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不容置疑
近日,红网发生了关于比特币的争论。迎春说货币是金银,张光宇说货币不是金银。张光宇说,“我的文章驳斥了金(或银)是货币的观点,准确地说是:如果西方发达国家重新恢复金本制,近于是自寻死路。发达的市场经济,已经不能容许金银成为货币了“张光宇的观点是否正确且不论,但他为了说明他的观点,把矛头指向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
我们知道,马克思一生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发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历史观,为工人阶级提供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世界观,一是发现了剩余价值,为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社会主义学说第一次成为了科学。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抽去了劳动价值论,就不能说明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将不攻自破。正因为这个原因,历代资产阶级精英对劳动价值论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企图把劳动价值论置于死地。马克思的《资本论》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创立了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根据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现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了价值。马克思分析了劳动的内部矛盾,把劳动分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说明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也不知道抽象劳动的量(价值量)是由什么劳动决定的,马克思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明了,价值量不是由私人劳动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决定的,是由社会劳动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和基石,它使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不可动摇的基础之上。
资产阶级年轻的时候,是革命的阶级,那时他们还能发现部分真理。例如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承认商品有交换价值,承认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可是,张光宇的文章,竟然连商品有交换价值都不承认了。
张光宇说,“事实上马克思抽象出来的商品的价值理论,正是从现实的商品交换抽象的。不过,他在他的《资本论》中,把商品交换“抽象”成了一定数量的一种商品与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相等的数学方程式。我已经在《评迎春的〈马克思主义与货币〉》指出“商品交换简单明了的事实是,一切商品交换的交换者,决不会要求与自己交换的对方所有的不同效用的商品与自己用来与之交换的商品得有某种东西相等,实现的商品交换也不是被交换的两种不同效用的商品有某种东西相等”,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据以分析的这个从现实的商品交换“抽象”出来的数学方程式就是对商品交换事实的歪曲。因此,根本就不可能“抽象”出与对象事物相符合的的理论。”
张光宇把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1只羊=2把斧子、),这种事实上、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商品交换比例,说成是马克思的“抽象”,说成是抽象的方程式,说不可能从抽象的数学方程式中得出“价值”。我们要问,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1只羊=2把斧子),是历史上重复过千万次的事实,还是马克思的“抽象”?1只羊=2把斧子,表明这两种不同质的商品一定存在某种相同的东西,才能在事实上划等号。这种相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养羊,打铁等不同质的具体劳动。不同质的劳动不可以划等号。不同质的劳动只有作为(还原为)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才能划等号,才能交换。这种抽象劳动就是马克思说的价值。马克思说的抽象,并不是想象的产物,是事实的抽象,历史真实过程的抽象,或者说是事实、历史过程在人脑中的真实反映。
张光宇说价值不可能是一种生产关系,“价值只能是商品中存在的东西”。说商品是一种物体,无论怎样化验,都化验不出生产关系来。当然,价值不能直接说是生产关系。但价值可以反映生产关系。张光宇承认商品是劳动的凝结物,可见商品不是纯自然物,是经过人改造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不是为了自己使用,都是为了交换。那么,商品就反映了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他人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关系。同时,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也是为了自己获得价值。那么,价值就反映了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抽象劳动)的生产关系。可以看到,商品、价值、货币都是生产关系的反映。怎么能说”无论如何"都不能“感受”、认识商品、价值中的生产关系呢?
张光宇说,他读《资本论》第一章《商品》,读了半个多世纪,可证他属于草根阶级。草根阶级学马列的态度应该是,坚信革命导师比我们高明,坚信马列基本原理是正确的,绝不能走“读不懂就怀疑,怀疑就否定”的邪路。因此,我们对张光宇同志否定劳动价值论的错误提出善意、然而也是严肃的批评,应该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