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远:抛开个人恩怨,尊重客观事实,正确评价历史 抛开个人恩怨,尊重客观事实,正确评价历史
抛开个人恩怨,尊重客观事实,正确评价历史
杨明远
本人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因此,几十年来,每当我研究问题的时候,都会找些不同观点的资料来学习,做好功课,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为了弄清楚朝鲜战争的来龙去脉,也不例外。那么,这次我学习了哪些资料呢?
首先,我拜读了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发行的,由齐鹏飞、杨风城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创新基地”资助课题《当代中国编年史1949.10-2004.10》一书。在该书的第22页,我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5.“抗美援朝”
朝鲜是中国的邻国,长期遭受日本的侵略和占领。南北朝鲜的形成是“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1950年6月25日,在美国的唆使下,南朝鲜李承晩集团出兵进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为了更多、更深入、更客观的了解朝鲜战争的有关信息,我又通过百度搜索,学习了以下资料。
【三八线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的分裂,造成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1950年6月,南朝鲜李承晚的部队,分三路向海州、金川、铁原三个方向进攻。当天朝鲜人民军便举行了全线反攻,开始向朝鲜南部进军了。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10月1日,美国和韩国共同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美国长期在韩国驻军至今。】
【朝鲜战争的起因
综合起来要分几个方面来说: 一、直接原因: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1950年6月25日大规模的内战在“三八线”上爆发了。 二、深层原因:朝鲜和韩国都想统一对方,而且大家战前都积极扩军; 三、外部推手:不可否认美国和苏联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铁血网 朝鲜战争的真实起因
先看看给朝鲜战争定的起始时间:1950年6月25日。请记住这个时间!!!这一天是半岛南北双方同时向对方开战之日,只不过韩国是在凌晨,是在海州开战,而朝鲜是在早晨,是在开城开战。不同的是,韩国的不堪一击与朝鲜的势如破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朝鲜会势如破竹呢?!就在于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承晚的激进与愚蠢:韩国当时想的是一举拿下整个朝鲜半岛,他想都没想过会失败,所以,韩国当时把战略物资大多集中在三八线以南,是一种全线进攻的态势,全然没想过后方的防卫,所以,一旦前线不支,必然会让北朝鲜军可以以行军方式挺进。而不是有人宣扬的那样,说是北朝鲜事先有准备导致了韩国的失败。
要想知道当年朝鲜战争的起因,就必须知道当年的李承晚的思想:“北进统一、军事统一”
朝鲜当局从不隐讳“六二五”这一枪是他们打的,但这一枪是对李承晚“北进统一”的全面反击。而实际上,“625”还有比朝鲜这一枪更早的一枪:海州之战。而美韩宣染开城之战这一枪、强化这一枪的作用,(而回避海州之战)再给朝鲜戴上“侵略”的帽子,成功地把战争责任推给了朝鲜。 而事实是李承晚打出“北进统一”朝鲜战争的第一枪
日本出版的《朝鲜战争中的日本人将军》一书对韩国的“北进计划”作了介绍。
此计划从大韩民国成立后,就在美日专家的帮助下开始秘密策划。
1949年3月计划形成后,李承晚欣喜若狂地说:“如果美国人能供我们所需的武器,我们将向平壤开战,歼灭朝鲜军队是毫无问题的。”
