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人权纪录(1999-2008)
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2009年02月27日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9年2月26日
2009 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己糟糕的人权纪录只字不提。为了让世界人民全面了解美国人权的实际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不当作为,我们特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和人身安全
美国暴力犯罪严重,危及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8年公布的报告,2007年,全美共发生约140万起暴力犯罪,17000多起谋杀案(注1),980万起财产犯罪案件。(注2)其中,抢劫案445125件,比过去5年上升了7.5%。(注3)在人口10万以下5万以上的城市中,谋杀案比2006年上升3.7%。(注4)在人口3万以下1万以上的城市中,暴力犯罪比2006年上升了2.4%。(注5)美国12 岁以上公民共经历2300万起暴力和盗窃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达每千人20.7起,财产犯罪达每千家庭146.5起。(注6)据统计,在美国暴力和杀人率较高的城市中,新奥尔良每10万居民中的谋杀案为95起,巴尔的摩45起,底特律44起,路易斯40起,费城27.8起,休斯敦16.2起,达拉斯 16.1起。(注7)在美国,平均每31分钟发生一起谋杀案,每5.8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每14.5秒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注8)
美国枪支泛滥成灾。《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8年6月27日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裁决,明确个人有权持有和使用枪支。据统计,美国约有2亿支私人枪支,其中包括6000万至6500万支手枪。有48个州规定公民有权携带枪支, (注9)其中35个州不经过任何背景审查就可以购得枪支。(注10)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枪支商店,仅11月5日当天就售出了70支枪。(注11)费城、洛杉矶、旧金山等20多个机场允许有枪支许可的人携带枪支到安检口。(注12)在得克萨斯州北部的学校,校方允许教师携带枪支到校。(注13)《华盛顿邮报》2008年12月5日报道,2007年,西弗吉尼亚、密西西比、南卡罗来纳、弗吉尼亚等10个州提供了其他各州涉枪案件中被缴获枪支的57%。枪支出口率最高的10个州比最低的10个州的枪杀案高出近60%。
枪杀事件频发,威胁公民的生命安全。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2008年10 月3日统计,有135万名美国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遭遇过一次武器威胁或被打伤。(注14)哈佛大学在2006年一项对1200名学生的调查表明,20%的学生曾亲眼目睹过枪击事件,40%的学生认为得到一支枪非常容易,28%的学生表示在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时没有安全感。芝加哥公立学校在2007至2008 学年,有34名学生遇害身亡。(注15) 2008年2月7日起一周之内,美国连续发生7起枪杀事件,导致23人死亡,几十人受伤;3月27日,佐治亚州和肯塔基州共有5人被枪杀(注16);4月 18日晚上2小时内,芝加哥市就发生了9起枪击事件;(注17)11月,巴尔的摩市遭遇了31起枪击案。(注18)12月24日圣诞夜,洛杉矶一名男子装扮成圣诞老人袭击了其前岳父母的住宅,他向屋内正在进行圣诞平安夜聚会的人群开枪,当场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另有3人失踪。(注19)
二、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
在美国,公民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据《华盛顿邮报》网站2008年4月4日报道,一项已运用的新监视技术“深度包检测”能够记录用户访问的每一个网页、发出的每一封邮件和进行的每一次搜索。据统计,美国至少有10万名网络用户被跟踪,服务商曾对多达10%的美国网络用户进行过测试。(注20)美国联邦调查局参与了美国政府在国内开展的非法监视活动,通过非正当方式获得成千上万人的电话记录、银行账户及其他个人信息。《西雅图时报》2008年7月15日报道,白宫7月10日签署的新版窃听法是 “对美国公民的安全至关重要的标志性立法”。这一法律按照行政当局的要求给予参与窃听项目的电信公司以法律豁免权,同时授权行政当局可以为了反恐需要对通信方在美国境外的国际间通信进行未经法庭允许的窃听活动。美国国土安全部 2008年7月宣布,作为过境搜查政策的组成部分,联邦官员可以在旅客没做出任何错事的情况下,把旅客的手提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无限期地带离现场。(注 21)《纽约时报》2008年12月8日报道,调查发现美国政府在审理涉嫌参与恐怖袭击被捕入狱的北弗吉尼亚学者阿里·提米米案时,刻意隐瞒了通过对嫌疑人实施非法监听获得的资料,这些资料有可能会成为证明美国政府的监听行为损害公民权利的证据。
警察滥施暴力,侵犯公民权利。据《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6月25日报道,芝加哥市6月的两周内就发生8起警察枪击事件,其中5起致命。如在6月22日,39岁的清洁工沙佩尔·特雪尔在公寓楼道内被警察打死。(注22)6月24 日,芝加哥18岁的路易斯·科隆在餐馆和朋友聚餐时,受到便衣警察例行盘查,科隆因害怕而逃跑,被警察击毙。(注23)8月2日清晨,20岁的达里尔·巴特尔在纽约布鲁克林公寓中被警察打死。10月15日,3名警察在纽约布鲁克林地铁站逮捕迈克尔·米尼奥时,对其进行鸡奸,把警棍捅入其肛门造成体内受伤。 (注24)11月13日,在纽约科尼艾兰教堂外的停车场,吉尔伯托·布兰可因向警方挥舞折叠椅,被女警察击毙。(注25)
(注1)《华盛顿时报》,2008年6月10日。
(注2)《世界日报》,2008年9月16日。
(注3)《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16日。
(注4)《华盛顿时报》,2008年6月10日。
(注5)《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16日。
(注6) Criminal Victimization 2007,U.S. Department of Justice,in:http://www.ojp.usdoj.gov.
(注 7) Crime down in U.S. and Phila:but the decline in violent crime here still left the city with the highest numbers among the 10 biggest cities,in:http://www.lexisnexis.com.
(注8)《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16日。
(注9)《侨报》,2008年10月16日。
(注10) 合众国际社,2008年10月3日。
(注11) In:http://www.usqiaobao.com.
(注12)《侨报》,2008年10月16日。
(注13)《纽约时报》,2008年8月29日。
(注14) 合众国际社,2008年10月3日。
(注15)《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4月2日。
(注16) 美联社,2008年3月27日。
(注17)《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4月21日。
(注18)《巴尔的摩太阳报》,2008年12月2日。
(注19) Other recent mass slayings in social,in:http://www.nbclosangeles.com.
(注20) 《华盛顿邮报》,2008年4月4日。
(注21) 《华盛顿邮报》,2008年8月1日。
(注22) 《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6月23日。
(注23) 《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6月25日。
(注24) 《纽约时报》,2008年12月10日。
(注25) 《纽约时报》,2008年12月1日。
美国囚犯比例再创新高。据《华盛顿邮报》2008年7月11日报道,美现有230万名在押犯,占世界第一。美国司法部2008年12月1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到2007年底,全美共有730多万成年人处于被关押在监狱、看守所或处于缓刑或假释中,占美国成年人的3.2%。(注26)其中,年龄在20至34 岁的黑人中,每9人就有1人是在押犯。(注27)在押犯比例超过了美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每10万人中125人)的6倍。(注28) 据统计,美国犯人的重新犯罪率很高,有一半以上的人在3年内因重新犯罪又被判入狱。
囚犯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美国司法部8月公布的信息表明,1993年以来美国被法庭判刑入狱的人口比例增加,暴力犯罪人数占监狱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加利福尼亚州现有33所监狱只可关押约8万人,但却关押着15.6万犯人,每名犯人平均生活面积仅为6平方英尺。(注29)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上马尔伯勒监狱是为1330名犯人设计的,目前却关押着 1500名犯人。(注30)狱警施暴致死事件不断发生。大赦国际2008年报告称,美国监狱和拘留中心普遍使用泰瑟枪对付被监禁者。自2001年以来,已有300人死于泰瑟枪电击,其中 2008年就有69人。据《华盛顿邮报》2008年7月25日报道,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监狱10多个狱警有被捕记录,在过去的7个月里,至少有6名狱警被停职,另有9名狱警在被指控犯罪后或有暴力行为后仍在监狱工作。2008年1月,一名警察用泰瑟枪击打因被指控贩毒而被捕的巴伦·派克斯9次,导致其死亡。(注31)6月29日,19岁的龙尼·怀特在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监狱单人房间中被勒死。(注32)据美国司法部2008年6月的最新统计,2001年至2006年,美联邦和各州监狱关押的犯人中有1154人死于艾滋病。(注33)一些监狱甚至成为精神病患者和吸毒者的避难所,每10名犯人中有6人患有精神疾病。(注34)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8年5月10日报道,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剥夺重罪犯人权利的国家之一,一些州甚至禁止重罪犯人投票。
三、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美国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缺乏应有的保障。
美国贫富差距悬殊。据《纽约时报》2008年10月5日报道,在过去30年中,美国收入和工资分配是所有高收入国家中最不平等的。最富有的20%的美国人年均收入达168170美元,几乎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15倍,后者的年均收入仅为11352美元。纽约市1%最富有的人的收入占纽约市总人口收入的 37%,(注35)64名亿万富人拥有财富达3440亿美元,比2年前该城市亿万富人的综合财富高出469%。(注36)联合国2008年10月22日的报告表明,包括纽约、华盛顿、亚特兰大和新奥尔良等美国大城市的贫富差距之悬殊堪比非洲城市,市民收入不均的比例非常高。
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增多。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8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字,2007年,美国的贫困率为12.5%,贫困人口3730万人,比2006年 3650万人多出80万人,其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18岁以下儿童达到 18%,高于2006年的17.4%,(注37)陷入贫困的家庭占9.8%,达760万户。全年共有156万人年收入只达到贫困线的一半,占贫困人口的 41.8%。纽约市有2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注38)
据《华盛顿邮报》和哈佛大学等机构2008年联合作出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金融危机使80%的低收入工人难以支付燃油或存退休储蓄金,超过60%的人难以负担医疗保险,50%的人难以支付食品和住房费用。路透社报道称, 2008年9月,使用政府食物券购买食品的美国人数量创下了纪录,达3150万人,比一年前增加了17%。(注39)2008年,48%以上的纽约市居民在食物开支上遇到困难,比2003年增加了1倍,需要救济的人从2004年的100万增加到了2007年的130万。(注40)68.8%的食品救助站表示已经没有足够的食品来满足需求。(注41)美国200多万户家庭还不起房贷。据2008年11月13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10月,全美丧失抵押房产赎回权的屋主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25%,全美被银行收回的房产超过84000处。(注42)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 2008年7月29日公布,2007年,露宿街头或住在收容所的长期无家可归者达123822人。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160万人经历过无家可归和寻找收容所。(注43) 2008年会计年度寻求紧急收容的人数比2007年度增加了1倍。(注44)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无家可归的家庭数量增加到931个。在对美国25个城市的调查中发现,有19个城市的无家可归者在过去一年有所增加。(注45)平均每天在华盛顿地区有超过6000人无家可归。其中,有47%的人长期无家可归。(注46)
劳动者权利缺乏保障。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劳工部2009年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美国失业率平均达5.8%,远高于2007年的4.6%,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点。就业岗位总计减少了260万个,是 1945年以来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其中2008年12月,美国就业岗位减少52.4万个,失业率上升到过去16年来的最高点7.2%。(注47)长期失业人数(失业27周以上)11月达220万人,在过去12个月中增加了82.2万人。(注48)根据2008年12月9日的一个调查,2008年美国人工作时间平均每周46小时,比2007年增加了1小时,4人中有1人增加了工作时间;娱乐时间减少16小时,比2007年减少4小时,是1973年以来最少的。(注49)在25个州,半数非法散工得不到雇主的足额报酬或根本拿不到报酬。(注50)2008年7月,明尼苏达州地方法院判决沃尔玛违反劳动法,未能给予在该州的沃尔玛员工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并要求小时工超时工作。(注51)7月23日,纽约州劳工厅宣布纽约皇后区锦顺衣厂被查出不支付最低工资和加班费,在过去6年欠薪约530万美元。(注52)9月6日,约27000名波音机械师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和福利。(注53)10月22日,美国联邦法官判决纽约曼哈顿西贡餐厅向36名工人赔偿最低工资、加班费和违反劳动法的罚款460万美元。(注54)
(注26) 合众国际社,2008年12月11日。
(注27) 英国《卫报》,2008年3月 1日。
(注28)《纽约时报》,2008年4月23日。
(注29) Prison overcrowding blamed for health woes,in:http://www.sfgate.com.
(注30)《华盛顿邮报》,2008年7月25日。
(注31) 美国CNN网站,2008年7月22日。
(注32)《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23日。
(注33) Number of state prisoner deaths,by cause of death,2001-2006,in:http://www.ojp.usdoj.gov.
(注 34) Jails bulging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es,the homeless and people detained for immigration offenses;costing counties billions,in:http://www.justicepolicy.org.
(注35)《纽约时报》,2008年4月9日。
(注36)《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29日。
(注37) 路透社,2008年8月27日。
(注38)《华盛顿邮报》,2008年7月14日。
(注39) 路透社,2008年12月3日。
(注40)《2008年纽约市饥饿经历报告更新版》。
(注41) Survey shows impact of hunger crisis,in:http://www.nyccah.org.
(注42)《侨报》,2008年11月14日。
(注43)《纽约时报》,2008年7月30日。
(注44)《世界日报》,2008年10月22日。
(注45) Advocacy Groups Fear New Wave of Homeless, in:http://ipsnews.net.
(注46)《华盛顿邮报》,2008年12月13日。
(注47)《纽约时报》2009年1月10日。
(注48) Employment Summary,in:http://data.bls.gov.
(注49) 法新社,2008年12月10日。
(注50)《华盛顿时报》,2008年7月8日。
(注51)《侨报》,2008年12月10日。
(注52)《世界日报》,2008年7月24日。
(注53) In: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7600000
(注54)《侨报》,2008年12月23日。
职工养老金大大缩水。据2008年10月7日美国国会高级预算分析估计,美国的退休账户在过去15个月里缩水了 20000亿美元,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他们需要延长工作年龄。在过去一年,由于经济问题,有20%的45岁以上的美国人就有1个停止将钱存入401(K)、 IRA或其他退休账户。(注55)美国打工族的401(K)计划的平均数额由2007年的79000美元减少到2008年10月的68000美元,下降了 14%。(注56)
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美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14%的美国人(约4000万人)读写能力不足,看不懂报纸文章和物品说明手册。(注57)美国公共政策和高等教育全国中心2008年12月3日的报告表明,1982年至2007年,美国大学学费上涨 439%,而同期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只增加了147%。2008年秋,州立大学的学费上涨6.4%。很多州计划在2009年的预算中进一步大幅提高大学学费,佛罗里达和华盛顿州都计划上涨15%至20%。对于最贫困家庭来说,上一所公立大学一年的净开支占到平均收入的55%,而在1999年至2000年这个比例为39%。如果是上社区大学,这部分开支去年占到最贫困家庭平均收入的49%,高于1999至2000年的40%。(注58)最贫困家庭的孩子中仅有11%的人获得了大学学位,与之相比,在收入居前20%的家庭的孩子中,这个数字则为53%。(注59)
享受不到医疗保障的人越来越多。2008年7月发表的《美国人类发展报告》称,美国人每小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花费为2.3亿美元,预期寿命却几乎比其他发达国家都短,排在第 42位。每6个美国人就有1人无医疗保险。美国人口普查局2008年8月26日发表报告称,2007年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4570万人。(注 60)而美国19个州已开始制定或提议在2009、2010 财政年度削减针对穷人的医疗补助计划开支以及州级儿童医疗保险项目。(注61)由于医疗费上涨,许多公司不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全国独立经营协会2008 年3月的调查显示,只有47%的小公司给员工提供医疗救助。50人规模以下的公司中,只有24%的公司为员工提供医疗救助。许多人因付不起医药费而放弃看病或治疗。
美国吸毒和自杀等社会问题严重。美国使用过大麻和可卡因的人数全球领先。一项对17个国家的5.4万人的调查表明,16%的美国人曾服过可卡因,超过42%的美国人承认曾试吸食过大麻。(注62)美国中年白人自杀率逐年升高。 2008年10月2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999年至2005年美国自杀率每年增长0.7%,40岁至64岁白人的自杀率每年增长2.7%。中年白人女性的自杀率上升了3.9%。2007年圣路易斯市全年自杀人数共计138人。截至2008年6月2日,该市共有61人自杀,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 15人。(注63)巴尔的摩、底特律和新奥尔良市的自杀率都在升高。(注64)美国年轻人患人格障碍症者居多。在美国,几乎有20%的年轻人患有人格障碍症,近一半的年轻人有某种心理问题,并只有不到25%的患有精神问题的年轻人能获得治疗。(注65)
四、关于种族歧视
在美国,种族歧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遭受不平等待遇和歧视的状况依然存在。
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底层。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8年8月公布的报告,2007年全美家庭平均年收入为50233美元,其中白人为 54920美元,拉美裔为约38679美元,黑人为33916美元,黑人和拉美裔家庭的年收入只相当于白人家庭年收入的62%。其中,拉美裔的贫困率达 21.5%,高于2006年的20.6%。(注66)另据美国城市联合会2008年发表的《美国黑人状况》报告,全美近25%的黑人家庭仍然处于贫困线以下,全美约有25%的非洲裔生活在贫困中,这几乎是白人贫困比例的3倍。根据“有工作的贫困家庭项目”组织2008年10月14日发表的报告,2006 年,在白人工薪家庭中,低收入家庭占20%,而少数族裔家庭中低收入家庭则占41%。纽约市西裔、亚裔、非洲裔和白人的贫困比例分别为29.7%、 25.9%、23.9%和16.3%。(注67)移民住房难。据纽约市移民住房合作与社区发展普拉特中心2008年12月3日发表的报告,约有25%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和约31.5%的移民把一半的收入用于支付住房租金,而来自南美洲和墨西哥的移民租金分别达到其收入的71.7%和79.8%。(注68) 艾滋病威胁非洲裔美国人生命。据纽约市卫生局2008年8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该市 2006年新感染的艾滋病者中,黑人占到46%,拉美裔占32%。(注69)黑人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比白人妇女高15倍。(注70)目前,美国黑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少有50万。
就业方面种族歧视司空见惯。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平均失业率为6%,其中白人失业率为5.3%,而黑人失业率为10.6%,是白人的两倍。(注71)据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统计,2007年该委员会共收到关于平等就业歧视方面的指控30510件。(注72)2008年2月11日,一位非洲裔美国人控告美国广播公司及其母公司迪斯尼公司种族歧视,使他肉体遭受摧残、精神遭受折磨。(注73)2008年12月5日,纽约州前州长斯皮策的父亲伯纳德·斯皮策被陪审团裁定犯有职场族裔歧视。伯纳德·斯皮策拥有的一栋公寓大楼的4名前雇员称,只因为他们是黑人,10年前他们被解雇,被肤色较浅的人所取代。(注74)
教育领域种族歧视沉渣泛起。据美国城市联合会 2008年发表的《美国黑人状况》报告,在教育方面,黑人的高中毕业率和大学入学率还停留在白人二十到三十年前的水平,非洲裔学生比白人学生更少获得高等教育学位。据报道,美国公立学校的非洲裔学生在学校遭受体罚的可能性比白人学生高很多,非洲裔女孩挨打的可能性是白人女孩的2倍。(注75)校园种族隔离日趋严重。据路透社报道,加州大学民权研究项目小组发表的报告说,美国黑人和拉美裔学生与白人学生的分离达到了自民权运动以来最严重的程度,39%的黑人学生和40%的拉美裔学生越来越多地被孤立于几乎没有种族融合的学校,一所学校里的黑人和拉美裔学生现在近60%来自接近或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注76)
(注55)《侨报》,2008年10月8日。
(注56)《侨报》,2008年11月25日。
(注57)《侨报》,2008年7月17日。
(注58)《纽约时报》,2008年12月3日。
(注59)《纽约时报》,2008年2月22日。
(注60)《纽约时报》,2008年8月27日。
(注61)《侨报》,2008年12月12日。
(注62) WHO global drug survey finds high rates
of cocaine,marijuana use in U.S.,in:http://www.thebostonchannel.com.
(注63)《华盛顿邮报》,2008年6月2日。
(注64)《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8年1月4日。
(注65) 1 in 5 adults has personality disorder,in:http://www.archgenpsychiatyr.com.
(注66)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8, in:http://www.census.gov.
(注67)《世界日报》,2008年10月14日。
(注68)《侨报》,2008年12月4日。
(注69)《纽约时报》,2008年8月28日。
(注70) Hot docs:AIDS in America,criminalizing HIV,obama's national security team,in:http://www.usnews.com.
(注71)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November 2008,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in: http://www.bls.gov.
(注72) Charge Statistics FY 1997 Through FY 2007,in: http://www.eeoc.gov.
(注73) Black worker hits ABC in racism suit, in:http://www.nydailynews.com.
(注74)《侨报》,2008年12月8日。
(注75) US: End Beating of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in: http://www.nrw.org.
(注76) 路透社亚特兰大,2009年1月14日。
司法领域种族歧视触目惊心。据美国司法部统计局2008年6月5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6月30日,关押在监狱里的黑人男子是白人男子的6倍,近 11%的30至34岁黑人男子被关押在监狱里。人权观察2008年发表报告说,因谋杀罪被捕的非洲裔美国青年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的可能性至少是犯同样罪行的白人青年的3倍,(注77)在加州近6倍。(注78)据《纽约时报》2008年5月6日报道,虽然白人占使用毒品者的绝大多数,但以毒品罪入狱的黑人却占54%,在16个州,非洲裔美国人因毒品罪入狱的比例是白人的10至42倍。在34个州,对毒品犯罪的指控中,黑人男子的入狱可能性是白人男子的 11.8倍,黑人女子是白人女子的4.8倍。(注79)据报道,黑人青年肖恩·贝尔在结婚当日被警察射击50次死亡,但是三名警察却没有因此被判刑。(注 80)根据洛杉矶市警察局统计数据,洛杉矶市警员每拦截100多个非洲裔居民和100个拉丁裔居民,仅有1名白人被拦截盘问。非洲裔和拉美裔人还遭遇勒令下车、搜身、推搡及拘留等。过去5年洛杉矶市警局收到将近1200封市民指责警员种族歧视的投诉案件,但没有惩办过一起。(注81)联邦调查局的反恐调查也专挑穆斯林、阿拉伯裔和其他少数族裔为调查对象。(注82)据美联社报道,2009年1月1日凌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警察把手无寸铁的22岁黑人男子奥斯卡·格兰特摁倒在地,强迫他面冲下趴在地上,然后,一名交通警察开枪打死了他。事件引发民众抗议,数百人7日在奥克兰市区举行示威活动。(注83)
土著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美国在美墨边境修筑18英尺的隔离墙,严重影响边境地区阿帕切土著人的生活,土著妇女深受军队暴力之害。在华雷斯和其他边境城镇,超过4000名土著妇女失踪或被谋杀。土著青年人口不到美国青年人口总数的2%,但在美国被监禁的青年人中,土著青年竟占15-20%,30%的土著青年被判最高刑期。2008年4月15日,南达科他州扬克顿苏族土著人因不同意在其土地上建设高污染的养猪场而进行和平示威,70余名县、州及联邦执法官、国土安全官员动用特警队、警犬、狙击手和直升机镇压了该和平示威,包括老人和儿童在内的38人遭逮捕。美军在关岛部署军队,建海军和空军基地,占用了关岛三分之一的土地,当地查莫罗土著人深受二战美军遗留武器及美军核试验之害,患鼻咽癌的比例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1999%。
移民遭受非人道待遇。纽约市妇女卫理教联盟副秘书长哈丽雅特·奥尔森说,非法移民一旦被捕,往往遭受非人道待遇,很多时候,他们和刑事犯关押在一起,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得不到基本医疗,每年各地都会有数十人死在拘留所。(注 84)人权观察2008年6月1日说,美国国土安全部羁押了3万人,由于医疗条件糟糕、监管不足,过去5年,在国土安全部监管中或释放后立即死亡的移民达 80多人(注85)。据《纽约时报》报道,1992年从香港来到纽约、成为电脑工程师的吴修瑞,因签证过期,2007年被关进移民拘留中心,在新英格兰的 3个州的监狱和拘留中心来回囚禁,脊柱骨折,直到2008年8月死亡时,他的癌症在他被囚禁的数月里从未获得诊断或医疗。(注86)自2007年10月开始,移民局共拘捕超过2900名非法劳工,但只有75名雇主及管理人员面临指控,比例仅占劳工的2%(注87)。
种族仇视日渐抬头。据美国之音报道,美国司法部2005年底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每年发生的仇恨犯罪案件大约为19.1万起。(注88)美国联邦调查局2008 年10月2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全美共发生仇恨犯罪 7624起,其中50.8%是基于种族歧视的犯罪, 62.9%的袭击者是白人。(注89)据《芝加哥论坛报》11月23日报道,2000年美国有602个种族仇视组织,2008年上升到888个。《波士顿环球报》11月23日报道称,根据美国西北大学一位教授的研究,2002年至2007年,黑人男青年被谋杀的比例上升了33%。
五、关于妇女、儿童权利
美国妇女儿童状况令人担忧。
美国女性人口占全美总人口的51%,但在目前第110届美国国会中,女议员有88 名,其中参议员16名,占16%;众议员72名,占16.6%。截至2007年12月,在美国州一级行政办公室任职的女性有73人,占23.2%;在州议会中,女性占23.7%。截至2008年7月,在全美最大的100个城市中只有11名女市长(注90)。
基于性别的就业歧视相当严重。据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统计,2007年该委员会共收到基于性别方面的就业歧视的指控24826件,占30.1%(注91)。因为怀孕或者准备怀孕而受到雇主不公平待遇的妇女数量呈上升趋势。(注 92)妇女的平均收入低于男性。据美人口普查局2008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全职女性2007年的收入为35102美元,男性为45113美元,女性收入为男性的78%(注93)。妇女失业率居高不下。到2008年11月,全美女性失业率为5.5%(注94)。
美国妇女饱受家庭暴力和性侵犯之害。据统计,去急诊室看病的妇女中有1/3是由于家庭暴力所致。妇女受性侵害严重。据报道,美国强奸发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比英国高 13倍,比日本高20倍。(注95)美国针对原住民妇女的性暴力十分普遍。据大赦国际采访的一些原住民妇女们说,她们不知道在她们居住区还有哪个女人没有经历过性暴力。(注96)据统计,2007年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共收到有关性骚扰方面的指控12510件,其中84%是女性提出来的指控。(注97)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2008年10月28日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派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国女兵中,大约每7个前往老兵事务中心就医的人就有1人在服役时受到性侵害或性骚扰。在这些受侵害女兵中,半数以上患有创伤后精神障碍。(注98)
(注77) US: Uphold Treaty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http://www.hrw.org.
(注78) The United States Was Not Forthcoming and Accurate in its Presentation to CERD,in: http://www.hrw.org.
(注79) US: “Drug War” Unjust to African Americans, in: http:// www.hrw.org.
(注80) National Urban League urges U.S. Justice Department to prosecute acquitted officers
in Sean Bell shooting case,in: http://www.nul.org.
(注81)《侨报》,2008年10月21日。
(注82)《明报》,2008年7月3日。
(注83) 美联社,2009年2月13日。
(注84)《纽约时报》,2008年8月12日。
(注85) US:protect health of immigration,in: http://www.hrw.org/en/news.
(注86)《侨报》,2008年8月17日。
(注87)《纽约时报》,2008年7月1日。
(注88) 美国之音中文网,2008年11月7日。
(注89) FBI releases 2007 hate crime statistics,in:http://www.fbi.gov.
(注90) Women serving in the 110th congress 2007-09.Center for America Women and Politics,in:http://www.cawp.rutgers.edu.
(注91) Charge statistics FY 1997 Through FY 2007,in:http://eeoc.gov.
(注92) Mom-to-be claim work bias,in:http://www.nydailynews.com.
(注93)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in:http://www.census.gov.
(注94)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November 2008.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on December 5,2008,in: http://www.bls.gov.
(注95) Occurrence of rape,in:http://www.sa.rochester.edu/masa/stats.php.
(注96) Maze of injustice: the failure to protect indigenous women from sexual violence in the USA,in:http://www.amnestyusa.org.
(注97) Sexual harassment charges EEOC & FEPA s
Combined: FY1997-FY2007,in: http://www.eeoc.gov.
(注98) 15% of female veterans tell of sexual trauma, more than half of them experience stress disorder,in:http://global.factiva.com.
生活在贫困中的美国儿童越来越多。1/3以上的美国贫困人口是18岁以下的儿童。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美 18%的18岁以下儿童生活在贫困中,高于2006年17.4%的比例,女性单亲家庭的儿童生活贫困的比率更是高达43%。(注99)根据“有工作的贫困家庭项目”组织2008年10月14日发表的报告,2006年,美国1/3儿童居住在低收入的工薪家庭中。纽约市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有41.6%处于贫困线以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儿童没有医疗保险。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美18岁以下儿童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达810万人,占11%。
美国学生的状况堪忧。据美国教育部统计,2007年有逾22.3万名学生被体罚,在美国公立学校有20万学生在2006至2007学年挨过打,有13个州每年体罚1000多个学生。(注100)而据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和人权观察 2008年8月19日联合发表的报告,体罚学生在美国21个州竟然是合法的。校园内酗酒、赌博、吸毒现象严重。1999到2005年间,有157名大学生死于酒精中毒,75万青少年嗜毒成瘾。2008年12月11日发表的由密歇根大学进行的少年吸毒调查报告显示,美国11%的八年级学生、24%的十年级学生、32%的十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吸过大麻,37%的十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曾吸过毒品,而十年级和八年级的比例分别为27%和14%,比2007年有所增加。(注101)
儿童安全得不到保障。据美“保卫儿童基金”发表的2008年度报告,仅在 2005年,就有3006名儿童和青少年被枪杀。另据美国休斯敦大学儿童、法律、政策研究中心的调查,美国每天有8名儿童和青少年死于枪击,这相当于每4天就发生一次弗吉尼亚校园枪杀案,每3个小时就有1名儿童死于枪击。(注102)据报道,美国每年有大约180万儿童失踪的报案,每年有超过300万儿童被报案在身体、性、言辞、情感方面受到伤害、受到忽视、被遗弃甚至死亡,(注103)每年大约1500名儿童死于虐待。(注104)青少年受性侵害现象严重。据报道,在18岁以前,有20%的儿童曾遭受过性虐待。(注105)据美国司法部2008年7月31日的消息,2006年,美国的少年犯管教机构共发生涉及青少年的性侵害案件4072起,相当于每千名在押少年犯就有17起性侵害案件。(注106)得克萨斯州多妻牧场的一些女孩,有的甚至只有12岁就被迫与中年男子结婚。(注107)联邦疾病防控中心研究发现,全美25%少女染性病,人数高达300万人。其中,非洲裔少女患病率最高,近半数染病,白人和拉美裔少女为20%。(注108)
(注99)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8,in:http://www.census.gov
(注100) US:end beating of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in: http://www.hrw.org.
(注101)《侨报》,2008年12月12日。
(注102) Children and teen firearm deaths increase for first time since 1994,in:http://www.children and the lawblog.com.
(注103)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in:http://www.loveourchildrenusa.org.
(注104) Abuse more a risk in non-traditional families,in:http://usatoday.com.
(注105)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in:http://www.loveourchildrenusa.org.
(注106) In 2005 and 2006 more than 4,000 allegations of sexual violence were reported in juvenile facilities, in: http:// www.ojp.usdoj. gov/bjs.
(注107)《侨报》,2008年9月23日。
(注108)《星岛日报》,2008年3月12日。
美国是少数对未成年人处以与成年人一样刑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判处儿童终身监禁而不能假释或释放的国家,目前全美有2381名这样的囚犯, (注109)其中,有73人在犯罪时年仅13至14岁。在这73人中,有49%的人是非洲裔美国人,且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没有获得足够的法律援助。无论这些儿童未来矫治成效如何,他们都无权获得假释,只能老死在监狱中。(注110)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在2007 年4月做出一般性意见,认为对未成年人判处死刑或者没有获释可能的终身监禁违反《儿童权利公约》第37条的规定。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在2006年审议美国履约报告时认定,对未成年人判处没有获释可能的终身监禁违反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7条和第24条的规定。
法官的贪赃枉法把数以千计的无辜儿童送进监狱。据西班牙《起义报》2009年2月20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5000名所谓的儿童罪犯,但其中有2000人是因为两名法官的贪赃枉法而无辜入狱的。卢泽恩地方法院法官马克·恰瓦雷拉和迈克尔·科纳汉收受了建筑公司和私人监狱企业主高达260万美元的贿赂,将很多无辜儿童关进监狱,其中大部分儿童都没有机会请律师进行辩护。现年18岁的雅米内·奎因曾在14 岁时只因为她和一个朋友吵架、互打了一记耳光而入狱一年。雅米内被带到了一家儿童看守所,后来又先后被转入几家监狱中心。在狱中,雅米内被迫服用一些药物以在监狱中保持“顺从”。雅米内只是成千上万无辜儿童中的一个。
美国非法使用童工现象严重。据美联社报道,2008年9月,衣阿华州一肉类加工厂被控9000多项非法雇佣童工并允许16岁以下的儿童处理危险器械。衣阿华司法办公室说,其中包括32名18岁以下的非法移民童工,7名16岁以下的儿童。(注111)
六、关于侵犯他国人权
美国侵犯他国主权、践踏他国人权的事情时有发生。
伊拉克战争造成逾百万平民死亡、逾百万人无家可归以及巨大财产损失。美国的黑水公司和戴恩公司两家公司雇用了6000名私募警卫,伊拉克平民往往成为这些公司活动的受害者。根据2007年10月美国众议院一个监督小组发表的报告,黑水公司的雇员自2005年以来至少已涉及在伊境内196起枪击事件,平均每周 1.4次。据报道,84%的事件都是黑水公司雇员首先开枪。美国还广布监狱,虐待被拘禁者。人权观察2008年4月27日称,截至2007年底,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伊拉克拘留了24514人(注112),平均每人被关押300多天,被关押的所有伊拉克人都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注113)另据人权观察 2008年5月19日发表的报告,自2003年以来,美国在伊拉克拘禁了约 2400名儿童,包括年龄小到10岁的儿童。美军还拘留了513名“对安全构成紧急威胁”的伊拉克儿童,被拘留的儿童遭受虐待。(注114)
美国对古巴进行长达近50年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据古巴外长佩雷斯介绍,美国的封锁给古巴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930亿美元。每10个古巴人中就有7 人从一出生起就经历这种封锁。(注115)2008年10月29日,第63 届联大以185票支持,3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第17次通过《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决议,要求美国立即结束对古巴的封锁。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美国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严重侵害古巴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强烈不满。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军火销售国,其军售深刻加剧了世界各地的不稳定局势,严重侵害了他国人权。根据新美国基金会的报告,美国2007年军售高达320亿美元,比2001年至少增长了3倍,武器销往全球的174个国家和地区。(注116)
美国不断爆出虐囚丑闻。《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25日报道,美国国防部解密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美国审讯人员对囚犯实施戳、推和打耳光的举动不需负刑事责任。据《华盛顿邮报》2008年4月22日报道,美国在关塔那摩监狱审讯嫌犯时使用酷刑,包括不让嫌犯睡觉、注射药物、严刑逼供。人权观察2008 年2月6日发表报告称,在关塔那摩监狱的多个“营地”,270个被拘留者中有 185个被关在类似“超最大限度”监狱的场所,他们被剥夺了获得公正审判程序的权利。他们被极端限制与他人接触,一天22小时在小囚室单独度过,仅有一点点或根本没有自然光和新鲜空气。(注117)据美联社报道,自2002年以来,20多个不到18岁的拘留者被带到关塔那摩监狱营地,遭受美军虐待。 2008年6月,拘留时不到18岁的穆罕默德·贾瓦德描述了他在2004年5月被转到关塔那摩监狱时被剥夺睡觉的情形:他在14天里被转牢房112次,一个牢房待不到3小时,就被戴上镣铐转到另一个牢房,而且经常在半夜至凌晨2点之间转移,以便最大限度地打断睡眠。(注118)
美国消极对待国际人权公约和国际人权领域的义务。美国于31年前签署《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于28年前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于 14年前签署《儿童权利公约》,但迄今均未批准这些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联合国在新世纪保护残疾人权利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各国极为重视,迄今已有136个国家签署、41个国家批准了公约,但美国未签署该公约。美国在联合国和国际上拒不承诺促进和保护土著人权利,不承认土著人享有自决权、土地、自然资源等权利。2007年9月13日,第61届联大表决通过了《土著人民权利宣言》,143个国家赞成,美国是仅有的4个投反对票的国家之一。
美国在国际人权领域一贯顽固坚持双重标准,不履行国际人权义务。2007年,联合国移徙者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访问美国,原定访问得克萨斯州哈托和新泽西州蒙茅斯拘留中心,该访问计划事先得到美政府批准,但后来美国政府在没有给出满意解释的情况下取消了这两场活动。2008年,联合国移徙者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发表访美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拘留23万移徙者,是9年前的3倍多。美国驱逐程序中缺乏有关“非公民”的恰当程序,非公民没有能力质疑其拘留是否合法,是否时间过长。报告员指出:美国未能履行其国际义务,未能采取基于明确国际义务的全面协调的国家政策使生活在美国的3750多万移徙者的人权成为国家的优先事项。
美国向国外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纪录与其世界头号富国地位极不相称。据西班牙一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援助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美国在向外国提供独立、公正、中立的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是纪录最糟糕的国家之一。根据该报告,美向其他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时往往与实现其军事或政治目标挂钩。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各国政府都有责任致力于改善自身的人权状况。长期以来,美国将自己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年复一年地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对别国进行干涉和丑化,而对其自身存在的严重的人权问题置若罔闻、熟视无睹。这种自己住在玻璃房里还向别人扔石头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本质,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我们奉劝美国政府改弦易辙,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停止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的错误做法。
(注109) The United States was not forthcoming and accurate in its presentation to CERD,in:http://www.hrw.org.
(注110) 美“公正司法倡议”(Equal Justice Initiative)组织统计。In:http://eji.org.
(注111) 美联社,2008年9月10日。
(注112) UN:tell us to end illegal detention practices in Iraq, in:http://www.hrw.org.
(注113) America’s Iraqi prisoners,in:http://www.hrw.org.
(注114) US:Respect rights of child detainees in Iraq,in:http://www.hrw.org.
(注115) Overwhelming International Rejection of US Blockade of Cuba at UN,in:www.cubanews.ain.cu.
(注116) Study:US arms sales undermine global human rights,in:http://sfgate.com.
(注117) New report finds treatment of detainees unnecessarily harsh, in:http://www.hrw.org.
(注118) The war on teen terror,in:http://www.hrw.org.B
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8年3月13日
2008 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7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却仍然对自身的人权问题只字不提。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我们特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美国暴力犯罪上升,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7年9月公布的全美犯罪情况报告统计,2006年,美国全国暴力犯罪为141万起,比2005年增加了1.9%。其中,杀人与过失杀人增加了1.8%,抢劫增加了7.2%。(见注1)美国12岁以上居民共经历了2500万起暴力和盗窃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为每千人24.6
起,财产犯罪为每千家庭159.5起。男性经历暴力犯罪为每千人26起,女性为每千人23起。黑人为每千人33起,高于白人的每千人23起。(见注2)在美国,每22.2秒发生一起暴力犯罪,其中,每30.9分钟发生一起谋杀案,每5.7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每1.2分钟发生一起抢劫案,每36.6秒发生一起恶意袭击案。(见注3)
据美国警察执法研究论坛对全美163个城市2007年上半年暴力犯罪情况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65%的城市凶杀犯罪增加或无改善,41.9%的城市严重袭击案件增加或无改善,55.6%的城市抢劫犯罪增加或无改善。(见注4)2007年,新奥尔良发生 209起谋杀案,比2006年增加30%。(见注5)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因凶杀致死的已达181人,比2006年增加7%。(见注6)巴尔的摩市全年有 282人遭凶杀,(见注7)纽约市到11月已有428人遭凶杀。(见注8)仅1月至9月,芝加哥刑事犯罪案119553件,其中谋杀案341件,抢劫案 11097件。(见注9)在洛杉矶,从1月至11月,已有 737人死于谋杀,相当于每天超过2人在谋杀中丧生。(见注10)在底特律,因暴力犯罪猖獗,居民纷纷移居他乡,现城市人口已减少近百万。(见注11)
美国枪支泛滥,持枪犯罪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美国私人拥有枪支达2.5亿支,几乎人手一枪,甚至包括有重罪前科者或未成年人。据美联社2007年1月29日报道,在佛罗里达州,大约41万人得到携带隐藏武器的许可证,由于当局工作出现漏洞和错误,其中1400人有犯罪前科或曾犯有重罪。
在美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枪击。(见注12)据《今日美国报》2007年12月5日报道,自2002年以来,美国因枪击致死案件总体上升了13%。有 25%的暴力犯罪者在行使犯罪时持有武器,其中9%发生了枪击事件。(见注13)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2月公布的报告,2005年,在12-18岁的学生中,有150万是校园非致命暴力的受害者。8%的9-12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12个月中曾经被持有武器的人所威胁或伤害。从2005年7月1日到 2006年6月30日,5-18岁的青少年中有17人死于校园暴力。(见注14)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一起屠杀枪击案,造成33人死亡,30多人受伤。(见注15)2007年2月12日晚上,在盐湖城和费城分别发生两起枪击案,导致8人死亡,多人受伤。(见注16) 6月9日,威斯康星州德拉文镇发生枪击事件,造成4名成年人和两名婴儿死亡。(见注17)10月31日万圣节晚上,一名38岁的孕妇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到邻居家敲门要糖,不幸遭遇团伙枪战,头部中弹身亡。(见注18)12月5日,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个购物中心,一名男子开枪打死8人,打伤5人后自杀。 (见注19)12月7日,在号称美国“最安全城市”的圣何塞市发生了3起枪杀案,不到一个月内,共有4人死于枪击。(见注20)12月9日,在科罗拉多州连续发生两起教堂枪击案,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见注21)12月24日和25日两天,纽约市就发生了数起枪击案,造成至少9人伤亡。(见注22) 12月26日,在西雅图市东部的一所民宅中有6具被枪杀的尸体。(见注23)
(1) FBI Release Its 2006 Crime Statistics, FBI,
In: http://www.fbi.gov.
(2) Criminal Victimization 2006,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3) FBI Release Its 2006 Crime Statistics, FBI,
In: http://www.fbi.gov.
(4) Survey Shows Shift in Violence, USA Today,
October 12, 2007.
(5) New Orleans Homicides up 30% over '06 Level, USA Today, January 3, 2008.
(6) Killings in D.C up after Long Dip,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 2008.
(7) City Marks First '08 Slaying, The Baltimore Sun, January 2, 2008.
(8) City Homicides Still Dropping, to under 500,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3, 2007.
(9) Chicago Police Department, In: http://egov. cityofchicago.org.
(10) 《世界日报》,2007年12月4日。
(11) Study: Detroit Most Dangerous City, The 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18, 2007.
(12) Update 2-Senate Passes Gun Bill in Response to Rampage, Reuters, December 19, 2007.
