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七)——凭什么说是“正常年景”的“完全人祸”?
鹤龄: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七)
——凭什么说是“正常年景”的“完全人祸”
贺合林
我国上世纪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客观事实,本来就是一个不用多作解释说明的问题,因为它不但为当时的中国人民所熟知,也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形成了共识。说起这个,还有一个故事想在这里简介一下。
2008年在《华商杂坛》,也是辩论“饿死三千万”的问题,有位“为打虎而来”为了否定“苏联逼债”这个造成灾荒的原因,贴出一份《1961年中苏贸易会谈公报》(1961年4月8日),认为苏联不但没有逼债,而且还在继续援助我国。这是一份在互惠互利原则下进行双边贸易会谈达成中苏货物交换协定书以后向外界发出的公报,其中根本就不存在谁援助谁的问题。可是,里面的一句话却为当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出具了一份铁证:
“在会谈中还讨论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在1960年贸易业务中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苏联的欠帐问题。苏联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暂时困难表示充分谅解,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上述欠帐在五年内分期偿还,不计利息。”
这句话不但证明当时确实发生了严重自然灾害,而且也给了那些造谣“毛泽东赌气还债”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毛泽东不但没有赌气还债,而且还在1960年与苏联的贸易中“违约赖账”欠下了新债。也正是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违约表示了谅解。
这个白纸黑字载于中苏两国联合公报中的“严重自然灾害”想要抹掉是不行的了。
于是,有位叫“古道西风瘦马”就说这是“外交辞令”。然而,“严重自然灾害”却是两国在用“外交辞令”会谈过后发出的共同声音,无论如何也套不上“外交辞令”!
于是,“为打虎而来”又说,这是苏联在替中国遮丑。然而,当时的中国却天天在揭苏联的丑!苏联有可能会给中国遮丑吗?
当年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证据就在这份《公报》中保存着。铁证如山。不过,当时的它,万万没有料到,几十年后还要它站出来为这场严重自然灾害作证!
逼它出来作证的就是《墓碑》作者杨继绳先生。
2008年,杨继绳无视国家有关部门的《中国灾情报告》对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记载,在他的《墓碑·前言》中说:
“过去党教导我们,由于自然灾害,少数地方发生了饥荒;现在才知道,完全是由于人祸,几千万人饥饿而死。”
“在气候正常的年景,没有战争,没有瘟疫,却有几千万人死于饥饿,却有大范围的“人相食”,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异数。”
杨继绳的此话一出,很快就成了其粉丝们的口头禅。在辩论中,常听有人说:
“和平年代,没有天灾,饿死几千万人,这是犯罪。”
当着“饿死几千万”站不住脚时,又会有人说:
“和平年代,没有天灾,饿死一个人,也是犯罪。”
到底有没有自然灾害?别开《中国灾情报告》的记载不说,别开《中苏联合公报》保存的证据不说,搜几篇“地方志”的内容附在本篇文后供杨继绳过目,也请大家一阅(见附文)。看这些地方当时是不是发生了天灾!
很可能杨继绳会说,你搜的只是个例,没有代表性。那好,我就用他自己说的话回答。虽然他对天灾这两个字非常小心谨慎,但毕竟还有一句俗语叫言多必失。在《墓碑》第一章中,河南受灾终于从他嘴里“漏”了出来:
“1958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实际只有281亿斤(粮食部这个数字也是偏大),却浮夸到702亿斤。1959年河南有旱灾,粮食产量下降到217.6亿斤,又浮夸到450亿斤。”
“1959年信阳旱灾。全区粮食产量32.58亿斤,比1958年减产46.1%。”
这“1959年河南有旱灾”和“1959年信阳旱灾”不是你杨继绳亲口说的吗?看你也好意思抵赖!
灾害达到什么程度?虽然你没说,我们也可以从你说的话中分析出来。
1958年,年产粮食281亿斤,1959年下降到217.6万斤,下降了63.4亿斤,比1958年减产约23%。
1959年,河南全省粮食因旱灾减收23%。这样的情况不叫灾,什么情况才叫灾。这样的旱灾不叫严重,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算是严重旱灾?
信阳减产达到了46.4%,明显是全省普遍受灾中的最严重受灾。这样的旱灾还不算严重,难道要全地区颗粒无收才叫严重旱灾!
尽管这个地区“人祸”危害确实相当严重,可你也不能无视客观事实,抹杀这里曾经受过的严重自然灾害!
