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敏:是应该从唯物方面还是从唯心方面修心呢? 是应该从唯物方面还是从唯心方面修心呢?
是应该从唯物方面还是从唯心方面修心呢?
张志敏
最近我看了被誉为网络大师的金鸿所写的有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系列文章,这系列文章实际上就是围绕着人性和修人性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文章,我们也就不难看出,金鸿和何新是一样的,是一个佛教徒,在钻研修心养性的学问。而他写的有关人性方面的文章确实让大家认识到了解决人性才是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根本。
在这里,我不妨给大家摘录一些,而这些也确实让大家见识到了,作者思想功底了。
最近几千年来,人的道德素质越来越差,孔子在世的时候,怀念周公的时代社会风气好,到了元朝,曲作家刘时中又发明了一个词,叫做“人心不古”,借以说明人心更坏了,我们现在的人呢,人心更加不古。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放到今天来看,完全不可思议。谁说富贵不能淫?多少大V为了名利出卖良知颠倒黑白?多少女孩子为了钱认干爹?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淫嘛。谁说贫贱不能移?多少不缺吃、不缺穿的人跑到北京上海的地铁站里乞讨要钱?谁说威武不能屈?有多少人见了街头的小混混都是躲着走?看见小偷偷包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当然了,他们见了警察倒是硬气得很,不知道这是威武不能屈呢,还是欺负警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呢?所有这些人,无论放在封建社会的哪个朝代里,都会被抓起来关进监狱的,因为按以前的标准看这些人全是刁民,但是,今天不能这样了,他们是光鲜的大V,他们是性感的女神,他们是弱势群体……动他们需要勇气,动会迎来无数的漫骂,所以说时代变了。其实,时代变了的背后是人心变了。
现在,中国人受西方世界的影响,也非常认同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结果,但是,我们的老祖宗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眼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种关系是庄子提出来的,南华真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简而言之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既然是一个整体,那么破坏大自然就是在自我毁灭,消灭其他物种就是在消灭人类自己。“这哪是打我的屁股,这分明是打您的脸呀!”对不对?
为什么舍弃欲望之后才能看明白呢?有句诗是这样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凡事关己则乱,旁观者清,你有利益在里头,事就关己,你没有利益在里头,你就是旁观者,就容易看清楚,智慧是修来的嘛。那么,人做什么事会变得愚痴呢?贪心,利令智昏,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是不可能同时满足的,马克思也发现了这个规律,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看看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凡是精神成果丰富的时代都是乱世,比如大家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做人也是一样,历史上哪个思想家是有钱人呢?有意思的是,兔子居然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你只能满足一样好不好?佛菩萨你不信,神仙你也不信,马克思的话也不信了?中国的物质条件还没赶上发达国家呢,道德就已经滑坡滑得不行了,这不正说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不平衡的吗?
现在科技发达了,大家都认为人类更强大了,其实不是这样,“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打败别人说明有力量,打败自己的欲望才叫强大。试想一下,人被欲望牵着走跟一条狗被主人用食物溜着走有什么区别?被欲望牵着走就是欲望的奴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才是欲望的主人,才算强大。使用现代科技能战胜对手,只能说明有力量。现在的人都被自己的欲望拖着走,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都不知回头,在这其中不乏精通科技的人,这算什么强者?标准的弱者嘛,他败给了自己的欲望。
诸子百家出现以前,只有一个道家,强调清心寡欲;“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弟子开始打着“仁义”的大旗追求功名富贵,到了今天,“仁义”这套名的东西都立不起来了,义是什么?义就是别人的利益,见义勇为,看到别人的利益受损而勇于站出来,讲仁义就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努力,现在人不讲仁义了,只讲“利益”,这事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是大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飞机火车晚点了,索赔,谈恋爱出问题了,索赔,合作出问题了,索赔,一切都用钱来说话。封建时代的坏人做点坏事还得打着仁义的旗号做,今天则是赤裸裸地为自己争利益了。有人可能会说,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这话好象有道理,但不要忘了,当时有伪君子,更有真君子,现在基本上都变成小人了,上哪找君子去?比大熊猫还稀罕。以前就算是伪君子,嘴上还得讲仁义,现在呢,管他义不义呢,只要有好处,潜规则,没问题,认干爹,没问题,造谣传谣,没问题,人都变成金钱的奴隶了,为了钱,良心都出卖了,这还算人吗?从因果报应的角度讲,这些人下辈子要么是做饿鬼,要么是做畜生,悲惨得很哪!可笑的是,他们做了金钱的奴隶还整天嚷着要民主要自由,您能不能先把自己从金钱那边解放了再谈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啊?
