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读1943年新华日报《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

火烧 2020-07-09 00:00:00 历史视野 1042
1943年新华日报发布国共抗战成绩对比社论,详细数据揭示共产党抗击日军58%、伪军90%的战绩,驳斥国民党‘游而不击’的指控,展现抗战真实历史数据。

  

0.jpg

  1943年《新华日报》社论

  “共产党游而不击”,“一分抗日,两分应付,七分发展”、中共抗日根据地是“占领地盘”……这些谬论不只是今天果粉们的口头禅,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就已反复宣传过。早在1943年,共产党的报纸就公布过国共抗战的成绩单,对这类谬论进行过有力驳斥,今天来读依然很有价值。

  1943年7月23日,《新华日报》发表《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社论,详细对比了各自抗击的日军、伪军。文件总论部分说:

  “共产党抗击了全部侵华敌军共三十六个师团六十万人的58%(三十五万人),国民党仅仅抗击42%(二十五万人)。共产党又抗击了全部伪军六十二万人的90%以上(五十六万人),国民党仅仅牵制伪军不足10%。 ”

  如果共产党“游而不击”,请问抗击58%的日军的成绩怎么来的呢?没有广大敌后根据地,没有“占领地盘”,而是都像蒋介石那样躲到峨眉山,这58%的日军、90%的伪军就被抗击了吗?

  国共当时各有多少军队呢?社论明确指出:

  “国民党三百余万依靠外援并借全国财富所供给之军队,抗击日军不过二十五万人。共产党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五十万人,凭借甚劣之装备(政府不予补给)与各个财富甚差之抗日民主根据地,反而抗击了日军三十五万人。”

  请看清楚:共产党军队装备水平差,根据地财政收入极差,国民党不给补助。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产党用六分之一的军队数量,抗击了侵华日军的接近60%!

  不错,1937年洛川会议后接受改编时红军只有4.5万人,1943年人数翻了10倍,的确“七分发展”了,但如果没有这“七分发展”,中国的抗战难道都靠国民党的那“仅抗击42%”吗?“一分抗日,两分应付,三分发展”一说是不对的,改成“十分抗日,越抗越大,顺路发展”就对了。

  伪军从哪里来的呢?几乎都是从国民党军转化而来的!社论指出:

  “全国伪军六十二万余人,大部为国民党军队所伪化……华北华中伪军对正面战场一贯是和国民党军队和平相处,对共产党军队则配合敌寇积极进攻。”

  国民党不但正面战场不能有效抵抗,反而不停产生大量伪军为敌人所用,伪军的枪口都对准了共产党。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日军1937年起至1945年8月14日的在中国的死亡人数是38.52万人(国民党消灭的绝不超过一半)。也就是说,国民党的投敌数远远超过它的杀敌数。这实在是国民党抗战中的一大奇观。

  社论的其余部分,详细列举了国共两党军队各自抗击了哪些部队、人数统计,全文6400多字,材料详尽,以统计资料为主,非常具有说服力。在网络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重温这份历史资料,感受到了真实数据的历史穿透力。

  社论最后指出:

  “很明显的,不是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假如没有共产党抗击如此大数目的敌伪军,不但中国亡了,就连国民党也早已亡了,这难道还不明白吗?”

  这个结论,下得可谓掷地有声。今天,那些挖空心思美化国民党抗战的人,请先写几篇文章,好好驳斥1943年新华社的这篇社论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