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瓦解中国的大决战已掀开序幕
众所周知,2017年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近日甚至有海外媒体狂妄宣称2017年“XX党灭亡”着实令人觉得有些不屑和愤慨,不过仔细分析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反倒觉得或许并不是危言耸听,各派为谋求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大决战实质上已经开始进入白热化。
而2016年注定将在中国丹书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会是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分水岭。恰好今年又是“发起文革运动”五十周年,也是“结束文革运动”四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内,各派交锋的靶心必将对准“文革”。一个海外右翼媒体认为:“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是失败者,官僚集团是胜利者,而造反派是受害者。”我虽极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改革开放以来,官僚集团始终以无所顾忌、恣意妄为甚至有些骄横的胜利者姿态示之于公众面前,却也是不争事实。不过文革结束后重新“恢复”起来的官僚体制濒临瓦解,反倒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毛泽东真正人民领袖的伟岸英姿足以令世人敬佩。
官僚体制衰败是内忧外患的根源。文革结束后重新“恢复”起来的官僚体制,本质上是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自然也无法摆脱“历史周期律”的怪圈。“富不过三代”最经典的艺术再现就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而此书其实是对“历史周期律”最早诠释。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更迭,与其说是“历史周期律”,不如说是“官僚体制衰败周期律”,尽管历尽数代王朝不断修复的官僚体制,始终无法摆脱其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性命运,毛主席一言以概之,根本在于官僚体制缺乏民众约束与民主监督。而从苏联解体到东欧巨变,这一轮国际共运失败本质上是夺取政权后的共产党,建立了一套脱离群众的官僚体制,无法走出官僚体制衰败周期律的“怪圈”。
“文化大革命”作为破解官僚体制衰败周期律的一个大胆尝试,显然又不为当代精英政治家们所容。资本主义社会将“市场竞争”原理引入政治,通过政党轮流执政能大幅延续了官僚体制衰败周期,而强力反腐败也是体制内延续衰败周期的一个有效路径,但它们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官僚体制衰败周期定律。甚至体制内因强力反腐“受到影响的”或忧心体制弊端“有远见的”精英政治家们宁可选择“政党轮流执政”以延续官僚体制的衰败周期,也决意不走“回头路”,这大概就是“于幼军之流”盛行的根本原因。而且可以肯定,今年这些以“反思文革”面目“教化公众”的政治家还会相当普遍。
国内外敌对势力勾结是瓦解中国的主力。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个庞大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而中国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世界资本主义复兴的“重担”,“老大哥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任其摆布的角色,而不是有一天角色反转成为他们的“带头大哥”,如何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培养一个听话的政权自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战略首要考虑的问题。而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自然希望瓦解中国以图谋争端主权;而国内的台独、港独、藏独、疆独等势力,自然希望瓦解中国实现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甚至有代表部分民族资本阶级的右翼势力,他们不满于处处受制于官僚资产阶级的从属地位,他们有瓦解中国现政权以重新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必然增加社会动荡的压力,同时群众收入下滑也可能增加社会的不满情绪,这些都为各方政治势力“你方唱吧,我登场”提供更多滋生的环境,一场事关中国前途与命运论战的大决战必将开始进入白热化,从正面发动、宣传甚至是纪念好“文革”是我们左翼应对复杂局面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