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转基因主粮 究竟是福是祸

火烧 2010-03-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引发热议,文章探讨其是否为福是祸。内容涉及转基因技术原理、优缺点及对健康和生态的潜在影响,分析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争议。

转基因主粮 究竟是福是祸
作者顾知非
时间2010-03-0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出于严格的安全考量,审慎的欧盟和日韩等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和进口设置了重重限制。不过,由于反对者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有害,所以美国和中国一向倾向于推广转基因作物。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批准了“华恢1号”、“Bt汕优63”两种转基因水稻和BVLA430101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对主粮转基因种植商业化的安全性“开绿灯”的国家。2010年1月31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政府又明确提出要“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转基因主粮”一时间成为坊间热议话题,这究竟是传说中的“救世主”(多、快、好、省地生产出大量优质粮食的新方法),还是“披着羊皮的狼”(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有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具有特殊功能(如抗病虫害、增加营养成分)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人为改变生物的DNA,让这些生物更符合人类的需求。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其外源基因可能来自植物、动物甚至微生物。这些基因通过人工手段,与新的遗传背景相融合。以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好基因”移居到新的遗传背景中后能否适应,会不会染上新的毛病。不过,与传统常规品种相比,转基因食品因为吸取了别的物种许多好处,往往更加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利用转基因技术,的确可以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但是,转基因作物也有许多弊端。它们娇生惯养,对农药化肥具有特殊要求,要培育它们,只能使用转基因种子公司指定的农药化肥。这些相关的产品专利,都掌握在少部分科学家和转基因种子公司手中。一旦大力推广转基因作物,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大多数人对“转基因主粮”最担心的一点是,某些含抗虫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含有一种叫做BT毒蛋白的物质——BT是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缩写,毒蛋白则是其产生的一种伴胞晶体。“毒”字并不意味着它对所有生物都有毒,而是只对某些特定物种有毒性。这些毒蛋白会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虫子吃了这种BT毒蛋白后自然会被毒死。推而广之,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长期摄入该物质会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一想到我们吃下的东西含有这种能置虫子于死地的物质,总会有些忧虑。

  众多国外研究机构指出,转基因食品还有可能对人体肝脏、肾脏和免疫系统产生负作用。虽然目前这种负作用仍然不可估量,但出于严格的安全考量,审慎的欧盟和日韩等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和进口设置了重重限制,许多国家禁止在本土生产和进口转基因食品。不过,由于反对者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有害,所以美国和中国一向倾向于推广转基因作物。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技术采用最多的国家,他们的大豆、棉花和玉米等作物已有相当比重为转基因生产。不过,绝大多数美国批准生产的转基因食品都是西红柿、土豆等偶尔一吃的食品,而非小麦这样的主粮。

  中国于2005年正式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该议定书中明文规定:对转基因生物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以及公众参与,应在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向公众通报结果。(顾知非)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