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南方系在中国内部扩张中成为毒瘤

火烧 2017-03-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南方系在中国内部扩张中的作用,分析民族融合、唐朝盛世、宋代政治及胥吏之害等历史现象,结合程朱理学与经济变迁,揭示中国版图形成与国力极限。

  世界体系学说的构建者沃勒斯坦认为,古代中国也进行了扩张,但不是外部扩张,而是内部扩张。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完成了民族大融合。一次次的成果我们用文化确认下来。儒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造,从最初的仁政,到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以至到王阳明格物致知的心学。这些变化不过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确认,告诉世人我们走过了怎样的道路。

  五胡乱华阶段,汉族和少数民族有过相互的仇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行了汉族与鲜卑族通婚的制度,也由此奠定了民族融合的基调。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华文化同化力的东西。实质上在于中国北方的经济大权掌握在汉族地主阶级手里,想要稳定政权,必须要与地主阶级合作。而要想让合作顺利进行,通婚就是一个好办法。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多了少数民族的因子,其实增加了民主的因素。随着府兵制的逐渐盛行,均田制逐渐得到发展。这最终决定了北方力量取得优势,中国迎来了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被称为天可汗,在于用人上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纵览整个大唐,少数民族背景的将领非常之多,这保证了唐朝武力的强大。但节度使拥有强大的权力,终于酿成大祸,造成了安史之乱,唐朝也由盛转衰。唐朝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的版图,但也说明帝国的极限在哪里。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数度征伐高丽,都付出才惨重代价。中国没有能够整合东北亚,也将中国锁在大平洋边上。另一个突破点在缅甸,从秦始皇开始,我们不断的往这方面迈进,但是收效甚微,这决定了我们的势力到达不了印度洋。最后的出路就是丝绸之路,我们由此进入中亚。但这里是古代伊朗的地盘,大唐推进到了这里,最终也戛然而止。中国在陆上无法突破,在海上也是无能为力的。成为如今的中国版图,就是中国国力的极限。越雷池一步而不可得,中国不得不进行内部扩张。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汉族统治阶级被迫南迁,这促进了中国南方的开发,但也让大地主势力在南方生根发芽。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南方是权力真空,胥吏在这种土壤下滋生。赵匡胤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南方,他的怀柔政策实际上纵容了南方的本土势力。随着杯酒释兵权的发生,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大大下降。到了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失败,中央政权已经独木难支了。皇帝只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南方开始了农业革命,进行水稻种植,国际贸易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南方的本土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士大夫心中只有利益,而没有民族大义,这是岳飞悲剧的根本原因。程朱理学确认了经济领导权的变迁,高高挂起的天理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核心在于父父子子。基层的统治秩序确认了,胥吏之害开始成为中国政治的顽疾。

  成吉思汗的横空出世说明了中国地区硬实力的整体领先。但没有制度文明的跟进,也让这一征服变成昙花一现。元帝国彻底排除了汉族知识分子,也让他们奋起反抗。与以往不同,这次反抗起源于中国南方。南方的地主和农民共同投身到反元的斗争中。地主和农民的结盟完成了历史使命,建立了大明王朝。但王朝建立后,这种结盟也宣告解体,朱元璋开始了大规模的诛杀贪官的行动,但收效甚微。朱元璋另一个办法就是八股文,他的后代也弄出来个青词,但知识分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反抗。以唐伯虎为代表的南方知识分子,开始流连花丛,与仕途绝缘。王阳明一派则发掘出心学宝藏,实行非暴力不抵抗。随着北京、南京的双都鼎立,南方和北方开始背道而驰。北方有恰克图贸易,南方则有海上贸易。明朝皇帝实行海禁,地方势力则勾结倭寇,实行武力犯边。直到戚继光大显神威,才将叛乱火种熄灭。明朝最后灭亡,也缘起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代表工商业利益的东林党不向南方大地主征税,反而加紧盘剥北方小民,终于激起民变,让满清趁虚而入,大明王朝寿终正寝。

  虽然有嘉定十屠,满清统治者也没有完全控制南方。吴三桂领导的三藩之乱,给康熙帝出了大难题。对付南方本土势力,清朝统治者依靠文字狱与南巡。文字狱是政治压迫,南浔是经济打压,但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白莲教、洪门为首的会党势力你在南方蓬勃发展。最后给清朝致命一击的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不起源于南方。而打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运动则来自北方。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有必然性的。随着经济实力的做大,南方一直谋求政治上的特权,而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争夺文化领导权,继而是政治革命。

  民国灭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方的豪门大族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一大力量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南方的潜力被充分发掘,在经济上愈发重要起来。更让人不安的是,在意识形态的争夺上,南方继承了先辈的光荣传统,成为异质思维的天然继承者,这对中央权威构成较大挑战。南方问题是中国几百年持续累积的难题,要想完全解决并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不能完全解决,任其无限放大,终将成为中国软肋,威胁中国的长远发展。新一届中央提出了政治规矩这一命题,这是很好的一个开始。但想根本解决顽疾,还是要从经济上入手。经济上的两个抓手一是金融,二是房地产,解决好了它们,才能真正掌舵中国。否则西山会、某某会终将成为大祸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