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论中国贵族
【破土编者按】谈到姓氏,现在人们往往乐意跟历史上的名人扯上关系,比老一辈人更喜欢炫耀出身,一代代跨辈往前倒腾,与一般人区隔开来以显自身的高贵,意给贴金,光彩。而李零老师这篇文章以贵族考古的方式解释当下虚捧的贵族精神都是假贵族在干的,“'贵族'的概念太烂。"

(图片来源:atlantic)
大富大贵是穷人的梦想。穷人常拿富、贵为孩子取名,希望能改变命运。鲁迅的代表作是《阿 Q 正传》。他说,阿 Q 的名字到底是哪个字,没人知道,也许是阿桂,也许是阿贵,如果他的兄弟叫阿富,他就一定叫阿贵。
民国范儿
什么是贵族?大家的印象可能很笼统,比如世族大家,深宅大院,有钱有势,有派有范儿,跟普通人不一样。大家以为这就叫贵族。
现在的世界,到处散发着保守情绪,中国也不例外,什么都吃后悔药。现在的历史学就是专卖这种药的。我本以为,经过“文革”,血统论可以休矣,错。大家比以前更喜欢炫耀出身,只不过反过来。地主资本家,好啊。国民党军警宪特,妙呀。北洋军阀、清朝遗老遗少,那就更有意思了。再不济也是御膳房的,给皇上做饭,那可不是一般人。
大家热衷寻根,一代代跨着辈儿往前倒腾,特想找一个与共产党无关,与受苦人无关的祖宗,不是大富,就是大贵。现在流行“民国范儿”,说民国的流氓都比现在有范儿。
我们先从“范儿”说起。
什么叫范儿?
范儿就是 style,。style 不光在你的作品,也在你的扮相。现在什么不是表演?范儿是你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要紧的是往那儿一站,一眼就能看出身份。
我记得, 1981 年到西安,商店到处贴小广告。陕西话管广告叫“露布”,听上去真是老气横秋,古风犹存。“露布”上说,本店新到石头眼镜,欲购从速。那阵儿,陕西老汉时兴戴一种眼镜,茶晶,平板,俩圆片,黑乎乎,跟熊猫似的,头上戴顶瓜皮帽。后来我看溥仪的照片,不是穿龙袍,不是穿西服,而是长袍马褂,他在天津张园那种打扮,正是这幅模样。皇上和农村老汉都这么打扮。
前些年发明国服,扣襻儿,绫罗绸缎,福字寿字,花团锦簇。有人说,这副行头,一可取代毛服,二可区别西服,既不会把外国人吓着,又能凸显中国特色。其实,毛服是中山装,中山装才是民国范儿。
季羡林先生常穿的一身儿是中山装,出国都不肯换。王世襄先生穿的中式服,可称前国服,我有那么一件,的确良,光领口一个襻儿,下面一排扣子,掩在衣襟里面,或者用尼龙搭扣两边一粘,脱衣服时刺啦一声。其实,这是“文革”style。
原贵 :最早的贵族
贵族,特点是血统高贵。何以高贵?你得问他爸,他爸的他爸,前面还有爸。你非刨根问底问下去,那得假托神意,编个瞎话,说他祖奶奶吃了什么米,吞了什么蛋,踩了巨人的脚印,感孕而生。他们有世系,有谱牒,不但财富世袭,“子子孙孙永宝用”,而且身份世袭,一代一代往下传。
考古,有件事很清楚,全世界,最先富起来的人全是人上人。这种人上人大概就是最早的贵族。比如良渚遗址,照考古学家讲,还算新石器时代。当时,物质还很匮乏,人就两极分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老百姓住的地方,埋的地方,全在低处,一片一片长竹林子的地方。洪水来了,人或为鱼鳖,不想当鱼鳖的,赶紧上船上树。先富者不一样,全都住在高地上,四周有城圈,城墙老厚,不但可防贼寇,还能挡洪水,的确是人上人。他们住的那个大平台,人工夯筑,开车得走半天,人埋在祭坛上,个个都是小金字塔。过去看展览,我觉得震撼,主要是良渚玉器。现在想想,这些用土堆起来的东西才不得了。你把那个土方量算一算吧,后面耗费的人力吓死人,跟埃及金字塔好有一比。
贵族的血统
养马,有所谓纯血马,马的血统要登记造册,贵族也一样。他们也很强调,血统要纯之又纯。
欧洲贵族,门上有族徽,墙上有盔甲、刀剑和盾牌,马厩里面养着马。日本的贵族也是这样子。中国贵族,金玉满堂。早先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铸造精美的青铜器。青铜器才是最重要的身份象征。商代铜器有族徽,哪家跟哪家,分得很清楚。西周铜器,贵族受册命封赏,照例会把天子的委任状重复一遍。天子说,过去你爷爷你爸爸有功劳,现在我要任命你,让你继承他们的差事,继续当他们当过的官。贵族有带女字旁的姓,有表示世系、封土、官爵的氏。嫁女媵妹,彼此联姻,讲究同姓不婚,要报带女字旁的姓。普通人没这种姓氏。东周以来,我们经常看到一种铭文,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凡说这话的都跟他那个曾经显赫的祖宗差着辈儿,用北京话讲,你也就是个滴拉达拉孙儿。这说明什么?说明再厉害的贵族,传不了多少代,族要分,财要散,血缘要稀释,先头还血浓于水,后来难免掺水,越掺越多,就跟注水猪肉一样。