1949年夏季后,韩国基本上处于战时体制,将实兵云集三八线,处于进攻态势。为了试探朝军防线的坚固性,在1949年北侵次数达2617起,其中5月21日到26日向北方炮击二万多发炮弹。接着于27日用350名士兵试图占领银波山112高地和129高地,均被朝军击退。30日,不惜出动飞机扫射,终于占领了112高地,并在这块高地上建起47个火力点。如果说朝鲜半岛战争的起始,银波山112高地的战争就是朝鲜战争的起始,而非其他的所谓的“半岛第一枪”。 南北朝鲜间的军事摩擦自苏联撤军之后一直没有停止,从最初的连排规模到后来的军团级别的大规模作战,1950年6月25日凌晨1时许南朝鲜陆军第一师部署在翁津半岛的第17团部队发起了一次闪电进攻,占领了三八线以北5英里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黄海道首府海州市,这个战斗成为了朝鲜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6月26日美联社、合众社、以及当日《泰晤士报》、《曼切斯特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先驱报》、 《芝加哥论坛报》均报导了对海州城的占领:——《曼切斯特卫报》:“美国官员证实南朝鲜军队已经占领了位于北朝鲜境内5英里处靠近西海岸的海州。”
-----我们需要记住的就是这个时间!!!---1950年6月26日,美国人率先报道了韩国进攻北朝鲜!!!但没想到北朝鲜随后就进入了反攻。这也说明了是朝韩双方都在为统一半岛做足了准备工作。
——《每日先驱报》:“美国军事观察员说,南朝鲜军队在西海岸附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救援反攻,进入北朝鲜领土5英里,夺取了海州城。”(请看:是“救援反攻”,在别人的家里去“救援”,并“夺取”。)
——《新闻记事报》:“南朝鲜政府声称在边界的某个地点进行了反攻并占领了位于北朝鲜境内5英里处的工业城市海州。”
——《每日快报》(汉城,6月26日上午):“由美国训练的南朝鲜军队于昨夜反攻,夺取了北朝鲜内5英里的一座城市。”
——《纽约先驱论坛报》(合众社汉城6月26日):“精选的南朝鲜部队越过作为边界的三八线,占领了正好位于该线以北的工业城市海州。韩国军队缴获了大批装备,包括10辆卡车和大约100挺机枪。”
——《纽约时报》(汉城,6月26日电):“据南朝鲜国家新闻局称,南朝鲜军队今晨向北推进,占领了位于边界以北一英里处的黄海道首府海州,缴获10门高射炮和10辆卡车。”
——《芝加哥论坛报》(美联社汉城6月26日电):“在三八线以北5英里处的一座城市被南朝鲜军队占领。”
最重要的是:英国广播公司监听部出版的1950年7月4日《世界广播摘要》第5部分《远东新闻》披露了下述重要新闻:“6月26日上午8时的局势公报说,瓮津地区的南朝鲜军队进入了海州。”这则新闻是美国外国广播新闻处监听的,因此可以被看作是美国的官方新闻。
格伦.D.佩奇教授在他的《朝鲜决议(1950年6月24日至30日)》中写道:“美国军事顾问证实白寅桦(PaikInYup)准将手下的大韩民国第一师的部队占领了黄海道首府海州”。
1950年6月25日1时35分平壤宣布韩国一支部队越过了海州地段的三八线。因此,6月25日凌晨1时前后应该是整个战争爆发时间。而不是随后的北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早晨8点多才开始的开城之战。西文媒体能在6月26号当日就能发朝鲜海州之战的“新闻”报道,为什么不见当日的开城之战新闻报道呢?!只能说明当时是韩国定的开战日。而且是韩国志在必得半岛全境的开战日,全没想到自己遇敌即溃,后方全无防守,导致了南半岛全境崩溃。
目前在网络上说北朝鲜是打响朝鲜战争第一枪者请把这一时间先给推翻再说!!!
朝鲜战争爆发前一直叫嚣战争的是李承晚政府,不是金日成的政府,金日成是一直要求进行全朝鲜民主选举的。当时的韩国国内也有大量民众与金日成一样,要求进行半岛全民选举的,但当时没有治国经验的李承晚把韩国搞的一团遭,那敢实行半岛全民选举?!
当时实行社会主义、各方面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幸福的北朝鲜和一片混乱、穷苦人异常痛苦的南朝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朝鲜为数众多的人民都对北朝鲜和劳动党有好感,并希望和平统一。而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和美国人却知道如果当时以全民投票选举的方式和平统一,那赢得选举的只能是强大的、组织严密的、受到绝大多数人民拥护的共产党政权。
1948年底,为了迫使美国从南朝鲜撤军,苏联首先从北朝鲜撤军。而正是苏联从半岛撤军,导致了韩国的总统李承晚的统一梦想!!!
