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鹤龄:64问杨继绳:两年漏报575万人 出生人口少报的情况还较少吗

火烧 2017-08-29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质疑杨继绳数据,指出1960至1961年出生人口漏报达575万,分析漏报原因及影响,强调人口统计不准确问题。

 鹤龄:64问杨继绳:两年漏报575万人 出生人口少报的情况还较少吗

 

《墓碑·第二十三章、大饥荒期间中国的人口损失》:《中国统计年鉴》上出入最大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主要原因是出生和死亡人数漏报。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出生人口漏报较多。在生活物资按人头定量供应的年代,出生人口漏报不多,但死亡漏报很多。对家庭和生产队来说,这个人死了,如果销了户口,一切生活物资供应就停止了。如果死亡不报,其它人还可以享用这份资源。死亡不报还有政治原因。死亡过多,对地方官员来说,影响他的仕途。对中央政府来说,死亡人数过多,有损其政治形象。王维志说,基层人口数字报到县里、省里以后,上面看到死亡人数太多,就问:“你的数准不准?再核一核!”经过这种暗示,把数字改到上级满意时为止。在19581962年间,死亡普遍少报,而出生少报的情况较少。这就造成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高于总人口(是按分配生活资源统计的,相对准确一些)的增长。

 

出生少报的情况真的较少吗?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不是较少而是很多,是大量的出生人口漏报。

早就有人从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1960年出生的人,经历40年时间后,不但一个没有死,而且增加了77万人!这就是说,1960年出生的人,在四十年内一个不死的前提下,至少也漏报了77万人, 自然,一个不死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即使在今天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下,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婴儿成活率,何况是在人口死亡率高达25.43‰ 的恶劣生存状态中呢!一句话,1960年出生的婴儿,死亡率最低不会低于25.43‰ ,换言之,1960年出生的婴儿,最少应有25.43‰的人在当年死去。

因此,可以肯定,1960年出生人口,远不止漏报77万,还有大量的出生人口被漏报。

1961年同样如此。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分析,两年共漏报约574.6万人。

 

一、1960年出生人口漏报395.9万人

 

分析从1960年出生人口到2000年的“40年死亡率”入手。由于缺乏具体数据,无法算出准数,只能通过分析为它们找出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数据。

我以这两年的前后两年即1959年出生人口的“41年死亡率”和1962年出生人口的“38年死亡率”为参照进行分析。(参见附表)

 

11959年出生人口的“49年人口死亡率”

由于是以2000年普查数据为基准,1959年出生人口到2000年时,其间经历了41年,所以,1959年出生人口计算出的是“41年死亡率”。这个死亡率,比经历时间短一年的1960年出生人口的“40年死亡率”应该要大,但是,1959年的受灾严重程度比1960年小,就这个因素而言,它的死亡率应比1960年要小。总体衡量,估计1959年的要略大于1960年的。

21962年出生人口的“38年人口死亡率”

1962年出生人口没有经历三年灾荒,历时比1960年短了两年,至2000年,只经历了38年。所以,1962年出生人口的“38年死亡率”应该远远的小于1960年出生人口的“40年死亡率”。

 

31960年出生人口的“40年死亡率”推算(参见附表)

 

我将1959年的“大”与1962年的“小”进行综合平衡,取其平均值作为1960年出生人口的“40年死亡率”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其值:

20.9  +  15.1 ÷  2

=  18 %

 

41960年出生人口的“校正”

 

已知:1960年出生人口到2000年还健在的有1468.5万人,其“40年人口死亡率”为18%

1960年出生人口为X

解方程:X X  ×  0.18  =  1468.5万人

        X 0.18 X  =  1468.5万人  

        0.82 X  =  1468.5万人

        X  =  1790.9万人

“校正”后的1960年出生人口为1790.9万人,比1983年公布的1960年出生人口1392万人多出398.9万人。即这一年出生人口漏报395.9万人。

 

 

二、1961年出生人口漏报178.7万人

 

11961年出生人口“39年死亡率”(参见附表)

 

1961年出生人口“39年死亡率”应该低于1960年出生人口的“40年死亡率”而应该高于1962年出生人口的“38年死亡率。所以,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1961年出生人口“39年死亡率”。其值:

18  +  15.1  ÷  2

=  16.6

 

21961年出生人口的“校正”

 

已知:1961年出生人 口到2000年还健在的有1141.4万人,其“39年死亡率”为16.6%

1961年出生人口为X

解方程:X X  ×  0.166  =  1141.4万人

X 0.166X  =  1141.4万人

0.834 X  =  1141.4万人

        X  =  1368.6万人

“校正”后的1961年出生人口为 1368.6万人,比1983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推算出的1961年出生人口 1189.9万人多出178.7万人。即这一年漏报出生人口178.7万人,

 

 

附表:

1983年公布的各年出生人口至2000年仍健在的数量表

                (单位:万人)

 

  –  出生人数  –  经历时间  –  健在人数  –  减少人数  –  死亡率%

1957       2169.1        43        1899.8         269.3       12.4

1958       1908.8        42          1713.6         195.2        10.2

1959       1650.4        41          1306.0         344.4        20.9

1960       1391.5        40          1468.5         77.0       0

1961       1189.9        39          1141.4          48.5        4.1

1962       2464.0        38          2092.3          371.7       15.1

1963       2959.3        37          2786.6          172.7       5.8

1964       2732.5        36          2414.5          318.0       11.6

 

注:

1、表中出生人数是按1983年公布的人口数据计算出来的。

2、表中健在人数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3、不考虑移居海外的因素,表中减少人数即等于死亡人数。

4、死亡率表示的是整个经历时间的死亡率。如1959年的是“41年人口死亡率”,1960年的是“40年人口死亡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