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惨败原因之六:“自由人联合体”篡改为自由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惨败原因之六:“自由人联合体”篡改为自由经济
陈朝文
高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生产所有权归生产者所有。生产所有权归生产者所有生产方式的企业,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自由人联合体”企业。
戈尔巴乔夫把“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篡改为就是政府什么都不管的集体自由经济。他以此进行经济改革,不但没有提高苏联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反而造成公有制企业混乱,为倒退回私有制提供了理由,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糟,人民对社会对经济越来越不满。
“自由人联合体”才是高级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里写道:“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目前劳动的组织是专制式的,生产资料不仅作为生产手段,而且作为剥削和奴役生产者的手段集中在垄断者的手中。无产阶级要做的事就是改变这种有组织的劳动和这些集中的劳动资料目前所具有的资本主义性质,把它们从阶级统治和阶级剥削的手段改变为自由联合的劳动形式和社会的生产资料。”(1972年 下同 第二卷 416.419页;)
确定无疑,是社会主义“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既然是“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是“自由联合的劳动形式”,所以,“自由人联合体”,确定无疑,就是高级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企业体制
一、“自由人联合体”经济体制要点
1、生产资料成员共同所有制
马克思说得很明确,生产资料是“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那就只有社会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也就是生产资料共产所有制,才只是劳动的条件。从所有权来说,生产资料共产所有制与私有制,财产的所有、管理、处置权是相同的;不同的关键在,前者没有收益,收益权,即没有获取利润权,后者有核心的收益、收益权。
2、生产者是真正自由的劳动者
每个人,想到哪个联合体劳动,就申请到那个联合体;每个联合体,没有特别的原因,一般都会批准申请人到自己联合体来,共同劳动生活。职工人人都是企业的当家人,没有奴隶、打工仔畏惧东家、老板,惹不起,得罪不起的不自由;人人都是企业的当家人,老大,对企业,对社会,畅所欲言,言行自由。这就是劳动者企业共同体。马克思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而老板的雇佣者,就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受哪个资本家剥削、奴役的“自由”,为哪个老板创造财富才能活命的“自由”。
3、生产所有权归生产者所有生产方式的生产
不再是为老板发财而生产劳动,那么联合起来是为谁而生产劳动呢?毫无疑问,是为自己收获劳动成果而生产劳动。然后,生产者用自己劳动创造、所有的价值,来分配安排社会、企业和自己的生活。这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核心。
4、平等联合的生产关系
5、联合体成员共同当家作主的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的所有重大问题,由成员大会和成员代表大会决定。
6、按劳分配
劳动创造、实现的价值量,按大家决定的比例关系,分成若干份,分配安排给社会的各项所需、企业提留和自己及家人的生活,个人所得的是生活消费的收入。
是职工们的企业,就是他们的大家庭,他们更关心、爱护企业;是职工自己生产劳动生活的企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聪明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全面发展。
二、怎样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经济体制?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里写道:“工人阶级知道,他们必须经历阶级斗争的几个不同阶段。他们知道,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这里不仅需要改变分配方法,而且需要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或者勿宁说是使目前(现代工业所造成的)有组织的劳动中存在着的各种生产社会形式摆脱掉(解除掉)奴役的锁链和它们的目前的阶级性质,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和国际范围内进行协调的合作。他们知道,这个复兴事业将不断地遭到既得利益和阶级自私的反抗,因而被延缓、被阻挠。他们知道,目前‘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自然规律的自发作用’,只有经过新条件的漫长发展过程才能被‘自由的、联合的劳动的社会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所代替。”(第三卷 416、417页)
