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草根与于幼军先生谈谈心里话:别再坑害年轻人了 别再坑害年轻人了
别再坑害年轻人了
——一位草根与于幼军先生谈谈心里话
杨明远
于幼军先生是位有学问的人。1953年1月出生。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曾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深圳市市长、湖南省委副书记、山西省省长、文化部付部长等职。本来,像于先生这样年纪的省部级官员,至今仍是辉煌腾达之时。可惜,2007年因山西黑砖窑亊件,于先生被免去山西省长职务,2008年9月,中央政治局对于先生又做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一个月后,于先生的中央委员职务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被撤销。2010年复出,今年退休。从深圳到湖南、山西,一直工作到北京。据百度消息透露,“于幼军几经反覆,早在他于深圳任职期间,就遭人具名举报,有关的举报一直如影随形。”
不愧是“政治明星”,于幼军先生品德虽然不怎么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在学识方面,也不见得名副其实,退休后,不仅可以享受到正部级高官的待遇,还可以受聘为中山大学的教授,继续着“明星”的生涯,这是一般的人做不到的。但,遗憾的是,于幼军先生,并没有认真总结自己从政期间,起起落落的经验教训,也没有去找一找自己为什么会起起落落的根源,而是继续走着一条错误的人生道路。
下面我这个比于先生早出生十六年、并亲身经历过“文革”全过程的草根,与于幼军先生谈谈心里话。
一、于幼军先生应该找一找在政坛上起起落落的深层原因。
于幼军先生的仕途为什么会起起落落?从网上揭露的一些信息来看,根本原因还是于先生灵魂深处的“私”字在作怪。于先生是有私心杂念的。也正是于先生的以权谋私,才影响到了自己的仕途。而于先生自己,至今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在那么反感“斗私批修”,说明于幼军先生并不真正懂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就是“斗私,批修”。通过“斗私,批修”,可以使人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走社会主义的正道。正是因为全面否定“文革”,才使不少干部,私字膨胀,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当然,也包括了于先生您自己。
于幼军先生至今还在全面否定“文革”,可以说是,自己被“私”字给坑害了,还在为“私”字树碑立传。
二、于幼军先生虽然是学哲学的,却不会分析问题,也看不清形势。
于幼军说:“我有任务让大家自觉拒绝文革”、“不让文革在新时代穿上一件马甲就粉墨登场”。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身为哲学博士的于先生,既不会客观的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也看不清形势。
关于“文革”,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做过彻底的否定,但到后来的几届党中央,对“文革”的评价,还是有所变化的。比如,200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大会上,打出了“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橫幅,毛泽东思想难道不包括毛泽东的“文革”思想吗?习近平先生也说过,前后两个三十年互不否认,难道前三十年不包括“文革”这十年吗?俞正声先生在给大学生上党课,谈到“文革”时曾说,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无可厚非,只是方法不对。王岐山先生抓的反腐,以及后来反复的扫黄打非、倡导三个层次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难道不都是文化上的革命吗!你看看,这些并没有全盘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干部,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而于先生您呢,到2008年,却不仅撤销了十七届中央委员职务,还被留党察看,难道您还不应从中总结一点经验教训,反省一下自己,对“文革”的认识与现在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了吗?!特别是“不让文革在新时代穿上一件马甲就粉墨登场”这句话,如果上纲上线的话,可以认为是在“妄议中央”。
三、做人要知恩图报、以德报怨,不要以怨报德。
于先生1953年出生,在毛泽东时代也生活过23年,于先生应该是享受过免费教育等福利待遇的。再者,如果没有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打下江山,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你于幼军先生能成为博士、能当上省部级高官吗?从这个角度看,毛泽东应该是有恩于于先生的。于先生理应知恩图报,听毛泽东的话,全心全意的去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谦虚谨慎的人。对“文革”毛泽东自己已经做过七分成绩三分錯误的评价。因此,在“文革”中受过这样或那样冲击的人,要以德报怨,不要以怨报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制社会也有寃假错案。您于幼军先生不是也犯过错吗?!不要因“文革”中的一点小错,就否定“文革”的伟大意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不是一个正人君子应有的风度。
四、于幼军先生带着私心杂念从政,希望于幼军先生不要带着私心杂念去教化学生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匠,首先要“传道”。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教师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并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于幼军先生作为一个以权谋私受过处分的前高官,不首先检讨自己的私心杂念,一上讲台就高谈阔论:“我有任务让大家自觉拒绝文革”,将教育人们“斗私批修”、继续革命的“文革”定义为:“错误理论、荒唐实践”。于先生嘴里说,“向前看,不纠结历史旧账”,却教育学生去抵制“斗私批修”,这不正是,无实事求是之意,只有哗众取宠之心吗!
于幼军先生应该反省的是,自己从犯错误到被撤职、并受党纪处分,到底是受到了“文革”阴魂的侵蚀、成了“文革余孽”的结果,还是否定“文革”、不斗私字一闪念的结果呢?!
于幼军先生喜欢搞双重标准。对“文革”,他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自己的前事,可是忘得一干二净。于先生说,“我们对文革缺乏客观剖析”,请问于先生,您对自己有过“客观剖析”吗?
其实,于幼军先生从教以后,首先,不应该去议论“文革”,而是要从哲学的角度,剖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从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官员,一步一步的、堕落成为以权谋私、失职一方的汚点官员。反省自己,警醒、教育学生,将会更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博士,身为共产党员,又做了这么多年的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不懂马克思主义,不懂毛泽东思想,仕途不顺就是很自然的了。
201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