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伟人风范万古流芳——《我为毛主席当“管家”》读后

火烧 2017-06-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毛主席管家的回忆,展现其勤俭节约、心系百姓的伟人风范,揭示毛主席生活细节及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强调其家国情怀与改革铺垫。

  伟人风范万古流芳

  ——《我为毛主席当“管家”》读后

  姚忠泰

  《我为毛主席当“管家”》一文是根据吴连登同志的回忆写成的,主旨在于向读者展示一代开国领袖毛主席艰苦奋斗勤勉为民的伟人风范。1964年至1976年,吴连登在毛主席那里当了十二年“管家”。

  文章话家常一样,用真实的事例,譬如毛主席平时看书抽烟喝茶请客吃饭都是自己掏钱,要求子女排队买饭、不搞特殊、自食其力,老人家的内衣毛巾被和袜子打满补丁、睡硬板床、舍不得丢掉用过了的空火柴盒,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他自己降低工资不吃肉,年老岁月里病中还惦记着煤矿工人……

  这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体现了毛主席以身作则严教后代、生活朴素厉行节约、心忧天下情系百姓的领袖情怀。由此,读者仿佛能够看到一幅生动的场景,主人公毛主席的高大形象就出现在眼前,光辉照人。

  “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加班出差,还有补贴,但是主席除了工资,没有任何额外收入。老人家说,自己不能开这个头。我们每次跟随主席去外地出差,人们认为能请主席吃一顿饭,是莫大的荣幸,但是过后,我都会去把饭钱补上,这是主席的硬规定,必须执行。老人家说,自己接受邀请吃饭,表示尊重邀请者,但是,吃饭以后必须付账。如果自己走到哪里吃饭都付账,下面的人去外地出差吃饭,就不敢不付饭钱。主席逝世了以后,家里没有分文存款,老人家活着一身正气,走的时候两袖清风。”

  读罢这段回忆文章,稍有一点良知者都会肃然起敬。二十世纪末一个春天的故事中那个世纪老人,可是迥然不同……

  文章写道,“主席早就把中国的建设蓝图绘制得好好的,后来的改革开放,其实,主席早就做了准备。在1971年至1972年与4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他的后期加速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包括改善与美国日本的关系,这都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这一段朴实无华的文字,是对革命导师毛主席高瞻远瞩放眼世界造福人民的由衷赞美。

  文章最后写道,“主席的一生是勤奋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这句评语可谓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也是他们热爱自己的领袖的原因之所在。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民领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党和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学习毛主席高举红旗,时刻明白自己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牢记为人民谋利益,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苟且,恪尽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管好自己的家人遵守制度不越矩,只有这样公而忘私,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否则,就会受到人民的唾弃。须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毛主席这样伟大的人民领袖。朴实自然造福百姓,是毛主席的一贯作风。伟大英雄,毛主席当之无愧。

  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在毛主席逝世后,很长一段时期,毛主席被少数掌权者边缘化了,甚至遭到肆意诋毁,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历史的不幸。这种倒行逆施行为,必须彻底纠正。珍惜伟大英雄,国家才有光明前途;轻视伟大英雄,国家没有光明前途。

  主席虽已故去,然而崇高思想永远留在人间。

  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学主席举红旗走正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