(13) Criminal Victimization 2006,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14) Indicators of School Crime and Safety 2007,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15) 法新社,2007年4月17日。
(16) 美联社,2007年2月13日。
(17) 《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6月11日。
(18) 《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11月2日。
(19) 美联社,2007年12月5日。
(20) 《明报》,2007年12月9日。
(21) 路透社,2007年12月9日。
(22) 多维新闻网,2007年12月26日。
(23) 多维新闻网,2007年12月27日。
二、关于执法、司法侵权
美国执法、司法部门滥用职权,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
据美国司法部统计,2001至2007财年,全美执法人员侵犯公民权利的案件增长了25%。(见注24)每年对警察的投诉率平均为9.5%。(见注25) 但绝大多数被投诉有粗暴行为的执法人员最终没有受到指控。在2001年5月至2006年6月间,芝加哥有2451名警察受到4至10次投诉,662名警察受到10次以上投诉,最终只有22人受到处罚。更有甚者,有些警察遭到超过50次以上的有关不良行为的投诉却从未受到处罚。(见注26)在芝加哥, 2006年8月17日,52岁妇女多洛雷斯·罗巴在横穿马路时因妨碍快速行驶的警车,受到该警车上警察的搜查,她与其理论时,遭到警察毒打。(见注27) 12月15日,4名商人在酒吧遭到6名警察莫名攻击。(见注28)2007年8月3日,42岁的黑人热弗雷·约翰逊在家被警察用电击枪虐待致死。8月6 日,18岁黑人少年阿龙·哈里森在逃避警察追赶时被警察击中背部身亡。(见注29)5月1日,拉丁裔移民在洛杉矶市中心麦克阿瑟公园举行维护非法移民权益示威游行,警察滥用职权,用棍棒殴打并用橡皮子弹攻击示威群众和记者。(见注30)11月12日,18岁的青年契尔·科宾站在母亲家门口挥舞一把梳子,5 名警察误认为他持有一把手枪,向他连开20枪,其中8枪命中。(见注31)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0月公布的报告统计,2003年至2005年间,在全美4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共有2002人在逮捕过程中死亡,其中有1095人是被州和当地警察开枪打死,占总数的55%。(见注32)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监狱,其人均囚犯是全世界最高的。据埃菲社2007年12月5日报道,美国司法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最近30年间,美国囚犯人数增加了 500%。2006年,监狱共关押了超过226万犯人,比2005年底增加了2.8%,是过去6年来最高的。美国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的5%,而囚犯占全球囚犯总数的25%。平均每10万美国居民中就有751名囚犯,远远高于其他西方国家。(见注33)在囚犯中,有96%的罪犯刑期在1年以上,这意味着每 200名美国居民中就有1人在监狱中服刑1年以上。(见注34) “9·11”事件后,美国的重新犯罪率不断上升。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囚犯获释后在3年内会重新犯罪,每3个释放犯中就有2名会被重抓,其中40%会重入监狱。
美国监狱的虐囚现象很普遍。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2月统计,全美在押犯人中共有60500名罪犯遭遇过性侵犯,占罪犯总数的4.5%。有2.9%的罪犯被管理人员侵犯,0.5%的罪犯遭受其他罪犯和管理人员的双重侵犯,全国大约有0.8%的罪犯因性侵犯而受伤。(见注35)美国政府2007年1月16 日发布的报告承认,在全国5个监狱中,被怀疑为非法移民的人受到虐待,这违背了人道原则。(见注36)据《华盛顿时报》2007年12月17日报道,西得克萨斯关押少年犯的监狱对犯人进行性侵犯、殴打,并不给犯人及时医治,揭发其罪行的人受到打击报复。该事件被曝光数月后,监狱状况仍未得以改善。(见注 37)2008年1月,佐治亚州7名犯人对狱警和管理人员提出团体诉讼,控告他们在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间虐待囚犯,用警棍、特制手套殴打犯人,揪住犯人的头撞墙等。报道称,在该州其他监狱还有40多名犯人告发类似案件。狱方把犯人衣服扒光固定在铁床或铁椅上,在48小时之内不给他们食物和水,也不让他们上厕所,已有2名犯人因此丧生。(见注38)美国监狱狱警普遍使用泰瑟枪。大赦国际2007年报告称,自2001年以来,美国已有230人死于泰瑟枪。2006年7月,科罗拉多州加菲尔德县监狱被指控经常用泰瑟枪电击或用胡椒喷雾剂对付犯人,然后把他们绑在椅子上,让他们几个小时保持非常难受的姿势。8月,该州阿拉珀霍县监狱囚犯劳尔·加列戈-雷斯,因敲打牢门并大声叫喊而被狱警绑在椅子上用泰瑟枪反复击打致死。
美国监狱犯人因感染艾滋病、医疗设施不全等致死事件经常发生。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9月公布的报告,到2005年底,美国联邦和各州监狱关押的犯人中,有 22480名被感染或确认患有艾滋病。其中,大约有5620名罪犯确认患有艾滋病。2005年,州监狱中有176名犯人死于艾滋病,联邦监狱中有27名犯人死于艾滋病。(见注39)据《洛杉矶时报》2007年9月20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监狱因存在医疗延误等问题,导致2006年共发生426例死亡事件。其中,18例死亡事件被认为是可以避免的,48例被认为是可能避免的。2007年4月14日,在迈阿密的一所监狱里,41岁的囚犯鲁道夫·拉莫斯因患有糖尿病而大小便失禁,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被自己的粪便包围,狱方明知他的身体状况,却未给予及时治疗,造成其死亡。(见注40)
美国司法的公正性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据统计,自1989年首次引用DNA技术以来,全美已有209人经过DNA技术测试被证明无罪,这些人在宣判无罪之前平均已服刑12年,他们在被判刑时的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15人曾被判死刑。(见注41)美联社2008年1月3日报道,得克萨斯州一位名叫查尔斯 ·查特曼的男子,1981年因恶性性侵犯被判服刑99年。在他被监禁26年后,经过新的DNA测试,被无罪释放。他已成为达拉斯县自2001年以来因 DNA测试而被释放的第15名犯人。(见注42)
(24) Police Brutality Cases up 25%: Union Worried over Dip in Hiring Standards, USA Today, December 18, 2007.
(25)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4, 2007.
(26) The Chicago Police Department's Broken System,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http://www.law.chicago.edu.
(27) 《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5月1日。
(28) 《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6月9日。
(29) 《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8月9日。
(30) 《洛杉矶时报》,2007年10月9日。
(31) 纽约《侨报》,2007年11月19日。
(32) Deaths in Custody Statistical Tables,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33) 埃菲社,2007年12月5日。
(34) Prisoners In 2006,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35) Sexual Victimization in State and Federal
Prisons Reported by Inmates,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36)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 2007.
(37) Dad Dismisses Prison Reform, The Washington Times, December 17, 2007.
(38) 《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1月8日。
(39) HIV in Prisons 2005,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40) 美联社,2007年4月27日。
(41) Facts on Post-Conviction DNA Exonerations,
Innocence Project, In: http://www..innocenceproject.com.
(42) Texas Man Exonerated by DNA after 26 Years, The Associated Press, January 3, 2008.
三、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美国公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和权利正在逐步缩小。
2007 年8月3日和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保护美国法》,允许美国政府不经特别法庭许可,就可以对境内“恐怖嫌疑人”进行窃听,还允许情报机构对经由美国境内设备转接到境外“恐怖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窃听。(见注43)据《华盛顿邮报》2007年3月10日报道,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联邦调查局根据国家安全条款,在没有法院监督的情况下,获取超过52000人的个人信息。美国韦里孙通信公司透露,美国联邦调查局要求通信公司提供顾客信息,不仅包括顾客的电话记录,还包括与该顾客通话的所有人的信息。该公司曾在“紧急情况”下向联邦调查局提供了720次信息,包括网址和电话记录。其间,在联邦机构持有传票或法庭命令的情况下,还提供了9.4万次信息,主要用于包括反恐在内的多种调查。(见注44)2007年8月23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迈克尔·麦康奈尔透露说,目前,美国境内根据对外情报检查法庭授权受到监听的不超过100人,境外有数以千计的人受到监听。(见注45)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耗资10亿美元,建立名为“识别下一代”的全球最大的公民特征数据库。届时,联邦调查局将具有空前的能力去识别在美国本土和海外的个人。这引起了美国公民对不必要审查的担心。据统计,政府部门非法电子监视,使上百万人敏感的个人信息处于风险之中。2006年就发现有477起入侵政府数据库的案件。(见注 46)2007年,有1.62亿份个人数据被盗或丢失,是2006年的3倍多。(见注47)7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开展了监视网计划,拨款400多万美元在圣保罗、麦迪逊(威斯康星州)和匹兹堡等城市架设了175个摄像头。国土安全部还斥资数亿美元,在全国各地同步安装大量的新监视系统。这些加速了美国“监视社会”的形成。(见注48)
工人结社权利受到限制。据报道,2006年美国工会会员数减少了32.6万人,只有12%的雇员为工会会员,比1983年减少了8%。由于雇主百般阻挠使得53%的人不能加入工会。(见注49)据人权观察报告称,沃尔玛公司严重违反劳动法,以惩罚甚至开除相威胁,阻止工人成立工会,并对员工进行非法监视。 (见注50)
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选举是有钱人的“游戏”,凸显美国民主的虚伪性。2008年总统选举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参加美国总统选举的“金钱门槛”越来越高。据埃菲社2007年5月18日报道,打算在 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的大约20多位政治人士中,至少有10位民主党或者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是百万富翁。据法新社2007年1月15日报道,2008年总统选举将成为历史上耗资最多的一次选举。2004年总统选举花费了6.93亿美元,当时曾是历史最高。据估计,今年的总花费可能将达到10亿美元左右,最近《财富》杂志预测花费将提升到30亿美元。民主党一名主要参选人在2007年共筹集到1.15亿美元,该党的另一名主要参选人筹集到1.03亿美元。共和党一名主要参选人拥有1270万竞选资金。该党另一名主要参选人是个富商,他为自己的竞选活动出资1700万美元。在2007年国会选举中,共和党为缩小在筹集竞选经费方面与民主党的差距,决定吸引更多富人参加竞选,一些富有的共和党人已经个人花了 10万至100万美元不等的钱支持共和党竞选。据估计,在纽约州第20区竞选的每个候选人至少需要花300万美元。(见注51)
“ 金钱竞赛”渗透到美国各种竞选活动中。据有关组织统计,在2005年至2006年,全美各州高级法院法官候选人为竞选共筹款3400万美元。2007 年,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竞选两名新法官,候选人破纪录地筹集竞选经费680万美元。(见注52)一些国会议员候选人当选后为给予自己政治捐款的公司争取利益。据《华盛顿邮报》2007年12月10日报道,仅国会多数党领袖单独或与其他议员联名提出的专项拨款议案总金额高达9600万美元,其中一项就达 980万美元,许多专项拨款将使曾支持其竞选的特殊利益集团获利。2007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4710亿美元的国防部预算后,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联邦议员为曾给予其竞选捐款的公司赢得了一个800万美元的专项拨款。另外,还有20名新当选国会议员为特殊利益集团获得了专项拨款数额,其中最少的有800 多万美元,多的高达1800多万美元。(见注53)
一些公司为获取利益,资助一些美国政要及其他政府公职人员旅行。据统计,2007年前8个月美国议员接受的资助旅行金额已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总数,近 190万美元。(见注54)据《今日美国报》2007年8月23日报道,该报审查了近12个月600多份美国联邦政府官员旅行的报告,发现超过200次旅行是由相关公司或贸易协会组织的。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两位主席自2002年以来有近30次旅行全部或部分由相关贸易协会或制造商资助,金额达6万美元。
美国政府操纵新闻。2007年10月23日,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炮制了一场有关加利福尼亚州火灾假新闻发布会,该署工作人员冒充记者,在15分钟内向主持人提了6个问题,美国各电视台播出了这则消息。在《华盛顿邮报》揭穿了这场闹剧后,该署还为自己制作虚假新闻的行为辩解。(见注55) 4月24日,美国陆军女兵杰西卡·林奇和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游骑兵”士兵帕特·蒂尔曼的哥哥一起向国会作证,谴责了五角大楼的欺骗行为,指责五角大楼将她与蒂尔曼的可怕经历杜撰成为虚假的英雄事迹,抨击政府就这件事说谎。(见注56)
(43) The So-called Protect America Act, August
10, 2007, In: http://public.findlaw.com.
(44)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6, 2007.
(45) 美联社,2007年8月23日。
(46) FBI Prepares Vast Database of Biometrics,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2, 2007.
(47) USA Today, December 10, 2007.
(48) 《波士顿环球报》,2007年8月12日。
(49) Sharp Decline in Union Members in '06,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6, 2007.
(50) Report Assails Wal-Mart Over Unions,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 2007.
(51)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6, 2007.
(52) Justice for Sale, USA Today, November 5, 2007.
(53) “Earmarks” Analysis Shows Money Follows
Power, USA Today, December 12, 2007.
(54) Limits Don't Slow Trip Perks for U.S. Lawmakers, USA Today, October 24, 2007.
(55) FEMA Official Apologizes for Staged Briefing with Fake Reporter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7, 2007.
(56) 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4月25日。
四、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美国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美国贫困人口不断增加。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7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06年底,美国贫困人口的比率为12.3%,即有3650万人、77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中,几乎相当于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中。密西西比州的贫困率高达21.1%。(见注57)美国主要城市的贫困率为16.1%,都市之外贫困率为15.2%,南部区贫困率为13.8%。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为19.8%,几乎每5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中。(见注58)
美国最富有人的财富近年来迅速膨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最富有的1%的人占2005年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比率由2004年的19%增加到了 21.2%,而处于美国下层50%的人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率由2004年的13.4%降低到了12.8%。(见注59)2006年美国除自身居住的房产之外的家庭净资产达到50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裕”家庭较前一年增加了23%,由93万个增加到114万个。(见注60)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由 1985年的13人增加到1000多人。(见注61)美国大公司老板2006年的平均年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是一般美国人工资的364倍,他们工作一天的收入几乎相当于普通人工作一年的收入。(见注62)
过去5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相对强劲的年头,却有数百万美国人的境况比以前更糟了。美国人工资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降到自1947年有政府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处于工作年龄段家庭的平均收入5年来连续下降,比以前减少了17%。(见注63)据2007年9月对美国人压力状态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金钱和工作是近四分之三美国人最大的压力来源。在接受调查的1848名成年人中,51% 的人担心住房开支。购房是西部61%的居民和东部55%的居民“非常重要或相当重要”的压力来源。(见注64) 据美国政府最新的报告显示,1999年至2004年间,年龄在45岁至54岁之间的美国居民的自杀率大约上升了20%,达到了自有统计开始、25年以来的最高点。(见注65)
美国城市饥饿、无家可归者大量增加。据美国农业部2007年11月14日发布的报告,2006年,全美至少有3550万人挨饿,比上年增加39万人,其中有1100万人生活在“极低的食品安全状态”(见注66)。据美国市长会议发布的2007年美国23个城市饥饿和无家可归情况调查,有16个城市要求得到食品紧急救助的申请比上一年增加,平均增长率达到12%,底特律食品紧急救助的申请增加了35%。在13个城市中有15%带小孩家庭的紧急救助要求被拒绝。在接受住房调查的20个城市中,申请紧急收容或临时住房的人数在2007年增加至193183人。巴尔的摩县在2007年向当地政府申请租房补贴的人比上年增长30%。(见注67)据估计,目前全美无家可归者约为75万人。(见注68)洛杉矶县有73000 多人无家可归(见注69),菲尼克斯市有 7000至1万人无家可归,还有3000人无法得到政府的收容。(见注70)新奥尔良有12000人无家可归。(见注71)加利福尼亚州有近5万退伍军人露宿街头(见注72)。无家可归者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研究表明,无家可归者的平均寿命为42岁至52岁,他们中间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 (见注73)在美国许多城市的性犯罪者中,无家可归的人比例很高。波士顿136名高危险的犯罪者中三分之二没有永久住址,纽约市有100多名性犯罪者注册在两个无家可归者中心。(见注74)
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越来越多。据路透社2007年9月20日报道,美国人口普查局称,2006年全美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700万。而美国家庭组织称,实际上,在65岁以下的美国人中,有近9000万人在2006年到2007年之间(或其中某些时间段)没有医疗保险,占总数的34.7%,(见注 75)其中19岁至29岁的年轻人有1000多万无医保。(见注76)在得克萨斯州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高达23.8%,亚利桑那州为20.6%,佛罗里达州为19.7%,佐治亚州为19%。(见注77)2006年,美国普通家庭的医疗保险费比2005年上涨了7.7%,达11480美元,在享受医疗保险的人口中,由公司提供保险的只占59.7%,比上一年降低了0.3个百分点。(见注78)同时,家庭收入达不到贫困标准而没钱看病的人口,从1998年的 4.2%上升到2006年的5.8%。(见注79)
(57) Poverty Drops as Nation's Income Hits 5-years High, USA Today, August 29, 2007.
(58) DC's “Two Economies” Head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Report Finds, DC Fiscal Policy Institute, October 24, 2007.
(59) 路透社,2007年10月12日。
(60) Richest Households Pass 1 Million Mark, CNNMoney.com, April 17, 2007.
(61) 《观察家报》,2007年7月24日。
(62) 法新社,2008年1月4日。
(63)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7年1月1日。
(64) USA Today, October 24, 2007.
(65) 美联社,2007年12月14日。
(66) Over 30 Million Americans Faced Hunger in
2006, Reuters, November 15, 2007.
(67) More Seeking U.S. Rent Subsidy,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17, 2007.
(68) Care Critical for Homeles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2, 2007.
(69) Dying Without Dignity: Homeless Deaths in
Los Angeles County, Los Angeles Coalition to End Hunger & Homelessness, December 27, 2007.
(70) 《起义报》,2008年1月2日。
(71) Katrina's Wrath Lingers for New Orlean's Poor, USA Today, December 13, 2007.
(72) 《星岛日报》美西版,2007年11月8日。
(73) Care Critical for Homeles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2, 2007.
(74) Many Sex Offenders Are Often Homeless, USA Today, November 19, 2007.
(75) 路透社,2007年9月20日。
(76) 路透社,2007年8月8日。
(77) 《明报》美西版,2007年6月26日。
(78) Census: Health Benefits Scarcer, USA Today, August 28, 2007.
(79) 《明报》美西版,2007年6月26日。
五、关于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一直是美国的一大社会痼疾。
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7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等收入的美国黑人家庭收入为31969美元,为中等收入白人家庭的61%,西班牙裔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为37781美元,为中等收入白人家庭的72%。(见注80)黑人、西班牙裔生活贫困和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都大大高于白人。2006年,美国黑人的贫困率为24.3%,西班牙裔为20.6%,而白人的贫困率为8.2%。2006年全美黑人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由2005年的19%上升到20.5%,西班牙裔的比例上升到34.1%,总计1530万人,而白人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是10.8%。(见注81)黑人和西班牙裔患艾滋病等各种疾病的比例高。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2001至2006年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被确诊的3269名艾滋病患者中,有 80.7%是黑人。(见注82)黑人患艾滋病的几率将近白人的7倍。(见注83)一份来自专门从事少数种族研究的机构--政治和经济联合中心的报告揭示: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升的行列中,白人家庭是黑人家庭的两倍多;反之,在收入下降的行列中,黑人家庭是白人的两倍多。(见注84)
少数民族在就业和工作方面遭到歧视。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7年11月美国黑人的失业率为8.4%,是白人(4.2%)的两倍,西班牙裔的失业率为 5.7%,黑人、西班牙裔的失业率都远高于白人。(见注85)皮尤研究中心2007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67%的黑人认为,黑人申请工作会受到歧视。 (见注86)据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统计,2006年该委员会共收到关于平等就业歧视方面的指控75768件,其中27328件涉及种族歧视,占 35.9%。(见注87) 从2003年开始,4名耐克镇黑人员工控告运动用品生产商耐克,指控店铺经理以种族歧视字眼称呼他们,安排他们做低薪职位,更多次诬告黑人盗窃,又加派保安监视黑人员工及顾客。(见注88)2007年3月的一份起诉书显示,全美最大的药品连锁店沃尔格林公司对数千名黑人雇员有普遍的种族歧视,并以种族来决定雇员的委派和提升。(见注89)
美国教育领域种族歧视严重。据报道,美国公立中小学校的规章制度对黑人学生更严格,黑人学生因不守纪律受处罚的比例比白人学生高出很多。在新泽西州,非洲裔学生因违纪被开除的人数是白人学生的60倍;在明尼苏达州,非洲裔学生被停学的是白人学生的 6倍;在艾奥瓦州,非洲裔学生在公立学校中只占5%,却占被停学学生的22%。(见注90)2006年8月2日,耶拿中学的一名黑人学生在一次学生集会上问学校的管理层,黑人是否可以坐在白人经常聚集的树下,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但是第二天,这棵树上就被3名白人学生挂上了昔日南方种族主义最臭名昭著的标志--绞索。(见注91)据《纽约时报》2007年10月 23日报道,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一位黑人高中校长通过邮件收到了一个套索,邮件上写着“白人的永久统治”。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黑人教授,被人在办公室门上挂上了套索。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三一学院和惠特曼学院都出现了学生穿着具有种族歧视意味的服装参加派对的事情。麦卡莱斯特学院的一次派对上一名学生假扮黑人,脖子上套着绞索。(见注92)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2007年哥伦比亚大学还出现了针对犹太裔的纳粹标记威胁。
司法领域种族歧视触目惊心。据美国全国都市同盟2007年发布的《2007年美国非裔状况》报告,黑人(尤其是男性)与白人相比,有更高的比例被确认有罪并获更长的刑期。黑人被囚禁的比率是白人的7倍。(见注93)与白人相比,黑人犯非法贩卖毒品罪,即使犯罪情况相同,仍将会比白人大10倍的可能被关进监狱。(见注94)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底,每10万黑人中有815人被关在监狱,西班牙裔的比例是每10万人口中283人,白人的比例是170人。据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07年12月公布的统计,到2006年底,在美国各州和联邦监狱服刑的犯人中,黑人达56万多,占总数的 37.5%,西班牙裔和拉丁裔30.8万人,占20.5%,其中黑人男子在押犯的比率高达每10万人口3042人,是美国总人口在押犯比率(每10万人口 501人)的6倍多,西班牙裔男子在押犯的比率也高达每10万人口1261人。据统计,美国30至34岁的黑人男子中,8%的人被关押在监狱,而同年龄群的白人男子在押犯的比率只有1.2%。(见注95)在美国,终身监禁在不同肤色的青年人中所占比例很不相同,黑人青年人被判处不允许假释的终身监禁的比例是白人青年人的10倍。在加州,这个比例更达到了20倍。(见注96)
司法当局对黑人和白人采取双重标准。据美联社报道,在“耶拿六人案”中,6名黑人青少年因为殴打一名白人同学被捕,其中5名以谋杀未遂罪被起诉,引起了只有大约3000人的耶拿小镇上约2000名大学生的集会抗议。(见注97)而两名白人中小学女教师色诱6名黑人小男生与其发生性关系被曝光,却不约而同地交保释放。(见注98)
少数族裔是仇恨犯罪和暴力凶杀犯罪的最大受害者。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7年11月公布的报告,2006年全美共发生仇恨犯罪7722起,上升接近8%,其中 51.8%是基于种族歧视的犯罪,针对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增加了22%,对西班牙裔的仇恨犯罪增加10%。(见注99)2007年纽约市仇恨犯罪案件较上年更上升20.9%。(见注100)而洛杉矶县2006年发生的512起仇恨犯罪中,68%的起因是种族问题。(见注101)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8 月公布的报告,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3%,但在2005年全美发生的非致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15%是黑人,凶杀案受害者中,49%是黑人。(见注 102)
(80)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 http://www.census gov.
(81)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 http://www.census gov.
(82) Study Calls HIV in D.C. A “Modern Epidemic”,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6, 2007.
(83) National Urban League: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7, In: http://www.nul.org.
(84) 《华盛顿观察》周刊,2006年11月30日。
(85)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November 2007, 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on December
7, 2007, In: http://www.bls.gov.
(86) As Black Middle Class Rises, Underclass Falls Still Further,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3,
2007.
(87) Charge Statistics FY 1997 Through FY 2006. In: http://www.eeoc.gov.
(88) ABCNews,2007年7月31日。
(89) CBS, In: http://cbs2chicago.com.
(90) 《芝加哥论坛报》,2007年9月25日。
(91) 美联社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耶拿,2007年9月20日。
(92) 美联社明尼苏达州圣保罗,2007年2月11日。
(93) National Urban League: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7, In: http://www.nul.org.
(94) Study Finds Racial Divide Across U.S. in Drug Arrests,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5, 2007.
(95) Prisoners in 2006, 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December 5, 2007, In:http:// www.ojp.usdoj.gov/bjs.
(96) 《洛杉矶时报》,2007年11月19日。
(97) 美联社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耶拿,2007年9月20日。
(98) The Associated Press, March 28, 2007.
(99) FBI: Hate Crimes Escalate 8% in 2006, USA
Today, November 20, 2007.
(100) 美国《世界日报》。
(101) 美国《侨报》,2007年6月8日。
(102) Black Victims of Violent Crime, In: http://www.ojb.usdoj.gov/bjs.
六、关于妇女、儿童的权利
美国的妇女、儿童状况堪忧。
美国女性人口占全美总人口的51%,但在目前第110届美国国会中,女议员只有86名,其中参议员16名,占16%;众议员70名,占16.1%。截至 2007年12月,在美国州一级行政职位上任职的女性有76人,占24.1%;在州议会中,女性占23.5%。截至2007年9月,在全美3万人口以上的 1145个城市中,共有185名女市长,占16.2%。(见注103)
美国妇女在就业方面普遍受到歧视。据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统计,2006年该委员会共收到基于性别方面的就业歧视的指控23247件,占30.7%。 (见注104)据报道,超过160万妇女加入了对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的共同起诉,她们指控该公司在薪酬和职位升迁上存在性别歧视。(见注105)妇女的平均收入低于男性。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7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字,15岁以上的美国女性2006年的收入为32515美元,男性为42261美元,女性为男性的77%。(见注106)
妇女的贫困率较高。据统计,到2006年底,18岁以上单身女性中,有558万多人生活贫困,占该类人群总数的22.2%;有410万个单亲女性家庭生活贫困,比率达28.3%,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注107)美国少数族裔妇女贫困交加。美国“再生育权利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产妇死亡率在全世界排第30名,而其中非裔妇女比例是白人的4倍。非裔妇女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比例分别是白人妇女的23倍和18倍。在贫困妇女人口中,非裔、西裔、印第安裔和亚裔分别占27%、26%、21%和13%,而白人占9%。
美国妇女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据美国全国妇女组织的一份报告统计,全美每年约有1400名妇女因其丈夫或男朋友的暴力致死。据估计,每年遭殴打的妇女高达 200万-400万。报告称,妇女受攻击的概率是男人的10倍,特别是单身、离异、低收入和少数族裔妇女更易遭攻击或强奸。贫困线以下家庭发生的针对妇女施暴案件是普通家庭的5倍。另据统计,在美国,有37%的妇女曾因遭受家庭暴力而接受急症治疗,30%的怀孕妇女曾遭受丈夫或情侣的暴力,50%的男人经常攻击女人和孩子,74%的工作妇女曾遭受同事的暴力。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的家庭暴力蔓延到工作场所。伊薇特·凯德在工作场所被与她分居的丈夫点燃,身体 60%的面积严重烧伤。(见注108)
妇女在工作场所和军营里受到性侵犯的事件频繁发生。据统计,2006年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共收到有关性骚扰方面的指控12025件,其中84.6%的是女性提出来的指控。(见注109)据美国全国妇女组织的一份报告统计,美国每年约有 13.2万名妇女报告曾遭强奸或强奸未遂,另有2-6倍的人没有报告。2004年,美国负责调查军队犯罪案件的部门总共收到约1700起性骚扰指控,其中 1305起为强奸罪指控。加利福尼亚大学在3000名退伍女兵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其中有1/4的人因在军中受到性骚扰而留下后遗症。(见注110)另据《纽约时报》报道,驻伊美军中的大量女兵面临军中性创伤和战斗创伤的 “双重打击”。(见注111)斯威夫在伊拉克曾遭到同部队多名军官的强暴,而当她等待上级授权以控告这些军官时,部队却命令她和几个曾经侵犯过她的军官一起转移;(见注112)玛丽塞拉·古斯曼在参加伊利诺伊州一个军事基地的训练时遭到一名军官的强暴,事后她试图揭发时,部队却以其“通过不正当方式对待上司”为由罚她做俯卧撑,她4次揭发,但均无人关注;(见注113)皮克特19岁时随部队到尼加拉瓜,曾遭到上司的性侵犯而不敢报告。(见注114)
美国监狱关押着越来越多的女性犯人,其处境险恶。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2月公布的统计数字,2006年之前的5年间,美国联邦和各州监狱关押的女性犯人人数呈加速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加2878人,2006年女性犯人总数达112498人,比2005年增加4.5%。(见注115)据大赦国际2007 年报告,美国监狱中男看守可以对女囚进行全身搜查,可以监视女囚洗漱换衣。大多数州允许男看守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进入女监。
美国儿童状况不佳。据《休斯敦纪事报》报道,联合国对全球21个富裕国家做的调查显示,美国富裕程度领先,但儿童福利状况却排名最后。在儿童健康和安全方面,美国均排名倒数第一。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美共有1280万18岁以下的儿童生活在贫困中,占17.4%,儿童占美国全部贫困人口的 35.2%,女性单亲家庭的儿童生活贫困的比率更高达42.1%。(见注116)越来越多的儿童没有医疗保险。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美18岁以下儿童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上升到870万人,比2005年增加11.7%,儿童没有保险的比率达19.3%。(见注117)儿童无家可归者人数增多。据美国市长会议2007年12月发布的2007年美国23个城市的饥饿和无家可归情况调查,在2007年,有孩子的家庭成员占了使用紧急住所人口的23%,10个城市报告有孩子的家庭要求紧急住所救助的增加了。(见注118)据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说,2004年美国的婴儿死亡率达千分之七,而其中黑人婴儿死亡率又是白人婴儿的2.5倍。美国婴儿存活率排名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见注119)据报道,一个得到72%的民众支持、旨在帮助贫困儿童的“儿童健康保险扩充法案”在2007年被总统否决。(见注120)
(103) Women Serving in the 110th Congress 2007-09, Center For American Women and Politics, In: http://www.cawp.rutgers.edu.
(104) Charge Statistics FY 1997 Through FY 2006, In: http://www.eeoc.gov/stats/charges.html.
(105) 路透社美国旧金山,2007年2月6日。
(106)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 http://www.census.gov.
(107) Income,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http://www.census.gov.
(108) 美联社华盛顿,4月18日。
(109) Sexual Harrassment Charges EEOC & FEPAs Combined: FY 1997-FY2006, In: http://www.eeoc.gov.
(110) 拉美社哈瓦那,2007年2月10日。
(111)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8, 2007.
(112) 拉美社哈瓦那,2007年2月10日。
(113) 拉美社哈瓦那,2007年2月10日。
(114)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8, 2007.
(115) Prisoners in 2006, 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December 5, 2007,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116)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 http://www.census.gov.
(117)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6, Issu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7, In: http://www.census.gov.
(118) Mayors Examine Causes of Hunger, Homelessness, Press Release by the U.S. Conference
of Mayors on December 17, 2007, In: http://www.usmayors.org.
(119) 美联社,2007年11月10日。
(120) Bush Vetoes Kids Health Insurance Bill,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13, 2007.
美国青少年学生受侵害的现象严重。据美国司法部2007年12月公布的全美学校犯罪情况报告,2005年每千名12岁以上的美国学生中,有57人是暴力和财产犯罪的受害者。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全美共发生14起与学校相关的涉及学龄儿童的凶杀案。2005年,25%的学生报告说,曾有人在他们接受调查的前12个月内在学校向他们兜售非法毒品;24%的学生报告说,学校存在黑帮团伙。(见注121)据报道,在巴尔的摩市的一些中学,很多学生带刀等武器上学,从2007学年开始到2007年10月,该市的中学共发生216起导致学生被捕的暴力事件。(见注122)性侵犯在美国学校泛滥。据美联社2007年的一份全国性调查,2001年至2005年,有2570名教育工作者因行为不检点和实施性虐待而被处分,其中80%以上的受害者是学生。据美国国会的一项调查,全美5000万名学生中有多达450万人在幼儿园到12年级期间,曾遭学校人员性侵犯,平均每天发生3起性侵犯事件。(见注 123)
美国青少年在训练营遭虐待。美国国会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数千名被送往训练营受训的青少年遭受过可怕的虐待,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美国政府调查人员说,虐待青少年的例子很多,包括强迫孩子们吃掉自己的呕吐物,不给饭吃,强迫他们躺在有大小便的地上,毒打或脚踢。有个男孩被迫用自己的牙刷清洗厕所,然后再刷牙。死于溃疡穿孔的16岁的阿伦留下的日记显示,20天里曾有14天没吃东西,却被迫每天远足13到16公里。偶尔给的食物是生扁豆、蜥蜴和蝎子等。阿伦的父亲说,儿子在训练营的这段时间里,从头到脚全身都被打遍了。14岁的马丁·李·安德森在训练营里被卫兵堵住嘴,迫使他吸入氨气而死亡。 (见注124)
美国有数以百万计的未成年少女沦为性奴隶。据美国司法部统计,有10万到300万不满18岁的美国青少年被卷入娼妓行业。另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在所有被强迫妓女中,多达40%属于未成年人。
美国儿童得不到司法保护。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青少年判处死刑的国家之一,且迄今仍有一些州对死刑判决没有最低年龄限制。美国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青少年被判终身监禁。据人权观察和大赦国际的共同研究显示,2005年,全美有9400名未成年人被监禁,其中2225人被判处终身监禁。在这些人中,高达 16%的人在13岁到15岁之间。(见注125)目前被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的青少年达2387人。(见注126)其中,加州监狱里关押着227人,宾夕法尼亚州则为433人。青少年犯罪常常受到与成年人同样的处罚。《华盛顿邮报》报道,据粗略估计,全美每年有约20万青少年犯人被直接移送或转送到成年人系统即刑事法院审判,每天有大约7500名青少年被关押在成年人的监狱里。(见注127)有色人种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更易遭此厄运。2000年,萨福克大学法学院青年司法中心指出,非裔美国青少年仅占全美青少年人口的15%,被监禁的非裔青少年却占被监禁者的46%,其中52%的人受到的是成人法庭的审判。黑人儿童受监禁的人数是白人的5倍。拉美裔和土著青年被关入教养所的人数是白人的2.5倍。(见注128)许多六七岁的小孩也会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过失而遭罪犯待遇。据报道,7岁的杰勒德仅仅因为在自家门前坐在越野摩托车上而被捕,被手铐铐在一张椅子上两个小时,原因是该市禁止使用这种车辆。(见注 129)仅佛罗里达州就有超过4500名11岁以下的儿童受到犯罪指控。该州6岁女孩沃森因攻击一名老师、扰乱学校秩序和抵抗学校保安等罪名被逮捕,并受到指控。(见注130)
七、关于侵犯他国人权
美国在侵犯他国主权、践踏别国人权方面劣迹斑斑。
美军入侵伊拉克制造了当今世界最大的人权悲剧和人道主义灾难。据报道,自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以来,已经有66万人丧生,其中伊拉克平民占99%,平均每天死亡450人。而据《洛杉矶时报》统计,目前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已超过100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伊拉克有100多万人流离失所,约一半是儿童,有7.5万名儿童在难民营或临时避难所栖身,76万名小学生缺课。据报道,有美国国务院背景的“黑水”保安公司2007年9月16日在伊拉克无故枪杀17名伊拉克平民,(见注131)而美国务院给予“黑水”公司豁免权(见注132)。另据伊拉克政府调查发现,“黑水”公司在此之前已杀死 21名伊拉克人,打伤27人。美国国务院的调查也显示,“黑水”公司2007年在伊拉克卷入了56起枪击事件,而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指出,2005年以来该公司在伊拉克卷入了近200起枪击事件,其中84%属乱开枪。据美联社报道,一架美军“阿帕奇”直升机2007年10月23日在巴格达以北的萨迈拉附近向一群被认为埋设路边炸弹的人群开火,打死至少11人,其中包括6名伊拉克平民。但据当地警方和目击者称,共有14位平民被打死。(见注133)美军第 501步兵团第1营的军官为了增加狙击手的“杀人”数量,制定了用武器当“诱饵”的计划,让狙击手见到有人捡起武器就开枪,致使许多平民被诱杀。(见注 134)
美军还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滥杀无辜。据《华盛顿邮报》2007年5月3日报道,美军曾在一周内造成51名阿富汗平民遇害。(见注135)阿富汗一个人权委员会报告称,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用机枪向一群群的旁观者和车辆开火,一路开枪行进了10英里,造成12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1名婴儿和3名老人。(见注136)
(121) School Crime Rates Stable Children 50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Murdered away from School than at School, Issu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December 2, 2007,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122) Weapon Checks OK'd at Schools,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11, 2007.
(123) 美联社华盛顿,2007年10月21日。
(124) 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10月12日。
(125) 西班牙《起义报》,2007年4月27日。
(126) 《洛杉矶时报》,2007年11月19日。
(127) States Rethink Charging Kids as Adults,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 2007.
(128) 西班牙《起义报》,2007年4月27日。
(129) 西班牙《起义报》,2007年4月27日。
(130) 西班牙《起义报》,2007年4月27日。
(131)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1, 2007.
(132) 《侨报》,2007年10月31日。
(133) 美联社巴格达,2007年10月23日。
(134) Los Angeles Times, October 5, 2007;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24, 2007.
(135) Karzai Says Civilian Toll Is No Longer Acceptable, The Washington Post, May 3, 2007.
(136)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5, 2007.
美国在海外广布秘密监狱,使用非人道手段虐囚,“黑狱”与“虐囚”已成为美国的符号。2007年5月,联合国反恐中的人权保护特别报告员访美后指出,美国出于反恐目的在阿富汗拘留了700人,在伊拉克拘留了1.8万人,并表示了对关塔那摩湾以及其他地点被拘押者的处境、恐怖活动嫌疑人缺乏司法保障和公平审判问题,以及对恐怖分子嫌犯移送的关切,并对美国政府拒绝其访问关塔那摩湾和其他拘留场所表示失望。(见注137)美国除了在关塔那摩湾及其他众所周知的地方设立秘密监狱对被关押人实施惨无人道的酷刑外,在约旦和埃塞俄比亚也都设置了“黑狱”,被关押人饱受虐待。《华盛顿邮报》2007年12月1日的一篇报道说,自2000年以来的7年间,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在约旦首都安曼郊区设置秘密监狱,对被关押人进行威胁、拷打等多种形式的虐待。(见注138)据报道,美国情报机构在埃塞俄比亚秘密关押数以百计的“基地”组织嫌疑犯,被关押者来自19个不同国家,包括妇女和儿童,甚至还有7个月大的婴儿,他们被非法遣送到埃塞俄比亚,被关在令人毛骨悚然的牢房中,一间10英尺×10英尺的监狱关押着10个人,食物少得可怜,受拷打和虐待是常事。(见注139)据《华盛顿时报》2007年12月14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曾使用“水刑”、模拟处决及其他酷刑对付所谓恐怖分子嫌犯。(见注140)据美国广播公司披露,水刑把囚犯头低脚高地绑在一个木板上,脸用塑料纸盖上,然后开始泼水。此时,塑料纸捂住了口鼻,囚犯很快就感到窒息。《纽约时报》2007年12月7日报道说,中央情报局曾在2005年将2002年审讯两名恐怖分子嫌犯的至少两盘录像带秘密销毁。(见注141)舆论普遍认为中央情报局是在销毁罪证。伊拉克女囚饱受侮辱。据报道,很多伊拉克在押女囚成为警察和占领军的猎物。伊拉克人说,从中世纪以来,已知的战争中都没有发生过像伊拉克战争中这么多针对妇女的强奸和暴力罪行。(见注142)
美国在国际人权问题上一贯奉行双重标准。美国动辄向别国施压,要求别国向联合国人权特别报告员发出永久访问邀请,自己却从未发出过邀请。美国一方面要求别国遵守特别访问通行规则,即特别报告员可在不受干涉和监视的情况下访问任何地点,与任何人交谈,自己却不遵守该通行规则,曾拒绝多名特别报告员联合访问关塔那摩湾军事基地的要求。
美国迄今不承认发展权为人权的一部分。美国虽然在 1977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但至今没有批准该公约。美国宣称重视保护妇女儿童权利,但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已27 年却迟迟不批准,是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仅存的7个尚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之一;签署《儿童权利公约》12年后仍未批准,而该公约现在已有193个缔约国。 2007年3月,《残疾人权利公约》开放签署后,世界许多国家对该公约持积极态度,到2007年12月已有 118个国家签署、7个国家批准,但美国既不签署也不批准。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时代进步潮流的一个重要主题。各国都有责任为促进和保护本国的人权作出努力,都应在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促成国际合作。任何国家都无权自诩为人权的化身,将人权作为对别国进行干涉、施压和实施自己战略利益的手段。美国将自己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年复一年地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而对其自身存在的严重的人权问题却熟视无睹,这不仅不符合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而且暴露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本质,客观上也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我们奉劝美国政府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停止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的不明智做法。
(137) Preliminary Findings on Visit to United States by Special Rapporteur on Human Rights and Counter-terrorism, May 29, 2007, In: http://www.unog.ch.
(138) Jordan's Spy Agency: Holding Cell for the CIA,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1, 2007.
(139) 英国《每日电讯报》,2007年4月5日;美联社内罗毕,2007年4月5日。
(140) House Approves Ban on CIA Waterboarding,
The Washington Times, December 14, 2007.
(141) C.I.A Destroyed 2 Tapes Showing Interroga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7, 2007.