现在的人都接受教育了,到书店里看,铺天盖地的书,但是,人文领域真正值得看的书有几本呢?老子修行了一辈子,只写了一本道德经,现在一年写三本的大有人在吧?一个个都是这家那家的,压人的头衔一堆,写的内容呢,除了鸡汤不就是在呼悠吗?“智慧出,有大伪”,就是这样的。其实,大道至简,真正的做人道理是非常简单的,越复杂、越花哨的东西越是假的,但它能以假乱真哟。
人的知识越多,欲望就会越多,整天算计来算计去,想开心就难了,什么也不学,反而会无思无欲,就象一两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他整天笑,对所有人都笑,开心得很,对不对?人活着首先不就是为了开心吗?也许有人说,我活着是为了求知,我只能随喜赞叹了,你能做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真不容易。如果没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却在努力求知的,大都是为了借此得到某些想要的东西,说到底还是个贪欲罢了,这也是老子不希望普通人接受教育的原因,“不见可欲”,民心才不会乱嘛。
方术和科技都是“术”的层面的东西,但它们的方向是相反的,因为他们遵守的“道”不同,一个是和为贵,一个是杀戮征服,一个是善的,一个是恶的,善生阳,恶生阴,一个是往天堂的方向去的,一个是往地狱的方向去的。
确实,作者批判科技派、生产力派、唯物主义派,说它们是导致这个世界人心不古的源头。实际上他所说的人心越来越不古、人性越来越差,这也是一个发展的事实,因此那些唯生产力派也就难以反驳了。他说当今的中国的指导思想是有极大的问题。而这就和毛时代的批判唯生产力是一样的。
改革开放的两手抓没有落实到位、变成了如今的人性越来越差的局面出来了,因此这位大师主张修人性。这实际上和往年的毛主席从思想教育上、政治上改造人性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金鸿主张从宗教入手解决人性,毛主席是主张教育入手,是政治、思想、文化等综合的手段去改造人性。对于金鸿的这些思想,我曾在草根网上回复过他:
他说:
站在减少犯罪和净化社会风气的角度看,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强万倍。用唯心主义的思想教化人心,社会和谐很容易,用唯物主义人定胜天的思想教育人,结果只会让人无法无天,社会越来越混乱,但是,唯心主义现在成了迷信,想想也是,不成了迷信社会道德怎么可能滑坡这么快?
我回复说:
孔夫子的那套确实是唯心主义的一套,这一套让人在思想上产生了高层的利益对我不通用。因此在中国的封建几千年的历史当中,社会风气确实可以,社会的利益矛盾不像现在这么的复杂和繁荣发展。这你可以说是唯心主义,但是,我却看到了唯物主义在其中的巨大的作用。
对,我们只要控制了利益的通用特性,那么,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会有吗?在过去,大家以为生产力发展了、利益丰富了,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会少了,可事实是相反的。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从利益的通用角度去看问题。如果我们控制了利益的通用特性,那么,这个社会的利益矛盾就会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了,这样阶级社会也就消失了,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些利益矛盾下的矛盾就不会再有了,人之间的利益不再通用,那你说他会去嫉妒、恨别人吗?会和人争斗、算计、猜疑、防备吗?
实际上,毛主席后来把工作的核心放着了改造人性上,在这点上,大家都是一致的。我认为你所主张的唯心主义(宗教改造人)和毛主席所做的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上改造人性,在效果上无法达到让所有的人都这样。因此,唯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去控制利益的通用特性,才能够最终解决问题。因为过去大家并没有朝火去灭火,现在我们朝火去灭火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
是的,从唯心主义入手,主张利用宗教修心,这对于信徒是有效的,但是他们在现实世界是没有办法全覆盖的,他们占的比例也不高,他们当中的一些只求佛保佑而自我修为小,世俗的人就让佛教也给世俗化了。
几千年的宗教实际上并没有阻止人性向恶的方面发展,相反被这位大师视为人性恶的源头的科技、唯生产力等反而是越来越发展了,以至于利益越来越丰富,这样社会矛盾也因此越来越多,因此人性也来越来越恶。因此我们也就走向了它的对立面上去了。主导发展的不是唯心主义,恰好就是唯物主义。可是唯物主义的发展却让人性下滑,因此佛学和佛教的这些修人性的学问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了,但是发展依然为唯物主义主导,因此实际上我们还是要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去改进、修正发展方向。
对,我回复这位大师的话是相当不错的,让人性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实际上是和利益通用的特性相关的。因此,从根本上控制利益的通用特性,那么这邪恶的人性也就会被从根源上给控制住了。而我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和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发展模式,它也就让利益各就各位了,同时也就让我们看到了:这实际上就是让个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这是一个最好的集体化发展模式。而集体化的发展模式有此质的飞跃、解决了人为了公家干活的弊端,那么大家的齐心协力会让人性得以越来越好的发展。这在毛主席的革命和其建设的时代是可以得到证明的。
对,不是唯物主义的这个发展方向不对,而是唯物主义方面在治理世界上还没有切中要害,因此,也就放任了人的劣根性的发展了。如今,罪恶的人性和因此导致的恶世将会让我们明白过来的,我们不仅仅只是修养自我心性,更是要控制利益的通用特性。也就是大家都要力荐凭借个人对于社会贡献获利的发展模式,让它得以发展。而这个发展模式没有得到发展,就是世界灾难弊端的根源所在。为了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要努力促成这个发展模式的发展,而今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实现它根本不成问题。因为信息化能让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了解到每一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这个模式我已经多次说过了,在这里也就不再重复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推动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