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屏亚:科研院所,为啥噤声转基因?
有人说,科研院校反对转基因的人比较少,社会上反对转基因的人越来越多。农业部官员呵斥:“科盲”。
确实,科研院校反对转基因的人比较少。为啥?在农业科研领域,现在实行的是课题制,科研人员经常要为经费“跑”。有位科研人员现在已晋升所长告诉我:科研领域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有奶便是娘!”这是科研生态,也是生存之道。只要听说有课题就要“跑”,至于研究什么,莫管它。有了经费,就能写论文、报成果、评奖升级。
现在突然来了个转基因项目,200多个亿啊,比常规育种要多出几十倍上百倍,谁不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君不见,今天各级科研院所不管是研究小稻、玉米、小麦、谷子、蔬菜的人,都在争啊抢啊盼望获得这项经费!尽管明知道研究转基因不安全也不增产,但不能说也不愿说,生存第一,不能断了财源。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都知道水稻专家袁隆平吧,他是最早坚定地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人员之一。2009年5月26日,袁先生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掷地有声,令人起敬。
仅仅过了一年,2010年3月4日,就在200多亿元转基因经费公布之后,袁先生在北京“两会”上回答《人民政协报》记者说:“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做实验,我第一个报名。我是志愿者,我愿意吃转基因抗病抗虫食品。”啊!啊!袁先生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弯,勇敢地要第一个报名食用转基因大米,做榜样!
业界都清楚耄耋之年的袁先生,没必要担心吃转基因稻米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他属下的湖南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有一大帮人将无法从转基因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袁先生经不住这个压力啊!
在科研院所谈起转基因大多数人都噤声,就是这个原因。
相关文章
- 转基因食品论战述评--科学问题应该用科学试验回答
- 佟屏亚:“超级稻 认定”是一场科技骗局
- 直言了:美国:要钱、还是要盟友?
- 2014年7月20日北京蒲黄榆反转基因宣传纪实
- 转基因、种子专利与农业“新圈地远动”
- 直言了:美国使馆和白宫:您相信哪个?
- 美国52%受访者觉得转基因食品不安全
- 认识孟山都
- 被转基因专利改变的世界
- 陈一文:农业部必须公布孟山都农达至少6项试验报告否则涉嫌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