(142) 西班牙《起义报》,2007年5月5日。
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7年3月8日
2007年3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6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责难,却对自身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人权纪录,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我们特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美国暴力犯罪极其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9月10日公布的报告,2005年,美国暴力犯罪案件总量为520万起,比上年增加2.5%,增幅达到15年来最高水平。12岁及以上居民共经历了近2300万起犯罪案件,其中每1千人有1人遭强奸或性袭击,1人因受袭击致伤,3人遭抢劫。(注1) 2006年上半年美国发生的凶杀、抢劫及其他暴力犯罪比2005年同期上升3.7%,其中抢劫犯罪上升9.7%,在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凶杀犯罪增加了8.4%。(注2)波士顿的凶杀案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7.5%,孟菲斯(Memphis)增长了43%,辛辛那提增长了19%。纽约州的罗切斯特(Rochester)抢劫犯罪增长了47%,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郊区增长了37%,明尼那波利斯市增长了36.8%。(注 3)2006年1月至12月10日,费城有384人遭凶杀,超过了上年被凶杀人数的总和。(注4)截至2006年12月1日,新奥尔良市有147人遭凶杀,凶杀率是每10万居民中73.5人,超过了2005年凶杀案最高的加州Compton的每10万居民中67人的凶杀率。(注5)佛罗里达州仅有20万居民的奥兰多市,到11月1日已有42人被凶杀,比2005年增加了1倍。在首都华盛顿特区,2006年7月曾在13天内连续发生11起凶杀案,造成居民恐慌,华盛顿特区警察局因此宣布全市进入犯罪紧急状态,实行晚上10点宵禁。(注6)另据《华盛顿邮报》2006年12月14日报道,2006年,在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发生了抢劫银行案件35起,仅12月13日一天内,就连续发生了3起抢劫银行案。
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世界第一,枪支泛滥,枪祸不断。美国司法部2006年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有477040人称他们面对的犯罪人持有武器。在2001 至2005年华盛顿特区发生的1126起凶杀案件中,大约80%使用了致命性武器,而新奥尔良的比例高达92%。(注7) 5月20、21日的周末两天,芝加哥就发生了5起枪杀案,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注8)11月16日,在底特律市西区短短十分钟内连续发生5起枪击案,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注9)12月16日,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名男子连续杀害5人后举枪自尽。12月24日,在佛罗里达州一家购物中心,一名枪手枪杀一名男子,并向警察开枪射击。(注10)
美国校园枪击案频发。在2006年9月底和10月初的一个星期内,威斯康星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科罗拉多州曾连续发生3起校园枪击案,其中10月2日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枪击事件造成5名女学生死亡、6人受伤。(注11)
二、关于执法、司法侵权
在美国,执法、司法机关侵犯人权的事件屡见不鲜。
警察滥用职权现象相当严重。人权观察2006年12月4日发表的报告指出,“9·11”事件之后,美国联邦调查局滥用重要证人逮捕令,不经指控,逮捕了至少70人。据《华盛顿邮报》2006年12月1日报道,2001至2005年,公民对纽约警察滥用权力的投诉增长了60%。芝加哥大学法律系教授克里格·弗特曼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年中,芝加哥的13500名警察中,有662名受到10次以上的投诉,但很少有人为此受到惩罚。(注12)2006年9 月,芝加哥警察局特别行动组的4名警察因抢劫、绑架等多项罪名被捕。调查显示,警察局在4年前就对此知情,却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惩治措施。11月,两名曾在库克郡监狱服刑的人提出诉讼,控告该监狱狱警将其中一名叫买加的犯人铐住双手,抓住脖子往墙上撞,在其倒地后,用脚踩踏其头部。虽多次投诉,警方却迟迟不愿调查。(注13)2006年11月17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23岁的高年级学生英斯塔法·塔巴塔拜加德由于拒绝向校警出示自己的学生证,竟被校警用泰瑟枪(一种发射一束带电镖箭使人不能动的武器)攻击;(注14)11月25日清晨,3名男子开车撞上了一辆没有警察局标志的小型货车,于是纽约警察局5名警员开了50枪,其中21发子弹打中3名男子开的车,造成一死两伤。(注15)12月5日,在洛杉矶的中心区警察局,一台安装在椅子后面的隐蔽摄像机记录下一名洛杉矶的警察肖恩·米德对一名被铐住的16岁少年进行扼颈攻击。(注16)
司法不公现象严重。《纽约时报》记者在经过一年的调查后发现,纽约一些法院的法官滥用职权,有些被告没有认罪甚至没有经过审判就被送进了监狱,还有些人没有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就被从家里带到了法庭上。(注17)据美联社2006年3月4日报道,2003年至2005年间,美国国内各类刑事案件中共有5000多名被告的审理记录一直处于秘密状态,即使是联邦法院已对他们的案件作出了判决。审理记录处于秘密状态的被告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1.1%上升到2005年的2.7%。“秘密记录”明显违背了美国宪法规定的公众知情权。
冤假错案比比皆是。《洛杉矶时报》2006年6月报道说,美国密歇根大学等有关专家对近17年间的 328个有争议的刑事案件进行全面调查和复查,结果发现,这些案件均为冤假错案。专家们照此比例推算,认为今天美国的监狱里关押着数万名无辜公民。芝加哥一名男子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控犯强奸罪入狱,该男子曾多次要求进行DNA测试,警方一直以物证不足为由不进行测试,直到2006年通过DNA测试,才证明其清白无辜。“9·11”事件以来,联邦调查局等政府机构已将6472人以恐怖主义相关的罪名送交检察机构。锡拉丘兹大学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有四分之三恐怖嫌犯蒙冤。联邦检察官断定有64%的案件中的嫌疑人不值得起 诉,另外还有9%的案件要么被法院驳回,要么被判无罪。(注18)
美国在押犯人数和囚犯比例居全球第一。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11月30日公布的报告,到2005年底,全美关押的犯人达到220万人,如果加上缓刑和假释的人,总人数突破700万人,超过全国成年人总数的3%,即32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被关在监狱或处于缓刑、假释中。得克萨斯、密西西比、俄克拉何马等州的囚犯比率达每10万人中650人,路易斯安那州高达797人,为全美最高。(注19)这使得美国联邦监狱“超员”34%,州监狱有的则“超员”14%。(注20)目前,加州监狱关押了17.3万名犯人,约1.7万名犯人没有正常的居住环境,其中33个监狱关押的犯人超过了最大容量的2倍,达到危机临界点,一些体育馆临时改成犯人的居住点,甚至教堂也被当作犯人临时睡觉场所。(注21)
美国监狱囚犯待遇恶劣,虐待犯人现象十分普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在监狱里使用警犬恐吓囚犯的国家。据人权观察公布的调查报告,在美国康涅狄格、特拉华、艾奥瓦、南达科他和犹他5个州的监狱中,使用警犬震慑、攻击甚至撕咬犯人,以迫使其服从。康涅狄格州的监狱,2005年一共发生过20起用警犬对付囚犯的事例;在艾奥瓦州,自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发生了63 次。2007年1月16日,美国政府公布的一份报告说,全国有5个监狱虐待非法移民,对非法移民绝食或自杀管理不严,向他们提供没做熟的食品。(注22) 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监狱2000年到2004年分别对该监狱囚犯进行了238次、285次、447次、611次和277次喷射化学制剂的虐待,致使10名囚犯身体被严重灼伤,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注23)在美国有近60个“超级安全监狱”关押着近2000名犯人,犯人被关押在只有6平方米的牢房里,完全隔音,荧光灯和监视器24小时开着,许多人患上了精神疾病。(注24)另外,美国监狱里的犯人还常被无端剥夺一些基本权利。《纽约时报》 2006年7月31日发表社论称,在欧洲许多国家,监狱里设有投票箱,犯人可以在监狱中参加选举,而在美国,犯人的这一权利往往被剥夺。
监狱成为疾病和犯罪的滋生地。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9月7日公布的报告,美国监狱关押的犯人中一半以上精神健康有问题。其中,全国各州囚犯的56%,看守所犯人的64%和联邦囚犯的45%,曾在2005年接受过严重抑郁症、癫狂、幻觉或错觉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或者有这些疾病的症状。美国每年有150万名犯人患有对生命有威胁的传染性疾病。(注25)有将近7000名犯人死于美国的监狱和看守所,其中多数人死于未得到治疗的精神紊乱和其他疾病。(注 26)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11月公布的一项全国性调查,37%的犯人称目前患有非感冒或病毒感染之类的疾病;2004年,美国联邦和各州监狱中确认的艾滋病患者由上年的5944例上升到6027例,比例达到1万人中50例,而美国普通人的比例是1万人中15例,超过了3倍。犯人自杀率持续上升。据《今日美国报》2006年12月28日报道,2006年,加州监狱有41名犯人自杀,得克萨斯州监狱有24人自杀,企图自杀的犯人达到652人,比2005年增加17%。
美国监狱性侵犯事件不断。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2006年5月19日发表报告说,美国监狱至少13%的在押囚犯曾遭受性侵犯,许多人“多次遭受性侵犯”。据此估算,目前在押犯中有近20万曾是或将成为监狱性暴力的受害者,而过去20年里遭受性侵犯的囚犯人数可能超过100万。
美国人的公民权利受到侵犯
三、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
近年来,美国人的公民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侵犯。
“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机关以反恐为名对公民进行大规模秘密监视。据《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2006年12月公布的一项调查,6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其他联邦机构侵犯美国公民的隐私权。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4月28日公布的报告,2005年在国家安全调查中,电子监控和搜查令的使用率提升了15%。联邦调查局签发了9000多份国家安全信函,涉及3500多名美国公民以及合法逗留的外国居民。这一数字还不包括为获得某些人的有限信息而发出的数千份其他信件,也不包括有关在美国非法居留的调查对象的信件。国防部一个研究小组正在监视超过5000个网站,每天关注25个至100个据称最具敌意和活跃的网站。(注27)联邦调查局内部的备忘录显示,该机构在搜集反战示威者、环保人士以及给无家可归者提供素食的积极分子的信息。在美国,无数人的电话记录被政府秘密搜集。(注28)据《今日美国报》2006年11月7日报道,越来越多的企业雇主“理直气壮地监视员工 ”,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跟踪员工,迫使员工同意在身上植入微晶片,雇用私家侦探调查员工上班时间在做些什么。据调查,75%的企业监视员工网络活动,65%的公司封锁一些网站,36%的企业跟踪员工上网内容,一半以上雇主保留和审查员工的电子邮件。
据美联社2007年1月 4日报道,美邮政改革法案生效时,美行政当局悄悄加入了一项声明,允许政府无需法院搜查令就有权拆阅公民邮件。据报道,美国国务院官员曾被指控对一些公民批评美国政府的公开讲话和著作进行搜集审查,以决定是否能让这些人到国外演讲,这被认为是政府控制信息流通、压制不同意见的行为。(注29) 2006年5月23日,美国一个致力于保障公民隐私的组织“电子边境基金会”起诉美国联邦调查局违反《信息自由法》和隐私法,指控其在“9·11”事件后,建立了“调查数据仓库”,收集了近7亿份个人资料,并允许非联邦调查局内部成员进入这个数据库查看私人信息。(注30)
美国一向将自己标榜为“民主的灯塔”,但是,美国式民主的实质是钱袋的民主。
据《今日美国报》2006年10月29日报道,2004年,成功竞选为参议员平均花费是700万美元,而筹资少于100万美元的众议员候选人基本上没有机会赢得竞选。在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和共和党总共花了约24亿美元,其中美国各大石油公司和烟草公司捐款1.616亿美元。它们是选举的最大捐款者,也是最大获胜者。(注31)在宾夕法尼亚的竞选中,共和党候选人投入了390万美元做广告,民主党候选人则花了300万美元。(注32)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06年10月18日公布一项调查表明,有近四分之三的民众认为国会脱离民众,79%的人认为大企业确实对政府决策产生了过多的影响。
美国政坛腐败现象严重。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6年12月公布的统计,在过去两年内,联邦调查局已确认有1000名以上的政府公职人员犯有腐败罪。2006年因“超级说客”阿布拉莫夫认罪而爆出的 “游说门”事件,成为美国政坛数十年涉及权钱交易的最大政治丑闻,(注33)先后有4名国会议员被迫辞职,另外还有十几名议员正接受调查。(注34)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多来,美国联邦议员共接受了近5000万美元捐款去各地“免费旅行”。2000年1月到2005年6月,国会两院议员及其助手共离开华盛顿去旅行至少2.3万趟,8.1万多天,约合222年。至少去了200次巴黎,150次夏威夷,140次意大利。其中接受旅游资助超过12万美元的有25名议员,接受赞助商给钱最多的有24名议员。(注35)
美国操纵新闻的丑闻不断,新闻自由徒有其名。美国政府为了政治需要,经常炮制假新闻来迷惑国内外民众。美国包括国务院在内的20个联邦机构都在制作和发行这类宣扬政府的视频节目。(注36)据《今日美国报》2006年 6月22日报道,近年来,一些记者因为不愿意透露消息来源而遭到美国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威胁甚至被监禁。两名Rhode Island的电视记者因此被限制行动自由4个月。旧金山一名联邦检察官曾强迫两名《旧金山纪事报》记者透露其消息来源,(注37)在遭拒绝后,两名记者被法庭以藐视法庭罪监禁18个月,另有一名旧金山的自由撰稿人2006年8月因拒绝向陪审团提交其私人录制的有关录像材料而被判藐视法庭罪监禁1年。(注 38)
美国赤贫人数达到近30年最高点
四、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美国是世界头号富国,但是,美国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却缺乏应有的保障。
贫困人口是美国社会中的“第三世界”。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8月29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美国有3700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2.6%,有77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平均每8个美国人就有1个生活在贫困中。克里夫兰市(Cleveland)和底特律市的贫困率分别高达32.4%和 31.4%,几乎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注39)法新社2007年2月24日的报道说: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的分析报告发现,根据美国人口调查最新数据,美国有将近1600万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极度贫困人口比2000年增加了26%,赤贫人数达到近30年的最高点。美国经济在2000 年至2005年间增长了12%,生产力提高了17%,而同一时期,美国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的工资只增加了3%,考虑到过去5年12%的增长,他们的实际收入有所下降,低于2000年的水平。
饥饿、无家可归现象严重。美国农业部2006年11月15日发表的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有 3480万人曾因没有足够的钱或其他资源获得足够的食品。“美国市长会议”对包括芝加哥、波士顿、洛杉矶等23个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2006年要求提供食品紧急救助的人比2005年平均增加7%,74%的城市有更多的人要求食品紧急救助;要求提供住所紧急救助的人比2005年平均增加9%,68%的城市有更多的人要求住所紧急救助。(注41)目前,美国约有60万无家可归的人,(注42)其中华盛顿特区有16000多人,(注43)纽约有3800多人, (注44)巴尔的摩市每天晚上都有3000至4000人无家可归。(注45)在夏威夷,约1000个无家可归的人住宿在海岸的帐篷里。(注46)洛杉矶市及其周边社区有多达88345个无家可归者,被称为美国最大的无家可归者之都。(注47)
美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但是,美国劳工保护和家庭福利的法律保障却远远落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据美国之音2007年2月4日报道,哈佛大学和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健康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世界高、中、低不同收入类型的173个国家中,只有美国与莱索托、利比里亚、斯威士兰、巴布亚新几内亚5个国家对女工带薪产假的福利缺乏法律保障。世界上有137个国家给工人提供带薪年假,而美国则没有这方面联邦法律保障。有145个国家的工人休病假能拿到工资,但美国工人在这方面也无法律保障,完全由雇主决定。美国没有法律规定工人每周最长工作时间限制,也没有法律规定每周加班的最大期限,而134个国家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美国法律不保障哺乳期女工在工作时间享有喂奶时间,而至少有107个国家的女工享有这方面权利。美国法律不保障男性职工在孩子出生前后享受任何假期,而65个国家的男性职工则有此方面福利待遇。
许多美国人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8月29日公布的报告,2005年美国有466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占总人口的15.9%,比2004年增加了130万人。在基本医疗保险最好的明尼苏达州也有8.7% 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得克萨斯州高达25%的人没有医疗保险。3年来,美国的医疗保险费增长了50%多,从2003年的每月58.70美元,增加到了每月 88.50美元,预计到2007年将增长到每月98.20美元。在未来10年中,用于药品福利的花费平均每年将增长11.5%,这是经济增长率的两倍。(注48)据统计,在过去6年里,每个美国家庭每年的医疗费用达到11500美元,这意味着每个人每年要支出近3000美元。由于不堪本国高昂的医疗费用,美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海外寻求医疗服务。2005年有5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前往海外就医。(注49)
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美国妇女与男子同工不同酬
--------------------------------------------------------------------------------
所有跟贴·加跟贴·剑桥论坛
--------------------------------------------------------------------------------
送交者: 哈仕噶勒 于 March 08, 2007 18:26:34:
回答: 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美国赤贫人数达到近30年最高点将近1600万/美国人的公民权利受到侵犯 由 哈仕噶勒 于 March 08, 2007 18:25:27:
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9:07 新华网
五、关于种族歧视
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至今仍生活在“另一个美国”。
少数族裔处在美国社会的底层。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美国白人家庭年平均收入为50622美元,相比之下,西班牙裔家庭年平均收入只有36278美元,黑人家庭只有30940美元,白人比黑人收入高出2/3,比西班牙裔人高40%。美国有75%的白人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而黑人家庭的这一比例是 46%,拉丁裔家庭是48%。(注50)白人的贫困率是8.3%,而黑人和拉丁裔美国人的贫困率是白人的2到3倍,分别达到24.9%和21.8%。(注 51)有将近1/5的西班牙裔美国人无法获得足够的有营养的食物,1/20的人经常忍受饥饿。(注52)黑人占所有美国无家可归者的42%。(注53)有色人种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比白人高出许多。拉丁裔人有32.7%没有医疗保险,非洲裔人有19.6%没有医疗保险,而白人这一比例只有11.3%。(注 54)在遭受飓风袭击的南部地区,穷人、黑人生活更是十分艰难。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对美国履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报告的审查意见指出,在“ 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美国时,穷人特别是美籍非洲裔,在执行救援和撤出方案时,处于不利地位,在重建计划中继续处于不利地位。(注55)
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就业和工作方面长期受到歧视。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多。据美国劳工部2006年12月8日公布的资料,2006年11月,美国黑人的失业率为8.6%,而白人是3.9%。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The U.S.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每个星期都收到超过500起关于种族歧视的投诉,每年全美有超过26000起种族歧视方面的投诉,2005财年,该委员会收到关于种族歧视的指控26740件。美国一个政策及经济研究机构2006年12月1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政策偏颇和媒体的负面报道限制了美国少数族裔年轻人的发展。白人比非洲裔和拉丁裔人更容易进入管理层。2005年,一名非洲裔雇员对美国最大的零售经纪人公司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向芝加哥联邦法院提出种族歧视的诉讼。2006年,又有16名该公司在职的和先前的黑人员工准备加入诉讼,共同指控这家公司对全国的非洲裔美国经纪人和实习生在雇佣、提升和报酬等方面存在着系统而普遍的歧视。(注56)2006年11月,美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公司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被13名非洲裔员工指控种族歧视。
有色人种和白人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有不断扩大之势。在美国,超过一半的少数族裔男子未能上到高中毕业,67.5%的拉美裔和53%的非洲裔人在完成高中学业后停止接受教育。(注58)白人比非洲裔和拉美裔人容易获得大学学历或职业技术证书。(注59)2005年,至少有30%的成年白人有学士学位,但只有17%的成年黑人和12%的成年拉丁裔人有学位。(注60)教育领域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据2006年10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的“直面不平等”研讨会披露,在加州洛杉矶学区,67%的西裔子弟就读于90%至100%的非白人学校。洛杉矶各高中种族划分现象更为严重。比佛利高中73%为白人,8%为亚裔,6%为西裔。相反,在洛斯韦尔高中(ROSEWELT HS)的4940名学生中,98.9%为西裔,1%为黑人。白人学校与非白人学校条件相当悬殊。
执法、司法领域种族歧视积弊很深。“9·11”事件后,美国的穆斯林一直在执法中倍受歧视和困扰。据美联社报道,2006年11月,6名穆斯林宗教人士在参加一次宗教会议后,准备搭美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班机从明尼阿波利斯市回国,登机后因一名乘客向航空乘务员递了一张便条,他们便被带下飞机,带上手铐,并被审问。自“9·11”事件后,已经有四家航空公司被指控违反了联邦反歧视法。这些航空公司根据他们对种族或宗教背景的考虑而违法地带走乘客。(注61)另据路透社2006年11月14 日报道,在洛杉矶大部分地区,非洲裔和拉丁裔的汽车司机被警察拦截并搜查的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司机。
在司法实践中,黑人和少数族裔犯罪往往受到比白人更重的刑罚。据“美国城市联盟”(National Urban League)统计,在州法院判决12种罪行时,黑人男子均受到比白人男子更长刑期的处罚。(注62)据美国司法部2006年11月公布的报告,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2.1%,但到2005年底,美国联邦和各州监狱关押的超过1年刑期的犯人中,有40%是黑人,20%是拉丁裔美国人。据人权观察2006年 12月1日发表的报告,美国黑人和拉丁裔囚犯的比例分别是白人的6.6倍和2.5倍。据统计,每12个黑人男子中就有一人入狱,相比之下,每100个白人男子中只有一人入狱。而贫困、缺少机会、刑事审判体系存在种族歧视,是导致黑人入狱率比例远远高于白人的原因。(注63)
种族隔离和歧视造成仇恨犯罪增加。近5年来,美国极端种族主义和新纳粹主义组织增加了33%,从2004年的762个增加到2005年的803个。与此同时,仇恨犯罪不断增加。(注64)2005年,美国共发生7163起仇恨犯罪案件,其中54.7%是与种族偏见有关的犯罪。(注65)纽约市2006年发生 230起仇恨犯罪,比上年增加近8%,其中反亚裔案件增加了一倍以上。
据CNN和观点研究(Opinion Research)2006年12月进行的联合调查,84%的美国黑人和66%的美国白人认为,种族主义在美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美国社会存在着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形式的种族主义。
美国妇女与男子同工不同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9:07 新华网
六、关于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权利
美国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状况令人担忧。
美国妇女不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参政权利。美国女性人口超过男性,但在目前的第109届美国国会中,女议员只有82名,其中女参议员14名,占总数的 14%,女众议员68名,占总数的15.6%。到2006年1月,在美国1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243名市长中,女性只有35名。截至2006年12月,在美国州一级行政办公室任职的女性有78人,占全部315个职位的24.8%;在州议会中,女议员占全部的22.8%。(注66)
美国妇女与男子同工不同酬,女性收入一直低于男性。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发布的统计资料,美国全国女性的平均收入为3.2万美元,男性收入接近 4.2万美元,女性收入仅为男性收入的76%。(注67)2006年11月29日,一些花旗集团的女员工向美国地区法院提交了补充诉讼,指控花旗银行在政策设计上偏向于男性经纪人,剥夺了女性经纪人很多机会,导致男性经纪人的收入远远高于女性。(注68)
低收入妇女缺少应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生活艰难。“社区服务协会”(Community Service Society)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收入低于3.2万美元的三口之家的职业母亲中,超过一半的母亲不享有哪怕是一天的带薪病假;61%的母亲没有带薪假期;80%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没有获得过雇员健康福利。2005年,有37%的低收入母亲不得不放弃必要的医疗,1/3的低收入母亲不得不停掉她们所使用的电器或电话,43%的低收入母亲不得不依赖免费的食品供给,42%的低收入母亲交不起房屋租金。(注69)单身母亲的贫困率在美国所有人口中最高。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8月29日发表的报告,2005年,美国有28.7%的单身母亲、约4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女囚犯比例不断上升。自1995年以来,女犯人年均增加4.6%。(注70)现在,美国监狱中女犯比例达到7%。(注71)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2006年5 月19日发表报告说,美国监狱女囚待遇亟需改善。这项建议依据的是,女性囚犯在美国监狱中受到令人羞耻的待遇,其中包括分娩期间被戴上手铐脚镣。2006 年3月,纽约的福建籍妇女陈旭财因销售仿制名牌包被拘捕,在关押期间被查出怀有身孕,但监狱管理人员不仅对其野蛮对待,而且停止提供药品,致使她在狱中流产。(注72)
美国妇女受性侵犯的比例居高不下。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6年9月发布的统计,2005年,美国有93934名女性是强奸犯罪的受害者,每10万名妇女中有62.5人受侵害。妇女在工作场所经常受到性骚扰。据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2006年公布的数据,2005年该委员会共收到有关性骚扰的指控12679件,其中85.7%是针对女性的骚扰。
儿童是美国社会生活贫困的人群之一。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05年底,美国有1290万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平均每6个青少年有1人生活在贫困中,占青少年总人口数的17.6%,占美国贫困人口总数(3700万)的35.2%。(注73)低于6岁的孩子中,有20%生活贫困。生活在没有父亲家庭的18岁以下的孩子中,有42.8%的人生活贫困。(注74)而洛杉矶郡120万个有儿童的家庭中,约3/4生活在贫困中。(注75)另据统计,2005年美国18岁以下青少年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从2004年的790万上升到830万,占青少年人口总数的11.2%。(注76)
儿童无家可归者人数众多。据墨西哥《宇宙报》2006年4月10日报道,美国有将近130万名青少年因为离家出走或无家可归而流落街头。在10至18岁的青少年中,每7 人就有1人离家出走,每年斗殴、疾病和自杀都会夺去5000名流浪儿童的生命。在拥有100万居民的Fairfax郡,就有2000名无家可归者,其中 55%来自有孩子的家庭。(注77)在加利福尼亚州,2005年至2006学年中,共有95000名儿童曾无家可归,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中,2/3是小学生。(注78)
儿童失踪数量惊人。据报道,美国司法部每年接到近80万宗儿童失踪或绑架案。美国司法部称,美国每年有将近100 件危险状况失踪案,这些危险失踪儿童中有40%最后被杀害。(注79)加布里埃拉·莉蒂西娅失踪时只有4岁,但在14年后的今天仍然音信全无;7岁的马里奥和13岁的哥哥在利文斯顿的一个篮球场上消失。
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青少年判处死刑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美国目前关押的可以获知被逮捕时间的2985名死刑犯中,有342人即11%的人被逮捕时在19岁或以下的年龄。(注80)
青少年深受校园暴力犯罪之害。据统计,在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的学年间,美国学校发生了21起凶杀案,28%的12至18岁的学生称自己在过去的6个月内曾受到欺负,24%的学生认为学校存在黑帮团伙。(注81)据报道,芝加哥中学系统在2005至2006学年共有7400名学生因校园犯罪被捕。(注82)
美国老年人状况不容乐观。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发布的资料,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贫困人口已由2004年的350万增加到2005年的360万,贫困率达到10.1%。全美共有150万老年人住在老人院,但90%的老人院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注83)在加利福尼亚,2003年立案在册的虐待老人的案件有10万宗,占整个美国50万宗同类案件的20%。而在加州的桔县(Orange County),每年有大约6000个虐待老人的事件被报道。(注84)
美国残疾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据美联社2006年4 月10日报道,在过去近20年中,工作年龄段的残疾人只有34%有全职或临时工作,而正常人的就业率是78%。残疾人陷于贫困的可能性高出正常人近3 倍,26%的残疾人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5000美元,而正常人家庭收入低于这个数字的只有9%。根据一项在洛杉矶县进行的调查显示,生活在这里的 88345名无家可归者中,49%有身体或智力障碍。(注85)
美国粗暴侵犯别国主权
七、关于侵犯别国人权
美国依仗其军事优势,粗暴侵犯别国主权,践踏别国人权。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3年多以来,大量伊拉克无辜平民惨遭杀戮。据《华盛顿邮报》2006年10月11日报道,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伊拉克全国47个区进行调查走访形成的报告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了65.5万伊拉克人死亡,平均每天死亡500人。(注86)2005年11月 19日,在巴格达的哈迪塞镇,一枚路边炸弹炸死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美军于是挨家挨户搜查杀人,并对把手举过头顶的人开枪,杀害了24名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其中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身中9枪,还有7名妇女和3岁幼童被杀。(注87)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6年3月26日报道,一个伊拉克家庭11 口人于2006年3月15日全部死于美军的枪口下,其中包括5个从半岁到5岁不等的婴幼儿和4名妇女。2006年3月12日,4名美国士兵奸杀了一名年仅 14岁的伊拉克少女并杀害了她的父母和5岁的妹妹。(注88)2006年5月31日,美军在巴格达以北的一处观察哨附近枪杀了两名正在赶往医院的伊拉克妇女,其中一名为即将临盆的孕妇。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06年6月5日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把一名有残疾的52岁的伊拉克人从家里拖出并射杀,还在那人尸体旁边放了一支AK-47突击步枪,以造成他是恐怖分子的假象。2006年12月8日,美军在巴格达附近的袭击造成20人死亡,伊斯哈格的市长Amir Alwan称,在他的村庄内的10名男子、4名妇女与10名儿童都被杀害。(注89)据美联社报道,2006年5月9日,美军在接近塔尔塔湖的萨拉赫丁省发动了代号为“穆雷目标” (Objective Murray)的军事行动,其中有4名美军士兵先后杀死伊拉克平民3人。而据参与此次行动的Girouard说,他们是奉命“杀害所有达到当兵年龄的男性,‘穆雷目标’的交战规则(ROE)就是杀害所有达到当兵年龄的男性”。
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系统地虐待囚犯的暴行早已臭名昭著。据法新社2006年2月21日报道,美国“人权第一”(Human Rights First)组织向英国广播公司《新闻之夜》节目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02年8月至今,已有98名囚犯死于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设立的监狱中。其中 34人死于蓄意杀害,11人死亡原因可疑,8-12人被折磨致死。人权观察2006年7月发布报告说,驻伊拉克美军仍对其羁押的嫌犯实施经常性的酷刑及其他非人道刑罚和折磨,包括拷打、痛苦折磨、长时间罚站和不让睡觉、经受骤冷骤热的摧残等。审讯人员被上级告知,为了让羁押犯开口,可以不遵守《日内瓦公约》。伊拉克CAMP NAMA中的羁押犯没有按照国际公约在国际红十字会登记,这些人被剥光衣服、严刑拷打。美军还把囚犯当作射击游戏的活靶子。大赦国际2006年5月发表的报告表明,目前,在伊拉克仍有14000人在没有被起诉或审讯的情况下被囚禁。2006年2月15日,澳大利亚特别节目广播事业局(SBS)公布了美军在阿布格里卜监狱的10多张照片和视频剪辑,包括一名男子被割断喉管;一名男子左前臂有烧伤和霰弹射中的痕迹;一间审讯室布满血迹;一名男子身上覆盖着自己的粪便,显然已精神失常。美国陆军“刑事调查部”收集了2003年10月18日至12月30日记录下来的1325张虐囚照片和93段虐囚录像、546张伊拉克囚犯尸体照片等资料。(注90)据《纽约时报》 2006年12月报道,一名叫Donald Vance的在伊拉克的美退伍海军人员于4月被美军误抓,被关进巴格达的CAMP CROPPER拘留所。在被关押的97天中,他常常被蒙上眼睛,戴上手铐、脚镣,严刑逼供,晚上牢房一直开着灯、高声播放音乐,使其难以入睡。拘留所不允许拘押犯与外界通话或找律师申述案情。《纽约时报》披露了美军一个高度机密的拘留中心虐囚的内幕,包括美军精锐特种部队6-26特遣队将巴格达附近一座前萨达姆军事基地改建成一个高度机密的拘留中心,并将原来一间酷刑室改建成名为“黑屋”的审讯室,在这个没有窗户、漆黑一片的房间里,美军用枪托殴打囚犯。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美军设在关塔那摩的监狱关押了约460人,其中有几十名少年,有的只有14岁。据估计,有超过60名被关押者被捕时未满18岁,一名被单独监禁7年的叫做穆罕默德·加拉尼的少年被控参与了“基地”组织1998年在伦敦的阴谋,但他当时只有12岁,2001年被捕时只有14岁。(注91)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06年5月30日,关塔那摩基地监狱75名囚犯因美军虐待而集体绝食。2006年6月10日,该监狱3名犯人用床单和衣服拧成绳索上吊自杀。(注92)这次自缢死亡的沙特籍囚犯本·沙曼的家人披露说,被运回的本·沙曼的尸体没有大脑、心脏、肝脏和肾脏,其表兄认为,这些器官被取出,显然是为了掩盖死亡的真正原因。而另一名沙特籍死者的父亲发现儿子的尸体上有很多挫伤痕迹,可能是被绞死,而非自杀。大赦国际发表声明称,自杀事件已经成为对正在恶化的美国人权纪录的控诉。联合国人权专家纷纷谴责美国无限期、无理由拘押众多囚犯缺乏法律依据,其虐囚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有关国际公约。
2006年10月17日生效的“军事委员会法案”,允许对恐怖嫌犯使用更严厉的审讯手段。联合国促进和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问题特别报告员Martin Scheinin 就该法案发表声明称,“军事委员会法案”中的许多条款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有关公正审判、外国人司法保护等一系列规定。(注93)
美国无视国际公认的人权准则,肆意践踏别国主权和人权的行为受到联合国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一致谴责。2006年7月,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第87次会议对美国在海外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表示关切,该委员会对美国的安全政策、秘密拘捕并长时期任意秘密关押行为、残忍虐囚、在反恐战争中未能遵守国际公约等表示关注并提出了审查意见。2006年6月14日,联合国5名独立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在日内瓦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呼吁美国立即关闭关塔那摩湾拘留中心。(注94)
美国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公然违反人权的做法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2007年1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对外部公布的一项对18个国家的约1.8万人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73%的受访者不赞成美国政府处理在伊拉克军事行动的做法;49%的受访者认为华盛顿在国际上主要扮演负面角色;认为美国在国际上主要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比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加拿大全球舆论调查公司负责人道格·米勒说,虽然调查没有直接说明原因,但是,对美国形象的负面看法主要源自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干预以及美国所宣扬的价值观和所作所为“言行不一”,比如在关塔那摩基地的虐囚行为。
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进行“点名羞辱”(name and shame),是上世纪下半叶美国政府适应冷战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国际战略,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国际对抗的做法,不仅违反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而且与国际社会要和平、谋发展、求合作的大势所趋和人权领域主张对话、反对对抗的时代潮流完全背道而驰。美国将自己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对自身存在的严重的人权问题讳疾忌医,而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喋喋不休地进行口诛笔伐,充分暴露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霸权主义。我们敦促美国政府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改正在人权问题上的错误做法,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注释)
注释:
(1)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Criminal Victimization, in: www.ojp.usdoj.gov/bjs; 路透社华盛顿2006年6月12日电。
(2) FBI:Violent Crime up in 1st Half of’06. MSNBC.com, December 19, 2006. in: msnbc.msn.com/id/11497293.
(3) Startling New Stats Show Cross-Country Crime Spike. ABC News, October 12, 2006.
(4) City Effort Needs to Grow. Editorial, Philadelphia Inquirer, December 12, 2006.
(5) Crime Takes Hold of New Orleans. USA Today, December 1, 2006.
(6) Police Chiefs Cite Youths in Crime Rise,
Call for More Federal Funds.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31, 2006.
(7) [美国]《华盛顿时报》2006年11月17日报道。
(8) Weekend Shootings Kill 5. The Chicago Tribune, May 22, 2006.
(9) [美国]《世界日报》转载美联社消息,2006年11月17日。
(10) 美国有线新闻网,2006年12月24日。
(11) Man Shoots 11, Killing 5 Girls, in Amish School.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 2006.
(12)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006年11月29日报道。
(13) 2 Ex-inmates Charge County Jail Beating. The Chicago Tribune, November 15, 2006.
(14) [美国]《洛杉矶时报》2006年11月17日报道。
(15) 美联社2006年11月26日电。
(16) [美国]《洛杉矶时报》2006年12月8日报道。
(17) In Tiny Courts of N.Y., Abuses of Law and Power.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5, 2006.
(18) 法新社华盛顿2006年9月4日电。
(19) U.S. Addiction to Incarceration Puts 2.3 Million in Prison. Human Rights Watch, December 1,2006. hrw.org/english/docs/2006/12/01/usdom14728.htm.
(20) 法新社华盛顿2006年11月30日电。
(21) [美国]《侨报》2006年10月4日报道,“狱满为患现紧急状态”。
(22)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7年1月17日报道,“报告说移民受到虐待”。
(23) Jeb Bush's Prison Torture. www.allhatnocattle.net, Feburary 13, 2006.
(24) [墨西哥]《万象》月刊7月号。
(25) Rising Prison Problems Begin to Trickle into Society. USA Today, June 12, 2006.
(26) Prison Death: A National Shame.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6, 2006.
(27) Pentagon surfing 5,000 jihadist web sites. MSNBC News Services. May 4, 2006. in: www.msnbc.msn.com/id/12634238.
(28) [美国]《今日美国报》2006年5月11日,“国家安全局有你的电话记录”。
(29) State Dept. Accused of Screening Speakers.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 2006.
(30) www.eff.org/press/,2006年8月30日。
(31) Deep Pockets Carry the Day.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9, 2006.
(32) Parties Spend $225M on Target Races. The Baltimore Sun, November 6, 2006.
(33) Lobbyist admits to kickbacks, fraud. CNN, January 4, 2006. in: edition.cnn.com/2006/POLITICS/01/03/abramoff.plea/index.html.
(34) Poll: Washington Scandals Eating Away Public Trust. USA Today, December 12, 2006.
(35) $50 million in trip for Congress. Seattle Times, June 6, 2006. in: seattletimes.nwsource.com/html/nationworld/2003042150.
(36) Faked TV News: Wide Spread and Undisclosed. Center for Media and Democracy, April
6, 2006; Bush “planted fake news stories on American TV”. The Independent, May 29, 2006.
(37) Secret Government or a Free Press? USA Today, June 22, 2006.
(38) Journalist jailed for refusing to give
up tapes of protest. SFGate.com, August 1, 2006.
(39) Income Climbs, Poverty Stabilizes, Uninsured Rate Increases,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www.census.gov.
(40) Anxious Middle: Why Ordinary Americans
Have Missed Out on the Benefits of Growth. Financial Times, November 2, 2006.
(41) U.S. Conference of Mayors-Sodexho, Inc. Release 2006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Survey, in: www.usmayors.org.
(42)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10月11日报道。
(43) Taking the Next Step for the Homeless.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9, 2006.
(44) 路透社纽约2006年12月27日电。
(45) Tackling Homelessness. The Baltimore Sun, November 20, 2006.
(46) Janis L. Magin, For 1000 or More Homeless in Hawaii, Beaches Are the Best Option.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4, 2006. in: www.nytimes.com.
(47) Problems of Homelessness in Los Angeles and Its Environs Draws Renewed Calls for Attention.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5, 2006.
(48) Finances of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Deteriorate. The New York Times, May 2, 2006. in: www.nytimes.com.
(49) Outsourcing health: Some employers, insurers send Americans abroad for surgery. Eagle-Tribune, November 27, 2006. in: www.eagletribune.com/lifestyle/.
(50) Persistent Race Disparities Found.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14, 2006.
(51) Income Climbs, Poverty Stabilizes, Uninsured Rate Increases,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www.census.gov.
(52) 根据“民族意识全国理事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La Raza)的拉丁裔倡议团体所做的研究。
(53) Homelessness Catches Families Even Amid Affluence. USA Today, December 22, 2006.
(54) Income Climbs, Poverty Stabilizes, Uninsured Rate Increases,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www.census.gov.
(55) Human rights committee, Eighty-seventh
session, July 10-28 2006, Consideration of Reports Submitted by States Parties Under Article 40 of The Covenant Advance Unedited Version States
of America.
(56) Jonathan Stempel, Sixteen plaintiffs join Merrill racial bias lawsuit, Reuters, November 7, 2006. in: today.reuters.com.
(57) 路透社2006年11月7日电。
(58) 多维新闻网,DWNEWS.COM, 2006年11月16日。
(59) Matthew Bigg, Ethnic economic gaps persist, U.S. census data show. Reuters, November 14, 2006.
(60)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11月13日公布的美国人口收入、教育水平统计数据。
(61) Leslie Miller, Imams stage airport 'pray-in' as protest, Associated Press, Nov 28, 2006. in: hosted.ap.org/dynamic/stories/.
(62)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6, 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March 27, 2006.
in: www.nul.org.
(63)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6年3月9日,“艾滋病谜团的答案在监狱里”。另据Prisoners in 2005,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November 30,2006, in: www.ojp.usdoj.gov/bjs。
(64) [阿根廷]《号角报》2006年5月22日,“拉美移民成为美国种族主义组织攻击的新目标”。
(65) FBI Releases Its 2005 Statistics on Hate Crime, Issued by FBI on October 16, 2006. in:
www.fbi.gov/ucr/ucr.htm.
(66) Women in Elective Office 2006, Issued by Center for American Women and Politics on December 2, 2006. in: www.cawp.rutgers.edu/index.html.
(67) U.S. Census Bureau.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 in: www.census.gov.
(68) Jonathan Stempel, Citigroup U.S. gender bias lawsuit expands, Reuters, November 29,
2006. in: today.reuters.com.
(69) Betsy Gotbaum and Nancy Rankin, The Other Mothers,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4, 2006. in: www.nytimes.com.
(70) 美国司法部2006年11月公布。
(71) Prisoners in 2005,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November 30, 2006. in: www.ojp.usdoj.gov/bjs.
(72) [美国]《侨报》2006年3月19日报道。
(73) www.census.gov.
(74) The Food Research and Action Center, Hunger in the U.S. in www.frac.org/html/hunger_in_the_us/poverty.html.
(75) [美国]《洛杉矶时报》2006年10月19日,洛杉矶郡儿童计划委员会2006年年度报告。
(76)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2005.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www.census.gov。
(77) Homelessness Catches Families Even Amid Affluence. USA Today,December 22, 2006.
(78) [美国]《世界》2006年10月31日,加州参议会交通及房屋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加州无家可归儿童近十万”。
(79) [墨西哥]《宇宙报》2006年4月10日,“失踪儿童的悲剧”。
(80) The Number of Death Row Inmates Declined for Fifth Straight During 2005.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December 10. 2006. in: www.ojp.usdoj.gov/bjs.
(81) Serious Violent Crime at School Continues to Fall.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December 3, 2006. in: www.ojp.usdoj.gov/bjs.
(82)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006年11月14日报道。
(83) 《纽约时报》2006年11月14日报道。
(84) Jane Gross, Forensic Skills Seek to Uncover Elder Abuse,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7, 2006. in: www.nytimes.com.
(85) Problems of Homelessness in Los Angeles and Its Environs Draws Renewed Calls for Attention.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5, 2006.
(86) Study: War blamed for 655,000 Iraqi deaths.CNN, October 11, 2006. in: edition.cnn.com/2006/WORLD/meast/10/11/iraq.deaths/.
(87) BBC新闻,2006年11月19日,By David Loyn.news.bbc.co.uk;[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06年6月4日。
(88) [英国]《独立报》网站2006年8月7日。
(89)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6年12月9日报道。
(90) [英国]《卫报》,2006年2月16日。
(91) [英国]《独立报》2006年5月28日,“关塔那摩的少年”。
(92) 美联社2006年6月11日电。
(93) UN Expert on Human Rights and Counter Terrorism Concerned That Military Commissions Act is Now Law in United States. Press Release, United
Nations, October 27, 2006.
(94) UN rights experts call for immediate closure of U.S. Guantanamo centre after suicides, UN News Center, June 14 2006. in: www.un.org/.
