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咱不是买不起房,是投不起资

火烧 2010-04-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指出高房价并非因买不起,而是因投不起资。住房被统计局归为投资产品,引发对投机性购房的质疑。强调住房应为生活消费品,而非投资品,揭露房价虚高与投机行为,呼吁正视社会问题。

房子不会太值钱,就一个窝而已,能值啥钱?  

不过时下之中国,最值钱的却无疑就是房子了。咋想都想不明白,这玩艺儿咋成最值钱的东西了?现在明白了。统计局的“有关人士”说了,“通行的国际标准,如联合国统计局向各个成员国推荐的方法,一般把住房列入固定资本形成范畴,即投资产品”。咳!原来咱不是买不起房,是投不起资啊!  

任何社会都会有穷人且任何社会都应当向最穷的人提供生活必需品,但社会却没有向每个人提供用以投资的财富的义务。住不起房是社会问题,投不起资就仅是个人问题了。把住房由生活消费品解释为投资产品,是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有效、便捷的思路。从这点上来说,统计局够聪明。  

然而把住房视作固定资本,却不符合经济学的常识。无论是固定资本,还是流动资本,都必需进入生产过程,且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价值转移。除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宿舍外,普通居民住房怎么扯也扯不到生产过程中去,它咋就变成了资本了呢?  

就按联合国说的,住房是投资产品。但任何投资都以增值为目的,花钱买住房有增值的可能吗?房价疯涨就是价值增长吗?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住房一旦建成,无论是否有人居住,其价值只能减少而绝不会增长。所谓“买房增值说”纯粹是大忽悠。住房增长的不过是价格,是严重偏离价值的价格,其价值又何曾增长过?任何价值不变而价格剧烈变动的东西,绝对不是投资品,而只能是投机品。而所谓“投资性购房”的说法也不过是骗人的,实质就是投机性购房。对于买房来住的人来说,房价涨到一亿元一平米又怎样?没工作照样饿肚子,除非他为了肚子而选择抛弃房子。  

在对高房价举国质疑的背景下,在对投机性购房的激烈声讨面前,统计局也很为难。把生活消费品更名为固定资本,把投机性购房称为投资性购房,难免要受质疑。但舍此之外,又无他途,于是只好把联合国统计局搬了出来。在我的印象中,统计局对联合国的一些组织似乎也并不是一直如此尊重的。比如,联合国某组织统计中国贫困人口的时候,统计局就会出来强调中国的特殊国情,谓之一美元在中国的购买力是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以此来看,在统计局眼里,即使是联合国机构的数据,也是选择性正确,并非一概正确。  

然而,如果作为最基本生活消费品的住房可以成为投机品的话,那么大米、小麦等粮食如何不能成为投机品?若是大米、小麦每公斤涨到几万元的价格,那么广大群众肯定吃不上饭了。但统计局却可以照葫芦画瓢,来一个“粮食是投资性产品”。我们也可以照葫芦画瓢,“不是吃不起饭,是投不起资啊!”呵呵!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