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顽石: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火烧 2017-06-1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在气候异常与环境恶劣中,顽石选择远离网络闭关修养,重读鲁迅与契科夫作品,回忆抗美援朝英雄故事,引发对英雄牺牲价值的思考。

  气候异常,环境恶劣,几乎要窒息了。顽石只好两耳不闻窗外事,远离网络,远离新闻,远离黄赌毒,闭关修养了一段时间。

  看看书吧。

  先是拿来鲁迅小说,可打开又放下了。很多人说,鲁迅笔下诸如阿Q、祥林嫂、华老栓、闰土,当然还有赵太爷、假洋鬼子、鲁四老爷、康大叔等一众人物都复活了;更有甚者,他们看到的不只是复活,还看到了那些人物经数代繁衍而子嗣兴旺的盛况。诚如是,读鲁迅小说不还是在读现实?这和顽石逃离现实世界的初心大相径庭,不读也罢!

  再翻开柜里的《契科夫短篇小说集》,那里描写的是沙俄统治下小人物(近似于今之所谓“弱势群体”)的众生相,这和今天的社会没什么关系,读来当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于是,小文官、瘦子、套中人、变色龙、农民……一个个被扭曲了灵魂的形象相继重现在我的眼前,在专制压迫下,在等级森严中,处于下层的这群小人物,没有尊严,没有人格,活得那般艰辛,那样屈辱,这似乎和鲁迅笔下的世界有同样的精彩……该死,又产生了不合时宜的联想,于是放下了契科夫。

  六一儿童节那天,有朋友祝顽石节日快乐,我能理解朋友的幽默。不过,儿童时代、少年时代的我确曾快乐过,只是已远去了纯真岁月,年岁渐长,苦涩日多,快乐多半成了遥远的记忆。朋友的祝福倒是勾起了顽石的一段回想,我忆起了儿童时代看过的抗美援朝题材小说《剑》,那支神奇的侦察兵队伍,那群机智勇敢舍生忘死的英雄,曾是我最瑰丽的梦想,曾给了我巨大的激励,他们和当时社会上崇尚的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进喜、时传祥一样,成就了懵懂时代的我的英雄情结,直至今天。

  于是到网上搜索,发现这本书没有再版过。也对,影响了几代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都被剔出了教材,《抗美援朝》电视剧拍完快十多年了,也没有哪个台敢播放,谁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再版抗美援朝题材的小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英雄和英雄的题材早已不属于今天这个和谐的时代。幸运的是,我在网上旧书店找到了《剑》,赶紧买来,重读。

  时隔四十多年,花了两天时间,又一次读完了这部小说。依旧心潮澎湃,仍然荡气回肠,甚至忍不住泪流满面……不只是为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感动,也不只是为少年美好时光的无情消逝伤怀……合上泛黄的书本,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我竟然毫无理性地生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他们无私无畏的付出,他们义无反顾的牺牲,值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忽然记起鲁迅的这几句,心中油然生出羞愧之情,为刚才的疑问。我由此相信,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即使预见到了后来残酷的现实,即使知道他们用生命捍卫的信仰要遭遇集体背叛,他们仍然会做出当初一样的抉择,因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2017.06.10子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