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美国国务院3月8日发表的《2005年国别人权报告》,无视自身糟糕的人权纪录,又一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惟独对自己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闭口不谈。为了帮助世人看清美国“人权卫士” 的真实面目,有必要对美国过去一年来侵犯人权的情况作一全面的透视。
一、关于生命和人身安全
长期以来,美国人民的生命和人身安全一直缺乏有效保障。美国暴力犯罪严重,每年平均发生5万起自杀和他杀案件。(注1)据美国司法部2005年9月25日公布的报告,美国2004年共发生暴力犯罪案518.267万起。每1000名12岁及12岁以上年龄的公民中,有 21.4人是暴力犯罪的受害者,即47个美国公民中有1人是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注2)另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1月至6月,谋杀犯罪比 2004年上升了2.1%;1万人以上的城市中发生谋杀案4080起;在1万人及以下的小城市中谋杀率上升了13%。(注3)2005年,不到60万人的华盛顿特区因凶杀致死的人数达到194人。(注4)在芝加哥,2005年1月至9月,各种犯罪案件超过12.5万起,其中凶杀案352起,抢劫案 1.1564万起,殴打案8903起,纵火案534起。(注5)截至2005年11月中旬,费城已有334人被谋杀,超过该市2004年遭凶杀人数的总和。(注6)2005年上半年,洛杉矶已发生杀人案件198起,比2004年同期上升11%。(注7)人口只有9.6万的加利福尼亚州康普顿市 (Compton)有72人因凶杀致死。(注8)新泽西州的卡姆登市(Camden)跃升为全美国最危险的城市,2004年凶杀案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0倍多,抢劫案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多。(注9)
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枪支最多的国家。据美国“防止枪支暴力布拉迪运动”组织 (Brady Campaign)2005年6月公布的材料,美国个人拥有枪支达1.92亿支。(注10)《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约每 10人中就有一人表示曾遭枪击;另有14%的被访者称,曾受到枪支威胁。据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数字,2004年,美国共发生涉枪犯罪案件33.92万起,其中1.13万起涉枪谋杀案,16.29万起涉枪抢劫案,16.5万起涉枪袭击案。(注11)据《华盛顿邮报》2005年12月25日报道,美国每年有1.2万人持枪杀人。在2004年美国警察接到的犯罪报告中,70%的谋杀、41%的抢劫和19%的人身袭击犯罪都使用了枪支。(注12)
枪支泛滥导致血案不断。2005年2月,居住在芝加哥的美国联邦女法官琼·列夫柯的母亲和丈夫在家中惨遭枪杀。(注13)同年 3月,在亚特兰大富尔顿县法庭上,一名正准备接受审判的强奸嫌犯当庭连杀3名法官法警,接连劫持4辆车疯狂逃窜。3月12日,一名枪手闯进美国威斯康星州布鲁克菲尔德镇的喜来登饭店,向正在举行宗教活动的人群疯狂扫射,导致7人丧命,4人受伤。3月21日,明尼苏达州北部印第安人保留区雷德莱克中学17岁的少年杰夫·韦斯开枪打死自己的祖父母后,又冲到学校疯狂枪杀包括学校保安、老师、学生在内的8人,打伤14人。(注14)4月25日,科罗拉多州一名年仅14岁的少女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父亲。(注15)2005年圣诞节当天,华盛顿郊区勒文斯韦尔社区一名男子在家中开枪打死自己的母亲,又驾车到8英里以外的另一处住宅打死3人后自杀。
二、关于执法、司法侵权
在美国,执法、司法机关侵犯人身自由权利的现象非常严重。
秘密监控无处不在,非法扣押时有发生。近期爆出的“窃听门”丑闻,引起美国公众的强烈关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曾数十次授权美国国家安全局等部门对美国国内的一些电话进行秘密监听。据此,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一次对多达500名美国公民的电话、电子邮件等进行监控。据报道,从2002年到 2004年,至少有287宗联邦调查局特工在秘密监控中涉嫌违法的案例。在其中一桩案件中,联邦调查局特工在没有通报美国司法部的情况下对一名美国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秘密监控。2005年12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又作出了延长《爱国者法案》的决定,引起舆论的关切。该法案使得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对电话、电子邮件进行监控,搜查住房和办公室,获得商业记录等方面更加方便。(注16)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005年12月1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直在暗中搜集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美国民众的资料,并秘密监视所有和平反战集会。据《纽约时报》报道,近年来,美国联邦调查局一直通过监视网络和其他渠道,收集整理大批参加过美国各地的反战游行的民间组织的调查材料,数量惊人。(注17)其中,针对“绿色和平组织”的材料就达2400页。2006年1月9日,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发言人公开宣布,由于“反恐”需要,美国海关有权拆阅、检查外国邮寄至美国的私人信件,再次引来抗议之声。(注18)2006年1月17日,“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与设在纽约的“宪法权利中心”分别就此向密歇根地区法院和美国联邦法院对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局长提出控告。
美国警察滥施暴力现象相当普遍。据《洛杉矶时报》2005年7月14日报道,洛杉矶市警察在缉拿一名嫌犯时将其19个月大的女儿击毙,引起公愤。10月 9日,新奥尔良5名警察在大街上将一名64岁的退休教师制服后继续对其拳打脚踢,打得头破血流,引起舆论关注。(注19)12月26日,新奥尔良市警察对一名持刀黑人男子至少开了6枪,将其击毙。警察滥施暴力事件往往很难得到公正处理。据《洛杉矶时报》2005年3月31日报道,在200多起针对洛杉矶市警局的非法侵权案件中,仅有8起得到解决,其余或被束之高阁或被私下处理。
司法不公问题突出,司法侵权事件不断。2005年美国媒体披露了多起因法院误判造成公民权利受到严重侵犯的案件。佐治亚州的罗伯特·克拉克 (Robert Clark Jr.)在被监禁24年后,经DNA检测被证明无罪而获释。克拉克只是164个经DNA检测被宣布无罪的“犯人”中服刑最长的一位。(注20)2005年 12月21日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拉里·金节目(Larry King Live)访问了4位最近因DNA检测被证明无罪的人,在获释前均已服刑10年以上。洛杉矶著名的刑事犯罪辩护律师马克·杰拉格斯(Mark Geragos) 根据一项研究认为,美国有约20%的犯罪定罪属于误判。(注21)美国死刑信息中心2005年10月报告说,美国的死刑制度使陪审员不能发挥作用,在公正性方面大打折扣。(注22)
美国号称是“自由的天堂”,但是,美国监狱关押的犯人总数和在押犯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居世界第一。据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05年10月23日公布的数据,到2004年底,美国监狱关押的犯人总数达226.78万人,每10万人中就有724人被关押,比10 年前增长了18%,高出其他国家25%以上。(注23)根据《纽约时报》的一份调查,在过去十年中,美国被判终身监禁的人翻了一番。(注24)2003年至2004年间,美国在押犯的数量以每周900人的速度递增。2004年上半年,美国50个州的监狱新入狱的囚犯达4.8万人,同比增加了2.3%。(注25)
监狱爆满,囚犯境遇恶劣。到2004年底,美国有24个州的监狱系统超负荷运转,联邦监狱系统关押的犯人已超过其拘押能力 40%。(注26)由于政府缩减监狱开支,一些州的监狱减少了对犯人医疗保障的投入,致使很多犯人染上了肺结核、肝炎等疾病。2005年4月,一名44岁的男性囚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在纽约的监狱中死亡。(注27)近年来,仅纽约市就有数以百计的犯人因遭虐待而头部受伤。在纽约赖克思岛监狱,有的囚犯在服刑期间被狱警重击头部,造成一只眼睛失明,有的囚犯被狱警虐待后耳膜破裂,有的出现颊骨破碎。(注28)在菲尼克斯城,有一座被称为“帐篷之城”的监狱,犯人住在帐篷里,参加各种类型的劳动,一天只能吃上两餐,狱内娱乐活动一律被取消。(注29)2005年8月,一名未被起诉却被关押两年的卡塔尔留学生控诉称,他在狱中基本生活用品得不到保障,被长时间关在极狭小的牢房里,最长的一次有60天没被允许离开牢房一步,在囚室内也被戴上手铐和脚镣,甚至在洗澡时也不例外。(注30)卡特琳娜飓风侵袭期间,新奥尔良市一座监狱官员竟弃600名犯人于不顾,使他们在无电、无水、无食物的情况下,在齐胸的深水中度过了四天四夜。
狱内性侵害事件普遍。据美国司法部2005年6月公布的统计报告,2004年美国监狱管教系统共收到约8210起性暴力侵害事件的指控,其中42%是监狱工作人员对犯人的性侵犯。(注31)“人权观察”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中西部地区7个监狱中21%的犯人曾遭到过同性犯人的暴力性侵犯。
三、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
美国一向自诩为“民主的典范”,不断向世界兜售其民主模式。实际上,美国的“民主”始终是少数富人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游戏”。
美国的民主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金钱在选举。2005年11月纽约市市长竞选中,现任市长、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伯格为竞选连任个人花费达7789万美元,与其所得选票相比,相当于100多美元一票,被美联社称为历史上最昂贵的市长连任选举。在新泽西州州长竞选中,两名富有的候选人的个人竞选费用加起来达到7500万美元,(注32)其中获胜者科津花了4000万美元,加上他2000年为竞选参议员花的6000万美元,其5年间参加竞选的个人开支达1亿美元。据一项调查报告估计,华盛顿的一名普通参议员需要花费约2000万美元才能保住自己的席位。《华盛顿邮报》在一篇社论中,尖锐地批评美国政治制度“ 将选举公职变成了购买廉价物品”。(注33)
国会和政府的决策深受金钱的影响。在美国,各种公司、利益集团雇佣公关咨询公司,游说国会、政府,用金钱影响决策、获得政府项目合同,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2006年1月4日,美国主流媒体纷纷推出长篇报道,披露美国“超级说客”杰克· 阿布拉莫夫承认通过行贿换取有利于其客户的决定等三项重罪,并将与检方合作调查国会议员涉嫌贪污案,爆出美国政坛数十年涉及权钱交易的最大丑闻。据报道,目前已有20位国会议员及其助手卷入这起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议员腐败窝案。其实,阿布拉莫夫的所作所为“只是冰山一角”。据《华盛顿邮报》和英国《观察家报》报道,(注34)游说已成为华盛顿发展迅速且收入颇丰的重要行业,目前,登记注册的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和通过选举产生的美国联邦官员的比例是60:1,他们每年经手的资金超过20亿美元。拥有众多游说公司的华盛顿市中心“K街”,被人们称为“致富之道”和总统、国会、法院之外的“第四大权力”。从1998年至2004年,说客花费了130亿美元来推动实现客户们的愿望。2004年,美国用在游说联邦政府、国会上的费用是21亿美元,竞选总统和国会议员的费用更高达30亿美元。《今日美国报》披露,2000年以来,美国国会议员共有5410次旅行的支出来路不明。国会议员们自 2000年以来共接受了1600万美元的私人资助的旅行。(注35)说客摇身变为政客,政客退休做说客,成为权钱交易的“旋转门”。据报道,自1998年以来,共有2200多名前政府雇员成为说客,其中包括273名前白宫工作人员和250名前国会议员或政府部门首脑。
2005年10月 24日,《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报告称,73%接受调查的美国人认为今天美国的领导人脱离普通群众;64%的人认为领导人被权力腐败;62%的人认为领导人在谋求个人财富增加。(注36)而2005年10月和12月《今日美国报》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9%的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感到满意,为1994年以来最低点;(注37)49%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大多数国会议员是腐败的”。(注38)美国前司法部长克拉克指出,“说美国是个民主国家是对民主的冒犯。”(注39)
美国标榜新闻自由,但美国政府肆意封锁和操纵新闻的丑闻不断曝光。《纽约时报》2005年3月13日的一篇文章称,美国当前处在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政府在向外界大量传达自己的信息的同时,还使用假新闻提供给各地媒体随意播放。在过去4年里,至少有20家联邦机构(包括国防部和人口普查局)制作并发布了数百条电视假新闻。
美军在伊拉克花钱买伊拉克报纸版面和收买记者进行所谓“新闻战”。《洛杉矶时报》2005年11月30日披露说,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国军队一直在收买支持美国的文章,并把文章通过华盛顿的一家公司翻译成阿拉伯文后发表在巴格达的报纸上。美国军方还买了一家伊拉克报纸并控制了一个广播电台,以“对伊拉克公众发出有利于美国的信息”。另有报道说,美国军方官员在巴格达办了一个记者俱乐部,每月付给每个会员200美元,让他们写支持美国军事行动的文章。《华盛顿邮报》的社论将这种违反新闻自由的行为称为“精心策划的鼓动宣传”。(注40)
美国政府不择手段地封杀不同声音的做法,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 2005年11月22日,英国《每日镜报》援引2004年4月16日的一份唐宁街绝密备忘录披露,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为了对战争真实情况实行新闻封锁,消除对美国官方的不利影响,美国曾计划轰炸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总部,(注41)引发了半岛电视台所有员工在30多个国家举行抗议活动,并受到国际新闻工作联合会的批评。另据英国《观察家报》2005年11月27日报道,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半岛电视台驻巴格达和喀布尔的办事处都曾遭到美军的轰炸,该台记者也多次遭到美军拘押、威胁、辱骂和骚扰。事实上,美国粗暴侵犯新闻自由的事件屡屡发生。2003年4月8日,西班牙电视台5频道摄影记者科索在巴格达一家旅馆遭美国士兵枪击身亡。为此,西班牙国家法院下令要求西班牙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立即逮捕并引渡3名行凶的美国士兵。2005年8月28日,美军在伊拉克一座清真寺附近朝路透社报道小组开枪,一名录音师被击中面部,胸部至少4处中弹,当场死亡。当时赶到事发现场的两名伊拉克记者也遭美军拘留,并被强迫坐在太阳下暴晒。据“保护记者委员会”(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组织披露,美国在伊拉克关押了4名伊拉克记者,在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关押了1名半岛电视台记者,他们均未被起诉而被长期关押。(注42)2005年7月,《纽约时报》记者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因拒绝透露消息来源被正式宣判入狱。(注43)在遭受卡特丽娜飓风袭击期间,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摄影记者在采访中被新奥尔良警察推倒在地,照相机和存有照片的磁盘被抢走,记者要求归还照片时还受到警察的威胁。新奥尔良市一家地方报纸的记者也因采访警察与当地人的枪战而遭不幸,采访器材被警察捣毁。(注44)
四、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中贫困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问题相当严重,劳动者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不到保障。
根据英国伦敦经济学院2005年对8个富裕国家所作的调查,美国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最为严重。(注45)美国的人口贫困率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最高,是其他工业化国家的两倍多。(注46)一方面,近年来,美国富人越来越富。据一家设在芝加哥的财富调查公司(Spectrem Group)2005年公布的最新调查,除了用于自身居住的房产之外,2004年,美国拥有百万美元净资产的家庭,共拥有资产达11万亿美元,比2003 年增加8%。(注47)另一方面,美国普通劳动者收入大幅下降,贫困人口增加。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 2003年的12.5%上升到12.7%,总人数从3590万上升到3700万,增加了110万人,平均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注48)底特律、迈阿密和纽瓦克等城市的贫困率达28%以上。据《纽约时报》2005年11月22日报道,2004年,有营养不良成员的家庭数目达到了 390万户。
无家可归者现象严重。据《今日美国报》2005年6月调查,美国有72.7万多人无家可归,即每400个美国人当中有1 人无家可归。(注49)“美国市长会议”对包括芝加哥、波士顿、洛杉矶等24个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2005年要求提供住所紧急救助的人比2004年平均增加6%,71%的城市有更多的人要求住所紧急救助;要求提供食品紧急救助的平均增加了12%,有76%的城市有更多的人要求提供食品紧急救助。(注50)华盛顿特区每年有包括6000孩子在内的3100多个家庭向政府申请紧急住所救助,许多人只能睡在大街上、汽车里和公共汽车站。(注51)《洛杉矶时报》2005年6月16日报道,洛杉矶已成为全美“流浪者之都”,洛杉矶郡范围内流落街头或避难所的人数日均高达9万人,其中3.5万人处于长期流浪状态。
美国劳动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到2005年11月,美国有760万成年人没有工作,失业率为5%。(注52)据《今日美国报》2005年11月报道,有将近20%的失业人员已经有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没有工作。有360万人被排除在失业保险之外。(注53)工人待遇低下,缺乏适当的劳动条件和应有的劳动保护。《华盛顿邮报》2005年8月3日披露,美国肉类加工厂工人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危险。长期以来,工人疾病缠身,常有各种各样的肢体伤残或皮肤病,甚至有人因为长期劳累而死。美国《侨报》2005年11月1日报道,纽约绝大多数餐馆工人没有基本的劳动保护,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几乎没有健康保险,其中38%的人曾被烧伤或烫伤,近半数曾被切伤。2005年10月31日,费城地区宾州东南捷运系统工人劳资双方因无法就工人医疗保险问题达成协议而举行大罢工。12月20日,纽约运输工会因与公交当局就工资和养老金等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而举行全市公交系统工人大罢工。
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高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但是,劳动者的医疗保险危机相当突出。据统计,2004年,美国总体医疗费用比2003年上涨8.2%,但有458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占总人口的15.7%,比上年增加80万人。仅纽约就有近200万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其中三分之二是在职工人。美国每年有1.8万人因为得不到治疗而死亡。凯泽(Kaiser)公司2005年9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60%的雇主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较5年前有明显的下降。2005年美国普通家庭的医疗保险已经上涨到10880美元。(注54)未来几年美国的医疗费用还会以高比例继续上涨,看不起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注55)2005年11月21日,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削减500亿美元预算的法案,其中包括减少医疗开支、削减对穷人的食品救助和给儿童项目的支持等,这对美国穷人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关于种族歧视
美国是一个多族裔的移民国家,少数族裔人口超过1/4,但是,种族歧视一直是美国的一大社会痼疾。
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生活状况与白人相差悬殊。《2005年美国非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非裔家庭收入只有白人家庭收入的 1/10;黑人享受的福利只占白人的3/4。(注56)2004年,美国黑人的贫困人口比例高达24.7%,拉美裔的贫困人口比例高达21.9%,而白人的比例为8.6%。(注57)在新奥尔良市,50万居民中约有1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大多数是非洲裔。拥有自己住房的黑人比例只有48.1%,而白人的比例是75.4%。(注58)据《华盛顿邮报》2005年4月11日报道,2004年29%的贷款购房的非洲裔美国人均付的是高息,而处于同样情况的白人只有10%。另据2005年9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在2004年支付高额利息的购房抵押贷款者中,有32.4%的是非洲裔,20.3% 是拉美裔,白人只占8.7%。(注59)《洛杉矶时报》2005年7 月14日引用有关机构公布的《洛杉矶黑人生活状况报告》报道,洛杉矶黑人在享有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权益方面落后于其他族群。与年均家庭收入约5.3 万美元的白人相比,洛市黑人的年均家庭收入仅为3.1万美元;黑人占洛市总人口的10%,却占洛市流浪者总人口的30%。
少数民族在就业和职业方面受到歧视。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报告,截至2005年11月,美国白人的失业率为4.3%,黑人是10.6%,黑人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多。(注60)从事同样工作,黑人男子的收入只是白人男子的70%,黑人女子的收入只是白人女子的83%。(注61)少数族裔常常被排斥在美国高级职业之外。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The U.S.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引用有关调查表明,亚裔受歧视率为31%,非洲裔为26%,涉及穆斯林的歧视在“9·11”事件后增加了1倍。据美国《侨报》报道,非裔、拉丁裔和亚裔占纽约劳动大军的57%,但做到高级管理层的人不到19%,而白人却占据了76%的高层职位,在个别政府部门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97%。
有色人种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高于白人。非洲裔没有医疗保险的比例为19.7%,拉美裔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的达32.7%,几乎每3个拉美裔人当中就有1人没有医疗保险,远远高于白人的同类比例。(注62)黑人的平均人均预期寿命比白人少6岁。(注63)黑人孩子周岁前死亡率是白人孩子的两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每20万黑人中感染艾滋病的达76.3人,是白人的8倍多。(注64)在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一半以上是黑人,而在新发现的女性被感染者中,黑人女子占72%。(注65)由于缺乏医疗保险,美国每年有8万多名黑人死亡。黑人中年男性的死亡率是白人中年男性的两倍。(注66)
司法中的种族歧视相当严重。种族偏见根深蒂固,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公然宣称,降低美国犯罪率的惟一方法是让所有黑人妇女流产。(注67)在美国,黑人犯罪往往受到比白人更重的刑罚。据美国城市联合会发表题为《美国黑人状况》的报告,在美国,黑人被逮捕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比白人大3倍,黑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比白人大4倍。犯同样的罪,黑人平均服刑比白人长6个月。(注68)据马里兰大学2005年12月的一项研究,杀了白人的罪犯比杀了非白人的罪犯被判死刑的可能性大2至3倍,黑人杀了白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是白人杀了白人的2.5倍,是黑人杀了黑人的3.5 倍。(注69)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2.2%,但美国监狱中关押的超过1年刑期的犯人中41%是黑人。美国有8.4%的25岁至29岁的黑人男子被关在监狱。(注70)根据“人权观察”等组织发表的报告,自“9·11”事件以来,至少有70人在未经过正当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被当成重要证人扣押,其中大多数为穆斯林,这些人被羁押2至6个月不等,有的甚至超过1年。(注71)据《华盛顿观察》周刊2005年第42期报道,华裔穆斯林随军牧师余百康(JAMES YEE)被控犯有间谍罪、煽动暴乱罪,甚至遭到死刑威胁,但终因查无实据所有指控才被撤消。该案被媒体称为是美历史上最严重的司法失误之一。(注72)
针对少数族裔的暴力犯罪日趋频繁。美国联邦调查局2005年10月发表报告称,2004年,美国有9528人成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其中有53.8%与种族偏见有关,67.9%是针对黑人的歧视,而犯仇恨罪的人中60.6%是白人。(注73)据统计,黑人成为仇恨犯罪受害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0倍。(注74)在洛杉矶市,56%的仇恨犯罪案是针对黑人的。
六、关于妇女、儿童权利
美国在保障妇女、儿童权利方面的纪录一直不佳。
美国妇女不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参政机会和权利。美国女性占人口的51.1%,但在目前第109届美国国会中,女议员只有81名,其中包括女参议员14名,占总数的14%;女众议员67名,占总数的15.4%。目前,在全美50个州中担任州长的女性只有8名,占16%。从来没有有色人种女性担任过美国的州长。在美国100个最大的城市中,女市长14名,占14%。(注75)截至2005年11月,在美国州一级行政办公室任职的女性有81人,占全部315个职位的25.7%;在州议会中,女议员有1668人,占全部7382人的22.6%。(注76)据“国际议会联盟”(Inter- Parliamentary Union)的研究,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美国妇女参加议会比例由2003年12月的第58名下降到2005年11月的第61名。(注77)
妇女的失业率比男子高,且与男子同工不同酬。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5年4月发表的报告,2004年,美国中等收入妇女的年收入为31223美元,而同类男子的年收入是40798美元,妇女是男子的77%。自己创业的女性的收入仅为男性企业所有者的49%。(注78)2004年,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共收到有关性别歧视的指控24249件、妇女在怀孕期间受到歧视的指控4512件。
妇女生存状况差。单身母亲的贫困率在美国所有人口中最高。据美国全国贫困中心(National Poverty Center)2005年的统计,2004年,美国有28.4%的单身母亲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注79)一些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妇女和儿童流浪街头现象。 2005年南加州帕萨迪那市妇女和儿童流浪街头的总数达到701人,比2003年增长42.7%,占流浪者总数的57.6%,首次超过单身男性,成为最主要的流浪人群。(注80)
妇女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据美国家庭暴力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n Domestic Violence)统计,美国每年有530万妇女受到虐待,有1232名妇女被她们的配偶、同居者或男朋友杀害。(注81)平均每3名妇女中就有1人一生中会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注82)
美国妇女受性侵犯的比例高。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5年10月发表的报告,2004年,美国有 94635名女性是强奸犯罪的受害者,比率达到63.5/10万,比2003年增加0.8%。(注83)妇女在工作场所受到性骚扰。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2004年共收到有关性骚扰的指控13136件,其中84.9%是针对女性的骚扰。另据美国国防部2005年12月2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至少有 6%的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学院的女学员称在2004至2005学年中受到性侵犯,约一半或以上的人说曾受到性骚扰。在美军事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中,多达 60%的妇女和27%的男士受到性侵犯和性骚扰,其中遭强奸的妇女达11%。(注84)
女囚犯越来越多,待遇恶劣。据美国司法部 2005年4月发表的报告,截至2004年6月30日,美国关押的女犯人已达10.3万多人,在过去一年里增加了2.9%。(注85)目前,在联邦和州监狱中,女囚犯的数量占总数的7%,比2003年增长了4%,增长率接近男囚犯的两倍。监狱里有近50%的女犯曾受到性侵犯。2004年,美国监狱和拘留所共报告8210起性侵犯事件,监狱当局认定的约有2100起,其中女犯受性侵犯占相当大比例。(注86)
美国的儿童状况令人担忧。美国儿童贫困率高于总人口的贫困率,儿童贫困指数在全球22个发达国家中倒数第二。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5年8月30日公布的数据,在美国3700万贫困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儿童。(注87)全美有135万儿童有无家可归的经历。(注88)在华盛顿特区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3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娜州的比例是27%,新墨西哥州为26%,西弗吉尼亚州24%。(注89)在新奥尔良,40%的城市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儿童健康每况愈下,婴儿体重不足、死亡人数和少年死亡率有增无减,在发达国家中处于后列。没有健康保险的孩子2005年一度高达29%,其中很多孩子既没有体检,也没有接种疫苗。(注90)据美国《侨报》2005年5月5日报道,在过去20年里,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科研人员,在没有基本保护和独立组织监管的情况下,在数百名收养院的儿童身上进行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测试,致使孩子的健康遭到极大伤害,一些儿童在治疗过程中死亡。
美国有1/3儿童是非婚生子女,一半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目前有400万儿童和没有工作的家长生活在一起,这些孩子常常面临包括家庭暴力、精神抑郁症、吸毒和酗酒等问题。
美国青少年是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美国中学生带刀或其它武器上学的人越来越多。2005年,马里兰州发现中学生带武器上学事件2845起,比2000年增加63%;弗吉尼亚州2003至2004学年发现2278起学生带武器上学事件,华盛顿特区的学校发现148起。(注91)《华盛顿邮报》2005年8月报道说,12%的11至13岁的拉美裔学生带刀或棍棒之类的武器上学,1%的学生带枪,38%曾参与斗殴,27%曾因感到不安全而待在家不敢出门,16% 曾被人用武器威胁或致伤,20%曾参与黑帮团伙活动,12%称自己是黑帮成员。(注92)校园暴力伤害频繁发生,威胁着2640万12岁至16岁的学生的安全。据联邦健康组织统计,美国平均每天有12名青少年死于枪支暴力犯罪。《洛杉矶时报》2005年3月4日根据兰德公司等组织的调查结果报道,洛杉矶市六年级小学生中,70%以上曾亲历或目击暴力事件,部分地区比例高达90%。
儿童权利的司法保障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据美国司法部发表的报告,到2004年底,美国各地青少年监管中心关押的青少年犯达到10.2万多名。(注93)美国法庭对未成年罪犯判重刑的情况有增无减。被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的未成年犯有93%被定为谋杀罪,其中,有约26%被定为谋杀重罪(felony murder)。有9700人在18岁以前就被判终身监禁,至少2225名未成年人判处终身监禁并不得假释(这种情况仅在其他14个国家存在,总和人数才 12人),其中有16%入狱时只有13至15岁,约59%都是初犯。(注94)目前,美国被判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的未成年人约是15年前的3倍。少年犯在监狱中经常遭到虐待,遭受管教机构工作人员性侵犯比例比成人拘留所高出近10倍。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青少年判死刑的国家之一,迄今仍有6个州对死刑判决没有最低年龄限制。2004年,美国有63名17岁或以下的青少年被判死刑。(注95)目前,美国死囚人数约有3500人,其中有72人犯罪时的年龄未满18周岁。(注96)
七、粗暴侵犯别国主权和人权
美国政府在对外战争和军事打击中经常滥杀无辜。《今日美国报》2005年12月13日引用《柳叶刀》医学杂志2004年所作的调查说,美国政府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估计造成10万伊拉克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文章说,2005年,美军在海外针对平民的军事行动仍然频繁发生,造成多人死伤。2005年7月4日,美军在阿富汗库纳尔省的空袭中炸死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平民17人。8月30日,美军战斗机对伊拉克西部边境城镇加伊姆附近地区发起数次空袭,造成至少56人丧生,其中有老人和儿童。
继2004年爆出举世震惊的美军虐囚丑闻之后,2005年,美军虐囚又爆新料。根据《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盛顿周刊》等媒体的相关报道,驻伊美军为从伊被俘人员口中获得情报,在审讯时使用了各式各样的酷刑,对囚犯进行各种虐待,包括剥夺犯人睡眠,将犯人拴在墙上,用棒球棍击打囚犯、禁止囚犯进水进食,强迫他们数天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听声音极大的音乐,纵狗咬人取乐,甚至把他们与狮子放进一个笼子加以恐吓等。
“人权观察”2005年9月的一份报告说,美军把虐囚当成“游戏”和“缓解压力的方法”。许多囚犯因不堪忍受虐待而自残、绝食甚至发动骚乱。据美军南方司令部公布的报告,2003年,关塔那摩监狱共发生350起自残事件,仅在当年8月间短短一周时间里,就有23名囚犯试图自缢。2005年8月,在关塔那摩基地有131名囚犯集体绝食,抗议受到非人待遇。
文章说,“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在世界上到处滥捕嫌犯。据美联社2005年11月16日报道,自2001年反恐战争以来,美国拘押了超过8.3万名外国人,仅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就关押了8.24万人,另有700人被送到了关塔那摩美军基地。4年多来,美国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指控或审讯,到2005年3月已有108人在被拘押中死亡。目前仍有约1.45万外国人被美国关押。
这份纪录指出: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理应先清理自己的门户,根本没有资格对其他国家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国际合作的重要主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自称其人权状况完美无缺,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于人权发展过程之外。
文章说:“我们敦促美国政府正视本国的人权问题,反思自己在人权领域的所作所为,采取切实措施,改善自己的人权状况,矫正其利用人权问题制造国际对抗的做法,改弦更张,多做有益于国际人权合作和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事。”
注释:
1 Va.Violent Deaths Are Mostly Suicide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12, 2005.
2 Crime Rate Remains at 2003 Level, Study Says,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26, 2005.
3 Murder Rate Small Cities Jumps 13%, USA Today, December 20, 2005.
4 D. C. Area Slaying Climbed In 2005,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2, 2006.
5 http://egov.cityofchicago.org
6 Philly: 334 Killings So Far This Year, Philadelphia Daily News, November 14,2005.
7 Los Angeles Times, July 2, 2005.
8 Compton Killings Highest in Years, Los Angeles Times, January 2, 2006.
9 Camden, N.J., Ranked Most Dangerous U.S. City,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2, 2005.
10 Firearm Facts, Issued by The Brady Campaign to
Prevent Gun Violence, June 2005, in: http://www.bradycampaign.org/facts/factsheets/
11 Statistics Crimes Committed with Firearms, Issued by U.S. Bureau of Justice, in: http://www.ojb.usdoj.gov/bjs.
12 Crimes Committed With Firearms, 1973-2004, By U.S. Bureau of Justice, in: http://www.ojb.usdoj.gov/bjs.
13 http://www.cbsnes.com/stories/2005/03/10/national
14 http://www.cnn.com/2005.US/03/21/school.shooting/
15 美联社华盛顿2005年4月30日电。
16 Senate Votes To Extend Patriot Act For 6 Months,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2, 2005.
17 The Fog Of False Choices, The New York Times, Editorial, December 20, 2005.
18 美联社华盛顿2006年1月9日电。
19 美联社新奥尔良2005年10月9日电。
20 After 24 Years In Prison, Man Has a Reason To Smile,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8, 2005
21 Many Convicted Felons Have Been Proven Innocent by DNA Evidence, CNN Larry King Live, Aired December 21, 2005-21: 00 ET, in: http://www.cnn.com
22 法新社华盛顿2005年10月18日电。
23 Study Notes Upswing In Arrests of Women,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4, 2005.
24 Packing Prisons, Squandering Lives, The Baltimore Sun, October 21, 2005.
25 埃菲社华盛顿2005年4月24日电。
26 The Nation’s Prison Population Continues Its Slow Growth,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October 23, 2005,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27 拉美社哈瓦那2005年4月30日电。
28 In City Jails, A Question of Force,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0, 2005.
29 [墨西哥]《宇宙报》(EL Universal)2005年8月26日报道。
30 Human Rights Watch: Cruel Confinement of ‘Enemy Combatant’ in United States, in: http://hrw.org/english/docs/2005/08/08/usdom11612-txt.htm.
31 Almost 2,100 Sexual Violence Incidents Took Place In The Nation's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During 2004, Issued by U. S.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on July 31,2005,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32 For B1oomberg, It’s Good to Be A Billionaire,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6, 2005.
33 Lessons of 2005,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0, 2005.
34 The Road to Riches Is Called K Street,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22, 2005; [英国]《观察家报》(The Observer)2006年1月8日。
35 Travel by Congress Often Paid Privately, USA Today, April 26, 2005.
36 New Survey Finds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Americans Believe Their Leaders Are Out of Touch With the Average Person, Issued by U. S. News & World Report, Washington D.C., October 24, 2005.
37 Bush’s Approval Rating Drops to 39%, Lowest of Presidency, USA Today, October 18, 2005.
38 “Corruption...Very Extensive”, USA Today, January 4, 2006.
39 [智利]《第三版时报》2005年12月11日报道。
40 Planted Propaganda,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 2005.
41 法新社伦敦2005年11月22日电。
42 U.S. Ranks Sixth Among Journalists, Report Says,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4, 2005.
43 美联社华盛顿2005年7月6日电。
44 BBC 2005年9月7日报道。
45 路透社伦敦2005年4月25日电。
46 The Other America, Newsweek, September 19, 2005.
47 Millionaire Ranks Hit New Hig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25, 2005.
48 Income Stable, Poverty Rate Increases,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Without Health Insurance Unchanged, Issued by U. 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30, 2005, in: http://www.census.gov
49 National Count Of Homeless Puts Issue In Human Terms, USA Today, October 12, 2005.
50 U.S. Conference Of Mayors-Sodexho, Inc.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Survey 2005, in: http://www.usmayors.org
51 Lifting up The Poor, Letters To The Editor,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8, 2005.
52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November 2005, Issued by U. S. Department of Labor on December 2, 2005. in: http://www.bls.gov
53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 2005.
54 Average Family Health Policy Nears $11,000, USA Today, September 15, 2005.
55 Passport to Health Care at Lower Cost to Patient,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6, 2005.
56 Years Have Done Little to Help Local Blacks, By Carla Rivera, Los Angeles Times, July 14, 2005.
57 Income Stable, Poverty Rate Increase,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Without Health Insurance Unchanged.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30,2005, in: http://www.census.gov
58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5, 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April 6, 2005, in: http://www.nul.org
59 Fed: Minorities Pay More for Loans, USA Today, December 14, 2005
60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November 2005,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Labor on December 2, 2005, in: http://www.bls.gov
61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5, 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April 6, 2005, in: http://www.nul.org
62 Income Stable, Poverty Rate Increase,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Without Health Insurance Unchanged.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30,2005, in: http://www.census.gov
63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5, 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April 6, 2005. in:http://www.nul.org
64 HIV Cases Among Blacks Show Decline Since 2001,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8,2005.
65 A New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6, 2005.
66 Years Have Done Little to Help Local Blacks, By Carla Rivera, in: Los Angeles Times, July 14, 2005.
67 [墨西哥]《千年报》(Milenio)2005年10月2日报道。
68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5, 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April 6,2005, in: http://www.nul.org
69 Misunderstandings Cloud Death Penalty Findings,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20, 2005
70 Study Notes Upswing in Arrests of Women,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4, 2005.
71 Human Rights Watch: Scores of Muslim Men Jailed Without Charge, in: http://hrw.org/english/docs/2005/06/27/usdom11213-txt.htm
72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PooL/28A260631.html
73 Hate Crime-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 Issued by FBI on October 17, 2005, in: http://www.fbi.gov/ucr/ucr.htm
74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5, 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April 6, 2005, in: http://www.nul.org
75 Snapshots of Current Political Leadership, The White House Project, in: http://www.thewhitehouseproject.org
76 Women in Elective Office 2005, Issued by Center for American Women and Politics on November 2005, in: http://www.cawp.rutgers.edu/index.html
77 Women in National Parliaments, Issued by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in: http://www.ipu.org/wmn_e/classif.htm
78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in August 2005, in: http://www.census.gov
79 http://www.npc.umich.edu/poverty
80 City of Pasadena 2005 Homeless Count: Final Report, March 3, 2005, in: http://www.homeless-research.com
81 http://www.aidv_usa.com
82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Awareness Month, Hindustan Times, October 24, 2005.
83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 Issued by FBI on October 17,2005, in: http://www.fbi.gov/ucr/ucr.htm
84 Update 5:Military School Sexual Harassment Persists, Associated Press, December 24, 2005
85 Nation’s Prison and Jail Population Grew by 932 Per Week,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April 24, 2005,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86 Almost 2,100 Sexual Violence Incidents Took Place in the Nation’s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During 2004,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July 31, 2005, in: http:// www.ojp.usdoj.gov/bjs
87 http://www.npc.umich.edu/poverty
88 How Many People Experience Homelessness, Issued by National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 in June 2005 , in: http://www.nationalhomeless.org
89 Young and Poor, USA Today Snapshots, December 12, 2005.
90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6, 2005.
91 Weapons Offenses Rise in Md., Va .Schools,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11, 2005.
92 Calixto at a Crossroads,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28, 2005.
93 The Nation’s Prison Population Continues Its Slow Growth. Issued by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October 23, 2005,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94 Human Rights Watch: United States:Thousands of Children Sentenced to Life Without Parole, in: http://hrw.org/english/docs/2005/10/12/usdom11835-txt.htm.
95 Number of Death Row Inmates Declined for Fourth Year During 2004.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November 13, 2005, in: http;// www.ojp.usdoj.gov/bjs
96 Jailed for Life After Crimes as Teenagers,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2005.
97 Bush Puts Deaths of Iraqis at 30,000, USA Today, December 13, 2005.
98 路透社伊拉克拉马迪2005年8月13日电。
99 U.S. Citing Abuse in Iraqi Prisons, Holds Detainees,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5, 2005;New Reports Surface About Detainee Abuse,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24, 2005.
100 The Sunday Times, December 30, 2005.
101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3, 2005.
