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清理整治“大、洋、怪、重”名字背后的自轻自贱文化生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火烧 2019-06-2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背后的文化生态问题,强调树立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指出需从名字做起,体现国家文化特色,同时涉及去殖民化与历史遗留问题。

  当前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进行的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是一场文化上的行动。我们看到的清理整治“大、洋、怪、重”名字是表象,实则是清理整治“大、洋、怪、重”名字背后的自轻自贱文化生态,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或曰:不就是一个名字吗?有那么重要吗?

  对曰:不那么重要,干嘛要起“大、洋、怪、重”名字呢?或者干脆直接用他的问话回他:清理整治不就是一个名字吗?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各地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念歪经”的现象,老百姓有疑问也实属正常。一个名字突然要改,成本几何?当初是经法律审批的,有效期没过,怎么办?一刀切是否妥当?解铃还须系铃人,民政部又不得不出来发声强调:“各地要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原则标准组织实施,防止随意随意扩大清理整治范围。”

  其实,名字还真就是一个代号、一个标签,本没啥意义。只不过人们要在其身上寄寓一些理想、愿望,寄寓多了,使之有了丰富的内涵,显示出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文化。不惟中国,世界各国皆然。

  而文化也有先进的文化和腐朽落后的文化之分,与所处的时代相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充满了自信,一切名字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是没有“大、洋、怪、重”名字的。比如“新华”书店、“新华”字典之“新华”,“解放”汽车之“解放”,“红旗”轿车之“红旗”,一直沿用到今天,已经成了国家民族骄傲的品牌。人名也多为建国、爱国、保国、卫国、建华、爱华、保华、卫华……不用多说,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溢于每个人心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大、洋、怪、重”名字在改开后开始泛滥。西风吹进,月亮是外国的圆,再什么国什么华的,太老土。曾经自信的国人又开始不自信起来,曾经站直了的腰板又挺拔不起来开始弯下去。建筑、街道、小区、店铺、人名,都要“洋”气起来,帝王将相、怪力乱神这些曾被打倒了沉渣也应时泛起。小孩子如果没个“洋”名字,都要矮人几分,没有小伙伴乐意和你玩。

  树立自信,正视自己,从名字做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的城市、建筑、街道、桥梁、店铺的名字,要努力体现本国家本地区的文化特点。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的名字还具有殖民色彩,比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湾”,“麦理浩道”。

  清理整治“大、洋、怪、重”不规范地名行动包不包括香港?要不要去香港殖民化色彩?我想应该这样,应该把香港也包括进去,毕竟香港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已经回归22年了,虽然是两制,但前提是一国。在世界上在历史上,对曾被殖民后获得独立获得解放的国家与民族来说,去殖民化也是通例,比如印度、韩国。

  港人治港没什么问题,但港人也是中国人,不要老抱着高高在上的殖民地心态。在英帝国殖民香港的时候,港人也没什么地位,但还是觉得高大陆人一等,这就很成问题。《逃犯条例》暂缓了,该重新考虑香港问题了。

  总之,“大、洋、怪、重”名字的背后,是自轻自贱文化生态,务必要清理整治,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香港的殖民地心态不解决,也不能说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