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为人民日报勇揭官场黑幕点赞!
顽石近日在微信群看到一篇《中国官场“逆淘汰”将危及国家安全》的文章,为防信谣传谣,特意查证了一下,该文发表于一年前,确为人民日报的文章,原题为《中国官场逆淘汰六大怪象》。文中列举的六大怪象为:清廉的不如腐败的、亲民的不如霸道的、干事的不如会说的、不站队的不如站对队的、眼睛向下的不如眼睛向上的、实干的不如做秀的。
尽管是旧文,尽管所罗列的怪像还不全面,尽管造成逆淘汰的原因没有说得太清楚,但我还是忍不住要为人民日报勇揭官场黑幕的行为点赞!
这些年,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能(不敢)明说。比如官场逆淘汰,顽石早就有所认识,好多年前就写过批评文章,可文章在博客发出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和谐了。再比如腐败,早已泛滥成“塌方式”了,可摆到台面上说的时候,依然是“个别地方”、“少数官员”。而人民日报这次终于承认官场“普遍存在”逆淘汰现象,这还是需要勇气的!
另外,将官场逆淘汰的后果提到“危及国家安全”的高度,也是很有见地的。试想,官场“普遍存在”逆淘汰,且一路逆淘汰下去,清廉的、亲民的、干事的、不站队的、眼睛向下的、实干的……都被淘汰掉了,官场剩下的会是什么人?金字塔顶端的又会是些什么人?顽石不敢想象,想象了也不敢说出来,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大概不会有什么疑问。
尽管人民日报这篇文章读来振聋发聩,但顽石觉得仍然有若干方面需要完善补充。
首先,官场逆淘汰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必须有个更明确的界定,才不至于让人产生误解。依据近年反腐的如山铁证判断,逆淘汰现象只有在副国级以下官员身上才可能存在,绝对不包含正国级(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是顶顶重要的原则问题,千万混淆不得!
另外,官场逆淘汰也不只是这六大怪象。信马列毛的不如信上帝信鬼神的、分好蛋糕的不如享用蛋糕的、搞共同富裕的不如搞少数人富裕的、有真才实学的不如不学无术的、讲实话的不如讲假话的,能说自己话的不如念秘书稿子的、为劳动人民说话的不如为资本站台的、为中国人办事的不如为洋人谋利的……凡此种种,都并不鲜见吧。
还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官场逆淘汰“普遍存在”?如果池塘里死了一条鱼或几条鱼,很可能是鱼有问题;如果死了很多鱼,甚至死光了鱼,那大体可以断定是鱼的生存环境出了大问题。以此类推,逆淘汰现象“普遍存在”大约也是官场生态出了问题。
顽石以为,官场生态的前提问题、根本问题是信仰问题。如果官员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思想意识上,就一定会服膺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权威;在处事方式上,就一定是大公无私、顾全大局,而不是凡事先替自己打算、遇事先考虑自己圈子的利益;做上级的必定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做下级的必定脚踏实地、秉公办事。回顾那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因为有崇高而坚定的信仰,他们才敢同恶鬼争高下,才能在威逼利诱甚至严刑拷打面前从容淡定,才能喊着口号唱着战歌微笑着走向刑场。今天的各级官员,还有多少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还有多少信公而不是信私的?可以这么说,信仰危机是官场也是全社会各种危机的总根源。
缺少民主监督也是官场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纪委、反贪局、监察部门……各种监督机构不可谓不多,但效果如何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人民日报认为:“破解用人上的‘逆淘汰’难题,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留‘暗门’,不开‘天窗’,让‘隐身人’无处躲藏。”说得固然不错,可“制度的笼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谁来扎这个“笼子”?不留“暗门”,“前门”有谁来把控?“笼子”扎了许多年为何依然关不住权力?依顽石看,这个“制度的笼子”应该就是大众民主。只有让每个官员都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让监督官员的民众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打击报复,只有解除对官员舆论的种种禁忌,才能有效遏制官场逆淘汰现象的产生。
希望人民日报能经常发表这样的好文章!人民日报社也是个官场,希望该社做个表率,从自身做起,带头打击一下逆淘汰现象!
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