102 CIA Holds Terror Suspects in Secret Prison,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 2005.
103 Rebellion Against Abuse,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3, 2005.
104 CIA Holds Terror Suspects in Secret Prison,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 2005.
105 英国《星期日邮报》2005年12月4日报道,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2005年12月2日报道,德国《明镜》周刊2005年12月报道。
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
中新网3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2月28日发表的《200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无理指责。
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5年3月3日
2004年,美军疯狂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暴露了美国的“人权神话”的反人权面目,震撼了人类良知,受到国际舆论的同声谴责。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年2月28日,美国国务院再次以“世界人权卫道士”自居,发表《200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而对自己在人权领域的斑斑劣迹讳莫如深、不置一词。这让世人不得不再次将目光投向美国,看看自由女神像背后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在美国,暴力犯罪泛滥成灾,司法侵权相当严重,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暴力犯罪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据美国司法部2004年11月29日公布的报告,2003年美国12岁及以上的居民共经历了将近2400万起犯罪,发生谋杀与抢劫等暴力犯罪案件1381259起,平均每10万人475起。其中,凶杀案达16503起,比2002年增加1.7%,几乎每10万居民中就发生6起,每44个12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就有一名犯罪受害者。(注1)美联社2004年6月24日报道说,2003年,美国许多城市的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仅芝加哥就发生了598起凶杀案,其中80%是枪杀案。哥伦比亚特区2003年发生谋杀与抢劫等暴力犯罪案件41738起,平均每10万人中发生 6406.4起。2004年,华盛顿特区共有198人因凶杀犯罪被杀害,凶杀率是每10万居民中35人。在人口不到100万的底特律市,2003年共发生 18724起刑事案件,其中包括366件谋杀案和814件强奸案,凶杀率达到每10万居民中41人。2003年,巴尔的摩市的凶杀率也高达每10万居民中 43人。(注2)另据报道,截至2004年9月4日,洛杉矶市凶杀案死亡人数达368人,同比增长4.2%。(注3)据《今日美国报》2004年7月16 日报道,在美国,平均每个星期有1名职工在工作场所被现在的或以前的同事杀害,至少25人在工作场所因暴力袭击而严重受伤。另据《辛辛那提邮报》2004 年11月12日报道,目前美国的工作场所每周有17人因凶杀致死,每天发生近5500起暴力事件。(注4)
美国是世界头号“枪国”,枪祸不断,殃及无辜生灵。2001年芝加哥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41.7%的男子和28.5%的女子报告说家里有一支枪,29.2%的男子和 10.2%的女子个人拥有一支枪。(注5)《洛杉矶时报》2004年7月19日的报道说,2000年以来,加州居民拥有枪支的人数增长了28%。美国每年有3.1万人死于火器之下,7.5万人被枪击伤,平均每天有80多人因枪杀毙命。(注6)2002年,美国有30242人因枪杀致死;在所有自杀的人中 54%的人使用枪支,所有他杀案中67%使用了枪支。(注7)在底特律市,2004年上半年就有808人被枪杀。(注8)
警察施暴、司法侵权不容忽视。目前,全美约有5000个执法机构在使用一种TASER电击枪,射中目标后,发出足以致人眩晕的5万伏冲击电压。1999年以来,有超过80人因受这种电击枪射击而后死亡,其中60%发生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据调查,1985至2002年的17年间,洛杉矶市警察开枪射击驾车人的案件增长了100多倍,至少造成25人死亡,30多人受伤,其中90%系因错误判断而开枪。(注9)2004年7月21日,正常赴美进行公务活动的中国公民赵燕被美国移民局警察戴上手铐后猛力抽打,身体多处受伤,精神受到了严重摧残。据2004年4月《纽约时报》报道,在过去15年中,有 328起刑事犯罪案件被误判,且有73人被判死刑,一半以上的人已经被关押了10年以上。据估计,现在美国有数以千计的无辜的人被关在监狱里。(注10)
美国号称“自由者的乐土”,但被剥夺自由人数的比例名列世界前茅。根据联邦调查局2004年11月公布的数字,2003年美国执法人员共拘留或逮捕了 1360万人次,全国每10万人中有4695.1人被逮捕,比上年增加0.2%。(注11)据美国司法部统计,从1980至2000年间,美国监狱在押犯人数由32万急剧增加到200万,翻了将近3番。从1995年到2003年,美国监狱的关押人数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目前,平均142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铁窗之中。如果加上假释、缓刑者,美国的犯人总数则高达600多万。据《芝加哥论坛报》2004年11月8日报道,2004年,美国在联邦和州一级监狱犯人数量已达147万,比上一年度增加2.1%。有11个州的犯罪人数增长率超过5%,其中,北达科他州的增长率高达11.4%,明尼苏达州为10.3%。监狱人满为患,供不应求。过去的十年中,美国为建造新监狱平均每年要花费70亿美元。自1984年以来,加州只新建了一所高校,却增建了 21所监狱。监狱成为一项巨大而且最有利可图的产业之一,雇佣工作人员总数达53万多,是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第二大雇主。私营监狱越来越普遍。美国有私营监狱100多座,分布在27个州;共有18家私人监狱管理公司。1980至1994年,美国囚犯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总价值从不到4亿美元急剧增加到11亿美元。
监狱管理混乱,虐囚和监狱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据《洛杉矶时报》2004年8月15日报道,过去25年来,全美共有40多个州的监狱系统曾经因为虐待犯人、监狱过于拥挤、犯人伙食太差或缺乏医疗保健服务而受到法院处罚。据美国《新闻周刊》2004年5月报道,在宾夕法尼亚、亚利桑那等州的监狱里,犯人在转到别的监狱或其他狱室之前经常被当众脱个精光,男犯人经常被迫穿上粉色女内衣以示羞辱,新来的囚犯时常遭殴打和咒骂,有时还被勒令在地上爬行。在纽约市的一家监狱里,一些狱卒将犯人往墙上猛撞,拧他们的胳膊和手腕,并强行对他们实施侮辱性的裸体检查。一些男性犯人有时被强迫裸体站在一群女狱警面前。有的女囚生病或怀孕,仍然需要带着镣铐去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有的女囚在无人接生的情况下分娩,有的在进行剖腹产手术之后被用脚镣锁在病床上。在美国监狱服刑的女囚中,有8万多人已做了母亲。女囚的未成年子女大约有20万。2000年到2003年间,美国监狱中有3000多名怀孕的女囚。在这段时间内,有3000多个女囚的孩子降生。(注12)据估计,美国至少有4万多名囚犯被关押在“超级监狱”,犯人在极小的单元内,常年见不到其他人,每天只有一小时放风时间。
监狱内性侵害事件普遍。据《纽约时报》2004年10月12日报道,美国监狱中至少有13%的犯人受到性侵害。在美国中西部7个州的监狱中,21%的囚犯在入狱后至少有一次受到性侵害的经历。女囚犯受到性侵犯的比例更高,差不多每4人中就有1人受到性侵犯,侵犯她们的通常是监狱的管教人员。
二、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
美国一向自诩为“民主的典范”,实际上,美国的民主是由金钱操纵的,存在诸多弊端。
美国的选举实际上是一场金钱竞赛。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的费用总计接近40亿美元,较2000年的大选多出近10亿美元,高出近三分之一。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被列为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选举,由2000年的近1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17亿美元。(注13)为赢得选举,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尽办法筹款。《华盛顿邮报》2004年12月3日报道说,自2003年1月1日到2004年11月22日,民主党共筹得3.898亿美元,共和党筹得3.853亿美元,两党的筹款数量均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大选,创造了新的纪录。
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2004年12月1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4年竞选一名参议院议员的平均费用是2518750美元,最高达31488821美元;竞选一名众议院议员的平均费用是511043美元,(注14)最高达到9043293美元。(注15)大选电视广告费创下历史新高,共和党、民主党阵营和外围组织在大选中投入的电视广告费,合计达12亿美元。广告播放达75万次,相当于2000年大选的两倍。仅在2004年10月1日至13日,共和党在广告宣传上就用去1450万美元,民主党在10月份前20天的广告费达2400万美元。在选举中,政党和利益集团既为他们中意的候选人捐款,也更直接地把资金用于最大限度地扩大他们自己对选举的影响。在马里兰州,一些公司老板的捐款高达13万美元。为回报这些大的政治捐款人,候选人当选后就为他们的利益服务,《巴尔的摩太阳报》把这种现象称为用金钱“购买权力”。(注16)由于38个州的地方法官需要选举产生,许多法官候选人开始打竞选广告,寻找捐款大户。一些利益集团也介入法官竞选。
美国选举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新通过的“2004美国选举法案”要求选民登记时必须提供身份、居住地等一系列证明,实际上剥夺了成千上万无家可归者的投票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规定服过刑的人员无投票权的国家。这使得500万服过刑的人员和13%的男性黑人丧失了投票权。(注17)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存在计票错误、投票机器故障、选民登记混乱、选举法律不明确、对选民缺乏尊重等许多问题。据《今日美国报》2004年12月28日报道,由于计票错误,在全国被抽查的10个县中,有1.2万张选票没有计算在内,相当于这10个县选民总数的十分之一;因为机器故障,仅俄亥俄州就有9.2万张选票没有记录在内;选民登记混乱造成五分之四的州在选举时选民的数据系统发生故障。(注18)至少在17个州发生了 35宗由民主党人提出的指控共和党违反选举法阻吓选民特别是少数族裔登记或投票的诉讼。在佛罗里达州,黑人被从选民登记名单中剔除,或者他们的选票遭到拒收的比例比其他人种高出10倍。英国广播公司(BBC)2004年9月22日报道说,在选举期间,经常有人向黑人选民散发传单诈称:凡欠付电费、房费、停车罚单的人将在投票站外遭到逮捕,以此恐吓黑人选民。在有的投票站外,有人假扮便衣警察,要求选民出示证件,而由于能拿出带照片证件的黑人还不到白人的五分之一,许多黑人选民因此被拒之门外。
与此同时,炮制真假不分的画面和语言陈述进入政治行为日程。竞选广告和政治辩论充满扭曲信息、错误资讯和谎言。据安能堡公共政策中心(The Annenberg PublicPolicy Center o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统计,2004年美国大选竞选广告中具有错误讯息、足以误导选民的比例,比1996年的50%还高。其中,共和党阵营的竞选广告至少有75%都夹带不实信息和个人攻击。在该中心的网站(www.FactCheck.org)上,至少列出100项以上此类讯息。
美国的新闻自由充满虚伪。在新闻自由的光环下,笼罩着权力和威胁。《纽约时报》2004年3月30日发表评论说,美国政府对诽谤手段的依赖在现代美国政治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政府随时准备滥用权力,威胁潜在的批评者。一本名为《审查官美国》的文集揭露指出,每当触及政府高官或大公司的过失,美国强大的新闻审查系统就猛咬一口,使坚持调查的新闻工作者成为最后的牺牲品。(注19)联邦调查局对伯克莱大学一位言论自由运动的领袖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监视,虽然没有显示他违反了联邦法律,但联邦调查局在没有获得法庭准许的情况下,雇人一直监视他每日的活动,并收集其个人资料。2004年7月16日,美国国务院违反大多数国家的通例做出规定,要求外国记者在等待延长签证有效期时必须离开美国。美洲记者协会年度报告对美国当局这种限制外国记者行动,严重侵犯新闻自由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注20)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有关人士认为,美国当局的措施反映出对他国媒体的排斥。(注21)在伊拉克,美国一方面宣称给伊拉克人民带来民主,另一方面却在镇压舆论。2004年3月28日,美军查封了巴格达什叶派主办的一家报纸,引发了数千名伊拉克人的抗议示威。9月27日,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美国出版协会等机构联名向纽约曼哈顿地方法院提交诉状,指控财政部外国资产管理局蓄意阻止伊朗、古巴和苏丹作家的文学作品进入美国,把针对伊朗、古巴和苏丹的经济制裁变为一种“审查制度”,阻止信息和思想自由传播。在另一起案件中,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罗得岛普罗维登斯电视台的记者吉姆·塔里卡尼与《纽约时报》的朱迪思·米勒和《时代》周刊的马修·库珀等8位记者因为拒绝透露秘密消息来源,被判有罪。《纽约时报》2004年11月10日指出:“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新闻自由受到了无所顾忌的侵犯。”
此外,近年来,有十多名外国记者在洛杉矶等数个机场被扣留。在 2003年3月,一位丹麦摄影记者在被抽取了DNA样本后遭驱逐。一位瑞士记者在华盛顿机场被拒绝入境,机场人员还强行给他拍了照并提取了指纹,同时不允许他同瑞士驻美使馆取得联系。5月,两批共6名法国记者在洛杉矶机场被拒绝入境,而他们赴美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采访一次博览会。两名荷兰记者在去采访一次电影界颁奖典礼时遇到麻烦。10月和12月,分别有1名英国和奥地利记者在机场受阻。2004年5月初,英国女记者埃琳娜·拉平受《卫报》委托到洛杉矶采访,她在洛杉矶机场被扣留并不得不接受审讯和搜身,被戴上手铐带到市中心的拘留所扣留26小时后被遣送回国。
三、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美国拒不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极对待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等痼疾像影子一样伴随着这个世界头号富国。贫困人口有增无减。据《巴尔的摩太阳报》2004年7月6日报道,从1970年到2000年,处于美国社会底层的90%的人平均年收入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基本上没有增加,挣扎着维持生计,而处于社会上层的10%的人平均收入增加了90%,享受着奢侈的生活,形成了对照鲜明的“两个美国”。(注22) 据《华尔街日报》2004年6月15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阿瑟·肯尼克尔(Arthur Kennickell)2003年秋季做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拥有所有个人或家庭持有股票总量的53%、债券的64%,占有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财富。(注23)在首都华盛顿,20%富有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20%低收入家庭的31倍。(注24)自2003年11月以来,大多数美国家庭的工资在持续下降。许多中低收入的家庭的收入无法跟上物价的上涨,不堪重负。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4年公布的数据,美国的贫困人口连续三年上升,2003年比上年增加130万,达到3590万人,贫困率达到12.5%,即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注25)
无家可归者问题日趋严峻。美国市长会议2004年12月15日公布的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要求紧急食品救助的平均增加了14%,要求紧急住所救助的平均增加了6%。(注26)据估计,美国目前有350万无家可归者。美国联邦预算却不再为新的低廉住房提供经费,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削减公共住房项目。圣地亚哥市(SANDIEGO)约有8000名无家可归者,而政府只能提供不到3000个临时床位。而那些没有得到“居住许可票”(LODGING TICKET)的人如果露宿街头将被视为“非法”而被传讯或拘押。2004年1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一名调查官员谴责美国政府在住房问题上存在着“大规模侵犯人权”的现象。
医疗保险危机日益突出。据《华盛顿邮报》2004年9月28日报道,在过去的4年中,美国医疗保险的费用连续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上涨,到2004年已经上涨了59%,比工资增长和通货膨胀大约快了5倍。大约有1430万美国人将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用于医疗方面的开支。(注27)目前,家庭医疗保险计划的价格超过了每年1万美元,许多家庭承受不起,享受医疗保险的工人从2001年的65%下降到2004年的 61%。(注28)2004年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3年增加了140万,达到4500万人,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5.6%。(注29)在德克萨斯州,大约四分之一的工人没有医疗保险。(注30)在加州,约有6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每年耗资600亿美元的福利系统面临崩溃。(注31)与此同时,医疗事故频频发生,成为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的第三大杀手。据《波士顿环球报》2004年7月27日报道说,入院治疗的25个患者中就有1人深受其害。从 2000年至2002年,每年有19.5万人因医疗事故而命丧黄泉,而实际数量可能比原先估计的多一倍。
四、关于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色人种普遍贫困,生存状况远不如白人。据英国《卫报》2004年10月9日报道,2002年,白人家庭净资产是8.8万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近三分之一的非裔家庭和26%的拉美裔家庭的净资产是负值。拥有住房的白人家庭为74%,而非洲裔和拉美裔家庭的住房拥有率均为 47%。黑人家庭的住房价值只是白人的65%;黑人买房和修缮住房申请抵押贷款遭拒绝的比例是白人的两倍;有些家庭甚至根本不指望买房。黑人因疾病、事故和凶杀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倍,黑人成为凶杀犯罪受害者而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5倍;黑人患艾滋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10倍,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 倍。(注32)据统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黑人人数是白人的3倍。黑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白人少6岁。
少数民族受到就业和职业歧视。据《今日美国报》2004年5月5日报道,2003年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收到有关工作场所种族偏见方面的指控29000件。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004年11月,黑人的失业率为 10.8%,白人是4.7%,(注33)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在纽约市,2003年有将近一半16至64岁的男性黑人没有工作。(注34)黑人不仅工作机会少,而且收入也比白人低。从事同样的工作,男性黑人的收入只相当于男性白人的70%。在加州等一些移民较多的地区,来美国工作的墨西哥劳工死亡率高达 80%,几成“死亡陷井”。来自于至少38个国家的未成年人从事着奴隶性劳动。(注35)在美国无力负担医疗保险的4500万人中,700万是非洲裔美国人,占美国非洲裔人口总数的近五分之一,这个比例比白人高77%。(注36)《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4年3月29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独立宣言》称人类生而平等,而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对这一“立国之本”的侮辱。
美国学校普遍盛行种族隔离式教育。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曾就著名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Brown v.Board of Edueation)做出判决,否定了当时美国一些学校的种族分离式教育以及“分离但平等”(“Separatebut equal”)的种族歧视观点。50年后的今天,美国学校黑人和白人分离的现象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有加剧趋势。美国南方有八分之一的黑人学生上的是黑人学生占99%的学校,约有三分之一的黑人学生上的是少数民族占90%以上的学校;在北方,超过一半以上的黑人学生上这种黑人和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注37)
美国大学校园种族主义抬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迪亚波罗河谷社区学院接连发现法西斯标语口号及白人至上主义标语口号,还包括使用武器和语言进行威胁。在加州小圣罗斯学院,校报刊载专栏文章攻击犹太人,引发抗议风潮;网站聊天室被白人至上主义分子占领。在达特茅斯学院,白人女生在筹款活动中拍卖“黑奴”。在南密西西比大学,一批白人在美式足球比赛结束后高喊种族主义口号,攻击4名黑人学生。在只有55名黑人学生的密歇根州奥利维特大学,有51名黑人学生在发生种族暴力事件及骚扰事件后退学。
种族偏见和偏执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仇恨犯罪增加。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4年11月22日公布的对16%的执法单位有关报告的统计,2003年美国发生的总共7489件仇恨犯罪案中,有3844宗与族裔仇恨有关。其中,针对黑人的族裔仇恨犯罪案达2548宗,占51.4%,是针对其他所有种族的此类犯罪总数的两倍多,有3150名黑人成为受害者。(注38) 而犯罪人当中62.3%是白人。(注39)此外,《洛杉矶时报》2004年5月3日报道,受“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影响,2003年,全美共发生针对穆斯林的仇恨事件1019起,同比增长69%。加州针对穆斯林的仇恨事件共221起,同比增长近3倍。
司法领域种族歧视司空见惯。有色人种被判刑和在监狱中被关押的比例明显高于白人。根据美国司法部2004年11月公布的报告,有色人种占美国在押囚犯人数的70%以上。29%的黑人曾经有过一次入狱经历。黑人只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2.3%,但是,到2003年底,美国联邦和州监狱关押的被判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40万名犯人中,44%是黑人,平均每10万非洲裔美国人中有3231名是犯人;19%是拉美裔人,平均每10万拉美裔美国人中有1778名是犯人;21%是其他有色人种。(注40)25至29岁的黑人男子被关押人数的比例为12.8%,而白人的比例仅为1.6%。(注41)黑人往往受到比白人更重的刑罚。犯同样的罪,黑人平均服刑期比白人长6个月,黑人被逮捕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性比白人大3倍,而且黑人犯罪比白人更难得到缓刑。(注42)
“9·11”事件后,美国借国土安全的名义公开限制公民权利,通过监听电话、追查访问过的网站、监控金融资金转移等多种手段,监视公民的一举一动,而少数民族、外国人、移民成为主要受害者。据统计,“9·11”事件以后,全美共3200万人曾面对种族歧视性调查问题。受到歧视性调查的人中,非洲裔最多,占 47%,其次为拉丁裔、亚裔,白人仅为3%。2004年6月23日,曾因殴打黑人司机罗德尼·金一案而臭名昭著的洛杉矶市警察局再爆丑闻,3名警察在追捕行动中对一名毫无反抗的黑人青年大打出手。(注43)与此同时,美国反移民浪潮日益高涨。2004年11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一年来,已有 157281名移民被遣返,比去年增加了8%,创下了新的纪录。逮捕的无证件外国人也增加了112%。(注44)另据报道,去年开始,在旧金山、巴尔的摩、费城、迈阿密、圣保罗、丹佛、堪萨斯和波特兰等许多州的城市,每天有几十名来自墨西哥或其他国家的移民被逮捕,并像嫌犯一样被强行带上沉重的电子脚镣。这种对待非法移民如同对待刑事罪犯的做法已经成为全国性的趋势。恐怖分子和非法移民的定义界限已经变得非常模糊。
五、关于妇女、儿童权利
美国妇女和儿童的状况令人担忧。
美国妇女受身体伤害和性伤害比例很高。2003年,美国共发生强奸案93433起,每10万妇女中有63.2人是受害者。(注45)据统计,平均每2分钟便有一名受害者遭性侵犯;每6分钟便有一名妇女被强奸。由于受到虐待而每年到医院急救中心接受治疗的妇女人数超过100万人。美国每年有1500名妇女被她们的丈夫、情人或同居者杀害。(注46)美国妇女有将近78%一生中至少经历了一次身体伤害,有79%至少经历过一次性伤害。(注47)而据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NationalInstitlite of Justice)2004年11月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到4年大学结束的时候,88%的妇女至少经历了身体伤害或性伤害中的一项,有64%的妇女两者都已经历过。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收到的指控中,对妇女性骚扰的指控增加了22%。(注48)美军性侵犯案件不断增加。《华盛顿邮报》 2004年6月3日报道说,从1999年到2002年,正式报告的陆军性侵犯案件的总数从658起增至783起,增加了19%,正式报告的强奸案从356 起增至445起,上升了25%。而在2002年2003年之间,正式报告的性侵犯事件又增加了5%,强奸案增加5%。另据英国《卫报》2004年10月 25日报道,到2004年9月份为止,迈尔斯基金会已经收到242名驻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和阿富汗的美国女军人在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期间提交的遭到强奸或者性骚扰的报告,另外还有发生在别的驻地女军人身上的431起性骚扰案。妇女的劳动和社会权利受到侵犯。据《太阳报》2004年7月16日报道,在过去十年间,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收到的指控中,性别歧视增加了12%。 2004年美国发生涉及160万女员工的沃尔玛公司性别歧视案和涉及340名女员工的摩根士坦利公司歧视妇女案,引起广泛关注。(注49)男女同工不同酬。据美国劳工部2004年1月的统计,美国中等收入的全职工作的妇女的收入仅为男子的81.1%。(注50)与此同时,《芝加哥论坛报》2004年8月 27日报道说,妇女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上升,达到12.4%。
美国妇女的劳动保护水平低。按照美国《家人生病请假法》的规定,大约只有一半产妇可以享受12周无薪休假,其余产妇则什么都没有。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与其它168个国家相比,美国工人享受的合法休假权更少,而产假和病假则几乎处于最低水平。“美国在立法保护劳动家庭的健康和福利方面大大落后于其它国家。”(注51)
儿童贫困现象严重。《芝加哥论坛报》2004年8月27日报道说,贫困儿童从2002年的1210万人上升至2003年的1290万人,贫困率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有 2000万孩子生活在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低收入劳动家庭”里。(注52)在加州,每6名儿童中就有1人没有医疗保险。(注53)洛杉矶地区每晚无家可归的儿童达8000人,仅拥有2500个床位的政府紧急避难所远不能满足无家可归者的要求。(注54)贫困使得许多儿童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美国146家最有名的高等学府中,只有3%的学生来自社会低收入阶层,而74%来自社会高收入阶层。
儿童是性侵害的受害者。美国每年大约有40万名儿童被迫在街头卖淫或从事各类色情活动。离家出走或无家可归的孩子是儿童性侵犯的最大受害者。从1998年到2003年,美国全国失踪和被剥削儿童中心(NationalCenter for Missing & Exploited Children)收到的有关儿童受到性剥削的报告由4573起上升到81987起。(注55)近年来,美国不断爆出教堂神职人员对儿童实施性虐待的丑闻。据美国天主教主教会议发表的报告,2004年,美国共有756名天主教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涉嫌对儿童进行性骚扰而被起诉。据信,在1950年到 2002年间,有超过10600名男孩和女孩遭到过近4400名各种神职人员的性侵犯。(注56)此外,美国每年有450多万学生在幼儿园和学校受到不轨性行为的袭扰,每十个孩子中就有一人受害。(注57)
暴力伤害频繁发生。据调查,有近20%的青少年生活在有枪的家庭中。(注58) 在华盛顿特区,2004年,有24个18岁以下的青少年被杀害,是2003年的两倍。(注59)在巴尔的摩市,到2004年9月27日,已经有29名青少年被杀害,2003年该市因暴力犯罪被杀害的青少年达35人。(注60)据美国司法部2004年11月29日公布的报告,2003年,约9%的9至12岁的美国学生报告在学校受到伤害威胁或遭到武器袭击致伤。(注61)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不愿去学校。
虐待和忽视儿童的现象大量发生。据《太阳报》2004年5月18日报道,2002年美国有90万青少年受到虐待,近1400人死亡。每年每10万青少年中有1.98人被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杀害,马里兰州的比例更高,每10万青少年中被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杀害达2.4人。(注62)据《休斯敦纪事报》2004年10月2日报道,德克萨斯州负责保护儿童权益部门每人每月要受理50件虐待和忽视儿童的案件。有三分之二的美国青少年拘留中心关押着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每天有2000 名青少年因为不能得到社区精神健康服务而被关押,有33个州的青少年拘留中心关押着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但对他们没有任何指控。(注63)从2003年 1月1日至6月30日,美国有15000名被关押在青少年拘留中心的青少年在等待着精神健康服务,有117个青少年拘留中心关押着10岁及10岁以下的儿童。(注64)管教系统完全不顾人权和安全,滥用药物、使用过分暴力手段、没有适当护理有精神问题的犯人,甚至把犯人关在笼子里。加州惩教局和少年惩教所相继出现丑闻,两名少年犯1月在遭狱警疯狂殴打后自缢身亡。(注65)
六、关于侵犯别国人权
2004年,美军虐待和污辱伊拉克战俘的行径被揭露,举世为之震惊。美军对待伊拉克战俘手段之残暴、行为之卑鄙,令人发指。他们强令战俘裸体,用内裤(甚至女人内裤)罩住头;用皮带拴住战俘脖子,在地上拖行;用军犬咬,用皮鞭打,用电棍击,有时还用针扎,在伤口上撒含磷的化学液。他们还强迫一些战俘裸体“叠罗汉”,自己站在顶上取笑,甚至用灯管和扫帚鸡奸。有些伊拉克平民百姓也遭到残酷的凌辱。美军虐囚事件严重违反了国际人权准则,引起世界公愤。《金字塔报》指出:“美国人真正的嘴脸暴露出来了。”国际红十字会发言人颇具嘲讽意味地说:“美国让全世界看到了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是一个民主的、法治的国家。”(注66)
根据美国《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早在几年前,在阿富汗的美军监狱里,调查人员就使用各种酷刑逼供,导致多人死亡。(注67)国际红十字会报告揭露,美军士兵在伊拉克战事结束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人模式”。“虐待,是审讯程序的一部分”。大约100多名伊拉克前军政高官被美军特别监押,每天有23小时都在密不见光的、狭小的混凝土密闭房间内度过,每天只允许走出禁闭室两次,包括洗澡与上厕所的时间每次只有20分钟。(注 68)2003年11月24日,阿布格莱布监狱12名囚犯遭枪击,有3名被打死。11月26日,伊拉克少将阿比德·哈米德·穆胡什将军在审讯过程中被强行推进睡袋并遭到肉体的摧残后窒息而死。(注69)据美联社2005年2月18日最新报道,2003年1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在阿布格莱布监狱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一名“幽灵”囚犯背剪双手活活吊死。当他被解开手铐放下时,嘴中鲜血“像打开的水龙头一样”喷涌而出。在美陆军督察长办公室确认并公布的94起虐俘案中,共造成39人死亡,其中20人被定性为谋杀。(注70)美军对儿童的虐待情况也相当严重。驻伊拉克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等7座监狱,关押了至少 107名儿童,(注71)他们不能与家庭联系,没有确定的关押期,也不知道何时会被审判,而且其中有些儿童遭虐待。一名曾在阿布格莱布监狱服役的美军下级军官证实,美军士兵对一些在押少年进行虐待,甚至对女童实施性侵犯。更为残忍的是,美军用狼狗恐吓未成年犯人,并比试看谁的狗能吓得他们大小便失禁。美军还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将巴勒斯坦驻伊拉克的两名外交官与90个男人关押在阿布格莱布监狱一间牢房里,在狱中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饱受折磨,时间长达一年。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认为,虐待被囚禁的伊拉克人的事件并非仅限于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而是系统性行为。美国白宫 2004年6月22日解密文件显示,国防部曾于2002年12月批准对关塔那摩囚犯使用严厉的审讯手段。2002年,在古巴关塔那摩美军监狱爆出虐囚丑闻后,美国国防部长竟公开宣称,《日内瓦公约》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被关押者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非法战斗人员”都应按照战俘来对待。(注72)美国国防部的一份类似备忘录也宣称,美国总统作为美军总司令可以不受美国法律和国际公约,包括禁止使用酷刑的《日内瓦公约》的约束,下令对在押人员使用酷刑。美国司法部备忘录表述得更为直白:“美国可以用国际法衡量其他国家在战俘问题上的行为,但华盛顿自己却不必遵守这些法律。”(注73)审讯人员接受的培训就是想办法虐待囚犯。据前受训人员披露,美军在培训囚犯审讯员时告诉受训者,他们可以给犯人造成肉体上的痛苦,但是在技术上不要超越《日内瓦公约》的规定。媒体揭露出照片中描述的美军士兵羞辱伊拉克囚犯的行为,正是他们所学的典型手段。曾负责管理巴格达阿布格莱布监狱的美军准将亚尼斯·卡尔平斯基告诉媒体,她的上司曾告诉她“囚犯就是狗”,“如果让他们认为自己在某一点比狗强,就会失去对他们的控制。”(注74)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却连续第三年寻求延长安理会的一项决议,以使军人违反有关规定也可以免受国际刑事法院起诉。在伊拉克发生虐待俘虏事件的情况下,这种作法受到联合国秘书长的强烈批评。(注75)就连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批评美国那些由高层制定并被广泛实行的政策是倒退,破坏了民主和法治的原则,缺乏对基本人权的尊重。(注76)
为了逃避国际社会的监督,美国在全球20多个监禁中心关押恐怖战争嫌疑犯,半数完全保密。在阿富汗至少有7座由美国控制的不受法律约束的秘密监狱,其中有一处被称为“ 地狱”。(注77)“人权第一”组织编撰了一份关于美国24个秘密审讯中心的报告,并认为这些监狱的保密性“使不当拘押和虐待不仅可能,而且不可避免 ”。(注78)为了对这些人进行刑讯逼供,同时能够规避美国法律,美国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私营企业租用了一架公务机,将恐怖嫌疑人一批批地送往其他国家。这架被媒体称为“虐囚航班”的飞机先后飞行300架次,到过美国以外的49个目的地,其中包括古巴关塔那摩湾美军基地等。嫌犯被送上飞机之前多被捆绑、嘴巴被堵并被施用镇静剂。(注79)在过去3年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秘密跨国转移了数千名俘虏,且绝大多数从未被起诉。
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军费开支仍在急剧增加。2005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法案总额4220亿美元,比2004财政年度预算增加21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军火商,大发战争财。2003年,美国常规武器的转让协议总额超过145亿美元,占全球军售总量的56.7%,比2002年的 136亿美元增加了9亿美元。伊拉克战争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救命稻草”。
美军的对外侵略和军事打击经常滥杀无辜。2004年5月,西班牙《起义报》开列清单,历数美军侵犯人权事件。文中引述了两句充满血腥味道的“名言”。1964年,美国将军柯蒂斯·勒梅说:“我们要将越南打回石器时代。”1875年,指挥屠杀印第安人的美国将军菲利普·谢里登说:“唯一的好印第安人就是死去的印第安人。”(注80)在伊拉克战争,我们依然可以闻到这种血腥味道。伊拉克临时政府卫生部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仅2004年4月15日至9月19日,伊拉克18个省中的15个省就有3487人死于战乱,其中妇女儿童328人,伤者达13720人。另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巴格达的穆斯坦西里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一项关于伊拉克平民死亡情况的研究报告估计,自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数比据战前正常死亡率计算的死亡人数多出1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在非正常死亡人数当中,暴力致死占大多数,而空袭是暴力致死的主要原因。(注81)美军滥杀无辜的事例不胜枚举。2004年1月3日,4名驻伊美军士兵曾逼迫两名伊拉克平民跳入底格里斯河,导致其中一人溺水死亡。5月19日,一架美军飞机袭击了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一个村庄,包括15名儿童和10名妇女在内的 45人丧生,婚礼被炸成葬礼。11月20日,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市的一辆客车行驶到市中心时,遭到驻守美军的枪击,7名平民被打死。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士证实,他所在排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杀死了30多名平民。他还亲眼目睹许多尸体遭到亵渎并慢慢腐烂,许多受伤的平民不曾接受治疗便被抛弃在路旁。(注 82)此外,美军进驻伊拉克以来,还经常借搜捕反美武装人员之机劫掠平民,遭到搜查的伊拉克人90%都是无辜者。美军至少已经制造了数千起抢劫事件。
美国对联合国人权机制进行阻挠和抵制。联合国酷刑问题和健康权特别报告员联合要求访问美军关塔那摩基地,任意拘留问题工作组亦提出访问的要求,美政府一概采取拖延策略,不予理睬。一些主持正义的发展中国家在59届联大第三委员会专门提出了“美国民主和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对美在反恐中侵犯人权、虐囚、控制新闻媒体、选举制度漏洞表示强烈关注。
促进和维护人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责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自称其人权完美无缺,无需改善,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世界人权发展进程之外,将自己视为人权的化身,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美国也不应例外。美国自身的人权问题一大堆,还到处穷兵黩武,粗暴侵犯别国主权,不断在国际上制造侵犯人权的悲剧。美国政府理应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正视自己存在的严重问题,而不应热衷于发表《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进行指责。美国政府这种在人权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把人权作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的做法,必然遭到国际公正舆论的反对,使自己陷于孤立和被动。
注:
1.www.ojp.usdoj.gov/bjs
2.Killings in D.C. Fewest Since '86, TheWashington Post, January l, 2005.
3.The Los Angles Times, September 8, 2004.
4.Killing at Job Sites Soaring, The CincinnatiPost, November 12, 2004, www.cincypost.com/2004/11/12/violencelll204.html
5.www.jointogether.org/gv/resources/facts/reader/0,2055,267418,00.html
6.www.jointogether.org/Z/0,2522,575444,00.html
7.www.hsph.harvard.edu/hicrc
8.Report:Gun Violence Surging in Detroit,Associated Press, August 16, 2004.
9.The Los Angles Times, February 29, 2004.
10.Study Suspects Thousands of FalseConvic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9,2004.
11.USA Today, November 8, 2004.
12.[墨西哥]《千年报》(Milenio)2004年2月21日报道。
13.www.opensecrets.org/overview
14.www.opeasecrets.org/overview
15.www.opensecrets.org/overview/topraces.asp?cycle=2004
16.Buying Power, The Baltimore Sun, April 5,2004.
17.[墨西哥]《千年报》(Milenio)2004年10月22日报道。
18.Election Day Leftovers, USA Today, December28, 2004.
19.[德国]《商报》2004年3月17日报道。
20.美联社危地马拉安提瓜2004年10月24日电。
21.[墨西哥]《千年报》(Milenio)2004年6月20日报道。
22.Two Americas, The Baltimore Sun, July 6,2004.
23.U.S. Led a Resurgence Last Year AmongMillionaires World-Wid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June l5, 2004.
24.D.C. Gap in Wealth Growing, The WashingtonPost, July 22, 2004.
25.Census: Poverty Rose By Million,USA Today,August 27, 2004. More Americans Were Uninsured andPoor in 2003, Census Finds, The New York Times,August 27, 2004.
26.www.usmayors.org
27.Higher Costs, Less Care, The WashingtonPost, September 28, 2004.
28.Health Plan Costs Jump 11%, The WashingtonPost, September 10, 2004.
29.Census:Poverty Rose by Million, USA TodayAugust 27, 2004.
30.[西班牙]《起义报》2004年5月11日报道。
31.The Los Angles Times, May 6, 2004.
32.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4,Issued by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March 24, 2004, www.nuL.org/pdf/sobaexec.pdf
33.bls.gov/news.release/pdf/empsit.pdf
34.Nearly Half of Black Men Found Jobless, TheNew Yorks Times, February 28, 2004.
35.埃菲社旧金山2004年9月26日电。
36.www.johnkerry.com/communities/african-americans/gw_record.html
37.Schools and Lives Are Still Separate, TheWashington Post, May l7, 2004.
38.美联社华盛顿2004年1月26日电。
39.www.fbi.gov/pressrel/pressrel04/pressrel/12204.htm
40.www.ojp.usdoj.gov/bjs/abstract/P03.htm
41.A Growing Need for Reform, The BaltimoreSun, June 20, 2004.
42.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4,Issued by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March 24, 2004, www.nul.org/pdf/sobaexec.pdf
43.法新社洛杉矶2004年6月24日电。
44.[阿根廷]《民族报》(Diario La Nacion)2004年11月21日报道。
45.FBI Releases Crime Statistics 2003, www.fbi.gov/pressre/04/crimestat102504.html
46.[墨西哥]《千年报》(Milenio)2004年9月26日报道。
47.www.ncjrs.org/pdffiles1/nij/197019.pdf
48.Women Workers in U.S. Have Bias in Common,The Baltimore Sun, July 16, 2004.
49.Wal-Mart Bias Case Becomes Class Suit, TheBaltimore Sun, June 23, 2004. Morgan StanleySetttles Bias suit with Million, The New YorkTimes,July l3,2004.
50.www.bls.gov/news.release/wkyeng.nro.html
51.美联社波士顿2004年6月17日电。
52.美联社华盛顿2004年10月12日电。
53.The Los Angles Times, May 6, 2004.
54.The Los Angles Times, March 6, 2004.
55.Child Exploitation Reports Soar, USA Today,February 27, 2004.
56.法新社2005年2月17日报道。
57.美联社2004年7月14日报道。
58.www.jointogether.org/z/0,2522,570891,00.html
59.Killings In D.C. Fewest Since '86, The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 2005.
60.D.C.Juvenile Death Toll Rises With Boy'sShooting,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28, 2004.
61.www.ojp.usdoj.gov/bjs
62.Md,Child Abuse Deaths Exceed NationalAverage, The Sun, May 18, 2004.
63.democrats.reform.house.gov/Documents/20040817121941-41051.pdf
64.Many Youths at Detention Centers AreMentally Ill, USA Today, July 8, 2004.
65.《星岛日报》2004年3月18日报道。
66.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10, 2004.
67.The Observer, March 14, 2004.
68.美联社2004年5月11日电。
69.路透社华盛顿2004年10月4日电。
70.美联社华盛顿2004年7月23日电。
71.[德国]《青年世界报》2004年7月6日报道。
72.美联社华盛顿2004年5月12日电。
73.[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004年5月22日报道。
74.新华社2004年6月16日电。
75.路透社联合国2004年6月17日电。
76.The Washington Post, May 14, 2004.
77.拉美社喀布尔8月16日电。
78.The Times, September 11, 2004.
79.The Times, November 14, 2004.
80.[西班牙]《起义报》2004年5月12日报道。
81.美联社伦敦2004年10月28日电。
82.The Independent, May 23, 2004.
