长能有所帮助。

  一、我的个人简历

  出生于1937年3月15日。

  1949年6月(12岁)小学毕业后考上初中,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在家,后进县城做了三年小贩。

  1952年(15岁)考入江西省萍乡中学初中部。

  1955年(18岁)初中毕业后,考入河南焦作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

  1956年5月(19岁)调入煤炭部体育师资训练班,改学体育专业。

  1956年9月(19岁)分配到煤炭部萍乡煤矿学校任体育教师。

  1958年9月(21岁)至1964年8月任江西煤矿学院体育教师、教研组长。

  1964年9月(27岁)至1968年11月任华东煤炭工业公司萍乡煤校体育教师、教研组长。

  1968年11月(31岁)下放至麻山公社源湴大队参加农业劳动。

  1971年8月(34岁)调入麻山公社高中任体育教师、教研组长。

  1973年8月(36岁)调入腊市中学任体育教师、教研组长。

  1975年8月(38岁)调入湘东中学任体育教师。

  1977年8月(40岁)调入萍乡矿务局机关子弟中学任体育教师。

  1981年8月(44岁)调入萍乡市第三中学任体育教师、教研组长(后辞去组长职务)。

  1997年8月(60岁)于萍乡市第三中学退休。

  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田径裁判员。

  萍乡市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

  二、我是一个学历不高的人

  1955年初中毕业,考上河南焦作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后,一个学年尚未学完,就抽调到煤炭部体育师资训练班,改学体育专业,只经过不到四个月的培训,就成了煤炭部萍乡煤矿学校的体育教师。从此开始了41年的体育教师生涯,直到1997年退休。

  初中毕业,加上在河南焦作煤校一年零一个月一天一个小时的学习生活,这就是我的最高学历。

  1987年评职称时,问我什么学历,我无法回答。只好写信去河南焦作煤校要个证明。这时焦作煤校已经改名为工学院了,证明我是中专学历。中专学历是不能评高级教师的。最后,我是靠江西省科协的一纸优秀论文证书才评上高级教师的。

  从此,我这草根就扎进了高级知识分子的行列。

  三、我一生做了四件事情

  1949年6月小学毕业,考上了初中,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了。于是随着父亲从农村来到了萍乡县城,投奔姨父李庆云,姨父教会了我们做葱油饼。我卖着葱油饼,迎接了萍乡县城的解放,从此我也成了城里人。后来,我卖过蔬菜,收过破烂,卖的时间最长的是“嘎嘎”(萍乡城里人叫鸡蛋、鸭蛋为嘎嘎)。白天走街串巷卖鲜蛋,晚上走街串巷卖五香茶叶蛋。我跑遍了萍乡县城的所有大街小巷,因此,成为了萍乡县城内几乎人人皆知的“嘎嘎乃”,直到1952年考入萍乡中学。这是我一生中做成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我喜爱机电,是焦作煤校无线电工程小组成员。我改学体育后,仍在业余时间里钻研无线电。后来成了江西煤矿学院无线电工程小组教员。1962年首次参加江西省无线电工程比赛,我培养的学生李益祥获得了女子组第一名,我当时25岁也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男子组第二名。1966年以后,我就放弃了无线电的业余爱好。

  第三件事是,体育教学与研究。只经四个月培训的我,在体育教学与研究方面,可说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我还是画出了一幅尚可入目的图画。

  1983年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

  1990年评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优秀会员

  1992年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

  1993年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

  曾公开发表体育论文30余篇。

  其中发表于1986年第3期学校体育杂志(后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上的论文:《要用系统的观点研究体育课运动负荷》,属于全国首创。为此,荣获江西省科协三等优秀论文证书。也就是凭借着这一证书,我才破格评为了中学高级教师。

  发表于1986年第4期学校体育杂志上的论文:《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引起了全国学校体育理论界的强烈反响,为此,学校体育杂志上开展了一年多的争鸣讨论,直至学校体育杂志1988年第1期,刊登了我的《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再思考》论文后,争鸣才结束。

  因论文《试论学校体育中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入选,有幸出席了1987年12月在河北省石家庒市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学术报告会”(即第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交流,并入选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二期发表。

  因论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浅见》入选,1988年11月出席了在湖南省怀化市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体育的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专题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学校体育杂志1989年第1期,以《关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若干问题》为题发表。

  因论文《中小学体育教学效益问题的探讨》入选,1991年9月出席了在辽宁省鞍山市召开的“全国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效益现场观摩暨研讨会”,大会报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四期发表。

  发表在中国体育报体育教学专栏的论文,分别入选中国体育报体育教学专栏精选《汗与笑的结晶》第一、二册。

  1996年从教40周年之际,在萍乡市体委,萍乡市教育局及部分校友的关怀与资助下,出版了《学校体育若干理论问题探索》体育论文集。

  1998年与人合编出版了《全才家教指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人编写了第三章“家庭体育”。

  2013年论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之思考》,入选“第七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书面交流。

  2013年出版了《科学养生与健康》(金盾出版社出版)。

  第四件事是,上网发帖。

  为了写书,我买了电脑,也开始学习上网。在网上看到一些对毛泽东主席太不尊敬的文章,从此,结束了体育与养生的研究,并学习上网发贴,开始为毛主席讲公道话并发表一些随感录。

  2013年12月26日毛主席120岁诞辰,我发出了第一篇贴子。2014年7月24日开始,先后在凤凰网、草根网、网易开设了博客。今年又在凤凰网博客、网易博客中建立了相册。

  至今分别在草根网、乌有之乡、红歌会、凤凰网、网易等网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纵谈天下大事,宣传毛泽东思想。

  自己的见解、及写作水平虽然不高,反映倒也可以。

  四、我这一生能做成上述四件事的原因

  第一,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结果。

  三年困难时期,体育课停上。我利用担任江西煤矿学院干教部团总支副书记专职干部的机会,通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特别是精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矛盾论》、《实践论》,帮助我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对理论和技术精益求精的问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问题。并学会了用哲学思维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第二,是老红军和底层劳苦大众对我教育的结果。

  我三伯父是秋收起义的老红军,为革命被砍了头。我妻子的姑父张文明是老红军。我参加工作接待我的第一位领导胡仕龙是老红军。江西煤矿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温德是老红军,院长赖秉霖也是老红军。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负责江西煤矿学院的国防体育工作,跟我有忘年之交的萍乡市人民武装部领导也是老红军。步行串联期间,我拜访过老红军甘祖昌将军家。……是这些老红军的言传身教,帮助我成长。

  三年的小贩生涯,1958年三个月的炉前工,1959年冬顶风冒雪修筑江西吉安天河铁路,1964年至1965年半年的煤矿工人生活,1968年至1971年三年的农民生活,都教育了我,也都帮助我深入的了解了工人、农民和小贩,同时对他们也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第三,是传统文化对我熏陶的结果。

  我记住了鲁迅的话:“捣鬼有术而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从所未有。”因此,毕生坚持走正道。

  我从报纸上摘抄了:“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小斧头能砍倒大树。勤能补拙,不断努力,自然会有成绩。”铭记于心。

  我也铭记了古人的以下教导: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专技基于博学。”

  “兼听则明。”

  因此,博览群书,不耻下问,取长补短,不从众,从此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我牢记着“玩物丧志。”懂得了人的精力有限,只有放弃一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也牢记着毛主席的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

  五、我的一点感受

  我是一个饱尝人间苦辣酸甜的人,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我这一生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一定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相信群众,相信党。既不要攀龙附凤、投机取巧,梦想着去做一个人上人,也不要低三下四地去做一个人下人,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去做一个人中人。

  2016年6月13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