在《通渭问题——大跃进五十周年祭》里,杨继绳也是集中火力主攻“完全人祸”,只字不谈通渭县发生的自然灾害。
可是,当中央采取紧急救助措施扭转了通渭局势以后,他却一反常态,搬出了气象资料来:
“而真正解除饥饿的是1962年的好年景。《通渭县志》记载:‘是年,风调雨顺,夏秋作物全面大丰收,缓解了全县人民的吃问题。’”
杨继绳为什么忽然想起了“气象”?因为他在本文中一再宣称中央和省地派出的整顿工作组“到通渭不是反左,而是‘反右’”。如今,要把扭转通渭局势的功劳记在“反右”的头上,他当然是不能答应的。“是年,风调雨顺”的气象资料在这关键的时刻正好帮了他一个大忙!气象资料在配合他说:“这不是‘反右’的功劳,这是老天爷的功劳!”
不过,这个“是年,风调雨顺”,却使我联想到前面的三个“是年”肯定就不会有“风调雨顺”。要有的话,杨继绳绝对不会弃置那几个“风调雨顺”!因为,鼓吹“正常年景、完全人祸”的他,迫切需要的就是那三年的“风调雨顺”!
于是,就搜索罢。结果出来了,果然没有“风调雨顺”,有的是“风不调雨不顺”。请看:
“1960年。是年,旱、风、冻、病、虫等自然灾害频繁,群众生活极为困难,国家回销口粮、种子、饲料粮共4049万市斤。”
且不说1960年的各种灾害交加是不是严重自然灾害。请再看:
“1959年7月,全县各地连降大暴雨,粮田受灾面积30%.冲毁房屋1. 28万间,冲走田间劳动社员11人。”
已近收割期的粮田面积受灾30%,还不叫严重自然灾害?是不是要全部冲毁才叫严重自然灾害!二十七八万人的县,房屋冲毁一万多间,还不叫严重自然灾害?是不是要把所有的房屋冲垮才叫严重自然灾害!
由此,可以断言:杨继绳述“史”——有选择。
新增歇后语一则!
附:
江苏省灌云县受灾情况
1960年:
3月31日 气温骤降到-1~-2℃,浅沟水面结有薄冰,三麦油菜等夏熟作物普遍遭受冻害
6月1日 下午3时,暴风骤雨席卷全县,风力8级左右。伊芦、同兴、四队、圩丰、图河、杨集、白蚬、伊山、王集9个公社的129个大队1473个生产队,遭受不同程度的冰雹袭击。时间虽仅40多分钟上,然受灾严重地区,呈现遍地雪白,降下冰雹直径平均1~1.5厘米,大如鸡蛋,小似白果。受灾三麦面积33.6万亩,损失粮食550多万公斤,秋熟作物受灾47万多亩。
8月27日 全县8小时降雨200毫米,伴9级大风。由于雨急,农田普遍积水1~1.5米,烂山芋826.67公顷,中秋作物减产1666.67公顷,房屋倒塌17370间。
1961年:
5月2日晨,灌云县地面最低温度-2.2℃,三麦普遍遭受冻害。1日晚和2日晨,全县在田间用湿草熏烟,这是县内人工影响天气的最初方法。
7月5日夜,全县普降300毫米以上的暴雨,为全县历史上最大降水日。雨后,有102万亩农田积水,占耕地面积150万亩的68%。经过干部群众日夜排涝,至9日基本上排除了积水。但局部地区因涝成灾,预计减产8700万斤。
9月13日 全天雨势较猛,截止晚8时,降水量一般达140毫米,四队、圩丰公社达200毫米以上。全县积水面积达51万亩,受淹农作物147598亩,倒塌房屋1476间,伤亡4人。
1962年:
3月全县流行脑炎、麻疹。截至15日,全县患脑炎896人,死92人;患麻疹5152人,死22人
4-5月份,降雨仅11.2毫米,蒸发量256毫米,天气大旱,农作物严重减产。
7月21日 下午,全县突发8~9级偏北大风,伴有短时间雷阵雨,损失严重;死伤5人,其中死1人;房屋被揭7880间,其中严重的3107间;近7.5万公斤麦草被刮得无影无踪,损失粮食1.635万公斤;玉米折断、倒伏89968亩,高梁折断、倒伏4339亩,水稻伤2130亩;燕尾港镇损失盐1291吨,卤水642塘。
8月,由于1961年11月以来连续干旱无雨,全县75万亩三麦实收2809万公斤,平均单产38公斤,较“三定”原包产69公斤减产45%。社员人均口粮在20公斤以下的有771个生产队,是生产队总数的25%。
福建省永泰县受灾情况
1959年:
6月30日,暴雨,全县漂流杉松木1751立方米。
8月29日至31日,台风暴雨袭击本县,城关日雨量达74毫米,水位超过警戒线4.01米,受灾13个乡,计816户,各种物资损失2.7万余元。
(10月,县开始施行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男扎、女扎、人流、上环)。
1960年:
6月10日,大暴雨引起特大洪水,樟城日雨量达130毫米,水位超警戒线9.8米。全县死亡9人,重伤72人,损失10多万元。
1961年:
5月19日至20日,受3号台风影响,全县连降暴雨,日雨量达121.6毫米。
9月12日,晨5时,22号台风袭击本县,日雨量达150毫米,城关水位超过警戒线6.01米。
山东省沂水县受灾情况:
1960年。8月16日大暴雨。降雨集中在0点左右的4小时内,全县平均降200多毫米。有299个村,10953户,48777人受灾,其中重灾182个村,7983户,35227人。被倒塌房屋砸死和淹死72人,伤26人;大牲畜淹死72头,伤4头;淹死猪309头,羊346只;淹死家禽28833只,家兔11692只。倒塌房屋11167间,冲走粮食24.5万公斤,柴草33.5万公斤,成材树188399株,受灾作物面积20万亩,损失总值210万元。
安徽省枞阳县受灾情况
1958年,夏秋旱,3个月未降透雨,6——7月份仅降雨108.8毫米,成灾耕地有17.2万亩。
1959年,夏秋旱,3个月未降透雨,7——8月份降雨73.2毫米,成灾耕地有10.62万亩。
1961年夏秋旱,持续时间长,7月份仅降雨17毫米,成灾耕地有12.65万亩
广东省番禺县受灾情况
1958年。秋冬县内麻疹流行,发病23375例,死亡472人。
1959年。5月23~24日西江北江洪峰到达。堤围漫顶103公里,塌坡860处,决口136个。加之连降暴雨,受涝田达54万亩。
1960年。春旱。全县受旱及咸潮影响的耕地30多万亩
1961年:
4月20~23日连日降暴雨,全县受涝田136万亩,冲毁山塘7座,淹毙耕牛3头,塘鱼流失1万多公斤。
4月21日百年一遇的龙卷风袭击万顷沙、卷起茅棚数间,万顷沙小学4间课室等夷为平地。当时全公社小学校长、主任在课室内开会,,大部分与会人员躲避不及。万顷沙小学教导主任吕国茅等4人受重伤,5人轻伤。九涌新安一村民被杉插穿腹部,当场死亡
1962年:
3月春旱。受旱田52406亩,受咸潮侵袭稻田10万亩。
7月3日西江洪峰到达,三善出现接近历史最高水位29米。钟村、沙湾、潭洲受洪涝稻田1万多亩、蔗田7000多亩。
9月1日台风侵袭。阵风10~11级,历时36小时。民房塌2962间、坏25354间,塌校舍258间、厂房3间,压毙3人、压伤24人。决堤80处,稻田受涝24811亩,甘蔗折倒的73699亩,蕉折倒1039551株。
附:
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一)
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6/02/359486.html
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二)
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6/02/359552.html
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三)
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6/03/359666.html
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四)
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6/03/359771.html
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五)
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6/03/359830.html
墓碑作者杨继绳必须向世人说清的几个问题(六)
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6/03/360017.html
- 上一篇
为什么吃饭前要先拍照?是病还是拍完之后更好吃?
你一定不陌生以下场景:美食端上餐桌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不是品尝它,而是端详面前这道菜肴的“美貌”,选取一个最好的角度,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拍照。你一定不陌生以下场景:美食端上餐桌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不是品尝它,而是端详面前这道菜肴的“美貌”,选取一个...
- 下一篇
为什么男人总喜欢别人家的老婆?!
男人们总是希望别人家的老婆穿着暴露,让自己饱饱眼福,却希望自己家的女人安分守己,却又每天在自己的老婆面前说教别人家的老婆怎么怎么好。男人们总是希望别人家的老婆穿着暴露,让自己饱饱眼福,却希望自己家的女人安分守己,却又每天在自己的老婆面前说教别人家的老婆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