《200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
2004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下称《报告》)。与往年一样,美国又一次充当“世界人权警察”,在《报告》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与往年一样,美国又一次在《报告》中“遗漏”了美国在人权方面存在的积弊和问题。因此,我们也不得不像往年一样,帮助美国把美国的人权纪录补上。
一、关于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美国社会长期充斥暴力犯罪,司法侵权严重,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美国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极其严重的国家。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3年6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共发生1,190万起凶杀、强奸、抢劫、盗窃等刑事案件,其中底特律市发生刑事案件19,940起,每10万人口中就有2,073人犯罪;巴尔的摩每10万人口中有2,055人犯罪。在个人犯罪案件中,谋杀与强奸案2002年分别比上年上升0.8%和4.0%。(注1)2003年9月15日,美国卫生局局长卡莫纳在一次研讨会上承认,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杀人案发生率最高的国家。2003年8月,美国司法部发表报告称,2000年美国共发生15,586件凶杀案,而2001年是15,980件,2002年是 16,110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注2)2003年12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报告说,2003年上半年,虽然美国总的犯罪率有所下降,但全国被谋杀的人数却上升了1.1%。(注3)2003年1月到8月,华盛顿地区发生了166起凶杀案,比上年增加5.1%。芝加哥被称为“谋杀之都”,2002年该市有648人被谋杀,2003年又有599人被杀害,平均每10万人中有22.2人被杀。(注4)在纽约,2003年被谋杀的人数达到596人。(注5)在加利福尼亚,2002年谋杀案数目同比上升了11%。美国司法政策协会认为,美国现有的司法系统无法保证社区居民的安全和健康。
美国个人拥有枪支数量世界第一,枪支泛滥,涉枪犯罪激增。美国犯罪受害者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美国发生了35万起持枪刑事犯罪的案件,在2001年发生的 15,980起凶杀案中,63%是枪击案。2003年8月27日,芝加哥市一名失业男子持枪闯入汽车零件供应公司,打死7名昔日同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血案。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公布的数据,2000年美国的自杀者中,56.5%的人是用枪支自杀的,达到了16,586人。(注6)枪支管理不善,造成青少年涉枪犯罪案件经常发生。据报道,自2003年8月中旬以来,美国公立学校至少有18人因暴力案件致死,50人受伤。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公布的材料,美国校园发生的学生枪击案中,50%以上凶犯的枪支来自家庭或朋友,而在学生用枪自杀事件中,80%以上的枪支来自家庭或朋友。(注7)
黑社会势力猖獗,毒品泛滥,祸及人民生活和安全。据美国全国青年黑帮研究中心(National Youth Gang Center)公布的报告,2002年全美共有21,500个黑帮组织,黑社会成员总数多达731,000人。2003年4月,纽约发生黑帮枪战,造成一名无辜妇女遇害。2003年夏天,因为频繁发生与黑帮团伙有关的暴力事件,警方曾不得不宣布该市进入紧急状态。(注8)毒品犯罪日益猖獗,呈现出团伙化、暴力化、跨国走私以及同恐怖组织相勾结等新特点。因毒品引发的犯罪比例逐年升高。据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材料,在美国联邦监狱的在押犯人中,超过一半的犯人与毒品犯罪有关。(注9)据华盛顿市市长安东尼·威廉姆斯(Anthony A. Williams)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在华盛顿60万人口中,有6万人吸毒或酗酒,每年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亿美元。在华盛顿因暴力犯罪被逮捕的人中,有一半的人吸毒。(注10)近年来与毒品泛滥相关的艾滋病患者人数也有所增加,美国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全美被诊断患艾滋病的人数比上年增加了2.2%,达到42,136人。(注11)
司法侵权是美国社会的一大恶性痼疾。警察任意施暴,致人死伤事件经常发生。2003年1月新年伊始,纽约就发生数起警察在抓捕犯人时随意开枪事件,从1月1日到1月5日的短短5天里,纽约警察开枪打死4人。 2003年12月,辛辛那提黑人男子纳萨尼尔·琼斯因与警察发生争执,遭到6名警察围殴致死,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据美联社报道,底特律市的一名妇女在停车场被警察盘查中,仅因与警察发生争执,该妇女就被警察用利刃割断一根手指,割伤一根手指,并被打耳光和撕断头发。“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以保障国土安全和反恐为名颁布了《爱国者法案》,该法案中许多内容使公民特别是少数族裔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侵害。《爱国者法案》重新授权有关部门对公民进行窃听,查看公民上网记录、私人信件和电子邮件,甚至允许联邦调查局监视公民阅读书籍的情况,从图书馆收集读者的读书记录,从而判断读者是否受到恐怖主义影响。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决议明确指出,美国人民的民权正受到《爱国者法案》的威胁。对此,《太阳报》2003年8月发出了“为读书自由而战”的呼吁。(注12)
美国号称是“自由者的乐土”,但美国囚犯比例居全球之首。据美国司法部2003年7月公布的数据,2002年全美在押犯人超过2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6%。整个监狱系统每周都要增加700名新囚犯。全国每10万人中有在押犯701人。(注13)监狱人满为患,在押犯人受到非人道待遇。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为减少巨额财政赤字,美国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明尼苏达州、艾奥瓦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等降低了囚犯的伙食标准,具体内容包括减少犯人每日伙食所含热量,以及把每周末和节假日的一日三餐减少为两餐等。根据大赦国际公布的报告,美国有超过 70万犯人被关押在高压管制的监狱,他们每天有23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被关押在牢房中,受到残忍、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对待。由于警察和监狱看守人员对犯人过分使用强制手段,去年被高压电击枪击打致死的至少有3人。(注14)
监狱内性侵害事件普遍。据2003年9月人权观察发表的报告,在美国监狱中,有五分之一的男性犯人在监禁期间面临强迫性接触危险,十分之一的人被强奸。女性犯人则是监狱看守人员性袭击的对象。在一些监狱里,女犯人受性侵害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一。(注15)被关押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少年监狱的9名少女和他们的亲属控告该监狱的看守,称她们在狱中被毒打、强奸、怀孕后被强迫堕胎。男性看守看少女犯人洗澡和进行脱衣检查,少女犯人只有与男性看守发生性关系后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待遇,得到可乐等食品。
据统计,美国监狱中有六分之一的犯人患有各种包括精神分裂、精神紊乱和严重精神沮丧症的精神疾病。监狱中患精神疾病的人的比例比普通人高3倍多,(注 16)患者人数高达二三十万。人权观察称,美国监狱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精神病院。(注17)监狱中的这些精神病患者不但得不到适当的治疗,而且还时常面临冷落、虐待和凌辱。一名叫乔治娅的女精神病患者为了得到香烟或咖啡等小物品而多次遭到强奸。(注18)
二、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
被视为美国民主标志的总统大选,实际上是有钱人的金钱游戏和竞赛。为获得足够的竞选资金,总统候选人不得不到处募集资金,而捐赠者大多是美国的财阀和阔佬。在2000年布什和切尼竞选总统期间筹款达1.13亿美元,创下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预计布什和切尼2004年为竞选连任筹集的经费将达2亿美元。(注19)美国“责任政治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最大的军火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政治人物竞选的最大捐款人。1999至2000年间,该公司针对各种政治竞选,共投入了106亿美元。该公司不仅是国会武器服务委员会最主要的赞助商,也是国会拨款委员会位列前十名的捐款者。
美国标榜的新闻自由也受到广泛批评。美国州立索诺马大学的调查报告称,美国的言论、舆论和新闻自由正处在危机之中。(注20)美国媒体卷入越来越多的新闻欺诈中,2003年6月5日,《纽约时报》两名高级主编因报道欺诈丑闻辞职。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Plagiarism.org”网站负责人约翰·巴里说,许多媒体都有这个问题。(注21)美国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和控制十分严厉。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美国对新闻界竭尽封锁、垄断之能事,以极端的霸权践踏新闻报道真实、公正的原则。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资深记者彼得·阿内特因为“只是说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就被公司解雇。许多国际媒体在伊拉克的采访行动处处受到制约。“无国界记者组织”指责驻伊拉克美军频频干涉记者的新闻自由,称干涉次数之多令人震惊。(注22)2004年1月,美国任命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对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发布禁令,禁止该台在1月28日至2月27日期间报道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的活动。一本由15名美国新闻记者合写的《黑名单》的书中称,美国新闻自由面临危险。该书作者之一,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有线新闻电视公司记者克里斯蒂娜·伯耶松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说,当局控制着媒体传播的信息,而记者则变成了当局的“速记员”。(注23)美国还多次在伊拉克袭击新闻媒体和记者。2003年4月8日,美军轰炸了一家阿拉伯电视台驻巴格达办事处,造成一名摄影记者当场死亡。
三、关于劳动者生存状况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发达国家,但美国政府至今拒不加入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对劳动者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漠不关心,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等问题十分严重。
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003年的报告指出,美国贫富差距之大为近70年来之最。占美国人口总数1%的最富有的人,所占有的财富超过占人口总数40%贫困人口所拥有的财富总和,富人财富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从1979年的7.5%上升到2000年的15.5%。(注24)美联储的一份报告显示,1998年到2001年,美国最富有人口与最贫穷人口之间的财富差距扩大了70%。(注25)美国政府的某些政策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美国智库环境工作组2003年的报告称,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使大农场主得到超过70%的政府补贴,大农场主与普通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迫使许多农民濒临破产。(注26)
贫困和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年度经济报告公布的数据,美国的贫困人口连续两年上升,2002年比上年增加170万,达到3,46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1%,贫困率比上年增长了0.4个百分点。其中极度贫困人口从 1,340万人增长至1,410万人;贫困儿童的比例从2001年的16.3%上升至2002的16.7%。(注27)2001年以来,美国贫苦家庭的增长率为6%,美国现有730万个贫困家庭,有3,100万人面临饥饿。在25个大城市中,需要应急食品的人平均增加19%,依靠食品券的人数增加到 2,200万,排队领取免费食品的“贫困大军”队伍越来越长。(注28)2003年10月美国农业部发表的报告称,2002年全美有1,200万个家庭担心买不起食品,380万个家庭实际上有人在挨饿。2003年12月18日,美国市长会议公布的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25个城市中,2003年要求紧急食品救助的人数比2002年平均增加了17%,87%的城市认为2004年人数还会增加。无家可归者人数继续攀升。据美国全国无家可归和贫困法律中心(National Law Center on Homelessness and Poverty)公布的材料,2002年,美国有300多万人无家可归。(注29)华盛顿的无家可归者比例最高,估计约2万人有无家可归的经历,近400 个家庭申请紧急住所救助。(注30)仅2002年4月份,纽约就有38,476人在援助中心过夜,其中包括16,685名儿童。据美国市长会议2003年 12月公布的调查报告,过去的一年要求紧急住所救助的人数增加了13%,88%的城市认为2004年情况会更糟。近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此提醒美国:应将“居者有其屋”视为最基本的人权。芝加哥无家可归者联合会认为政府没能为大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更批评当地政府要在5年内强制收回当地 8,000处住房的做法违反了国际人权法。
劳动安全缺乏保障。美国法律规定,只有在雇主“蓄意”破坏安全规定的条件下发生的工伤事故才可能提交到司法部门。即使发生了耸人听闻的案件,雇主也很少被确认为“蓄意”而提起公诉。《纽约时报》曾经援引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署调查报告说,1982年至2002年的20年中,因雇主“蓄意”违反安全规定而导致工人死亡的案例有1,242起,没有被起诉的占了93%。20年来,全美因雇主违反安全规定导致工人死亡的事故有2,197起,而雇主被监禁的总时间还不到30年。医疗保健状况变差。2003年9月美国人口普查局发表报告,2002 年美国没有健康保险的人数比2001年上升了5.7%,达到4,360万,占总人口的15.2%,是最近10年中单个年份增加最多的一年。(注31)据调查,从1987年到2001年,美国大公司中没有健康保险的职工比例从7%上升到11%。(注32)无钱看病的越来越多。在内布拉斯加州,25万名单身母亲失去了以前享受的免费医疗。在亚利桑那州,大约6万名儿童将不再有医疗保障。(注33)
四、关于种族歧视
2003年是已故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40周年。40年过去了,美国黑人及少数族裔人追求的平等权利仍然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美国的种族歧视源远流长,积弊很深,已成为渗透社会各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据联合国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在美国,犯有同样罪的黑人和有色人种往往受到比白人重2至3倍的惩罚,杀害白人被判死刑的黑人是杀害黑人被判死刑的白人的4倍。在美国监狱中关押的黑人和被判死刑的黑人的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在各州监狱中,大约47%的囚犯为黑人,16%的囚犯为拉美裔。黑人占全美人口的13%,但因毒品犯罪被逮捕的人中黑人占35%,因毒品犯罪被定罪的人中53%是黑人。美国目前有75万多黑人被关在监狱,超过监狱犯人总数的35%,有近200万黑人处于不同形式的管教监督之下,22%的30至34岁的黑人男性有坐牢记录,而白人只有3%。每千名黑人妇女有36人一生中有坐牢的可能,而千名白人妇女中只有5人。(注34)
黑人的贫困率、失业率居高不下。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11月,美国白人的失业率为5.2%,而黑人的失业率高达10.2%,几乎是白人的两倍。(注3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黑人的贫困率高达24.1%,比前年的22.7%增长了1.4个百分点,20.2%的黑人没有健康保险。黑人中等家庭年均收入比美国普通中等家庭年均收入少40%。(注36)住房市场存在种族歧视。2003年4月,“全美公平住房联盟”(National Fair Housing Alliance)发表报告称,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共收到25,246件有关住房歧视的指控,其中72%是黑人、残疾人或有孩子的家庭提出来的。对购房人的出生国籍的歧视由2001年的10%上升到2002年的12%。(注37)黑人通常要比白人花更多的钱买房,但买到的房子却不如白人的好,且要付更高的贷款利息。2003年7月《太阳报》报道,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近期的研究表明,花同样多的钱买房,黑人买的房子市场价值只相当于白人买的房子的82%,而且高利息贷款的住房在黑人居住区比在白人居住区高出5倍。(注38)种族隔离在学校中死灰复燃。200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1/3以上的非洲裔美国学生就读的学校非白人学生超过90%。自1988年以来,由于法院的一系列的裁决和联邦政策的变化,许多学校放弃了在班级中强制性种族融合的做法。1991年最高法院裁决允许恢复社区学校,不再要求用校车接送外区黑人学生,导致了黑人学生开始从白人学校消失。与此同时,南方一些地区比较富裕的白人则脱离了公立学校系统,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几乎是清一色白人的私立学校。《纽约时报》评论指出,美国中小学校园种族分化情况严重。在白人学生占大多数的学校上学的黑人学生,常常感到不受欢迎、受歧视甚至有恐惧感。(注39)
有色人种上大学的比例明显低于白人。2003年10月,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 Council on Education)发表报告称,在18到24岁的人口中,40%的黑人和34%的西班牙裔人能上大学,而白人的比例是46%。(注40)另据2003年 3月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材料,同等学历的黑人和白人,获学士学位的黑人收入比白人低24.5%,获硕士学位的低21.2%,获博士学位的低 28.1%。(注41)美国对移民的歧视趋于严重。“9·11”事件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包含多项侵犯人权内容的《反恐怖主义法》,该法案准许无限期拘捕移民、检查所有秘密档案、在公共和私人场所进行监视活动、偷听电话和进行秘密调查等。2003年6月,美国总检察长格伦·法恩(Glenn Fine)发表的调查报告披露,“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当局以违反移民法为由拘留了762名外国移民,他们平均被关押近3个月,但后来调查表明他们与“9·11”事件没有关联。(注42)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芝加哥在其名为“地标行动”(Operation Landmark)的行动中,秘密调查了在机场、高楼等公共场所工作的部分人员的背景,一些移民在没有任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被逮捕并驱逐出境,政府拒绝向外界公布这一针对移民的特殊政策的详情及移民被无故拘留和驱逐的情况。报告认为,这种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的“秘密警察”行为,侵害了在美数百万移民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注43)另据报道,在美国有1,200名移民没有指控即被拘押,目前至少还有484人仍被扣押,美国政府至今拒绝透露这些被拘押人的身份。(注44)
移民儿童备受虐待。根据大赦国际的报告,每年来美国寻找亲属,或为了逃避虐待、战争和国内反叛武装的征兵而前往美国的儿童中,至少有5,000多名被美国拘留。这些儿童与成年罪犯关在一起,受到了脱衣搜身、戴手铐脚镣和拷打等虐待。这些来自全世界的从蹒跚学步的幼儿到十来岁的孩子往往一关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宾夕法尼亚州一个拘留所的儿童因说“我能用厕所吗”而未说“我可以用厕所吗”等小过失而受到拳打脚踢。得克萨斯州一个拘留场所的人员会因为孩子犯过错而收回毯子和褥垫,关掉空调。(注45)据报道,美国还关押了一批被美国列为“非法战斗人员”的囚犯,其中有3 名年龄在13到15岁之间。(注46)
五、关于妇女、儿童与老人状况
美国在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人权方面的纪录一直乏善可陈。
美国妇女不能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参政权。据“美国妇女和政治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Women and Politics)统计,2003年美国共有59名妇女当选国会众议员,14人当选参议员,分别占众、参两院议员总数的13.6%和14.0%。2003 年虽然各州女议员人数有所增加,女议员的人数仍只占各州议员总数的22.3%。(注47)
妇女在就业和收入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 2003年5月,“美国大学妇女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公布的报告表明,美国妇女就业仍主要集中在收入较低的“粉领”工作,如秘书、售货员、餐馆服务员等。(注48)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显示,2002年美国16岁及16岁以上妇女平均每周收入为530美元,而同龄段的男子是680美元,妇女收入仅为男子的77.9%。劳工部的分析指出,收入低于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女性比例是男性的两倍,在白人和西班牙裔人口中,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成为低收入者。(注49)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与性侵犯十分严重。据白宫2003年10月公布的材料,2001年美国共发生70万起家庭暴力事件。在每年被杀害的妇女中,三分之一是被她们现在或以前的丈夫或伴侣杀害的。(注50)美国“反对家庭暴力全国联盟”(National Coalition 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的一项调查表明,92%的妇女把家庭暴力和性侵害列为最主要担忧之一,三分之一的妇女在成年期至少遭受过一次身体侵害,但只有七分之一的家庭暴力案件引起警方注意。美军一份有关美国空军学院性骚扰丑闻的调查报告指出,在接受调查的579名女学员中,有109人表示她们曾受到过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性骚扰和性侵犯,几乎占到总数的20%。美国对少年儿童的保护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美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没有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之一。美国各州自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都降低了针对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有的州甚至在成人法庭审判10岁的少年犯。据美国司法部统计,在全美50个州中,有27个州规定了追究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加利福尼亚等大多数州是14岁,科罗拉多等州是12岁,堪萨斯等两个州是10岁。在没有规定最低年龄的州,法官可以根据犯罪的严重和恶劣程度,决定在少年法庭还是移交一般刑事法庭进行审判。2002年,加利福尼亚州一名15岁的少年因开枪杀害了两名同学,被法庭判处50年监禁。同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18岁中学生布赖恩·罗伯特森在学校机房的电脑上写了一篇情节“暴力异常”的小说,被逮捕并面临被判最高10年的有期徒刑。
美国是世界上对未成年人判处并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据2004年1月21日大赦国际公布的材料,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世界上已知的对少年犯执行死刑的三分之二发生在美国。1990年以来,全世界共有34起对少年犯执行死刑的案件,其中19起发生在美国。(注51)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放弃对未成年者执行死刑的时候,美国的某些政治家却要求降低执行死刑的年龄限制,联邦最高法院甚至将其限定为16岁。目前,美国有80名这样的少年囚犯正在等待被处死。(注52)
美国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儿童贫困率最高和预期寿命最短的国家。(注53)2003年9月,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字表明,2002年美国少年儿童贫困率达到10.4%,(注54)人数上升到1,300万人。(注55)全国儿童11.6%没有健康保险。在美国数百万无家可归者中,少年儿童占有相当数量。美国市长会议2003年报告指出,在无家可归的家庭中40%是有孩子的家庭,要求食品救助的人中59% 有孩子和父母。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美国在全世界27个较为富有的国家中,儿童因暴力和疏于照顾而死亡的人数最多。(注56)
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在美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10%的人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疾病,有的严重到足以造成犯罪的程度,但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得到治疗。(注57)充斥在美国传媒上的暴力行为对少年儿童造成不良影响。据统计,美国青少年在18岁以前每人在各种传媒上能够看到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注58)美国青少年对打斗、凶杀司空见惯,耳濡目染导致对暴力的崇尚,恶性暴力事件发生机率相应升高。
儿童经常是性侵犯的受害者。近年来,美国不断爆出牧师骚扰、调戏和强暴儿童的丑闻。2003年6月,《今日美国报》报道说,在过去的18个月,全美 4.6万名牧师中,估计有425人因涉案被革职,其中不乏对儿童的性侵害。(注59)另据报道,自2003年6月以来,至少有1,000多人因涉嫌儿童色情活动在美国被捕。在被捕的人当中,还有约400人被指控利用因特网制作与传播儿童色情信息。
老年人受到歧视,自杀比率高。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只占全国人口的13%,但在自杀者中间,老人却占到19%。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1999年,在15至24岁的人当中,每10万人有10.3人自杀,但在老年人中间,这一比例却达到10万分之15.9,几乎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这一数字意味着当年有6,000名老人自杀。
六、关于侵犯别国人权
近年来,美国在国际上实行单边主义,到处穷兵黩武,粗暴侵犯别国主权,留下许多侵犯人权的劣迹。美国的军费开支居世界之首,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商。美国军费开支2004财政年度达到了4,005亿美元,比所有其他国家的国防预算总和还要多。据《纽约时报》2003年9月25日报道,美国2002年销售的常规武器占全球常规军火贸易总额的45.5%,居世界第一。根据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美国2002年出售给发展中国家的常规武器为86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当年常规武器采购总额的48.6%。美国到处炫耀武力,发动战争。美国粗暴侵犯别国主权和人权的行为在国际上居于首位。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使用武力就达40多次。另据美国著名报人、作家威廉·布鲁姆不久前撰写出版的《谁是无赖国家》一书的统计,1945年以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曾经试图推翻40个以上的外国政府,镇压了30个以上民族主义运动,先后造成数百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使更多的人陷入痛苦和绝望的境地。
美国是在海外驻军最多的国家,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36.4万军队。美国驻军在当地侵犯人权的事屡见不鲜,仅2003年美军方就接到海外驻军的88起“不端行为”的报告。2003年5月25日,驻日本冲绳的美国一海军陆战队士兵,打伤并强奸了一名19岁的日本少女,被判入狱三年半。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驻日本冲绳的美军不断发生强奸妇女的案件,被检举犯罪的美军士兵多达百人。 2004年2月7日,澳大利亚警方逮捕了3名涉嫌对2名澳大利亚妇女进行性侵犯的美海军陆战队队员。2003年9月,3名美海军“小鹰号”航空母舰的官兵,在日本神奈川县打劫一出租车司机,并将其打成重伤,被判入狱4年。2003年10月,伊拉克巴格达一位女工程师当时因随身携带一本《古兰经》拒绝被警犬嗅身,被美军戴上手铐,被迫在酷日下站了一个小时,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
长期以来,美国国务院每年发表《国别人权报告》,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无视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同和差异,不顾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人权模式,对别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无理指责,而对自己的人权问题熟视无睹,充分暴露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和霸权主义的实质。美国的人权纪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更与其自我标榜的“人权大国”形成强烈的讽刺。美国理应正视自己在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反省自己在人权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所作所为,停止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的不得人心的做法。(完)
(注1)[美国]《太阳报》,2003年6月18日。
(注2)《今日美国报》,2003年8月25日。
(注3)《今日美国报》,2003年12月16日。
(注4) 美联社芝加哥2004年1月1日电。
(注5) 美联社芝加哥2004年1月2日电。
(注6) Gun Violence,Related Facts,www.jointogether.org
(注7) Most Guns Used in School Shootings from Family,Friends,www.jointogether.org
(注8) 《今日美国报》,2003年12月16日。
(注9) 《华盛顿邮报》,2003年7月28日。
(注10)《华盛顿邮报》,2003年12月2日。
(注11) 《华盛顿邮报》,2003年7月28日。
(注12)[美国]《太阳报》,2003年8月18日。
(注13)《华盛顿邮报》,2003年7月28日。
(注14) 2003 Report: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mnesty Intemational,www.amnestyusa.org
(注15) Editorial,Doing Something about Prison Rape,http://www.hrw.org,26/09/2003
(注16) United States:Mentally Ill Mistreated in Prison,www.hrw.org/2003/10/US102203.htm
(注17) 埃菲社2003年10月21日电。
(注18) 埃菲社2003年10月21日电。
(注19)[英国]《独立报》,2004年1月20日。
(注20)[西班牙]《起义报》2003年11月30日。
(注21) 路透社旧金山2003年6月5日电。
(注22) 路透社2003年10月20日报道。
(注23)[法国]《费加罗报》,2003年5月8日。
(注24) 英国广播公司2003年9月25日报道。
(注25)[英国]《卫报》,2003年1月24日。
(注26) 美国广播公司2003年10月9日报道。
(注27)《纽约时报》,2003年9月27日。
(注28)[西班牙]《世界报》2003年5月19日。
(注29) Homelessness and Poverty in America,www.nlchp.org
(注30) A Snapshot of Homelessness in the Metropolitan,www.naeh.org
(注31)《华盛顿邮报》,2003年9月30日。
(注32)《华尔街日报》,2003年10月22日。
(注33)[西班牙]《世界报》2003年5月19日。
(注34)《华盛顿邮报》,2003年5月21日。
(注35) Employment Status of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by Race,Sex,and Age,www.bls.gov/news.release/empgit.to 2.htm,05/12/2003,
(注36)《今日美国报》,2003年10月3日。
(注37)[美国]《太阳报》,2003年8月17日。
(注38)[美国]《太阳报》,2003年7月3日。
(注39)《纽约时报》,2003年1月21日。
(注40) www.acenet.edu/news/press_ release/2003/10October/minority_ report.cfm
(注41)《今日美国报》,2003年9月9日。
(注42)《华盛顿邮报》,2003年6月3日。
(注43)《洛杉矶时报》,2003年5月29日。
(注44) 英国《独立报》,2003年6月26日。
(注45) 路透社美国迈阿密2003年6月18日电。
(注46) 英国《卫报》,2003年4月24日。
(注47) Women in Elected Office 2003 Fact Sheet Summaries,www.cawp.rutgers.edu/Facts/Officeholds/cawpfs.html
(注48) www.aauw.org/about/newspress_ releases/230505.cfm
(注49) Bureau of Labour Statistics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www.bls.gov
(注50)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AwarenessMonth,2003,by George W.Bush,www.whitehouse.gov
(注51) 美联社伦敦2004年1月2日电。
(注52) 拉美社哈瓦那2003年8月4日电。
(注53) 英国《卫报》,2003年11月3日。
(注54) Poverty:2002 Highlights,www.census.gov
(注55) 英国《卫报》,2003年11月3日。
(注56) 路透社日内瓦2003年9月18日电。
(注57) 《今日美国报》,2003年10月26日。
(注58) 美联社2004年2月5日电。
(注59) 《今日美国报》,2003年6月17日。
(注60) 英国《独立报》,2004年1月20日。
(注61) 美国《圣迭戈联盟-论坛报》,2003年8月5日。
(注62) 《华盛顿邮报》,2004年2月2日。
(注63) [西班牙]《起义报》,2003年6月2日。
(注64) United Nations Rights Expert“Alarmed”over United States Implementation of Military Order,United Nations Press Release,July 7,2003,www.un.org
(注65) 英国《独立报》,2003年6月26日。
(注66) 美国《侨报》,2003年10月11日。
(注67) 英国《卫报》,2003年12月3日。
(注68) 英国《独立报》,2003年6月26日。
《200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200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如下:
200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正当美国因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而遭到世界各国人民谴责的时候,美国国务院于北京时间4月1日发表了2002年《国别人权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和指责,而对美国自身存在的人权问题却讳莫如深、只字未提。鉴此,有必要将2002年美国侵犯人权的事实公诸于众。
一、生命和人身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美国社会暴力过度,人民的生命和人身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美国联邦调查局2002年10月2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1年,美国谋杀、强奸、抢劫、盗窃等各类案件比2000年增加2.1%,其中,谋杀案增加 2.5%。2001年犯罪案件总数达1,180万件,平均每天发生44起谋杀案、248起强奸案和26起寻仇案,每2.7秒就有一起案件发生。这些案件导致15,980人被杀,90,491人遭强奸。2002年,美国许多大城市犯罪率上升。首都华盛顿地区毒品、黑帮、卖淫泛滥,犯罪率比2001年上升 36%;波士顿上升67%;洛杉矶上升27%。美国的凶杀案比例比大多数工业国高5至7倍。2002年1-11月,纽约发生489起凶杀案;底特律发生 346起凶杀案;芝加哥发生485起凶杀案,515人被杀;洛杉矶市发生595起凶杀案,614人遇害,分别比2001年和2000年同期增长11.3% 和20.5%。(注1)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美国有44个州的宪法有保护公民持枪权利的条款。美国私人拥有枪支2亿多支,几乎平均人手一枪。2002年,美国各地购枪人数大幅上涨,较往年增长13%至两倍不等,拥有步枪的人数增长更快,“全美步枪协会”拥有280万以上的会员。枪支泛滥导致枪杀事件频繁发生,枪支犯罪的受害者每年达3万多人。3月26日,加州一名退休警察潜入前妻家中,开枪打死在家的4个孩子后自尽。5月30日,一名枪手在加州长滩一家超市开枪射杀了一名妇女和一名7岁女孩,另有4人受伤。(注2) 10月2日至22日,首都华盛顿和附近的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发生连环枪击案10多起,致使10人丧生,3人受重伤。2002年洛杉矶的枪击事件比上年增加40%。11月19日晚至20日凌晨,洛杉矶市区发生5起枪击案,导致2人死亡,7人受伤。
美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20%的暴力犯罪案件是青少年所为。青少年吸毒人数增加。2001年,全美十年级学生吸毒比例由1991年的11.6%上升到22.7%,纽约市高中生至少吸食一次大麻者占学生总数的34.4%。2001年,美国毒品案件为63.8万多起,吸毒导致的犯罪案件占暴力犯罪案件的25%。“9·11”之后,由于大部分学校安装了金属探测器和监视摄像机,校园犯罪率有所下降,但带枪到学校的学生人数仍达6%。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校园暴力事件明显上升,达12%,全美至少有1万名学生每月有一次因害怕被欺负而躲在家中。(注3)
美国养老院暴力令人担忧。2002年3月美国国会的一份调查报告称,美国有些养老院的病人被泼冷水、遭殴打和性侵犯等。但此类事件从未被视为犯罪,多数未提起诉讼。据统计,美国共有1.7万个养老院,有160万名老人生活其中,约有26%的养老院有违法行为,其中2%造成了人身伤害。
二、司法侵权相当严重
“9·11”事件之后,美国普通民众的权利受到挑战。2001年10月26日生效的《反恐怖法》等法案赋予执法部门更大的调查权力,允许执法机构窃听涉嫌从事恐怖活动者的电话并跟踪其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使用。11月18日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司法部提出的扩大调查权限的要求合乎宪法,不应受到限制,引起美国民众对司法部利用工作之便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担忧。《华尔街日报》11月19日援引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约翰·科尼尔斯议员的话说,“本届政府正一步一步地剥夺了宪法赋予每个美国人的基本权利。”美国民权联盟、电子隐私资讯中心等6家团体则认为民权从此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警察滥施暴力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痼疾。2002 年7月6日,一名游客在洛杉矶郊区英格尔伍德拍下16岁黑人杰克逊惨遭当地数名警察殴打致使眼部、颈部和手肘受伤的录像。事发后,肇事警察只被勒令休假,等待处理,薪水照拿,而拍录像的游客却于10日被警察拘捕。7月8日,俄克拉何马城警官多次用警棍把一名黑人打倒在地,两次对他喷辣椒喷剂。9月16日,波士顿警察在市区向一名劫车嫌疑人开枪,造成其重伤,引发一场不满警察暴力行为的示威游行。
美国滥抓滥捕现象严重。据美国公民自由联合会调查,2001年,巴尔的摩警察逮捕了60,412人,其中检察官拒绝提起诉讼的有15,798人,占26%。2002年,警方平均每月逮捕数比 2001年增加15%,达7,832人,其中检察官不提起诉讼的比例达24%。检察官表示,有2/3的案件在逮捕的当天就被搁置起来,因为法庭无法证明他们有罪。(注4)“9·11”后半年内,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安全为名,拘捕了1,200余名非美籍人士,其中多数是中东人或伊斯兰教徒。(注5)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因签证过期滞留,按规定只能关押48小时,但实际关押时间却长达一个多月,最长的达50余天。期间,不许使用电话,不许与律师接触,不许接受家属探视,不许询问自己被关押的原因,也不许对自己被押表示质疑。他们每天放风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大多数人一直带着手铐,有的还遭捆绑,有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美国刑讯逼供现象普遍,冤案不断。路透社2002年2月11日报道说,自1973年以来,美国当局已认定200多名囚犯被错判,其中99名死囚犯被证明无罪,但大多数人没有得到赔偿。(注6)2002年4月,雷·克朗因谋杀罪在亚利桑那州监狱度过10年3个月后被证明无罪获释,而其中的两年多甚至是在死囚牢房度过的。但根据该州法律,他几乎不可能从州政府那里得到任何赔偿。(注7)底特律黑人男子劳埃德于1984年因被控犯有强奸杀人罪而入狱,到2002年8月无罪释放时经历了17年3个月零5天的冤狱。(注8)冤案与警察逼供无辜者认罪有关。2002年3月美国广播公司披露,美国每年根据警方审讯得到的“口供”而被定罪的有数千人之多。1993年伊利诺州格雷·高吉尔在警方长达21小时的连续审讯、精神受到极大折磨后,不得不承认杀死父母,结果以“双重谋杀罪”被判死刑。两年后,警方在处理另一起案件时才发现凶犯另有其人,高吉尔因此白白度过3年的铁窗生活。
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少年犯和精神病人执行死刑的国家。美国有23个州允许处死犯罪时不满18岁的儿童。在过去十年世界范围内被处死刑的少年犯中,有三分之二发生在美国。1985年至今,已有18名未成年人被处死,其中一半在得克萨斯州。(注9)2002年,美国有3名少年犯、1名精神病犯人被处死。估计仍有80名少年犯和200-300名精神病犯人被关在死
囚牢房里。(注10)
美国监狱人满为患。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 2002年8月25日公布的报告称,截至2001年底,美国罪犯人数比1980年增加4倍,达到了创纪录的660万人,即每32个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人正在监狱服刑,或在缓刑或假释中。其中,在押犯近200万人,即每10万居民中有近700人被监禁,比例之高,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被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认为是美国“擦不去的污点”。
监狱管理混乱,囚犯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监狱存在严重的勒索、虐待、暴力和性侵犯等问题。据大赦国际 2002年5月的报告,1999年7月,关押在佛州州立监狱的韦尔德斯在被提审后死亡。尸检报告显示,韦面部及身体共有22处骨折,面部、颈部、腹部及背部都有明显被皮靴踢过的痕迹,证实是在提审过程中被粗暴殴打后致死。涉案的3名看守因此于同年被控二级谋杀。但是,佛罗里达地方检察院却于2002年2月宣布撤销对涉嫌将犯人虐待至死的3名监狱看守的指控。美国人权组织的报告显示,美国监狱内针对囚犯的暴行每年约有10万起,前弗吉尼亚州司法厅长认为至少有25万起,最高可达60万起。男性囚犯之间的性侵犯尤为突出,并且多数夹杂暴力,造成艾滋病毒传播和受害人身心伤害。监狱和司法部门对此态度漠然,对有关投诉坐视不理,不采取任何惩罚措施。据《太阳报》2002年8月31日报道,巴尔的摩市关押中心管理混乱,防自杀和医疗的需求不能及时满足,致使许多自杀犯人和患急性心脏病、高血压犯人得不到抢救,非正常死亡接连发生。2002年5月3日晚,北卡州米歇尔县监狱据称因没有洒水器而导致8名犯人被大火活活烧死,13名犯人被烧伤。(注11)
三、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美国一向以“民主典范”自诩,向世界兜售其民主模式。实际上,美国的“民主”始终是少数富人的民主。正如《国际先驱论坛报》2002年1月24日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美国的问题是金钱控制政治”。
金钱在美国政治中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选举实际上沦为金钱的竞赛。2002年中期选举期间,竞选电视广告费高达9亿美元,比2000年大选还多。据美联社对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分析,2002年中期选举结果,95%的众议院席位和75%的参议院席位被竞选开支最多的候选人赢得。美联社2002年8月 30日的报道说,为了争取对参众两院的控制权,美国现任总统亲自出马为共和党中期选举筹集资金,仅2002年一年就为共和党筹集竞选资金近1.1亿美元,创下美国竞选筹资的新纪录。(注12)美国的法官选举也象是一场金钱竞争。2000年时,只有2个州的法官候选人购买了电视广告,而在2002年中期选举中,9个州的州最高法官候选人购买了电视广告。
“金钱政治”使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失去参与政治的热情。据统计,美国选民参加总统大选的比率在近40多年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60年,总统大选的参选率为62.8%,到2000年,估计只有51.2%。而2002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时有60%的合格选民没有参加,参选率仅为40%。由美国民权律师委员会等机构资助、对加州三个城市少数族裔选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对金钱能买通政治感到厌倦,不想参与政治。亚裔选民认为金钱对政治影响过大,不公平;黑人和拉丁族裔感到被关在政治门外,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美国一向标榜的“新闻自由”在2002年受到多方面的批评。2002年2月21日国际新闻学会公布的年度报告指责美国破坏新闻自由,认为“布什政府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对待媒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试图压制独立媒体言论自由的做法,是2001年最令人惊奇的事情。”(注13)《华盛顿邮报》两名资深人士出版的题为《危机中的美国新闻》一书指出,追求利润的做法破坏了美国新闻界的使命感,“大多数业主和发行商强行要求编辑人员更多地关注利润高低,而不是关注新闻好坏”。(注14)2002年5月2日无国界记者组织发表的《世界新闻自由》年度报告揭露,自“9·11”事件以来,美国在反恐斗争中向新闻界施加压力,限制了新闻自由。(注15)2002年8月6日,美国的一家媒体公布了一份“公众要媒体闭嘴”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69%的人认为媒体有偏见,2/3以上的美国人表示不相信媒体的报道。
四、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使得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成为这个头号发达国家中的“第三世界”。
最近一、二年,美国接连爆出大公司涉嫌欺诈的丑闻,由此造成的诚信危机和经济损失使美国普通百姓失去了经济安全感,严重损害了美国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美国劳工部2003年1月10日公布报告说,2001年至2002年,美国共失去160万个就业岗位。2002年12月,全美失业率高达6%,失业人数为 860万人,雇主削减了10万多名雇员的工资。(注16)美国有60%的家庭持股,大公司欺诈丑闻造成股市下跌,使市场总值跌去2.5万亿美元,给这些大公司的员工和公司股票持有人造成严重损失。安然公司宣布申请破产后,其股票从过去每股85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教师、消防队员和部分政府雇员退休金损失10亿美元。世界通信公司宣布申请破产后,公司股值从每股62美元跌至几个美分,1.7万员工失去工作,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注17)
美国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美联储2003年1月22日报告说,1992 年至1998年间,全美10%收入最高的家庭和20%收入最低的家庭之间的差距拉大了9%,而1998年至2001年间拉大了70%。据《华盛顿邮报》 2002年9月24日报道,全美20%收入最高者拥有全美50%的收入,5%的最富有者(年收入15万美金)占全美总收入的百分比由2000年的 22.1%上升到2001年的22.4%。
贫困和饥饿人口有增无减。美国人口统计局称,2001年,美国又有130万人落到贫困线以下。2002年,贫困人口继续增加。据美国“为世界提供面包”组织2002年公布的材料,美国有3,300万人生活在遭受饥饿或饥饿危险的家庭。据报道,美国全国的无家可归者人数估计达到300万人左右,而政府在2002年减少了对这些人的援助,并对他们制定了更加严厉的法律进行惩罚。(注18)
美国市长会议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2002年在包括华盛顿、波士顿、洛杉矶、芝加哥等在内的美国25个主要城市,要求紧急食品救助的人数平均增加了19%,要求紧急住所救助的人数在18个城市中平均增加了19%,这是过去十年中增加最多的一年,而且,所有被调查的25个城市都预计2003年饥饿和无家可归者人数还会增加。波士顿市市长、美国市长会议主席托马斯.M.梅尼诺评论说,“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必须找到一种办法来满足其所有居民的基本需要。” 美联社2002年11月3日的报道说,洛杉矶市2002年有77.7万人生活在饥饿边缘,占总人口的33%。到2002年7月,纽约的无家可归者比4年前上升了66%。(注19)2002年,仅洛杉矶郡就有84,000名无家可归者,每晚约9,000至15,000流浪者,43%无栖身之所,只能流落街头。据美国有关组织统计,目前美国无家可归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接近“二战”结束时的水平。最易受贫困和饥饿打击的群体包括怀孕妇女、老人、无身份证居民和单亲家庭等。美国市长会议公布的报告显示,要求食品紧急救助的人中,48%的人是有孩子的家庭成员,要求食品救助的成年人中,38%的人是有工作的。在无家可归者中,39%的是有孩子的家庭,22%的人是有工作的,73%的无家可归者家庭是单亲家庭。
五、妇女儿童状况令人担忧
歧视妇女的现象在美国普遍存在。据《今日美国报》2003年1月6日报道,妇女在国会议员中仅占14%。据罗格斯大学报告,美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歧视少数族裔,20万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歧视妇女。在医院、商店、餐馆、酒吧等行业,非洲裔、拉美裔和亚裔妇女受到伤害的人数占总数的70%。
美国妇女常常是犯罪和暴力的牺牲品。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2002年4月17日发表的一篇报告说,美国妇女最容易遭到谋杀,被谋杀的可能性高出其他西方国家5倍;世界最发达的西方国家每10名被杀害的妇女中,有7人来自美国。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有6,300名妇女因各种原因遭杀害,其中有4,400人来自美国,而这些人约有一半死于枪杀。
美国妇女遭性侵害现象严重。2002年,多起神职人员对妇女进行性侵害的事件曝光。据报道,过去5年来,在美国的亚利桑那、科罗拉多、密歇根、新泽西、新墨西哥、得克萨斯、威斯康星等地,多起与信仰疗法有关的性犯罪案件得到公开,一些巫医借“信仰疗法”强暴妇女。警察和检察官认为,洛杉矶和其他地方有成百上千名妇女在寻求宗教疗法时遭到性虐待。(注20)法新社报道说,美国大学研究人员在1996年进行的、现在仍属保密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美国大约40%的天主教修女(大约3.5万人)在童年时代或者在修道院生活期间遭受过性侵犯。(注21)
美国儿童常常是家庭暴力的对象和社会犯罪的牺牲品,是父母离异的受害者和遗弃对象。据哈佛大学研究人员2002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美国枪支持有率较高的州和地区,儿童被害、自杀或意外死亡的可能性较大。1988年至1997年间,美国50个州共有6,817名5岁至14岁的儿童死于枪支下。(注22)少女失踪和儿童绑架案屡屡发生。据统计,美国每年有超过5.8万个儿童被非家庭成员绑架,其中40%最后惨遭杀害。另有20万个儿童被家庭成员绑架,多数是为争夺监护权。(注23)2002年美国爆发出一系列天主教神职人员对儿童进行性侵害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3月的一期文章报道,据估计,在1986年至1996年的10年里,美国教会用于支付被性侵害儿童的诉讼赔偿金高达10亿美元;在过去的40年中,有80名神父因涉嫌对儿童性侵害受到指控,其中一位神父被控对100多名儿童进行过性侵害。(注24)《太阳报》2002年4月29日报道,美国有46,000名神父,在过去的18年中至少有1,500人曾经受到指控。(注25)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美国神职人员性犯罪对象大多数是儿童,从1985年起,有70多名神职人员和牧师因对儿童进行性骚扰被送进了监狱。(注26)
儿童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严重困难,许多人得不到父母关爱。据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2002年11月的报告,加州5岁以下的儿童,20%生活在贫困之中,高于全国15%的水平。据《纽约时报》7月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儿童在没有父母的家庭长大,这一比例由过去的7.5%上升到目前的16.1%。
2002年世界妇女与儿童难民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指出,每年被美国移民局拘押的非法入境儿童近5,000人。他们平均年龄15岁,最小的只有1岁半。大多数被关押的孩子除非法入境外,并无其他犯罪记录。但30%以上的孩子通常与少年犯关押在一起,被带上手铐,穿上囚服,送入大牢或拘禁在安全条件极差的仓库里。
