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新华社评海口暴力拆违:反映出部分干部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

火烧 2016-05-05 00:00:00 时代观察 1034
海口暴力拆违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新华社批评部分干部缺乏依法行政意识与群众敬畏心,事件导致官员引咎辞职,凸显执法犯法需依法追责,强调干部应树立法治观念与服务意识。

  在网络热点被一起医疗事故及其背后的某某系民营医院(或承包的科室)占据后,“五一”前的一则拆迁新闻也没有被媒体淡忘。今日(5月4日),新华社再评海口暴力执法事件,该文表示,秀英区暴力执法反映出部分干部对依法行政缺乏敬畏之心,对人民群众缺乏敬畏之心。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海口市秀英区委、区政府在视频传播后已公开发布道歉,海口秀英区长黄鸿儒引咎辞职,该区同时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整顿。

  以下为新华社原文,原标题《执法犯法同样要受到法律追究》,作者涂超华

  新华网海口5月4日消息,近日,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琼华村拆违冲突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其中数位联防队员在村里殴打群众的画面引发社会公愤。目前,5名殴打群众的工作人员已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这充分说明,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执法犯法同样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海口秀英区拆迁事件视频截图

  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依然采取棍棒上前的粗暴做法,不仅有损政府形象,而且有可能使事态恶化,激化社会矛盾。

  秀英区暴力执法反映出部分干部对依法行政缺乏敬畏之心。公权力的行使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逾越法律红线。一旦权力肆意妄为,就会给政府公信力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党员干部敬畏法律,就是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解决问题、办事情,着力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秀英区简单粗暴的做法也反映出部分干部对人民群众缺乏敬畏之心,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缺乏做好群众工作的耐心和热情。党员干部敬畏人民群众,就是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念。只有对人民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站得牢立得住。党员干部要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带着真情实感去做好群众工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