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梦篱笙箫:中国文武分治的困局

火烧 2018-08-23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分析中国历史上文武分治的困局,探讨明朝灭亡原因,满清如何通过制度调整实现统治,以及清朝盛世背后的隐患。同时揭示近代中国军事制度演变与民族分裂的关系。

  明朝的灭亡是系统自我崩溃的过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文官系统和武将集团不能相容的问题。明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降将打败的。明朝将领遇到的困境就是有功不得赏,有过人必死的难题。这些降将在满清系统里却能如鱼得水,因为满清系统至少保证了按军功分配职位的制度。这调动了武将的积极性,在明朝系统里屡战屡败的这批人,在满清这边却成为无往不利的战神。是这批人的鼓动,坚定了满清夺取天下的决心。这批人是打江山的主力,也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依靠力量。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这标志着文官与武将的彻底决裂。统兵在外的武将变得不受节制,开始走向军阀之路。崇祯帝最后关头是惊慌失措的,他痛恨文官但最终也没有放弃文官,最后坐等灭亡。当朝廷没有力量控御天下的时候,他没有承认既成事实,改变权力架构,只能陷入文官集团编织的罗网中。文官系统已经成长为大地主集团了,他们不介意重新换一个主子,即使新主子是满清,是李自成也不成问题。皇帝失去了了民心,也就失去了一切,但官僚集团还有很多选择。

  满清入主中原后,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击官僚地主阶级,加强皇权,这样的事情顺治开了一个好头。并且从顺治朝开始,权臣几乎没有好下场,只不过从一个权臣过渡到另一个权臣。到了雍正时代,摊丁入亩的实行,使得皇帝掌握了国家的财政大权,削弱了官僚集团势力,才让清朝迎来极盛时代。

  极盛时代的到来,也让满清将国家武备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切让历史又重回原点,中国没有国家军队,只有地主武装,这些武装按地域进行划分,变成了军阀。没有国家军队的朝代是不能够抵御外辱的。最多形成割据的局面,造成内部的分裂。列强的到来,为官僚重建权力打下基础。割地赔款已经极大损害了中央财政,太平天国运动又将武力重新归于汉族地主武装,那么洋务运动不过是地方实力派的分赃盛宴,其结果必然是满清的最终灭亡。中国也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掌握武力的北洋军阀,一部分为掌握财权的江浙财阀。

  中国重建武备的关键一招就是黄埔军校的成立,从此天下英才尽悉归纳。但黄埔出名的也在前四期,那时候保证了理想的纯粹,人才的广博。但4.12事变改变了这一切,这是偶然中的必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武力收归江浙财阀囊中。但这样的军事系统具有地方性,他们要力保的必然是大江南,中国国土的沦丧也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系统也是文武割裂的系统,官僚控制一切,一旦加上官僚天下的事就不好办了。

  共产党建立了一种不同的军事制度,虽然脱胎于苏联,但有很深的中国烙印。单纯的政委的设置,实际上不是关键步骤,这充其量算是文武分治的改良。真正画龙点睛之笔是毛泽东支部建在连上的创举。这样政委带有乡土气息。依凭此举中国的文武系统被重新联系起来了。共产党的指挥系统才变得立体、全面。在这样的系统中,才能将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很多人说,日本人帮了共产党的忙,但这个忙是怎么帮的呢?共产党的新型系统还很弱小,在旧式的中国宗法社会中很难生存。毕竟农村的主人还是中小地主,而不是贫下中农,这是几百年来历史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日本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中小地主们要不逃跑了,要不被消灭了,剩下的就被共产党改造了,这才使得中国农村变成了贫下中农的农村,这才让毛泽东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成为可能。到了抗战后期,日本人控制下的地区就只有城市,没有农村了。日本人做不到的事情,国民党也做不到。

  失去了农村,对国民党的影响是很大的。国民党日益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而不顾普通市民的死活了。后期发端于城市的金融危机,也在于农村的丢失。从这个意义上讲,蒋介石集团的病症与明朝末年的症状是一样的。失去了农民支持的政权也是不能长久的。

  导致国民党政权官僚化的原因又在哪呢?很浅显的原因就是国家经济被江浙财阀控制。而现代战争的很大特点在于武器决定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落后就要挨打的本源。但最根本的落后,就是人的落后。蒋介石可以用钱买来别人的投诚,却无法平息失地农民的愤怒。国民党政权向更深的资本主义化迈进,也亲手葬送了政权本身。

  新中国改变这一状况在于其实现了工业化。这也使得文官系统和军队系统成为两个独立的分支,并各自发展它的对立面。这两个系统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它们在形成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同时,也在扭曲中国的经济基础。这些成为中国改革的源动力,这催逼中国发展更高效的经济,只有如此才能带动这两大体系的正常运转。还是会负荷过大的,这样的状况正使我们失去中国特色,一步步美国化。中国的文武共治需要从中国历史中去找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