六、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特从政期间曾多次发表支持种族分离主义的言论,还百般阻挠国会通过把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生日定为国家节日的决议。2002年12月5日,他在参加1948年以支持种族分离主义主张竞选总统的南卡州参议员瑟蒙德的百岁生日聚会时说,如果瑟蒙德先生当年赢得大选,美国今天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此话一出,引起国会黑人权益团体强烈不满,最后,洛特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辞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职务。(注27)美国自1862年至1965年的一百多年中一直施行限制亚裔移民法,禁止亚裔与白人通婚。许多州在20世纪40-60年代废止了该法,但目前在新墨西哥州和佛罗里达州仍然有效。
司法领域的种族歧视极为严重。根据美国司法政策学会的调查结果,黑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12.9%,但黑人囚犯却占美国囚犯总数的46%,大约每5个黑人中就有一个在人生某个时期坐过牢。黑人每年被关进监狱的人数比能进高等学府的人数还多。2000年被监禁的黑人约有80万,而登记入大学的仅60万。自1980年以来,新增加的在押犯中,非洲裔和拉美裔人等少数族裔达70%。《太阳报》2003年1月8日报道说,杀白人者比杀非白人者更容易被处死刑,杀白人的黑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最大。据调查,杀白人者被指控死刑谋杀的可能性是杀黑人的1.6倍。黑人杀白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是白人杀白人的2.5倍,是黑人杀黑人的3.5倍。马里兰的大多数被谋杀者是黑人,但是,在马里兰死囚牢房等候处决的12个男子中,有8个是黑人,且全被判谋杀白人罪。
少数民族是最贫困的美国人群之一。美联储2003年1月22日报告说,美国白人与其他少数族裔的财富差距1998年至2001年间拉大了21%。2002年美国人口统计局在其收入与贫困年度报告中称,2001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1.7%,而黑人贫困人口比例高达22.7%,西裔为21.4%,比一般族裔高近一倍。
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族裔在购房贷款方面遭受歧视,他们要比白人支付更高的利息。在首都华盛顿地区,收入超过平均数的家庭贷款购房,32%的黑人要支付高利率,而白人只占11%;收入略低于平均数的家庭贷款购房,56%的黑人支付高利率,而白人只占25%。
少数民族在受教育方面得不到公正待遇。公立学校种族分离现象比几十年前更加严重。在全美185个学区,只有4个学区黑白指数(黑人学生数占白人学生数的比例)在1986年至2000年有所上升,其他没有好转。24个种族分离最严重的学区是在得州和佐治亚州。《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3年1月21日报道说,2001年,在佐治亚州黑人占多数的小学中,32%的白人教师离职。得州、加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也如此。大量课程只好由没有学历和教师证书的代课教师任教,黑人失去了获得与白人同等的良好教育机会。在加州小学三年级学生中,70%白人孩子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标准,而黑人为37%,拉丁裔为27%。少数族裔被大学录取的比例在下降。
2002年哈佛大学一份报告指出,对不同种族和阶级的病人区分对待是美国医疗界历来的传统,黑人自从非洲来到美国以后得到的医疗待遇一直比白人低。黑人患心脏病、糖尿病、中风、艾滋病和某些癌症的人数高得不成比例。黑人癌症死亡率比白人高35%,黑人妇女、儿童患艾滋病的比例比白人高75%,黑人儿童哮喘、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比白人高出很多。黑人的寿命比白人短7年。(注28)
“9·11”后,美国种族歧视有增无减。美行政当局加强了对新移民的限制,办理移民核准入境的速度大为减慢,并严厉规定如果新移民不向移民局办理住址登记,将被处以徒刑和罚金,并可能被驱逐出境。2002年8月,联邦调查局特工以检查机场安全为名,逮捕了大批移民身份的机场工人,其中多数是拉丁裔。
针对穆斯林和阿拉伯裔的歧视最为严重。据北美伊斯兰协会的统计,48%的伊斯兰教徒认为“9·11”后处境明显恶化。到“9·11”近一周年之时,大约60%的穆斯林亲身经历或目睹过公开骚扰、人身攻击、破坏财产等歧视行为,针对伊斯兰教徒的恶性犯罪案件近2,000起,其中包括11起谋杀案和56起死亡恐吓。在洛杉矶,针对伊斯兰教机构的攻击事件由2000年的28件增加到2001年的481件,增加16倍。俄亥俄州托雷多市1万多阿拉伯裔人 “9·11”后倍受歧视,司法部门可以随时入室搜查,监听窃听且不允许他们与律师交谈。
2002年8月,美国移民和归化局宣布,来自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和苏丹5国的男子进入美国时需要进行指纹登记。20世纪40年代即被废止的按手印取证的办法重新大行其道。11月,新的联邦条例又将阿富汗等13个国家列入名单中。凡来自这18个国家、年满16岁及以上、持美国临时签证的外国男子必须在指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前往有关部门进行 “特别登记”,留取指纹,拍照存档。12月16日,1000多名来自伊朗、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的穆斯林移民按规定到加州移民局进行“特别登记”。但移民局当场宣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签证违规、逾期居留或其他罪名被拘留。美国司法部后来承认有500人左右的中东裔移民被捕。而据当地穆斯林团体的统计,被捕人数至少达700人,甚至有人称1,000人左右。据报道,移民局的拘留中心人满为患,部分移民被安排到监狱关押。被关押的移民控诉说,他们被脱光衣服搜查全身,所有衣服被收走,只发给一件囚服。许多人被关在一起,晚上无床可睡,无被可盖,只好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七、粗暴侵犯他国人权
美国在国际上奉行单边主义,动辄粗暴侵犯别国主权和人权。
2003年3月20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强烈的反战呼声,纠集少数国家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已经导致大量伊拉克无辜平民伤亡,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2002年,美军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过程中,投下了近25万枚榴霰弹,袭击了阿境内多个非军事目标,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据美《时代周刊》披露,平民死亡人数超过3000。时至今日,估计仍有12,400枚爆炸性哑弹继续在夺走阿富汗平民的生命。(注29)2001年美军对穆多村的轰炸,使250人的村庄只剩下100人,村中建筑全部夷为平地。2002年7月1日美军对卡卡拉克村的袭击,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100多人受伤。(注30)
战俘权益受到侵犯。据美CNN报道,美国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以来,已抓获1.2万名塔利班战俘,但存活的仅3,500-4,000名左右。据悉,这些战俘在被捕后,被装进密封集装箱内成批押送,由于炎热、没有足够的空气和水,大批战俘在途中死亡。已经发现多处集中掩埋这些战俘的尸坑。有证据表明,在阿美军曾参与押送这些战俘。2001年11月,在昆都士投降的约1,000名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军人在被运往监狱的途中死于过于拥挤的密封的集装箱卡车内。(注31)
据报道,2002年,美国在古巴关塔那摩基地关押了分属42个国家的600多名从阿富汗战场抓来的战俘。美国政府不宣布他们为战俘,故其被关押的时间和待遇无从确定。据报道,这些人一天24小时被监禁在小囚室里,不许会见律师和家人。“基地”组织战俘们还遭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虐待。
美国在海外驻军数十万,美军恣意横行,到处犯下侵犯他国人权的罪行。驻韩美军在韩国发生的交通肇事事故每年都高达400多起,但在韩国法院受审判的不到10起。2002年6月13日,两名驻韩美军士兵用装甲车轧死韩国两名14岁的女中学生,但肇事者却于11月被驻韩美军军事法庭宣布无罪释放。9月2日,3名美军士兵在韩国京畿道马路上斗殴,故意砸毁路边停靠的出租车并打伤司机。此前,已有6名美军涉嫌性骚扰、无故伤人和酒后斗殴。
长期以来,美军在日本冲绳放火、强暴妇女等案件不断。据调查,战后美军在冲绳的性犯罪案件有300多起,仅1972年以来被举报的强奸案就有130多起。2002年1月7日凌晨,驻冲绳海军士兵弗雷德里克·汤普森因闯入一名24岁妇女的公寓,以非法侵入民宅的罪名被警方逮捕。12月3日,冲绳县警察署向涉嫌强奸妇女未遂和损坏器物罪的驻日美军少校迈克尔·布朗发出逮捕令,但美方拒绝引渡布朗。(注32)
据西班牙《世界报》2002年4月1日报道,1991年以前驻扎在菲律宾的许多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留下了5.2万多名私生子。最近,有几十名菲律宾少女被送往美军驻地棉兰老岛,供驻扎在那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玩乐,这些少女有的不满13岁。
八、在国际人权领域采用双重标准
美国对国际人权公约持消极态度。世界上只有2个国家没有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美国是其中之一。迄今,美国还未批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批准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2年,美国在国际人权问题上的立场较前明显后退。凡决议草案案文中涉及尚未批准的人权公约,或要求各国遵守的人权公约的条款,美均以不是缔约国为名,要求删除。如意见未被采纳,就要求对案文进行单独表决,甚至不惜独家反对。2002年7月美国裁撤了向联合国人口基金缴纳的3,400万美元经费,使该基金在布隆迪、阿尔及利亚、海地、印度等国援助妇女的计划被迫取消。
美国政府年复一年地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却对发生在本国的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熟视无睹,这种在人权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的做法,理所应当地遭到世界各国的断然拒绝和坚决反对,也必然使美国在国际上陷于日益孤立之中。
注:
1 法新社洛杉矶2002年11月21日电。
2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州长滩2002年5月31日电。
3 美联社:《美国说校园犯罪下降,但报告显示学生仍害怕受欺负》,载《太阳报》,2002年12月10日。
4 德尔昆廷·威尔伯:《警察逮捕记录受调查》,载《太阳报》,2002年5月9日。
5 埃菲社华盛顿2002年12月10日电。
6 路透社华盛顿2002年2月11日电。
7 理查德·威林:《获得自由容易,获得州政府的赔偿难》,载《今日美国报》,2002年6月18日。
8 约迪·维尔格尔根:《一男子经DNA测试没有犯谋杀罪后获释》,载《纽约时报》,2002年8月27日。
9 埃菲社联合国2002年5月9日电。
10 参见大赦国际:《美国:人权日需要反思》和《美国:处决儿童罪犯是不体面的和违反国际法的》。
11 《华盛顿邮报》2002年5月3日文章《8名囚犯在米歇尔县监狱大火中丧生》。
12 《太阳报》2002年8月30日。
13 法新社维也纳2002年2月21日电。
14 美联社纽约2002年3月29日电。
15 埃菲社巴黎2002年5月2日电。
16 比尔·阿特金森《美国经济萎缩导致失业》,载《太阳报》2003年1月11日。
17 《太阳报》2002年6月26日。
18 《今日美国报》2002年12月27日。
19 美联社2002年8月20日。
20 《洛杉矶时报》2002年3月13日。
21 法新社华盛顿2003年1月5日。
22 路透社波士顿2002年2月28日。
23 新华社华盛顿2002年8月6日电。
24 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3月4日一期文章。
25 《太阳报》2002年4月29日。
26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2年3月21日。
27 威廉·M·韦尔奇:《黑人核心组织不原谅洛特的道歉》,载《今日美国报》,2002年12月11日。
28 尤里安·马尔沃:《黑人的医疗保健最糟》,载《今日美国报》,2002年11月29日。
29 参见人权观察2002年12月18日报告《致命伤害:榴霰弹和美国在阿富汗的使用》。
30 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7月22日文章。
31 法新社华盛顿2002年8月18日电。
32 日本《朝日新闻》2002年12月15日文章《冲绳愤怒声讨美军罪行》。(完)
2001年美国人权纪录
2002年3月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1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肆意歪曲,大兴讨伐之师,而对其自身的人权问题却视而不见。事实上,正是在美国,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
一、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美国社会充斥暴力犯罪,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据2001年美国驻华使馆出版的《交流》杂志第四期报道,1998年,美国共发生犯罪案件1247.6万起,暴力犯罪153.1万起,谋杀案约1.7万起;每10万人中发生犯罪案件4616起,发生暴力犯罪案件566起。1977年至1996年间,有40多万美国人遭谋杀,几乎是越南战争中美国死亡人数的7倍。1997年以来又发生了约48万起杀人案件。而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2年1月22日报道,目前美国每10万人中的谋杀比率为5.5人左右。根据美国18个主要城市警察局提供的数据,2001年美国许多大城市的凶杀案比上年急剧增加。其中,波士顿和凤凰城增加最快,截止到12月18日,这两个城市的凶杀案均比上年同期增加60%以上。此外,圣路易斯的凶杀案增加了22%,休斯顿增加了17.5%,圣安东尼奥增加了15%,亚特兰大增加了11.6%,洛杉矶增加了9.2%,芝加哥增加了5.2%。与此同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2年1月22日的报道说,2001年美国大学校园的谋杀案比2000年增加了近一倍,纵火案增加了约9%,入室盗窃的数量增加3%。
美国是世界上私人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一方面,对暴力威胁的担忧导致许多人为求自保纷纷购枪,另一方面,枪支泛滥又是造成暴力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提供的统计数字,2001年9月、10月和11月份美国境内武器和弹药销售量的涨幅在9%至22%之间,仅10月份登记在案的枪支购买量就达102.9691万支,为近年来的最高月登记量。据统计,在美国非正常死亡人群中,遭枪击死亡是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二大死因,平均每年有1.5万多人死于枪口下。在美国200余年的历史中,先后有3位总统遭到枪击,其中2人死亡,1人重伤。政府首脑的安全尚且没有保证,普通公民人身安全的境遇可想而知。自1972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有80多人因枪杀案毙命,其中约有12名是儿童。
2001年3月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桑塔纳中学一名年仅15岁的高中生突然拔出手枪向同学射击,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这是自1999年4月科罗拉多州一所高中发生13人被打死的血案以来死伤人数最多的一起校园惨案。时隔两日,3月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罗马天主教学校内,一名14岁的女生在自助餐厅里向她的一名同学开枪射击。当日,警察在艾伯塔大学的校园里制服了一名正计划实施袭击的持枪者。4月14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一名43岁的男子手持两支长枪和两把短枪向一酒吧及其停车场疯狂扫射,当场打死2人,打伤20人。9月7日,一名男子持枪闯入洛杉矶锡米谷郊外的一户人家开枪扫射,打死3人,打伤2人。此前的8月31日,一名离职警员开枪打死一名警员后自焚身亡。美国联邦调查局称洛杉矶市是美国“犯罪最自由”的城市。12月7日,印第安纳州一家木工厂内的一名工人开枪打死1名工友,打伤6人。
2002年1月15日,一名十几岁的学生在马丁·路德·金中学开枪,造成2名学生受重伤,而当天适逢这位人权运动领袖和非暴力运动拥护者73岁诞辰。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美国国务院发表报告对别国人权进行谴责的当天,3月4日,美国再次发生一起骇人枪杀案:新墨西哥州一名4岁男童在睡房看电视时,用父亲的手枪击毙另一名只有18个月的女婴。
暴力内容充斥美国传媒,助长了美国的高犯罪率,特别是青少年的高犯罪率。美国青少年从孩提时代就对暴力犯罪司空见惯,随着有线电视、影视录像带及电脑的普及,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目睹血腥的暴力镜头。美化暴力的文化促使青少年相信枪可以“解决” 一切问题。美国民间组织“父母收视委员会”2001年8月1日发表的一份有关美国电视节目内容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近一年内每晚8点至9点的电视节目中,暴力内容增加了78%,脏话增加了71%。被认为是最“洁净”电视台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平均每小时也有3.2个暴力或粗俗镜头。“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电视台和电影院对暴力节目的宣扬有所节制。但时隔两月,冲击票房榜首的暴力片又重返美国电影院。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说,一名美国青少年18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据设在加利福尼亚的道德准则研究所调查,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多数美国青少年曾使用过暴力,其中有21%的高中男生和15%的初中男生至少有一次带武器上学的经历。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估计,美国每天大约有10万名学生带枪上学。
近年来,美国民众要求对枪支加强管理和铲除暴力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2000年5月14日母亲节这天,美国近70个城市的妇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百万母亲大游行”,要求国会通过严格的枪支管理法律。但是,民众的呼声难以得到结果。
二、司法侵权现象严重
警察滥施暴力和司法不公是美国的一个顽症。2001年3月,法国一名受害者家属起诉美国内华达州警察和监狱看守滥用酷刑,其子菲力浦·勒曼在狱中遭9名看守殴打致死。法医鉴定结论是喉骨碎裂引起窒息死亡,而内华达州一家地方法院却于2月底判定这9名看守的行为可以原谅,不必对勒曼之死负刑事责任。
美国刑讯逼供现象普遍,被错判和遭冤屈的死刑犯人数居高不下。2001年12月,一名叫阿龙·帕特森的死刑犯声称自己的供词系屈打成招,当年负责办案的芝加哥警察在审讯时殴打他,并用塑料打字机罩使他窒息。此事一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芝加哥在行政区域上属库克县管辖,《芝加哥先驱论坛报》的记者随即翻阅了库克县自1991年以来的数千份谋杀案卷宗,结果发现,其中至少有247件案子是在没有其他人证物证的情况下结的案,而所有判决依据竟然都是被告的“口供”。这些所谓“口供”的可信度令人怀疑。
美国联邦法律和38个州允许施行死刑。90年代以来,美国可判死刑的罪行和每年执行死刑的总数均有增加,每年执行死刑的总数从1990年的23人增加至1999年的98人。在过去20年中,美国已将死刑扩展到60多项罪行,并以限制已决犯上诉的权利来加速执行死刑。自1976年最高法院恢复死刑以来,美国已有约600人被处死。据路透社2002年2月11日报道,从1973年到1995年,68%的死刑囚犯由于法庭判决错误而翻案。在翻案中,82%的罪犯被判较轻的刑罚,9%的人获得无罪释放。1973年以来,共有99个死囚犯被证明无罪。这些重新获得自由的人在死刑囚室里平均度过了8年的恐怖时光,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据调查分析,导致误判的主要原因是,不能获得法律咨询、警察和检察官逼供以及法官对陪审团的误导。
美国监禁人口居世界之冠,监狱人满为患,囚犯待遇恶劣。少年与刑事审判中心下设的司法政策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92年至2000年的8年中,有67.3万人被送进州立或联邦监狱和看守所,每10万公民中有476人在押。监狱超负荷运转,囚犯恶性冲突不断。2001年12月,美国加利福尼亚监狱大约有300名囚犯发动暴乱,监狱警察动用催泪瓦斯和木制子弹平息暴乱,有7名囚犯严重受伤。加利福尼亚监狱设计只能容纳2200名囚犯,但实际却关押了4000多名犯人。监狱十分拥挤,造成囚犯之间经常发生打架事件,仅2000年就有120多名囚犯发生骚乱,造成10人受伤。美国监狱内吸毒成风,过去10年中全美狱中犯人至少有188人因吸食毒品致死。
美国对各类性犯罪的刑律日趋严厉,司法实践重新使用一些已停止使用的残酷刑罚。一些罪犯选择接受阉割手术这一极端刑罚以换取减刑。而这种刑罚原本在司法实践中已取消数十年了。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过去3年中,加利福尼亚州就有2名性犯罪的罪犯在州精神病院接受了阉割手术后获释。
2002年2月,美国爆出令人震惊的火葬场业主大规模抛尸丑闻。位于亚特兰市的三州火葬场在收钱后将本应在该火葬场火化的尸体弃置在森林里或堆放在木屋里任其腐烂,据说此种丧失人性的抛埋尸体行为至少持续了15年之久,现已发现被丢弃尸体300多具。尽管这一罪行令人发指,但佐治亚州并没有具体适用这一罪行的法律条文,如何确切定罪将成为一个法律难题。
三、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处境恶劣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发达国家,但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穷人的境遇始终得不到根本的改善,成为这个超级大国中被遗忘的“第三世界”。
最近20年,美国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拥有的财富进一步扩大。1979年至1999年,美国收入最高的5%家庭的平均收入与20%收入最低家庭平均收入的差距,从约10倍扩大到19倍。根据《纽约时报》2001年8月对美国人口局统计数字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并没有使美国的中产阶级生活得比上一个十年更富裕,而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介于两者之间的大部分人生活不如90年代初期。如今,1%最富有的美国人拥有全国财产的40%,而80%的美国人只占有全国财富的16%。在华盛顿特区,占人口五分之一的最富裕的家庭平均拥有的财富较之占人口五分之一最贫穷家庭,已经从18倍上升到了24倍。
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问题更加突出。据美国食品研究和行动中心网站2002年报道,1999年,美国有10%的家庭,即有1900万成年人和1200万儿童“没有食物保障”。2001年美国全国紧急提供食品计划调查显示,美国第二收获紧急提供食品库网络在一年中向2300万人提供了紧急食品,比1997年增加9%。在接受紧急食品的人中,有900多万是儿童;几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是妇女,五分之一以上是老人。
美国市长会议2001年12月发表的年度报告说,在美国的主要城市中,忍饥挨饿者和无家可归者的人数在2001年急速增长。在被调查的27个城市中,要求食品紧急救济的人数平均增加了23%,要求住房紧急救助的增加了13%。在被调查的城市中,93%的城市对食品紧急救济的需求增加了,其中很多是有孩子的家庭,这个数字比2000年平均增长了19%。在要求紧急救济的成年人中,37%是有工作的人员。造成饥饿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低、失业、高房租、经济衰退、福利改革、医疗费用高和精神疾病等等。美国劳工部2001年11月29日说,美国靠救济生活的总人数达到402万人,创19年来新高。美国“结束无家可归”全国联盟认为,有75万美国人处于经常性的无家可归状态,多达200万的美国人有过无家可归的经历。这些无家可归者夜宿在街头、车箱、避难所和公园露营地等不安全的地方。
在美国,穷人和富人的命价不同。法国《解放报》2002年1月9日报道,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建立的联邦赔偿基金确定的9.11遇害者赔偿金发放办法是,根据受害人的年龄、工资和家庭人口来确定经济赔偿的数额,然后再加上精神赔偿。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令人震惊。如果遇害者是一名家庭妇女,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只能得到50万美元的赔偿。可如果受害人是华尔街经纪人,他的遗孀和两个孩子却能得到430万美元的赔偿。经济赔偿上存在的这种差距引起许多受害者家属的强烈抗议,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承诺修改赔偿金发放办法。
四、妇女、儿童状况令人担忧
性别歧视是美国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至今没有男女平权的宪法规定。2000年9月18日,十几名幸存的“慰安妇”在美国一些民间组织的支持下,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联邦法院提出集体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妇”正式道歉并给予赔偿。然而,美国政府却于2001年7月发表声明,对这一诉讼案表示反对,并认为二战期间日军征招“慰安妇”是一个“主权行为”。美国政府的这一态度,激起了美国全国妇女组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真相委员会等美国民间组织的抗议。这一事件从一个角度折射出美国妇女人权保护的状况和美国官方对妇女权利要求的态度。
妇女遭受暴力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每15秒钟就有一名妇女被打,每年有70万起强奸案发生。2002年1月24日出版的《美国统计纪要》第121版说,1998年,约有100万人涉嫌配偶和男女朋友之间的暴力行为。2001年3月,大赦国际美国分部在经过两年的调查后,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的女性犯人人权状况受到侵犯,她们经常在监狱受到性侵犯,被监狱看管人员强奸。美国有7个州竟然没有禁止监狱官员与女犯人发生性关系的法律或规定。
美国儿童的权利缺乏保障。美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没有加入《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之一。美国是违反国际公约规定、对少年犯处以死刑的仅有的5个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处决少年犯最多的国家。美国有25个州将判处死刑的最低年龄定在17岁,有21个州定在16岁或者根本没有年龄限制。此外,美国还是世界上少有的处决精神病人和智残者的国家。据人权观察组织的报告说,20世纪90年代,美国共对9名少年判处了死刑,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报道的数字。
美国儿童深受暴力、贫困侵害。美国暴力政策研究中心2001年11月28日公布的调查报告说,对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凶杀数据的分析显示,1995年至1999年,美国有3971名1到17岁的儿童和未成年人被枪杀。美国儿童被枪杀的比例,比生活在其他25个工业化国家的儿童要高16倍。而在手枪暴力的死难者中,黑人儿童比白人儿童高7倍。2001年4月,美国儿童保护基金会发表的关于美国儿童状况的“绿皮书”称,美国政府1999年统计的贫困数字显示,有超过1200万的儿童生活在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贫困线之下,占美国儿童总数的六分之一。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01年初公布的一项报告说,美国10%的儿童存在精神健康问题,每10名儿童和青春期少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严重程度足以构成伤害,而能够接受所需治疗的人数估计不超过五分之一。
少年儿童失踪问题严重。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1年公布的数字,1999年间美国失踪的少年儿童达到75万人,约占全国失踪人数总数的90%,平均每天有2100名17岁以下少年儿童失踪。自从1982年通过失踪少年法以来,警方登记的失踪少年儿童人数增加了468%。
儿童是性侵犯的受害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3年的研究,于2001年9月发表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有大约40万名儿童在街头卖淫,或者在就读学校附近从事各类色情活动,其中,离家出走或无家可归的儿童是性侵犯的最大受害者。美国教会神职人员存在严重的对儿童性骚扰现象。据2002年2月26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在过去10年里,波士顿教会用于支付被性骚扰儿童的诉讼赔偿金高达10亿美元,估计有80名神父涉嫌对儿童有过性骚扰行为,其中有一位神父被控对100多名儿童进行过性骚扰,成为继安然门之后美国最大的一起丑闻,并由此引发了对美国其他地区教会普遍存在的类似案例的揭露和关注。
五、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种族歧视是美国建国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最为严重的人权问题。历史上,美国因对土著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贩卖黑人和对黑人实行血腥奴役而臭名昭著。近年来,美国几乎每年都会爆出种族歧视丑闻。
2001年4月7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托马斯因违反交通规则,在试图逃跑时被一名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引发该市黑人群众抗议示威和大规模种族冲突,再次引起人们对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强烈关注。英国《观察家报》2001年4月15日报道说,辛辛那提是美国第8个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大都市,时至21世纪,其学校还几乎完全实行种族隔离。托马斯是从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在辛辛那提市遭白人警察枪杀的第4名黑人,而且是自1995年以来该市第15个惨遭白人警察枪杀的黑人嫌疑犯,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这期间却没有一名白人嫌疑犯遭警察枪击。美联社称,辛辛那提的抗议活动是自1968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害后又一次大规模群众性抗议事件。
在美国,种族歧视无所不在。少数民族在联邦部门中任职的比例远远低于其所占总人口的比例。据美国《世界经济论坛杂志》双月刊2001年7-8月号的一篇文章报道,在美国参众两院535名议员中,有投票权的拉美裔议员只有19名,仅占总数的3.5%,远远低于拉美裔占美国人口12.5%的比例。虽然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3%,但在各级经选举产生的公职里,黑人只占5%。美国规定警察中有色人种必须占相当的比例,但实际上各地的警察中黑人很少,而高级警官中黑人更少。如辛辛那提市黑人占人口的43%,但是1000名警察中只有250名是黑人。在美国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没有一位黑人担任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华尔街的大投资公司中黑人高级职员也凤毛麟角。
美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境遇恶劣。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表明,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的黑人超过白人1倍。黑人完成大学教育的只有17%,大大低于白人28%的比例。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2倍,而从事低工资的服务性职业的黑人超过白人1倍。1999年白人中等家庭的收入为44366美元,而黑人中等家庭的平均收入只有25000美元。据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统计,1990年以来,虽然少数民族就业人数只增长了36%,但在工作场所因种族或民族原因而引起骚扰的指控翻了一番,每年近9000起。美国5个最大商业性有害废品堆,有3个位于主要是黑人等少数民族的居民区,60%的黑人和拉美裔住在有有害废品堆的地区。
司法中的种族歧视司空见惯。美国200多万在押囚犯中,50%囚犯是黑人,16%是拉美裔人。据联合国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在美国,犯同样的罪,有色人种所受到的惩罚要比白人重2至3倍,杀害白人被判死刑的黑人是杀害黑人被判死刑的白人的4倍。2001年3月12日美国司法部公布的一份报告也不得不说,美国警察对黑人和拉美裔人进行武力威胁的可能性是对白人的2倍。
六、粗暴侵犯别国人权
美国的军费开支和军火出口总额均占世界首位,军费开支占全球近40%,高于排在其后的9个国家的总和,军火出口占全球36%。2002年2月4日,美国国防部公布200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案,总额达3790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480亿美元,增长率为15%,是过去20年中最高的增长率。
美国粗暴侵犯别国主权和人权的行为在国际上居于首位。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使用武力就达40多次。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中国近海上空违规飞行,造成中国飞机机毁人亡,且未经中方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降落中方军用机场上,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人权。事发后,美国编织种种理由进行辩解,迟迟不对其肇事飞机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示道歉,极力逃避应承担的责任,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
美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军事基地,驻军达数十万,到处犯下侵犯人权的罪行。9.11之前,美国就已驻军140多个国家,如今,美国更是把其所谓的安全利益扩张到差不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驻日美军频频犯罪。1995年,3名美军士兵强奸1名冲绳女学生引发日本民众大规模抗议,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事实上,类似的丑闻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屡见不鲜。2001年1月11日,一名美军士兵在冲绳因猥亵女学生而被警方逮捕。1月19日,冲绳县议会通过关于抗议驻冲绳美军频频犯罪,要求美国削减驻日美军的决议。而驻冲绳美军司令却在发给下属的电子邮件中侮辱冲绳县知事和县议会。6月29日,又有一名美军空军中士在冲绳县北谷町对一名日本女青年进行了强暴。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期间曾经向该地区投下大量贫铀弹,不但使该地区人民,也使维和士兵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美国方面称,美军撤出科索沃的一个理由就是“不能让辐射伤害我们的孩子”。但最近有消息指出,美国人知道贫铀弹的危害以及投放地点,因此在划分维和区域时,把遭受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划给盟国。美军进驻波黑、科索沃后,带动了两地色情业“繁荣”。过去一年中,波黑破获的几十起贩卖妇女案中,许多与美军有关。他们大多参与嫖娼,少数人甚至参与贩卖人口。2000年9月美国陆军公开了一份长达600余页的特别调查报告,详细描述了美国“陆军第一军”第82空降师在科索沃维和期间犯下的种种劣迹,承认:“驻科索沃美军总体氛围很不人道!”
有资料显示,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向伊拉克投掷94万多枚贫铀弹,总重量约320吨,对伊拉克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伊拉克卫生部发布报告指出,伊拉克的癌症患者在海湾战争后大量增加,由1989年的6555人、1991年4341人增加到1997年的10931人。海湾战争结束10年来,在伊拉克南部遭受贫铀弹打击地区,白血病、恶性肿瘤和其他疑难病症发病率比全国高3.6倍,孕妇流产的比例是过去的10倍。2002年2月22日,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大学医学专家伊马德·萨阿敦对媒体宣布,他率领的一个医学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发现,1989年至1999年,伊拉克南部地区血癌患者增加了1倍,女性乳腺癌增长了102%。
美国政府一贯以“新闻自由”自我标榜,但是,根据法新社2002年2月21日报道,国际新闻学会当天公布的年度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对待媒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试图压制独立媒体言论自由的做法,“是2001年最令人惊奇的事情”。
美国有近百家公司长年制造并向境外大量售卖国际贸易中禁止销售的各种刑具,产品数量可观,且已经形成海外销售网络。大赦国际2001年2月26日公布的有关调查报告指出,已经查实的约80家美国公司制造的刑具包括电击用具、脚镣以及带锯齿的手铐等,很多刑具、警具系高科技产品,对人的身体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比如,受刑人稍微用力就会撕裂肌肉的手铐和高压捆绳,非常残酷。而这些为美国法律明文禁止的刑具却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正式出口批准。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美国公司以“控制犯罪器械”获得出口凭证并销售到海外的刑具,总价值高达9700万美元。负责调查的威廉·舒尔茨博士表示,“美国国务院总在谈人权,但另一方面,美国的商业部门却在发放其政府法规中规定为刑具的产品的外销许可证,真是匪夷所思。”
美国还曾用国外婴儿尸体做辐射试验。据2001年6月英国《每日电讯》和《观察家》披露,美国最近解密了一些绝密文件,证实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实施过一项叫做“阳光工程”的试验,先后从国外攫取了大约6000具婴儿尸体,未经父母许可,将尸体火化后,骨灰被送往实验室接受辐射残量研究。
美国政府至今拒不签署限制转移废料的《巴塞尔公约》,经常将危险废料以各种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损害别国人民的健康。美联社2002年2月25日报道说,据环保组织公布的报告估计,美国以回收名义收集的电子垃圾中,有多达50%到80%实际上被运到亚洲一些国家进行废物处理,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卫生问题。
美国政府还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拒不承担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给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001年9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第三届联合国反种族主义大会是新世纪初国际人权领域的一次重要聚会,吸引了190多个国家参加,反映了国际社会通过对话与合作消除历史积怨,根除种族主义余孽的迫切愿望。美国政府置国际社会的呼声和自身的国际责任于不顾,在会前公开扬言要抵制会议。虽然在联合国等方面的敦促和劝说下,美国政府勉强派出低级别代表团与会,但在会上带头反对讨论奴隶贸易问题、殖民赔偿问题,反对大会将犹太复国主义与种族主义相提并论,并中途罢会。美国一意孤行,干扰会议茕茕孓立,暴露了美国以“世界人权法官”自诩的虚伪性,凸显了美国政府霸权行径的狂妄和孤立。
多年来,美国政府置世界许多国家的反对于不顾,年复一年地发表国别人权报告,罗织罪名,对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歪曲和指责。美国政府还每年发表报告,对包括拉美各国在内的24个国家的扫毒情况进行评估,对被认为“扫毒不力”的国家横加指责,动辄进行制裁、干涉甚至入侵。
2001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与国际麻醉委员会改选,美国因得不到多数成员国的支持而相继落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政府在人权、缉毒、军控、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和单边主义,是不得人心的。我们奉劝美国政府改弦更张,抛弃利用人权制造对抗和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做法,顺应国际人权领域合作与对话的时代潮流,多做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益的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2年3月11日
200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1年2月27日)
2月27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0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采用歪曲、捏造的手法罗织罪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而对其自身的人权问题却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下面的材料说明,恰恰是美国存在着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
一、“民主”神话被戳穿,政治权利遭亵渎
美国一向自诩为“民主的典范”,不断向世界各国兜售“美国式民主”,动辄以“民主”为借口对别国指手画脚、横加干涉。然而,知情的人都清楚,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民主”从来只是一个“神话”,公民的政治权利一直受到无情的亵渎。
美国虽然在1787年颁布宪法时就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但是,直到184年以后才在法律上实现普选权。由于在种族、性别、财产、教育程度、年龄和居住期限等诸多方面作出限制,黑人、妇女、印第安人以及大约1/3白人男子在相当长时间内被剥夺了法定选举权。直到1870年、1920年和1948年即美国建国 94年、144年和172年之后,黑人、妇女和印第安人才在法律上获得选举权。至于选举权的财产资格、“人头税”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则分别到1856年、 1964年和1970年才在法律上被取消。直到1971年即美国建国将近200年之后,才通过第26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不得以年龄为由剥夺18岁或18岁以上的公民的选举权,在法律上实现了普选权。
然而,法律上实现普选权是一回事,而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美国公民的参选率一直很低。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众议院历次选举中,选民的参选率一直在30%到60%之间;一向被誉为重大政治节日的美国总统选举,最高参选率也只有65%。由于总统当选只需超过投票总数1/2即可,所以,美国总统实际获得的选票占适龄选民的百分比往往很低,多年来一直在35%以下。1996年大选选民的参选率仅为49%,当选总统获得的选票只占合格选民的25%左右。可见,美国所谓的“普选”从来就不能代表全体人民或多数人的意志。
200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更使美国选举制度的固有弊端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选举结果一日三变,选票统计漏洞百出、混乱不堪,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围绕佛罗里达州选票计算对簿公堂,展开“驴象之争”,闹得不可开交,有关机构发行“总统难产纪念币”借机发财,示威、抗议活动伴随总统产生的全过程。根据实行了 200多年的选举人制度,决定当选总统的不是全民投票的结果而是选举人团的投票。当选总统的得票不足5000万,不到美国合格选民(2.05亿)的 1/4,创历史新低。这就使得普选和公民的选举权失去了实际意义,美国民主制度的神话也由此又一次被戳穿。《华盛顿邮报》惊呼美国政治选举制度“发生了爆炸”,路透社称这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美联社则报道了人们“对一个常常被视为民主典范的国家出现如此混乱感到震惊”【注:1】。一滴水而使水从杯中溢出,“一场选举的X光片”暴露出美国选举制度固有的不民主实质。
美国的民主从来只是“富人的游戏”和“钱袋的民主”。在政治生活完全商业化的美国,要在国家权力机关中谋求公职,需要花大量的金钱,离开金钱,竞选总统、议员等公职就寸步难行。竞选费用不断攀升,数目之巨令人咋舌。2000年美国大选所花的费用高达30亿美元,比4年前高出50%,创历史最高纪录;各州的竞选花费也高达10亿美元。美国法律对政治捐款不加禁止,只规定个人向候选人、政治行动委员会以及政党提供捐款的上限,但没有对企业、工会等向政党提供的 “软捐款”加以规定。各党派和候选人筹集的“软捐款”高达6.48亿美元,比4年前增加了4倍。在竞选过程中,至少有20人捐赠超过了100万美元,女演员简·方达为一个支持堕胎权利的新组织开出了1200万美元的支票。企业界为打通美国政界花费大量的游说开支,在截至2000年6月30日的18个月中,仅英国18家公司就花了3000万美元。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和枪支制造商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打通国会山,说服政治家们反对限制销售和拥有枪支,使得枪支管制立法难以通过。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0月25日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腐败已经非常严重,连美国选民也注意到了由此产生的“铜臭味”。联邦选举制度已经沦为“集团贿选制度”,美国的民主被卖给了出价最高的人。
在2000年选举中,民主党人乔恩·科尔津个人出资6000多万美元成功赢得了代表新泽西州的参议员席位,创州议会竞选花销的新纪录。美联社2000年 11月9日对金钱与选举胜势的关系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去年当选的参议员中81%的获胜者、众议员中96%的获胜者花的钱超过了他们的竞争对手;而截至 10月18日,32场参议员竞选中有26场、433场众议员竞选中有417场的获胜者是花钱最多的候选人。美国研究金钱与竞选的一位专家道出了其中的秘诀,“只要在联邦大选委员会那里查一下筹集资金的账户,就可以在大选之前知道大选的最终结果”【注:2】。可见,美国民主的真正奥秘是金钱,金钱主宰着选举的过程和结果。难怪西班牙《世界报》将金钱的作用称做“美国的民主癌症”,指出这种癌症的扩散“没有任何国家达到美国这样的规模和如此严重的程度” 【注:3】。
美国的新闻自由同样受到金钱的支配。媒体掌握在有钱人的手中,一向是富人的喉舌和当权者制造民意的宣传机器。只要当权者和富人愿意,只要有利可图,美国的新闻自由有时可以滥用至罔顾国际准则的地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任何鼓吹战争的宣传”,“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均应以法律予以禁止。但是,美国却不顾国际公约的规定和世界许多国家的通例,见利忘义,从1933年起一直销售和允许销售阿道夫·希特勒臭名昭著的反犹太主义自传《我的奋斗》。在二战期间,美国通过销售此书获得版税2万余美元,二战后美国司法部仍悄悄销售此书达34年之久,收取版税达 13.9万多美元。美国出版商霍顿—米夫林公司1979年从政府手中购回此书的版权后继续销售,据估计,20年来至少出售30万册,获利30万—70万美元【注:4】。
二、暴力充斥,司法不公,危及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
美国是唯一将私人备带武器明定为宪法权利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暴力的社会。美国是世界头号“枪国”,民间拥有枪支2亿多支,几乎人手一枪;注册的武器销售点10万个,比麦当劳在全世界的分店还多。
美国一家机构每年对7万支枪作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万支枪涉及攻击事件,其余部分则是在犯罪调查中被发现:5000支用于杀人,5000支用于袭击,数千支用于盗窃和抢劫,还有的用于与毒品相关的攻击事件。枪支泛滥,枪祸不断,殃及无辜生灵。2000年2月29日,密歇根州一名年仅6岁的小学男生枪杀了一名同班女孩;4月18日,底特律市郊的一名男子因不满同楼住户的抱怨,用自动步枪对公寓办公室扫射,打死打伤3名妇女;4月24日晚,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里发生一起儿童恶性枪击事件,7名儿童惨遭射杀;12月28日,4名蒙面持枪歹徒在费城闯进一户人家疯狂扫射,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今年1月9 日,一名持枪歹徒在休斯敦市打死3人;2月5日,一名持枪男子在芝加哥市附近的一家工厂内打死4人,打伤4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据统计,美国每年有 3.1万人死于火器之下,每天有80多人因枪杀案毙命。
警察滥施暴力普遍。美国每年有几千起关于警察施暴和滥用权力的指控,但施暴和滥用权力的警察几乎不负任何责任。寻求救助的受害者面临重重障碍,如公开的威胁、地方和联邦检察官不愿受理警察暴行案件等。1999年,约有1.2万起民权申诉案件提交给司法部,其中大部分是关于警察滥用权力的,但只有31个警察因此被定罪或认罪。
司法不公非常严重。美国有38个州实行死刑制度,截至2000年7月1日,共有在押死刑犯3682人,其中90%以上曾是性侵犯和人身攻击的受害者,他们大多数是穷人,受教育水平低,不享受医疗服务,无力支付辩护费用,只能依靠官方律师。死刑的误判率很高。哥伦比亚大学通过对美国1973年至1995年 23年中的5760个死刑案件进行研究后,于2000年6月12日发表报告指出,全美的死刑误判率为68%,每3件死刑案件中有2件以上经上诉后被撤销;佛罗里达州的误判率为73%,肯塔基州、马里兰州和田纳西州的死刑误判率竟高达100%。据统计,自美国最高法院于1976年允许恢复死刑以来,已有 660多人被处决,其中最近8年被处决的有500人,占70%;2000年有70多人被处决,占近11%。美国还违反国际公约的规定,判处和处决少年犯和精神病人,不给死刑被告提供适当的律师。在过去10年中,美国处死了30名有智力障碍的人。
美国以“自由者的乐土”自诩,但是,美国被剥夺自由的人数为世界之最。据美国司法部报告,到1999年底,美国缓刑、假释和在监狱服刑的人数约有630万人,相当于该国成年人口的3%;“教养人口”比上年增长2.7%,比1990年增长了44.6%【注:5】。美国法律规定,剥夺被定重罪的在监狱里服刑、被处缓刑或假释的人的选举权,其中有1/4的州还规定剥夺服满刑期人的选举权。据估计,现有100多万已经服完刑期的美国人被剥夺了选举权。美国司法政策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显示,到2000年2月15日,美国囚犯人数突破200万人,比11年前的114万增加75%以上,占全球囚犯人数的1/4,稳居世界之冠。美国司法部2000年8月披露,到1999年底,每10万美国人中就有690名囚犯,囚犯比例居世界第一。路易斯安那州的监禁率最高,每10万人中有 736名囚犯。
尽管美国在监狱上的投资大大超过教育经费,但是,监狱仍不得不超负荷运转。狱内暴力盛行,囚犯待遇恶劣。据统计,1998年,美国有59名囚犯被其他囚犯杀害,因攻击、打架和强奸造成6750名囚犯和2331名监狱工作人员受伤。据加州民间团体估计,全美监狱每天发生成千上万起强奸案。男性囚犯经常遭到同监犯的性虐待,在一些极端的案件中,被强奸者几乎成了施暴者的性奴隶,他们被“出租”、“出售”甚至被拍卖给其他囚犯,身心备受摧残,但施暴者很少受到惩罚。美国司法部2000年9月发表报告说,美国监狱有“支持和促进虐待的制度性文化”。有据可查的虐待包括狱警野蛮殴打囚犯、狱警出钱让囚犯殴打其他囚犯。弗吉尼亚州的沃伦斯里奇超级最大限度保安监狱经常对囚犯使用5万伏特的电击设备;雷德奥尼恩超级最大限度保安监狱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打了116发空包弹,25发刺人的橡皮子弹,使用电击设备130次。在加利福尼亚州考克兰监狱,8名狱警将来自敌对派系的囚犯赶到一个小运动场上,让他们进行古罗马角斗士式的打斗取乐,致使多名囚犯在打斗中死亡。美国有2万多名囚犯被关押在超级最大限度保安监所里,囚犯总是被锁在无窗的小囚室里,每星期只放出几小时,离开小囚室时总是带上手铐、脚镣并由狱警押送。威斯康星州的新超级最大限度保安监狱的囚犯每天24小时被隔离监禁,囚室里每天24小时开着日光灯,24小时被录像监视【注:6】。
三、贫富分化加剧,劳动者经济社会权利状况堪忧
20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处于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期,到2000年底已持续增长118个月,但是,由于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劳动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问题积重难返。
美国的贫富差距与经济同步发展。据统计,1%最富有的美国人拥有全国财产的40%,而80%的美国人只占有全国财富的16%。9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财富增长的40%流入了少数富人腰包,多数穷人只得到其中的1%。1977年到1999年,美国最富的1/5家庭的税后收入增长了43%,而最穷的1/5家庭的税后收入(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却下降了9%,那些靠最低工资维持生计的人今天挣到的美元按实际收入计算还比不上30年前的水平【注:7】。《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0年2月21日一期的文章指出,1979年,收入最高的5%家庭的平均收入是20%收入最低家庭的10倍以上;到1999年,这个差距已经扩大到19倍,居当今工业化发达国家之首,创下了美国人口普查局1947年开始跟踪这个问题以来的最新纪录。1992年美国最大公司的老板们的收入是其普通工人工资的100倍左右,而2000年他们挣的钱是普通工人的475倍【注:8】。而据美国《商业周刊》2000年8月的评估,工人和首席执行官的收入差距1990年是84倍,1995年是140倍,1999年是416倍。据一项收入情况调查,硅谷收入最高的1/5家庭自1992年以来实际收入增长了29%;而收入最低的1/5家庭的实际收入在90年代大部分时间都下降了,目前仅恢复到1992年的水平,其中最底层员工目前的平均工资甚至比10年前低10%【注:9】。
贫困和饥饿的美国人口居高不下。据美国联邦政府的统计数字,美国有32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12.7%,贫困率比70年代还要高,也高于其他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注:10】。美国农业部2000年3月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有9.7%的家庭“食品得不到保障”,18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至少有10%的家庭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或是营养不良。1998年全国有3700万个家庭处于饥饿之中。在最穷的新墨西哥州,有15.1%的家庭面临饥饿的威胁。
无家可归者有增无减。90年代中期的一份研究表明,有1200万美国人在一生中会在某个时候处于无家可归的境地。根据美国市长会议对26个大城市所作的调查,1999年超过2/3的城市收到提供居所紧急要求的数目比上年有所增加,无家可归者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注:11】。《纽约时报》2000年7月 9日报道说,纽约市民正处于几十年来住房最紧缺的时期,等待公共住宅的家庭有13万个,收容所有时一夜就收容近5000个家庭和7000名单身的人。
劳动者权利受到严重侵犯。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美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最长,享有的保障和权利却更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0年3月报道说,美国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为1957个小时,超过其他发达国家。在曼哈顿,大约75%的受过大学教育的25岁至32岁的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而在 1977年只有55%的人工作时间这样长。美国最近出版的一本书揭露,美国有些女收银员和流水线工人,因为没有时间上厕所工作时下身不得不裹着尿布。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1999年7月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组织权和罢工权在美国劳工立法中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雇主决定破坏工会或者阻止成立代表工人的工会时,法律不能保护工人。美国工人参加工会的比例仅为13%。