彻底决裂了“两个传统”,真正读懂了马克思的这段话,就大致清楚,怎样去最终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经济体制。简明扼要地说,分三步走:
第一步:把剥削性的生产资料,全部自然资源收归国有,建立国企、集体所有制经济
因为,没有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基础,就没有“自由人联合体”;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又只能从国有过渡而来,即转制而来。所以,必须剥夺了剥夺者。
第二步:通过国有国营为过渡到“自由人联合体”创造好条件
人们逐渐熟悉、习惯、意识观念集体劳动生活的体制;人们学习、锻炼、提高当家作主的能力、水平;人们逐渐克服解决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等落后的思想、意识。
第三步:国有国营转变为“自由人联合体”,即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集体所有制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只是进一步完善、成熟。
三、国有国营怎么转制为生产资料社会所有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
1、生产资料国家所有转制为社会所有
⑴盘点、核实、交接企业的所有资产
转变成“自由人联合体”后,他们创造的价值就是自己联合体的,不再是国家“老板”的。所以,必须把企业生产、经营性的国有(社会)资产盘点、公证清楚,转为社会所有,作为社会无偿或者低利息配置给“自由人联合体”使用的生产资料。因为整个社会使用他人的资金,都要支付利息,所以,社会就可以要企业支付比金融市场低的利息。
⑵转制为全体职工生产生活的企业
这也好理解:以农村生产队为例来说,他也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和工业企业差不多。但生产队是全体社员的生产队,而不是无偿提供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国家的生产队。这样转变后,职工自己的企业,自然就是职工当家作主,成为企业的主人,决定企业的一切。
⑶企业无偿使用国家配置的自然资源等
理由:自然资源,是自然给所有人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并没有劳动价值量。从可行性来说,国家把土地等自然资源,无偿提供给个体、集体农民农业生产使用,是可行的。
⑷国家对自己所有的财产,有无可争议的管理权,检查核实权,对破坏、侵蚀、侵吞社会财产权者的处罚权。“自由人联合体”必须保证社会所有资产的安全,不得侵蚀、侵吞。
2、把为国家创造利润生产方式转变成生产所有权归职工所有生产方式
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后,“自由人联合体”是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就不创造不存在利润,企业经济效益就是生产效率,也就是创造了多少价值量,人平均创造了多少价值量。
企业创造价值量计算公式:
总销售、服务等收入-没有劳务费的所有成本=企业创造价值量
企业创造价值量÷企业人数=人平创造价值量
3、国家征收税费、利润改制为收取社会各项所需基金
从可行性、具体方式来说,这和国家规定,个体户给国家上缴多少税费,生产队给国家上缴多少公粮差不多,完全能保证社会正常需要。
⑴社会根据社会管理、公用事业、救济、发展、进步等等的需要,并和人民生活安排一致起来,协调起来,确定全社会创造的价值总量的一定比例部分,来分配安排社会方方面面的需要。而征税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不遵循社会各项所需必须合理的原则,横征暴敛,以供官僚骄奢淫逸的享受。
⑵社会下达每个生产经营单元上缴国家基金的任务,下达的根据是,参照累进税原理,决定人平均实现的价值量按什么比例上缴社会。
⑶“自由人联合体”必须按时足额完成上缴社会基金。
⑷国家有权处罚联合劳动不上缴社会基金的行为。
⑸企业上缴社会各项所需基金里,就有发展生产基金这一项,社会根据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这些发展生产基金,开办新企业,新的科研单位,给各企业配置需要发展的生产资金。所以,联合劳动体就不再分配安排发展生产基金。
因为,这才符合人类社会,积累总是企业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的积累的一般规定;这才能保证,联合劳动体使用的所有生产资料都是社会所有(开始向社会所有过渡),才能保证始终是这样性质的企业,不会变成集体资本主义企业。
4、社会征收收入分配调节基金
征收的理由:按劳分配,只能是投入劳动量后实现的社会承认价值量的分割分配。
如果一个联合劳动体的人平均实现价值量,是其它联合劳动体的多倍十多倍,以技术水平高,劳动积极性高投入劳动量多来解释,显然是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有加上以下因素来解释,才能使人信服:⑴是否有非法所得的因素?⑵是否有社会无偿配置的是优质自然资源的因素?⑶是否有企业所在地环境、条件优越的因素,例如支付的运输费成本少,解决技术问题的社会力量好等?⑷是否有朝阳产业的因素?等等。
对这些不是投入劳动量多而获得的企业收入,非法所得,自然是没收处理;其它,社会征收一定比例的收入分配调节基金来解决。
社会征收收入分配调节基金,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尽最大可能保证按劳分配;二是防止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太大;三是支援遇到严重困难的联合劳动体,保证其职工基本工资的发放,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征收分配调节基金的具体办法,那是具体技术问题。(略)
5、企业内部分配
完成上缴社会各项所需基金任务后,剩下的就是企业内部进行按劳分配。