苏联撤军之后,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起来。短短几个月内,在三八线由南朝鲜挑起的军事摩擦达到37起,李承晚向三八线附近秘密调集的士兵人数达到了4.l万人 。美军在撤离之前向李承晚政权提供了价值达1.9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其中美制和日制步枪15万多支,各种火炮2000多门。
1948年底苏联军队撤出北朝鲜、美国军队1949年5月撤出南朝鲜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李承晚准备在5月美军全部撤出南朝鲜后,于6月对北朝鲜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两个月消灭北朝鲜政权。想要消灭金日成领导的人民政权,由自己独裁统治整个朝鲜的李承晚开始计划向北进攻,占领北朝鲜。在美国军队还没有完全撤走的1949年1月1日到4月15日,南朝鲜军队就在三八线挑起37次军事摩擦。
撤走前的美军还负责帮韩国扩宽了仁川到汉城、汉城到釜山以及经过金浦机场和横断三八线的战备公路,扩大了以金浦机场为中心的飞行基地,并花费巨大的资金改造了仁川浦项、丽水等港口,在木浦、墨湖等地修建了海军基地。在重要地区修筑半永久性军事设施的同时,还沿着三八线构筑了几百公里的战场和交通壕。
在美国的支持下,李承晚毫不掩饰他将“北进统一”朝鲜的企图。他一次次拒绝北朝鲜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扬言“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为了解决战争一旦爆发后的后院“安全问题”,在美国顾问团的指挥下,李承晚对南朝鲜人民游击队和支持和平统一的爱国人士进行了大规模的“讨伐”,南朝鲜遭到屠杀的人数超过10万。
1949年,李承晚认为他的准备已大致成熟。4月,他在给南朝鲜驻联合国特使赵炳玉的信中说:“我认为,就这种形势,你应该极其秘密地与联合国以及美国高级官员开怀畅谈。为了统一,除了缺乏武器和弹药外,我们在其它方面都已经准备就绪。7月,李承晚向记者发表谈话,表示“占领北韩就可以实现统一”。10月,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又说:“要不流血,统一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实现了也不会长久。”10月31日,他在美国“圣福尔”号巡洋舰上发表演说,表示“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
到了1950年,李承晚进入了“北进统一”的最后准备阶段。2月,他率领军界的高级官员前往东京,当面向麦克阿瑟汇报他的进攻计划,听取麦克阿瑟在军事上的“具体指示”。4月,集结在三八线附近的5个师得到了直属炮兵和其它技术兵种的加强。同时,为了配合南朝鲜的“北进统一”,美国的高级军事官员,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空军参谋长博格等人先后到达日本,以加紧美军在远东地区的部署。其中,美国第七舰队增加了两艘航空母舰,两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美国空军三个B-26和B-29轰炸机联队、六个歼击机联队、两个运输机联队都集中在了日本的基地,美国驻日本的第八集团军各师都做好了战争的一切准备。
人心向北,“北进计划”未能实现
“北进计划”未能实施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韩军的装备虽好,但素质和战斗力不如朝鲜人民军,如1950年1月,韩军三个师加美军二个战斗机中队配合,向尚庆北道发起进攻,结果韩国人纷纷倒戈,出现了“武装叛变”事件。这迫使李承晚对军队实施一连串的“肃军运动”,有4749名官兵因犯“赤色嫌疑”被处决,有8000多人被关押,韩军战力大为削弱。
二是人心向北,不满日伪统治。南方劳动党组织不断联合左派群众,反对武力统一计划,配合北方召开全朝鲜各政党团体会议解决和平统一问题,把李承晚的“北进计划”搅得千疮百孔。
污蔑朝鲜“侵略”,美国为出兵找借口。
须知:“侵略”一词只适用于国家之间。就如我国的内战,能说是“侵略”吗?!
朝鲜南北两方从来都只承认有一个朝鲜,双方无论是谁先采取行动,都不能称为“侵略”,只能称为“内战”或“统一战争”。
如同美国19世纪的南北战争一样,不能说北方“侵略”了南方。但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随即操纵舆论诬蔑朝鲜北方“侵略”了南方。
1950年6月28日,杜鲁门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解释说“共产主义已不局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因此,美国要勇敢地承担起保卫朝鲜的义务”。
威廉﹒恩道尔在其《金融海啸——一场新鸦片战争》书中称:[按照华盛顿的观点,“联合国”采取干预行动的全部根据是北朝鲜的共产党先动手,无端地大规模入侵南朝鲜,后来在所有美国官方的宣传中都守住这个界限是很重要的事情。]
而北朝鲜为什么不否认先开枪的问题呢?!就因为:一个国家的统一,是每个国民的期望,为了统一而开战,不是耻辱,而是光荣,当年的韩国总统李承晚,致力于统一半岛,并首先提出“北进统一、军事统一”,谁会认为其是想“侵略”北朝鲜呢?!