美国1400万名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员中有700万人没有集体谈判权,更不用说罢工权了【注:12】。数以百万计的农场工人、家庭服务工人、低层管理人员,被明确排除在确保工人组织权的法律保护之外。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每年因为行使结社权遭到报复的工人是几百名;到90年代,每年有2万多名工人遭到严重报复【注:13】。
劳动者享受不到充分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美国能源部200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从事核武器制造的工人中,由于受到放射性元素及有害化学物质的侵害,癌症发病种类和发病率远远高于在其他行业工作的人。自二战结束至今,在加利福尼亚、华盛顿等州14家主要核工厂的60万名工人中,共发现了22种不同类别的癌症,癌症发病人数是正常工厂工人的数倍。美国政府一直对此轻描淡写,直到最近被媒体揭露后,美国官方迫于公众的压力才不得不出面“承认错误” 【注:14】。8年前美国没有社会保险的人数是3000万,现在已多达4600万。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0月25日报道说,20年来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12.3%增至15.8%,6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没有医疗保险。
美国的教育状况之差出乎人的意料。据《今日美国》报2000年11月29日报道,在高度发达的美国,文盲问题仍然很严重。5个中学毕业生中有1个不会阅读其文凭,85%的未婚母亲是文盲,70%的被捕者是文盲,2100万美国人不会阅读。保护儿童基金会证实,在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中,71%达不到对这个年纪儿童所要求的文化水平。大学学杂费和膳食费的增长超过中产阶级家庭收入的增长,大学生辍学的比例不断上升,现已达到37%【注:15】。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1989年至1999年,中产阶级家庭收入仅增长10%,而同期公立大学费用增长幅度达51%,1999年总额达到8086美元,占低收入家庭收入的62%;私立大学上升34%,1999年总额达到21339美元,相当于低收入家庭总收入的162%,但只占高收入家庭收入总额的4%。3000多万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甚至没有财力供子女进社区学院(大专)。
四、性别歧视严重,儿童境遇严峻
性别歧视存在于美国社会各个领域。美国妇女至今未获得与男子全面平等的宪法保护。妇女在政治上发言权有限,在就业、职业、劳动报酬上受到明显歧视,享有的劳动保护低于国际标准;针对妇女的性强暴、性骚扰和家庭暴力非常严重。
据路透社2000年3月22日报道,最早由5名妇女于1978年提出、最终有1100名妇女加入的状告美国新闻署和美国之音两个政府机构的性别歧视案,先后共提出控告48项,涉及妇女在申请技术员、编辑、专家、播音员等工作时仅仅因为性别的原因而被拒聘。法庭审理发现,用人部门甚至采用修改考核成绩和预先内定等作弊手段以达到排挤女性的目的。此案涉及原告数以千计、诉讼历时达22年之久,律师为此工作了65000个小时,直到2000年,在业已宣判的48 项诉讼案中有46项败诉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才被迫提出庭外调解,达成赔偿5.08亿美元的解决方案,成为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以来赔偿金额最大的就业歧视案件。美国性别歧视积弊之深由此可见一斑。美国妇女政策研究所2000年11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美国妇女与男子同工不同酬,干同一份工作,妇女所挣的工资比男子平均少26%【注:16】。
妇女受监禁人口大幅增加,女囚犯受到粗暴虐待。1980年以来,美国囚犯人数增加了2倍,而女囚犯则增加了3倍。1999年12月美国政府的一项研究发现,对教养官员性虐待和行为不端的指控无处不在,对滥用权力的狱警的刑事起诉增加了。1999年12月以来的案件有:私人教养公司经营的一个县监狱的11 名狱警和1名监狱官员因对16名女囚犯进行性攻击或性骚扰的罪名被起诉;一名新墨西哥州狱警因对囚犯进行性攻击被判侵犯民权罪;一名纽约狱警因强奸2名女囚犯被判3年徒刑;一名俄亥俄州监狱官员因对3名女囚犯进行性攻击被判4年徒刑。纽约一所监狱的女犯人揭露,许多女囚犯在监狱中都被强奸过,甚至有些单身母亲在监狱中生了孩子。多数遭到性侵害的女囚犯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密歇根州法律甚至明文规定囚犯不受州民权法的保护。
大量妇女、儿童被拐卖至美国,备受奴役和折磨。美国中央情报局1999年11月提供的一份报告说,每年有多达5万名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妇女和儿童被以各种虚假的理由拐卖到美国,被迫沦为娼妓、受虐待的劳工或佣人,最小的只有9岁。尽管最近两年有多达10万名妇女儿童被拐骗到美国,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但政府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所涉及的受害者不超过250人。1999年,美国移民和归化局对26个城市进行了调查,发现250家妓院里有被拐卖者,这些人的权利根本得不到保障【注:17】。在美国,人口走私和性奴隶交易竟然成为毒品和武器交易之后的第三大非法收入来源。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犯罪组织每年通过贩卖人口获取的利益高达70亿美元【注:18】。
儿童状况令人担忧。美国儿童是暴力犯罪的主要受害者,平均每年有5000多名儿童死于枪杀,死于枪杀的14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要比其他25个工业化国家的总和高20倍。约有150万儿童———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的父亲或母亲被关在州或联邦监狱里。美国是世界上处决少年犯的仅有的5个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处决少年犯最多的国家。美国有25个州对未成年人判处死刑,其中4个州把判处死刑的最低年龄定为17岁,其余21个州定为16岁或者根本没有年龄限制。1990年以来已有14个少年犯被处决。2000年前7个月处决了4名少年犯,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过去7年里处决的少年犯总数还多。到2000年10 月,美国有83个犯罪时不满18岁的少年犯在等候处决。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00年2月27日发表的报告说,1985年到1997年,美国成年人监狱中18岁以下囚犯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从3400人增至7400人;约90%的少年犯连中学都没有毕业【注:19】。目前有10多万儿童被关在少年监所里,许多人受到非人的待遇。
贫困严重困扰着美国儿童。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9个成员的调查,美国儿童的贫困率位居第二。1998年美国儿童的贫困率达 18.7%,比1979年高出2.5个百分点。目前,美国有130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比1979年多300万。据路透社2000年1月20日报道,美国有15.2%家庭的儿童忍饥挨饿,有16.3%的家庭6岁以下的儿童没有足够的食物。有100万未加入美国国籍的移民儿童没有医疗保险。美国有上百万儿童到处流浪,处境险恶。其中,有40%的流浪儿童年龄不到5岁;20%的流浪儿童挨饿;20%的流浪儿童的家庭没有医疗保险;10%的流浪儿童目击过杀人、枪击、强暴或谋杀案,25%的流浪儿经历过家庭暴力。
美国至少有29万儿童受雇于环境危险和条件恶劣的工厂、矿山、农场。农场童工经常一天工作20小时,并冒杀虫剂中毒、受伤和终生残疾的危险。他们占美国童工的8%,却占职业死亡的40%。在美国农场劳动的儿童中,只有55%完成中学学业。每年发生在农业领域的童工侵权案件估计有100万件,而美国劳工部列举的1998年度童工侵权案件仅104件【注:20】。
五、种族歧视依旧,少数民族待遇恶劣
美国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举世闻名。时至今日,种族歧视仍然是美国最严重的社会痼疾。连美国2000年9月向联合国机构提交的执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情况的报告都不得不承认,美国存在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少数民族面临的不平等仍然是美国最严重和无法解决的挑战之一。
少数民族始终是美国这个“第一世界中的第三世界”,处于被遗忘的边缘。事实上的种族隔离仍然随处可见。《华盛顿邮报》2000年2月3日的报道说,即使在美国大城市,也没有几个居民区真正取消了种族隔离。在大约1/3的黑人社区中,90%以上是黑人。90年代,美国高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平均增长了15%,但是,少数民族和白人的贫富差距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0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1998年,拉美裔、非洲裔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中等富裕家庭的净财富为16400美元,仅及白人中等富裕家庭净财富的17.28%,这与1992年的比例数17.23%基本没有区别。1998 年,72.2%的白人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而黑人和拉美裔家庭的比例却只有46.6%和44.9%。近200万土著人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大街上过日子,其中 40%的人每周经常两三天吃不上东西,他们是地球上这个最富裕国家中最贫困的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0年5月15日报道,移民家庭占美国贫困人口的1/5以上,占贫困儿童的1/4。在美国生活的移民中,有43%即900多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其中包括50%从事全日制劳动的人;在美国出生的移民中,有14%的人没有医疗保险。《美国医学会杂志》2000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20%以上的黑人和32%的拉美裔人没有医疗保险,而白人的比例仅为12%【注:21】。41%的非拉美裔白人青年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拉美裔青年仅为22%【注:22】。
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根深蒂固。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2倍。199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大约90%的公司主管和经理从来没有聘用过一名地位和职责同等的黑人同事。微软公司1999年在美国共有2万多名员工,其中只有557人是非洲裔美国人,约占员工总数的2.6%;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有5155人,然而非洲裔美国人只有82人,仅占其中的1.6%。《今日美国》报2000年的一篇文章报道说,基于种族原因对移民工人的性骚扰指控迅速增长,1986年到 1999年增长了10倍,80年代记录在案的有约2200件,而90年代则有15150件。
司法中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美国法官中98%是白人,而被判监禁和被判处死刑的人则多数是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黑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2%,但是,在 200多万美国囚犯中,却有约一半是黑人,另有16%为拉美裔美国人。黑人进监狱的可能性是白人的8倍。每10万名黑人男子中有3408人被囚禁,而白人男子的监禁率只有417人。在11个州,黑人男子的监禁率竟是白人男子的12—26倍。据司法部估计,1999年,9.4%的25—29岁的黑人男子在监狱里服刑,而在相同年龄组的白人男子中,只有1%在蹲监。少数民族青少年占美国青少年人口的1/3,但他们占了被监禁在地方拘留和州教养系统的青少年的 2/3。每3名黑人青年中就有1人在押或保释。美国司法部提供资助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黑人青少年第一次犯罪被关进监狱的人数是白人青少年的6倍。在暴力犯罪案件中,黑人青少年坐牢的人数是白人的9倍。在18岁以下青年中,黑人青年占15%,但是在被捕的18岁以下的人中,黑人占26%。在成人监狱的青年中,黑人占58%【注:23】。少数民族青少年被当作成人审理以及被处监禁的可能性比被指控犯类似罪行的白人青少年大得多。在加利福尼亚,有色人种的青少年在成人法庭受审的可能性是白人青少年的6.2倍,他们被当作成人判决入狱的可能性是白人青少年的7倍。因毒品罪被关进州监狱的黑人男子占人口的比率是白人男子的13.4倍。因毒品犯罪被关进公共教养所的黑人青少年占人口的比率是白人青少年的48倍。在至少15个州,因毒品罪被关进监狱的黑人占人口的比率是白人的20—57倍。在7个州,黑人占被关进监狱的毒品罪犯的80%—90%。虽然大多数强效纯可卡因使用者是白人,但黑人却占了被判犯此罪的联邦罪犯的近90%。
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共有1.8万人被判处死刑,其中白人只有38名,仅占0.2%。从来没有一个白人因为强奸黑人妇女而被判死刑。1977年至 1998年期间,黑人仅占美国人口10%至12%,但在5709名被判死刑的人当中,却有41%是黑人。美国司法部2000年9月12日公布的报告承认,在过去5年中律师共提议判处183名被告死刑,其中20%是白人,将近一半是黑人,大约30%是拉美裔人,其余是其他少数民族。在美国联邦法院1995年以来所作出的死刑判决中,有色人种占到了74%。在谋杀案的受害者中,黑人和白人的人数相当,但自1977年以来,在被执行死刑的罪犯总数中,谋杀白人的黑人占了82%。
六、穷兵黩武,粗暴侵犯别国人权
美国在国际上唯我独尊,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到处留下侵犯人权的斑斑劣迹。
美国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设有军事基地,驻军达数十万,犯下许多侵犯当地居民人权的罪行。2000年以来,美军的此类劣行不断发生,一些相关的丑事相继被揭露出来。继1995年驻冲绳3名美军士兵强奸一名日本女孩引发日本民众大规模抗议之后,2000年1月14日,驻普天间航空基地的美国海军士兵在冲绳市再次发生因企图强暴一名日本女子而被逮捕入狱的案件;同月,美国海军驻长崎南部辖区佐世堡基地的3名水兵对2名15岁的少女进行性骚扰;今年1月9日,美国海军士兵又在冲绳市猥亵一名年仅16岁的日本少女。2000年1月13日,美国驻科索沃维和部队士兵奸杀一阿族小女孩,激起科索沃阿族人强烈愤慨。7月,韩国环保组织绿色联合会调查揭露,驻汉城美军基地将未经处理的尸体防腐液排放进汉江,美军在韩国江原道的一个基地从1991年至今一直向作为当地21万居民饮用水源的蟾江排放废油,污染当地环境,危害居民健康。据古巴《格拉玛报》2000年11月6日报道,南太平洋环境计划组织在斐济、基里巴斯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等一些岛国发现了50多个被危险废弃物污染的地区,而这些废弃物或多或少都与美国的军事利益或其他利益有关。2000年7月24日,巴拿马代理副外长揭露,美国在占领巴拿马运河区的近一个世纪中长期在当地驻扎军队,无数巴拿马妇女被美国大兵玩弄和抛弃,留下了成千上万没有父亲的孩子;1999年底美军撤出巴拿马运河区后,巴拿马和科隆两省就有700名孕妇被抛弃。
美国到处插手别国内部事务,暗中培植势力,在别国制造侵犯人权的事件。2001年1月17日,美国国防部开办了“西半球安全合作研究院”。而这个机构的前身是美国陆军所属的“美洲学校”,由于其以教授拉美和加勒比军人折磨嫌疑犯、执行秘密枪决、向持不同政见者寄恐吓信等等技能而著称,被国际人权组织称之为 “独裁者、刽子手、暗杀者培训基地”。这所学校在从1946年组建到2000年12月关闭的54年间,正式培训的学生有56000人,通过其他各种名目的 “短期培训”、“秘密训练”培养的学员不计其数。许多臭名昭著的“人权侵犯者”、“大毒枭”都是该校的毕业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数一数二的哥伦比亚乌拉巴大惨案等几桩特大屠杀案无一不牵扯到“美洲学校”的学员。1981年,“美洲学校”一手训练出来的“阿特拉卡特尔营”在一次行动中就屠杀了哥伦比亚埃尔莫佐特村767位无辜村民,其中,最大的超过90岁,最小的还不到2个月。
冷战结束已近10年,要和平、求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和人心所向。但是,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顽固坚持冷战思维,维持海外驻军,增加军费开支,大肆出售军火,到处炫耀武力,成为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侵犯别国主权和人权的一个重要根源。美国国务院和国会研究服务局2000年8月2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军费开支和军火出口总额均占世界首位,其中军费开支占全球的1/3,军火出口占全球的36%。2001年的军费预算比2000年的2000亿美元又增加了126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仅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使用武力就达40多次,多次动用集束炸弹、贫铀弹等国际法禁用的武器和各种破坏力极强的新式武器,在世界许多地区造成不计其数的平民伤亡,对受害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长期的灾难性影响。据报道,30多年前,美军就在巴拿马靶场试射贫铀弹;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曾向伊拉克投下94万枚贫铀弹【注:24】;1994年至1995年波黑战争中,美军投掷了1万余枚贫铀弹;1995年和1996年美军在日本冲绳岛的军事演习中试射了贫铀弹;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在南斯拉夫联盟使用了3.1万枚贫铀弹,对112处目标进行了打击。由于受到北约在波黑和科索沃使用的贫铀弹的辐射,南联盟患恶性肿瘤的人数增加了30%【注:25】,至少有1万名科索沃公民因受辐射而死亡,毗邻南联盟的保加利亚的一个小镇两个月内出生的80名婴儿中有40名畸形或患有其他生理缺陷,曾在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和包括科索沃在内的南联盟服役的一些欧洲国家的士兵和文官被诊断患上了“巴尔干综合征”,其中至少已有27人死亡【注:26】。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指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证实,他们从南斯拉夫抽取的检测样本中确实存在放射性物质。众所周知,铀是超重金属,且具有放射性,而美国却矢口否认贫铀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阻挠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继续进行调查,并断然拒绝中止使用贫铀弹。目前,美国驻科索沃的军队仍配备有贫铀弹。其实,美国对贫铀弹爆炸产生的危害早就了如指掌。早在1990年7月海湾战争爆发之前,属于美国军方的试验小组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贫铀弹爆炸后会产生极强的致癌阿尔法(α)射线,在遭受贫铀弹攻击的地区执行任务的士兵必须事先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同一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得到任何警告,他们是命中注定的贫铀弹的受害者。
美国对国际人权公约一贯持消极态度。美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但直到1988年才首次加入一个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即《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对于该公约以及《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美国从签署到批准分别拖了40年、28年和15年。美国签署《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已经24年,至今仍未批准该公约。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未加入《儿童权利国际公约》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未加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国家之一。美国长期反对将发展权确认为一项人权,是西方国家中唯一投票反对《发展权宣言》的国家。美国作为美洲国家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一直拒绝加入《美洲人权公约》和该组织通过的其他有关人权的公约。对于其所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美国总是通过作出保留、声明和谅解确保其实施被严格限制在美国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内,并使之只能适用于联邦而不适用于各州,从而使国际公约在美国变成一纸空文。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促进人权本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美国对自己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熟视无睹,却在国际上高喊“人权”,年复一年地发表《人权报告》,对世界各国进行声讨,这只能在世人面前暴露其假“人权卫士”、真霸权主义的本来面目。我们奉劝美国政府改弦易辙,切实采取措施改善一下本国的人权状况,多做有利于人权领域国际合作的事,不要动辄借口人权对他国颐指气使。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注释:
1.《华盛顿邮报》2000年11月9日文章;路透社纳什维尔2000年11月18日电;美联社东京2000年11月9日电。
2.美联社华盛顿2000年11月9日电。
3.西班牙《世界报》2000年8月16日文章。
4.《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0年10月16日一期文章。
5.《今日美国》报2000年8月8日报道。
6.参见人权观察《2001年世界报告》。
7.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月18日文章。
8.英国《新政治家》周刊2000年7月3日一期文章。
9.美国《商业周刊》2000年3月27日一期文章。
10.古巴《格拉玛报》2000年11月17日的文章。
11.《远东经济评论》2000年5月第20期的文章。
12.美国《工人世界党报》2000年4月13日一期文章。
13.美国《华盛顿邮报》2000年10月30日文章。
14.美国《纽约时报》2000年1月29日报道。
15.法新社巴黎2000年5月16日电。
16.路透社华盛顿2000年11月14日电。
17.美国《纽约时报》2000年4月2日报道。
18.美国《洞察》杂志2000年12月4日一期文章。
19.古巴《格拉玛报》2000年6月21日文章。
20.参见人权观察《2001年世界报告》。
21.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0月25日报道。
22.《今日美国》报2001年1月9日文章。
23.英国《卫报》2000年4月27日报道。
24.《俄罗斯报》2001年1月6日文章。
25.法新社伦敦2001年1月6日电。
26.法新社巴黎2001年1月10日电。
《人民日报》 (2001年02月28日第三版)
199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全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0年2月27日
2 月2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1999年国别人权报告》,无视中国人权不断改善的客观现实,怀着严重的政治偏见,再次用大量篇幅对中国横加攻击。这个《人权报告》攻击了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而对美国自身的人权问题却闭口不谈。鉴此,我们很有必要对199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做一番透视。
一、公民、政治权利受到威胁
美国枪支泛滥,暴力犯罪严重,公民的生命和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美国司法部估计,美国人现在拥有2.35 亿支枪,几乎平均每人一支。每年要发生枪杀事件100余万起,从1972年以来,每年死于枪支造成的他杀、事故和自杀的人超过3万。(注:1)一项国际调查表明,在世界36个最富有国家中,美国在谋杀、自杀和事故中枪杀死亡率最高。( 注:2)德新社1999年5月10日说,1995年美国有报道的谋杀和过失杀人案是2.16万起,其中有15551起是持枪杀人,35673人死于枪弹。
1985-1995年,美国青少年犯罪猛增2倍,其中持枪杀人案件剧增3倍。1997年,在15-24岁年龄段的青年中发生了6044起持枪杀人案。(注:3)
美国校园枪祸横行,血案不断。美国有1/10的学校每年至少发生一次严重刑事案件,而且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枪杀暴力。1997和1998两年中,美国共有48 人死于校园暴力。1999年4月丹佛高中2名学生用枪和手榴弹杀害了1 3名师生,伤25人,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据统计,美国10万个青少年中每年平均就有15人被枪杀,1 5岁以下儿童意外遭枪杀案件的比率比其他25个工业化国家总和高出15倍。
美国警察滥施暴力现象普遍,司法腐败严重。美国《工人世界》报1999年3月25日报道说,在芝加哥,从19 72年到1991年,有案可查的警察暴行共65起,但没有一个警察因此受到过查办。1996年,有3000人控告芝加哥警察滥施暴力,但没有人因此遭到过解雇。在旧金山,1990-1995年期间发生的每100起凶杀案中,平均就有4 .1起是警察开枪造成的死亡。每年控告旧金山警察的案件达1000-2000起,但没有一名警察因在执行任务时开枪打人而受到过起诉。(注:4)近5年来,以联邦人员腐败、行为野蛮和其他罪名定罪的前执法人员共有756人,创造了记录。在联邦监狱服刑的前执法人员从1994年的107人增加到1999年 6月的655人,增加5倍多。(注:5)
美国自诩是“自由者的乐土”,但美国人口中受监禁的比例为世界之最。根据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1999年公布的数字,1998年,美国在服刑、缓刑和假释期的成年犯人达到了592万,占美国成年人总数的3%,即每34人中就有一人;其中有182 万人现在各州或联邦监狱服刑,比1985年底的74.4万增加了一倍多,创历史最高记录。(注:6 )在1985年到1998年间,囚犯人数每年剧增7.3%,监禁率增长一倍多,即由每10万人中有313人被囚禁增加到每10万人中就有668人在蹲监。
而据法新社2000年2月16日援引美国司法部的数据的最新报道,截至2000年2月15日,美国监狱的犯人总数已达到200万,占全世界犯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一。
监狱人满为患,暴力盛行,囚犯待遇很差。1990年至1997年,美国犯人的平均刑期由22个月增长到27个月;每年获释的犯人比例由37%下降到31%;假释人员被重新判刑的数量增长了39%,新犯人增长了4%。(注:7) 截至1998年12月31日,美国州监狱的犯人超员达13%至22%,联邦监狱达到27%,33个州的监狱犯人超员达 100%。(注:8)据《纽约时报》1999年4月报道,纽约州纳索县监狱毒打犯人之多,令公众吃惊,遭毒打至死者大有人在,但10多年来,没有一名狱警被定罪。1999年1月13日,一名叫皮祖托的男青年因车祸后逃离现场和吸毒被判 90天徒刑,但在入狱的第4天就被打死。在美国,老死狱中的囚犯远多于刑满出狱的人。
在80年代初,美国的老年囚犯约有9500人,现猛增至3.6万多人,并有22万多囚犯在10年内会加入老年犯人的行列。
美国监狱当局为了获利,大量使用监狱劳工,囚犯们每天仅挣23美分到1.15美元不等,而现在美国每小时最低工资为5.15美元。《波士顿环球报》1999 年9月26日报道说,隶属于美国司法部的联邦监狱工业公司的犯人在94 处联邦监狱中服刑,同时还要生产电子原件、家具、服装以及其他物品,1998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近5.4亿美元。美国有的监狱已开始收费,犯人不但要坐监,还要付坐监期间的费用。80年代到境外寻求廉价劳动力和高额利润的公司正回过头来利用180万犯人劳动大军。美国管教公司和瓦肯胡特公司与政府机构签有合约,管理100多座监狱的近10万名监犯,并按人头每天收费。如果一名犯人的食宿加管理费平均每天为35美元,那么只要监狱关押的犯人不减少,在合同期内这两家公司每年的总收入就可达1278万美元。(注:9)
美国宣称没有一个政治犯。但是,美国《工人世界》半月刊1999年4月29 日一期的文章报道说,美国至少还关押着150名政治犯。许多人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于联邦调查局的反情报计划而被关进狱中的。任何实行自卫、反对压迫的被压迫者的运动、反对美国在东南亚战争的运动、支持波多黎各独立的运动都是反情报计划攻击的目标。“杰里科' 98组织”说,仅从1967年5月至1969年12月,根据反情报计划逮捕的黑豹党成员就不少于768人。(注:10 )
美国标榜的民主从来是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1998年美国出版一本名为《收买国会:特殊利益如何窃取你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书指出,美国国会已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书中举例说,1987年至1996年美国500 家大公司通过国会政治执行委员会向议员们捐款至少1.82亿美元,向民主、共和两党提供政治捐款达7300万美元。同一时期内,几家大烟草公司向国会议员和两大政党“献金”超过3000万美元。作为回报,美国国会先后为大烟草商提供优惠待遇。卫生医疗企业向议员捐款超过7200万美元,国会则帮助各大中企业将其员工的健康保险费用从1980年占全部企业成本的54%降至1993年的20%。尽管枪祸不断,但美国枪支协会却可以通过在两个月里花掉150万美元游说费用,让议员们听从他们的安排,将美国大多数人强烈支持并殷切盼望的枪支管制法案否决。正因为如此,美国民众参政的兴趣日减。1998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投票率只有36.1%,创近30年下降趋势的新低。与1994年相比,有36个州的投票率都在下降。共和党选民的投票率下降了4.3个百分点,而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率也下降了2.1个百分点。
美国夸称拥有新闻自由,而美国媒体已成为美国“国家权力的资源”和当权者制造民意的宣传机器。一项对CNN关于科索沃报道内容的统计分析表明,CNN的全部报道中,只说一面之词的占68.3%,而且其信息来源被严格控制在美国官方的手中。据统计,其信息来源有50%来自美国官方披露的信息,有26.5%和14.7%分别来自北约军方以及“科索沃解放军”和逃至境外的阿族难民提供的信息。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的美国人相信记者说的话,5%的美国人相信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对电台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信任率只有1%。(注:11)
二、经济、社会权利状况严峻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头号发达国家,经济已连续9年增长,但由于两极分化严重,劳动人民的经济、社会权利状况却相当严峻。
美国社会贫富悬殊。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998年10月3日一期的文章说,占美国家庭总数1/5的最富有者占美国总收入的一半,而占家庭总数1/5的最穷者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4%。美国预算和政策优先研究中心199 9年9月发表的题为《收入差距扩大》的报告表明,最富的270万美国人的收入相当于最穷的1亿人的收入。
仅1998年,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上因特网的差距就扩大了29%。(注:12)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预算和政策优先研究中心2000年1月18日联合发表的一份题为《两极分化:对各州收入趋势的分析》的报告说,90年代末,美国收入最高的1/5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13.75万美元,是收入最低的1/5家庭的年平均收入1.3万美元的10 倍。首都华盛顿的贫富收入差距最大,达到27倍。在46个州中,最富的1/5家庭和最穷的1/5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大于20年前。过去10年中,处于收入最高层的1/5的美国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比80年代末增长了15%,而处于收入最底层的1/5的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仅增长不到1%,其税后收入在过去20年里实际上减少了。
因为在过去20年里,最低工资和中等工资一直没有增长或者有所下降,只是最近才有所上升,但报酬最高的员工的工资却“ 大幅度”增长。(注:13)政策研究所和联合争取公平经济组织1999年8月30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美国公司高级经理与工人的平均工资之间的差距在 90年代扩大到了极为悬殊的程度,两者的工资之比从1980年的42比1 扩大到了1998年的419比1。1998年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平均年收入为1060万美元,约是1990年的18 0万美元的6倍。(注:14)
劳工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芝加哥论坛报》1999年9月6日报道说,在过去20年中,几乎所有工人的工资都有所下降,而工作时间则比以往长。国际劳工局 1999年9月6日发表的报告表明,美国工人的工作时间居工业化国家之首,工人的个人年工作时间比1980年多83小时,增加近4%。自由工会国际联合会 1999年7月发表的报告指出,美国对劳工权利进行“大规模的、持续的和惊人的”侵犯,其中包括侵犯组织工会的权利和使用童工及囚犯作劳力。美国约有40 %近700万公务员被剥夺进行集体劳资谈判的权利,同时有200多万联邦政府雇员被禁止因工作时间或工资等问题罢工或讨价还价。私营部门的美国工人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惩罚私营公司不法行为的立法往往很薄弱和无济于事。在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劳工的七项核心标准中,美国仅批准了一项,是“世界上最差的批准记录之一”。(注:15)美国是唯一没有实行普遍义务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业化大国。据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的报告,美国有4344.8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占总人口的16. 1%。全美有1120万穷人没有医疗保险,占所有美国穷人的31.6%。30%的纽约居民每年的大部分时间没有任何种类的医疗保险。
贫困人口有增无减。目前美国实施的严格紧缩开支和不顾人民生活的经济政策,对千百万美国人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据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的报告,美国有3580万人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占总人口的13.3%,即每6.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穷人。而据美国《政企首要情报评论》1999年4月16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的计算,美国实际的贫困人口有600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22.5%。1999年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纽约有29%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5%的人收入只是贫困线的1/5,7%的人有时由于缺钱而挨饿,17%的人经常推迟支付各种费用。(注: 16)
饥饿和无家可归者越来越多。据美国市长会议1999年12月16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美国大城市需要紧急住房和食品的无家可归者和饥饿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1999 年申请紧急食品的人比1998年多18%,比1992年以来任何一年都要多。(注:17)据2000 年1月20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国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缺吃少食的家庭里,有7.2%的家庭的食品得不到保障, 15.2%的家庭的儿童忍饥挨饿。(注:18)1999年,美国各大城市申请临时住处的人比1998年上升了12%;旧金山有近14000无家可归者,至少有169个流浪者因寒冷、吸毒、疾病和暴力丧命于旧金山的大街上。在数起放火烧死睡着的流浪汉事件发生后,1994年在纽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80% 的无家可归者早就成了暴力犯罪的对象。(注: 19)1999年12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被调查的无家可归者中,66%有严重的慢性病,1/3是有孩子的,1 /4是儿童,1/3为退伍军人,49%有需要治疗的精神病。(注:20)
三、种族歧视积重难返
种族歧视是美国最持久、最严重的社会问题。1999年美国当局对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案的处理再一次凸显了美国固有的种族歧视问题。在联邦调查局没有证据证明李文和有间谍行为的情况下,美国司法部却以非法处理机密等罪名对李文和起诉。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多伊奇曾做过与李文和类似的事,但仅被取消接触机密文件的资格。而李文和却受到特工监视一年有余,且已被关进监狱,不得保释。美国当局单把李文和挑出来调查只因为他是华裔。美国《工人世界》半月刊1999 年12月23日一期的文章指出,这种显而易见的歧视“让人想起麦卡锡主义”。正如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和哈佛大学不平等和社会政策多学科研究计划1999年 10月的调查所表明的,种族在美国文化中的影响根深蒂固,比许多美国人意识到的或者愿意承认的要深刻得多。(注:21)
美国的种族歧视无所不在。黑人只占美国人口的13%,却占囚犯总数的49%。黑人妇女被判入狱的比率比白人妇女高8倍以上,拉美裔妇女被判入狱的比率比白人妇女高近4 倍。每25名18岁以上的印第安人中就有1人在蹲监狱、处于假释或缓刑。美国医疗协会1999年3月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只有15.3%的白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而墨西哥裔美国人和黑人的贫困率则分别高达45.7%和42.5%。美国移民研究中心1999年9月2日发表的报告指出,移民的贫困率在1979至 1997年间增长了123%,移民家庭的贫困率由15.5%上升至21.8%,贫困人口由270万增加至 770万。1989至1997年,在新增贫困人口中,移民达300万人,占75%。(注:22)在教育方面,白人平均受教育12.8年,而黑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则分别只有11.8年和不足9.3年。
(注:23)纽约白人中有3/10的人至少有一个大学文凭,而拉美裔和非洲裔美国人中有大学文凭的人连1/1 0都达不到。美国的少数民族几乎在所有健康标准方面都落后于白人。美国的黑人、西班牙裔人和土著人占总人口的24%,但是他们的医生只占医生总数的7%。 1996年出生的白人男孩预期寿命为74岁,而黑人男孩却只有66岁;白人女孩为 80岁,而黑人女孩却只有74岁。黑人和土著人的婴儿死亡率分别比白人高2倍和1.5倍。西班牙裔人和黑人分别有38 %和24%没有医疗保险,而白人只有14%没有医疗保险。(注:24)在底特律,没有技术的失业白人平均花91个小时得到一个工作机会,而黑人则要花 167个小时。(注:25)不仅如此,黑人农民在获得政府优惠贷款方面,少数民族在接受艾滋病治疗方面都受到歧视。 (注:26)
基于种族歧视的警察暴力层出不穷。《纽约时报》1999年3月16日对黑人居民的调查发现,有近90%的人认为警察经常对黑人施暴。而1999年公布的另一次调查表明,55%的拉美人和63%的黑人认为,警察的粗暴行为现在增加了;67%的拉美人认为现在的警察偏袒白人,而对其他少数人种市民则采取武力做法。(注:27)美国警察经常将肤色的黑白作为判断是否有犯罪嫌疑的标志。美国法庭明文规定“种族”可以被用于确定是否应对某人进行询问的一个因素。据1 999年3月人权观察的报告,1996年,芝加哥有3000人(大多数是黑人和拉丁美洲人)控告警察行径野蛮,处理问题时存在种族主义倾向,而且滥用暴力,但迄今没有任何一位警察被解雇。在旧金山,从1993年到1996年这段时间遭到警察枪击或枪杀的人中,75%是少数民族或低收入地区的人。司法部长雷诺承认,在过去5年内,美国司法部就处理了3 00多起警察滥用职权虐待有色人种案件。1999年2月5日,4名纽约警察将手无寸铁、没有刑事记录的22岁的西非黑人移民阿马杜.迪亚洛“误认”为嫌疑犯而对他连开41枪,致其当场中弹24颗而亡,成为新近美国警察滥施暴力的典型案例。《纽约时报》1999年5月2日报说,黑人家庭,不论收入高低,都担心有一天会被警察误认为罪犯而遭到枪击。
种族仇杀事件不断增加。鼓吹白人至上的各种组织纷纷成立,他们把黑人、犹太人和亚洲人当作攻击的目标,不断制造骇人听闻的种族仇杀案。据统计,美国白人“仇恨”组织数量已由1997年的474个激增至1998年的537个。美国司法部宣布,在 1998年的近9000起杀人案中,半数以上与种族仇杀有关。在种族仇杀中,印第安人最易受到侵害。美国司法部1999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在1992年至 1996年期间,每1000名12岁以上的印第安人中,就有12 4名成为犯罪受害者--这个比例是黑人的2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种族矛盾的激化,使得美国实施了30多年、旨在弥补种族歧视恶果的《平等权利法》遭到了攻击。
四、妇女、儿童权利遭受侵害
性别歧视是美国社会的痼疾。根据各国议会联盟2000年1月发表的报告,美国妇女在国会议员中所占的比例只有 12.9%。国家妇女和警察中心的一份最新报告表明,1990年至1997年,妇女在全国执法机构中的比率只增长了3 .2%。在被调查的176个警察机构中,1/3的机构没有妇女被任命为高级别警官,3/4的机构没有少数民族妇女被任命为高级警官。 (注:28)
据路透社1999年7月14日报道,占美国劳动力45%左右的妇女,其平均收入仅为男子收入的75%,其中黑人妇女只有男子的65%,讲西班牙语各民族妇女则只有男子的57%。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的工资只相当于男子工资的76 %。建筑业的男性从业人员的年薪有2.83万美元,而女性的年薪却只有2.12万美元。
美国对妇女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很差。 1998年2月,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关于世界152个国家孕妇工作保护的报告表明,美国妇女只有3个月不带薪的产假,工作中不给哺乳时间;在有工作的母亲中,有40%的人没有医疗保险。据路透社1999年9月21日报道,从1960年以来,美国妇女的结婚率下降了1/3以上。
1960年,每1000名15岁以上的单身妇女中有73人结婚,而到1996年,上述数字下降到大约每100 0人中仅有49人。芝加哥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说,有孩子的已婚夫妇组成的美国家庭所占的百分比从70年代初期的45% 下降到1998年的26%。(注:29)
单亲母亲家庭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贫困。美国预算和政策优先中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从1995年至1997 年,由单亲母亲供养的、最贫困的1/5家庭的收入(包括根据经济情况发放的补助)平均降低了近7%,大约有200万个家庭、600万人受其影响;其中最贫穷的10%单身母亲家庭的收入下降近15%。(注:30)妇女是严重的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据美国司法部估计,美国每年至少要发生420万起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其中95%的受害者是妇女。1992 年至1997年,美国军人家庭的暴力事件比普通家庭多5倍以上,有5万名军人配偶沦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愈演愈烈的家庭暴力已成为影响美国妇女健康和生活安全的首要因素。
美国女囚犯的人权受到严重侵犯。1999年3月大赦国际发表的一份报告说,1997年,美国各监狱约有13. 8万名妇女被关押,比1985年增加了3倍。狱警们经常以检查、搜身为名对女性囚犯进行性骚扰,女性囚犯常常受到强奸。在美国联邦一级的女性监狱和管教机构的监管人员中,男性占70%。监狱中接触女囚犯的人员中41%是男性,这违反了联合国有关规定。根据对美国11个州的监狱进行的调查发现,美国监狱内女性犯人几乎都有受到性侵犯的恐怖经历。有些惩教官员不但自己有强奸和其他性侵犯的行为,还让男囚以金钱或其他好处来换取获准进入女牢以满足性欲。女囚们多次向有关部门控告狱警的暴行,但无论在何处,救济和调查程序总是起不到应有作用。
199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1997年至1998年间,美国有2200多名孕妇被关进监狱,1300多名婴儿在监狱里出生。至少有40个州监狱里的女囚产妇在分娩时,手脚全被锁住,带上手铐脚镣,生育活动受到限制,且危及母婴生命。女犯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抱走,不能同母亲见面。美国很多监狱经常没有医护人员,有的女犯要等好几个月才能与医生见面。(注:31)
美国儿童的状况令人担忧。美国是世界上对少年犯处以死刑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也是判处青少年死刑最多的国家。
1994年以来,美国已有43个州修正了少年法,违反联合国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处以与成年人犯罪同样的刑罚,其中有一半的州还取消了传统的“最低刑罚年龄”限制。
德克萨斯州议会甚至着手制定新的法律,准备将死刑适用年龄降为11岁,密歇根州则已经出现将枪杀邻居的11岁儿童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例。1997年,美国有 320万儿童受到虐待和忽视。而根据1995年的数据,每30名印第安儿童中,就有一名受到虐待,而全国平均比例是58:1。
1992年至1995年期间,印第安儿童受忽视和虐待的比率上升18%。(注:32)
据美联社1999年11月29日报道,美国1450万儿童中几乎每5个孩子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之中。199 8年,有1110万年龄不足18岁的青少年没有医疗保险。每年都有300万青少年受到艾滋并艾滋病病毒及其他性病的感染。目前美国家庭中12岁和12岁以下人口有6.4%非法使用毒品。随着传统家庭的减少,同单身父亲或单身母亲住在一起的儿童所占百分比上升到18.2%。1998年,1/3的美国大学新生成长在单亲家庭。
美国雇用童工现象严重。据路透社1999年7月14日报道,1997年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数据资料的一项研究表明,有 29万违法雇用的童工,1.4万人年龄不到14岁,一些童工还不到9岁。许多童工的父母是新移民,从事农牧业和园艺。这些儿童中每年有400至600人因事故伤亡。
儿童是美国暴力文化的主要受害者。在美国的儿童电视节目中平均每小时出现约20个暴力镜头。据美联社1999 年6月1日报道,30年的研究表明,美国孩子长到18岁时,平均看过4万个“表演的”杀手和20万个戏剧化的暴力动作。被称为世界娱乐业霸主的好莱坞,在近5年影视产品的收益中,有6成左右来源于主题与暴力、色情有关的产品。许多少年罪犯正是通过影视与电子游戏学会了开枪杀人。1999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说,1970年,每10万人中有141个青少年因暴力罪被警方逮捕;而到了1997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68人;27年间,因暴力罪被捕的年轻犯人增长了85 %。(注:33)美国司法部1999年6月发表的报告说,在所有与枪支有关的谋杀案中,有近1/4是由18岁至20岁的青少年犯下的,他们一般都是学生。 1999年7月21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和杰拉尔福.福特率领56位社会名流向好莱坞发出“控制不良文化流毒,救救美国孩子”的疾呼。
五、粗暴侵犯别国人权
美国在侵犯别国人权方面可谓劣迹斑斑。一些尘封老账在1999年不断被揭露出来。1999年3月,400多加拿大人代表全国1000多名使用美国囚犯血浆的受害者,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其损失,成为近年来最大的跨国官司之一。2000年2月24日,加通社援引加拿大卫生部的一份备忘录说,美国血制品管理当局没有告知加拿大进口商这些血制品来自监狱且因不安全已在美国停用,而使用这些血制品的1000多名加拿大人中有不少人已经死亡。据悉,美国早在 1980年就已发现利用有许多同性恋者和吸毒者的囚犯血浆会传染艾滋病毒,但是多年来却把囚徒血浆销往加拿大、日本、欧洲和其他国家,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患上艾滋并C型肝炎等疾玻据初步估计,仅在北美和加勒比地区使用这些从美国监狱来的 “黑血”的受害者就超过一万人。
4月6日,《俄罗斯报》揭露,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曾大肆搜捕日裔美国人,有12万多人未提出任何指控就遭到拘捕,并被送进在人迹罕至的荒漠上建造的集中营,直到二战结束时仍被关押在牢狱之中。
6 月22日,香港《南华早报》揭露,美国在越战期间的1961至1971年间,曾向越南农村的非军事区喷洒4 200多万升生化武器“橙剂”和其它脱叶剂,大约有500万越南人至今仍深受其害,估计有60万人因此而患上了重玻1 0月初,美联社、《新闻周刊》等媒体引用美国老兵和幸存者的见证,揭露了1950年7月美军在朝鲜战争初期在老斤里用机关枪对数百名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难民进行大屠杀的暴行,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10月6日,路透社报道披露,南非种族隔离时代针对黑人的细菌和化学战的项目,是在美国政府的生物和化学计划的基础上搞起来的。
10 月25日,英国《新政治家》周刊引用加拿大两名学者的新著《美国与生物战:来自冷战初期的秘密》,揭露了美国二战后偷偷赦免在中国做人体生物战剂试验的日本战犯,并利用其试验结果研制并在朝鲜战争中对中国和朝鲜实际使用生物武器的“耻辱的过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旧账未了,新千年伊始,美国在别国侵犯人权又爆出新的丑闻。2000年1月13日,美国驻科索沃维和部队士兵弗兰克.J.朗希犯下奸杀一位阿族小女孩的暴行,激起科索沃阿族人的强烈愤慨。继1995年驻日本冲绳的3名美军士兵轮奸一名日本女孩引发日本民众大规模抗议之后,2000年1月14日,驻普天间航空基地的一名美国海军士兵又在冲绳市舞场企图强奸一名日本女子,成为美国在国外驻军侵犯人权的又一案例。
美国的军费开支世界第一。美国1999年的实际军费高达2879亿美元,约为欧盟、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军费总和的1.5倍。2000年美国的军费预算将达到3000亿美元,超过80年代中期美国实施“星球大战”和苏联进行大规模军备竞赛最高年份2911亿美元的数额。美国的军火销售经久不衰,从1991年至1998年连续8年成为全球头号军火供应国。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国际上到处穷兵黩武,侵犯别国主权和人权。仅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使用武力就达40多次。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置国际法准则于不顾,打着“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公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酿成二战后欧洲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出动飞机320 00架次,投下2.1万吨炸弹,其当量相当于美国当年在广岛所投原子弹的4倍,并使用了集束炸弹、贫铀炸弹等国际法禁止使用的武器和电磁脉冲炸弹、石墨炸弹等破坏力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200多万人失去生活来源。轰炸使南联盟生产生活设施瘫痪,失业人数增加33%,2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50万儿童无法上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并对南联盟和整个欧洲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灾难性的影响。
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杀害3名中国新闻记者,造成使馆馆舍严重损坏,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人权。
美国在参加和尊重国际人权公约方面一直保持着很差的纪录。美国是除索马里之外唯一没有加入《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加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国家之一。美国签署《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已经23年,但至今仍未批准该公约。1999年6月8日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签署了《美洲消除对残疾人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而美国是没有在公约上签字的个别国家之一。美国一贯拒不承认国际法的优先适用权,完全按照国内法对国际人权公约作出大量的保留、声明和理解,甚至作出一些违背公约宗旨的保留。
对于已批准或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美国联邦政府听凭各州自行其是,而拒不承担在全国予以执行的义务,甚至不按规定及时提交执行情况的报告,并消极对待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批评和审议意见。
美国的人权纪录并不好,却充当“世界人权法官”,年复一年地发表《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指手划脚。美国政府应当首先正视自己的人权问题,把自己的事做得稍好一点,不要总是热衷于利用人权干涉别国的内政。
注释:
1路透社1999年4月22日
2美联社1998年4月16日电
3德新社波恩1999年5月10日电
4美国《工人世界》报1999年3月25日
5《今日美国报》1999年7月29日
6美国《未来学家》月刊2000年1月号的文章
7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999年3月22日
8美国《未来学家》月刊2000年1月号的文章
9美国《洞察》周刊1999年5月4日一期的文章
10美国《工人世界》半月刊1999年4月29日一期文章
11美国《波士顿环球报》1997年3月18日
12美国《新闻周刊》1999年9月20日一期的文章
13路透社华盛顿2000年1月18日电
14《华盛顿邮报》1999年8月30日
15路透社日内瓦1999年7月14日电
16埃菲社纽约1999年3月3日电
17法新社华盛顿1999年12月16日电
18路透社梅德福德2000年1月20日电
19埃菲社旧金山2000年1月电
20法新社华盛顿1999年12月16日电
21美联社波士顿1999年10月2日电
22埃菲社华盛顿1999年9月2日西文电
23埃菲社华盛顿1999年3月17日电
24美联社华盛顿1999年5月14日
25美联社波顿1999年10月2日电
26参见《纽约时报》1999年1月5日,埃菲社华盛顿1999年6月22日电
27埃菲社纽约1999年3月17日电
28《今日美国报》1999年4月14日
29美联社1999年11月23日电
30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999年8月28日一期的文章
31法新社巴黎1999年3月4日电
32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999年2月20日
33美国《未来学家》月刊1999年12月号一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