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有人问,怎么评价《八佰》
本文从多角度分析《八佰》背后的历史背景,探讨淞沪抗战中国军面对日军火力优势的困境,揭示买办政权与半殖民地国家的战略局限,引发对历史真相的深度思考。
1、电影没看,不便评价。
2、四行仓库的战斗只是规模很小的战斗,如果对当时淞沪抗战简单评价的话,只能说是让人无语的战斗。
3、敌方有重装备优势,却把自己的有生力量集中在对方便于发扬火力的阵地,被对方暴虐。
4、大量有生力量被消灭殆尽,兵力严重不足,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国军全线溃败,一发不可收拾,损失惨重,南京失守。
5、日军有火力优势,但不具备兵力优势,重装备及其后勤补给高度依赖水运、铁路和公路交通。
6、对一个中央集权的本土政权来说,力量来自本土,大可转移人口和物资,让出地盘,进入对方不便发挥火力优势的区域,让对方全线展开,变进攻为占领,把兵力和交通劣势暴露出来,然后进入消耗战。

7、对一个买办政权来说,资源来自海外,自然要全力争夺出海口,同时展现自己的抵抗意志,吸引殖民地宗主国的支持。
8、进一步考虑,当时中国是军阀联盟,蒋介石控制长江流域,拥有最多的资源,如果放弃长江流域,在军阀之中还能否成为领袖都是未知数。
9、本土政权可以中央集权,买办政权必然是联盟——宗主国绝不会允许某个军阀一家独大,尾大不掉。
10、多重因素考虑,迎着日军火力优势硬扛,国军成为炮灰,损失惨重也就是必然了。
11、国军基层士兵几乎是上战场,就被日军重炮成批处决,毫无还手之力。
12、上战场如同上刑场,士兵中没有出现兵变,也是奇迹。
13、从宗主国的角度看,必然权衡利弊,大批的牺牲也没有引起美英立即插手远东。
14、中国当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不论是谁,只要是买办和大地主的代表,必然是这种打法。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新罗夫人:蒋介石领导抗战的那些事
-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明史宋濂传原文及翻译 送王秀才往安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与施从事书原文及翻译 雪中寄卢延让秀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初至西湖记原文及翻译 送纪秀才游越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木兰辞原文 张祜《送杨秀才游蜀》原文及翻译赏析
- 初至西湖记原文及翻译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送李秀才赴婺州招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寄孙路秀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