秦以来的贵族
秦始皇,号称始皇帝,是个除旧布新的人。旧贵族,他是最后一人 ;新贵族,他是第一人。
始皇嬴姓,但不能叫嬴政。嬴姓是带女字旁的姓。男人有姓,但不能加在名字前,女人才在名前冠姓。秦,大家都以为是陕西人,但祖庭却在曲阜。嬴姓西迁,先入山西者为赵,后入陕甘者为秦。秦赵同祖。赵氏最初住在霍太山脚下,即洪洞县的赵城镇。天水赵氏、邯郸赵氏、太原赵氏,都来源于赵城。北大汉简《赵正书》可以证明,秦始皇以赵为氏。这种氏,汉以来叫姓。他只能叫赵政,不能叫嬴政。
中国史书是朝代史,史家皆孳孳于一姓之兴亡。秦代以下,两汉姓刘,晋姓司马,隋姓杨,唐姓李,宋姓赵,元无姓,明姓朱,清姓爱新觉罗,改朝必改姓。秦朝最短,十来年,汉朝最长,四百来年,一般也就一二百年、二三百年。
中国有跨朝代的贵族吗?有,就一家,姓孔。孔子是“素王”,没有王位的王。中国读书人奉他为“万世师表”,他是所有老师的老师。
最后的贵族
中国的贵族,离咱们最近是清朝贵族,不是满人,就是蒙人。你是汉族,就别扯什么贵族。康、梁不是贵族,戊戌变法失败,他们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北洋军阀不是贵族,皇上被他们撵出紫禁城。推翻清朝的人,从王朝正统看,都是乱党。
历史上的征服王朝多以骑射得天下,欧洲中世纪也如此。欧洲贵族都是北欧蛮族,擅长打猎和打仗。打猎和打仗才是贵族本色。汉族喜欢吹,野蛮打不过文明,征服者总是被被征服者同化。其实文明文明到腐化,才是我们的长项。清初,满蒙不忘骑射,经常到承德打猎,但清末,打长毛,打捻军,全靠湘勇、淮军,彼此掉了一个个儿。很多八旗子弟被汉族腐化,提笼架鸟、泡戏园子,坐吃山空,变卖家产,成了胡同串子。
溥仪,当年住在宫里,被女子小人包围,老想出去,一点都不快活。日本人把他从天津偷运到东北,当满洲国皇帝,有意思吗?后来他从监狱放出来,在中科院植物所的香山植物园上班,在胡同里跟老百姓的孩子玩,别提多高兴。他没后代,皇上绝无后。
我有个同学,方虹方大夫,洪昭光医生的夫人。她家是和敬公主府的府主,乾隆驸马爷、科尔沁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后代,汉姓包。人家才是真贵族的正根嫡脉。方虹他爸是包家的长子,但改名换姓,参加革命,是正儿八经的共产党员。他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教逻辑学,再也不回这个宅子。
咱们中国,革命最彻底,贵族制度在中国已经断根。启功先生不也是皇族吗,他吹这个吗?根本不吹,吹这个的尽是假贵族。
“贵族”的概念太烂
现在讲贵族,大家老爱朝虚里讲,关键是贵族已断根儿,大家不这么讲,又怎么讲。很多人说的贵族都是“贵族精神”。
什么叫“贵族精神”?或曰古风,或曰老礼,或曰派头,或曰范儿,只在从前,不在眼前。现实版的“贵族精神”只是笼统的大富大贵,会享受,有品位。
有人说,谁掌权谁是贵族。近百年,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革命党,根本不是贵族,但现在有个说法,叫“红色贵族”。既然有“红色贵族”,当然也就有“白色贵族”了。很多人怀念的是“白色贵族”,恨的是“红色贵族”,因为“红色贵族”,原来是穷人党。中国的民主党派,原来都是反蒋分子、叛蒋分子,要说贵族,也是“红色贵族”,他们的特殊待遇是共产党给的。蒋介石回来,一个饶不了。
老板,在公司里说一不二,他要传谁传谁,谁也管不了,在咱们这个以金钱为中心的世界上,他们比总统都厉害。但他们是大富,不是大贵。财是近三十年发的,前面没有一点儿根。中国传统观念,大富和大贵不一样。你就是再有钱,没有功名,不当官,也算不得大贵。
“贵族”的概念太烂。
(本文有删减,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破土立场,责任编辑:徐明明)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