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高油价的不利后果

火烧 2007-11-29 00:00:00 时代观察 1049
国际油价飙升至历史高位,中国因进口依赖度高而承受油价上涨压力,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与利润下滑,处境艰难,类似上世纪西方能源危机情况。
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高油价的不利后果


 

    
     10月31日国际市场油价突破每桶94.3美元高位,创历史新高。面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飞涨,进口依存度接近50%的中国市场,再也无法承受成品油价格倒挂的压力。国家发改委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 
  历史数据表明,世界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涨幅相关。但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减弱。2002至2006年,石油价格上涨了164%,年均涨幅达26.7%,但世界经济始终维持在5%左右的增速,国际贸易以7%至9%的速度高速增长。因此,虽然近期油价屡创历史新高,但国际上却鲜有关于“石油危机”的言论。 
    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表示:“目前看来世界经济之所以未因油价飙升而遭受重创,是因为不利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都由中国承担了。”他指出,目前的这种高油价使得中国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中国每年的石油进口量巨大;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并没有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而升高,许多国内出口企业处境艰难,只能是“赔本赚吆喝”,长久下去,将十分危险。他进一步解释,上世纪油价上涨就容易造成能源危机,是因为当时西方是“世界工厂”,能源价格上涨的同时产品价格却没有上升,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从而导致经济萧条。而目前我国是“世界工厂”,国内部分企业的境况就和当时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困境相似。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第45期《瞭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