1950年6月25日1时35分平壤宣布韩国一支部队越过了海州地段的三八线。因此,6月25日凌晨1时前后应该是整个战争爆发时间。实际上,南朝鲜不否认25日曾占领了海州,但是曾经对此辩解称,是第一步兵师在朝鲜进攻后发起了“反攻”,占领了海州。
开城是于朝鲜时间上午9时到9时半落入北朝鲜军队手中。发起进攻应该在8时左右,而几乎与此同时(6月25日上午8时),汉城广播的美国官方公报却宣布关于翁津地区的韩国军队占领了三八线以北5英里处的海州。也就是说:韩国是在1950年6月25号凌晨1点35分进攻朝鲜的海州,而朝鲜是在早晨八点时对韩国的开城开战,而韩国竟然把抢先进攻海州说成是反攻。网络上的说法只能说明是朝鲜的经济不如美国人与韩国人了。
在当时的朝鲜半岛,要追究谁第一枪的话,6月25日谁开的第一枪要追究,那么6月24日深夜、6月25号凌晨谁开的第一枪要不要追究?双方一直在38线附近冲突不断,哪一枪都可以成为发动战争的理由,追究6月25日的第一枪不但无足轻重,甚至也不能拿来定义谁是邪恶一方,而且就连“北朝鲜开第一枪”这个说法的本身,也不是事实。
事实是当时北朝鲜要求和平统一半岛,而韩国的李承晚想武力统一半岛,这一事实不容改变。当时的北朝鲜是民心所向,而李承晚领导的韩国是民不聊生,韩国民众大多与金日成一致要求与朝鲜和平统一,实行全民选举,而美国只把6月25日早晨8点多北朝鲜进攻韩国开城说成是“入侵”,而把早前韩国6月26日凌晨一点多进攻海州说成是“反击”,是颠倒黑白,为其反共基地服务而已。】
【怎么客观的评价朝鲜战争?
朝鲜
热心网友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朝鲜时间),朝鲜内战爆发。从25日至30日,美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军事干预的决定,并逐步升级,最终全面卷入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南北双方为了朝鲜民族的统一问题而进行的一场内战,美国武力干涉别国内政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侵略行为。
韩国人称朝鲜战争为“韩国战争”或“6??25战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从权威主义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化,人们开始反省权威主义时代的历史,在这种背景下,韩国人对朝鲜战争也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是:
1、从深层次来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外部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和美、苏两国军队的分割占领;朝鲜战争爆发的内部原因则是民族社会内部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南北实力的差距。
2、李承晚政权对引起那场战争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承晚为了摆脱政治危机,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在南北关系上推行恐吓政策,在公开场合大肆鼓吹武力“北进统一”。李承晚政权的这种恐吓政策不可能不给朝鲜北方以强烈的刺激。
3、50年来,一直有人在议论是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的第一枪。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多大意思的问题,因为在战争爆发前的一段时间,“三八线”上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一直没有间断,南北双方互有进退和得失,1950年6月25日的全面战争只是一系列武装冲突的扩大和升级。
4、韩国学者认为,美国对诱发朝鲜战争负有责任。郑镕硕博士在《美国的对韩政策》一书中指出,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说时声称,美国在太平洋的防卫线北起阿留申群岛,经过日本本土、琉球群岛,南达菲律宾,韩国和台湾均不在美国的太平洋防卫线之内。朝鲜北方据此做出判断,美国不会干预朝鲜半岛事务。
5、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部分苏联的档案送给韩国总统金泳三,个别韩国学者根据这些残缺不全的档案对朝鲜战争的起因提出了片面的、不科学的看法。但是,也有韩国学者清楚地认识到,俄罗斯并没有将有关朝鲜战争的关键性的资料提供给韩国,而且在俄罗斯送给韩国的档案中还有被篡改的嫌疑。所以,以此为依据来研究朝鲜战争的真相是不客观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朝鲜战争对韩国政治的影响非常深刻,可以说其余波至今犹存。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本已处于风雨飘摇地位的李承晚政权得以稳固,李承晚奉行的治国方针是“先统一,后建设,不统一,不建设”。他利用战争时期的“反共”意识形态宣传和专制机器打击反对党的力量,以维护其专制统治。1960年终于爆发了“4·19革命”,把李承晚政权赶下了台。虽然李承晚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是他利用“反共”和“北方的威胁”为借口来打击反对派,从而谋取政治利益的手腕被后来的朴正熙所继承。】
当然,还看了些其他资料,因为篇幅大长,就不一一介绍了。这就是我认识朝鲜战争真相的过程。
由于自己除了才疏学浅之外,毕竟是个草根,又是井底之蛙,从研究体育、养生,到谈论天下大事,难免错误百出,因此,真诚地欢迎网友赐教,特别是不同观点网友批评指正。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天生的社会动物。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想问题、做事情,也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坚持个人主义的世界观,是实现不了世界大同的。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考虑如何为大多数人的幸福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抛开个人恩怨,尊重客观事实,正确评价历史吧!
201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