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改革”
文章围绕改革历程展开,回顾前30年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后30年邓小平推动的经济发展改革,分析改革主体、对象及影响,提出正名建议,探讨改革中的得失与未来方向。
——纪念毛主席诞生120周年
一、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一种扬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二、我国的前30年是对旧思想、旧制度的革命和扬弃
改革的领导人:人民救星毛泽东
改革的目的: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参加改革的主体:全体不反对改革的中国人民
改革的对象:一切旧思想与旧制度
改革的受益者:绝大多数中国人民
改革的受害者:一切坚持旧思想、旧制度不肯改的人
三、我国的后30年是对前30年的革命和扬弃
改革的领导人:总设计师邓小平
改革的目的:发展经济
改革的工作方法:顶层设计
参加改革的主体:专家、学者
改革的对象:前30年的改革
改革的受益者:部分中国人民
改革的受害者:下岗工人、失地农民
四、继续深化改革是对后30年改革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改良
五、对待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不同态度
前30年改革的领导人毛泽东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次作自我批评,并在后30年改革中遭到抹黑和攻击。
后30年改革的领导人少见作自我批评,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轻描淡写,称为“付学费” 。
六、建议为前30年改革正名
老朽孤陋寡闻,如有不实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甚至是批判。
2014年1月8日8时定稿
相关文章
- 中国中铁合并同类项 再次启动内部大重组
- [视频]刘海波谈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会引发混乱
- 昆仑岩:上海国企改革《意见》质疑
- 罗建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 昆仑岩:“辅助性原则”不能在改革中泛用
- 关于组建总理级别的超级国资委之构想
- 发展毛思想之九论医疗(原创)
- 铁塔公司成立 一年半后引入民资
- 热议公车改革:特权合法化?
- 国企改革:是“做大做强”还是“保值增值”
很赞哦! (102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