职工大会决定,企业集体福利按什么比例分配,安排多少?安排不安排职工生活后备基金,安排多少?按劳分配的具体办法等分配大事。
职工收入分配由基本工资与活的按劳分配收入两部分组成。
“自由人联合体制”的职工基本工资,由社会权威制定。
职工基本工资是职工收入的一部分的理由:
①企业工龄是对企业发展,进步的贡献,分配中应该体现出来;②经验、技术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无价之宝;③这是集体关系的纽带;④保证每个职工,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的打击,最基本的生活仍有保障。
职工基本工资占其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按劳分配具体办法、细则等,动员职工群众提出建议案;综合后形成试行办法、细则——试行一段时间后,总结,修改——再试行,再试行,再总结。多次反复后,形成比较完善的按劳分配的办法、细则。
6、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自由人联合体”才能逐步完善、成熟起来
刚转制而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必须在党的领导、指导下的理由:
⑴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中,最后的一个大步骤——高级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的产生,发展,完善,成熟过程,必须有党的领导;否则,就成功不了,将前功尽弃。
⑵“自由人联合体”是全新的企业,全新的经济体制,只有经过百折不挠的实践、探索才有可能成功。没有党的领导,必败无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制的绝大部分股份合作制企业都垮了,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脱离了党的领导。
⑶刚转制而来的“自由人联合体”,职工们还没有当企业家作企业主的能力、水平,素质,还没有能当好企业家的自信心;对这样的新体制还不熟悉,不习惯;他们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自私自利、小团体、小宗派落后思想,意识。只有党才能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权利:
⑴政治上保证这种新的企业体制的运行,逐步完善,成熟;
⑵通过教育、培养,锻炼,使职工们的当家作主能力、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帮助,职工们逐渐克服存在的落后思想,观念;
⑶掌握企业全局,及时对企业建设、管理等提出合理建议;企业的所有重大决定、决议,由企业党组织集体讨论,提出讨论、表决的议案;
⑷发挥出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关心、热爱、支持企业,逐步树立起集体主义思想、觉悟、精神;
⑸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
⑹如果企业出现严重困难,勇敢站出来,承担起拯救企业的重担。
苏联把“自由人联合体”篡改为集体自由经济进行改革而惨败
一、八十年代苏联经济停滞不前客观要求转为“自由人联合体”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个过程中,社会生产经济工作,都必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子上来抓。因为革命队伍需要社会经济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队伍必须关心、尽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只有这样,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
在夺取、巩固国家政权阶段,主要是调整政策,把各生产要素调配好,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增加生产,保证供应,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在剥夺了剥夺者,建立起公有制的初期阶段,抓社会经济,既要坚持变革社会经济经济体制的方向,又要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把各种所有制比例关系调整到恰当的水平,以保证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物质资料的充分供应,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苏联八十年代经济停滞不前,出现了困难。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这无可厚非。但要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就要先搞清楚问题主要在哪里?
苏联这时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主要不在社会所有制比例关系上,因为前两任在搞活经济上,对所有制结构做了适当的调整。主要在生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上。
可以说,人们生产劳动的自觉表现,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变革的评价,反应,引导。
苏联前三、四十年,社会经济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快就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全世界羡慕不已。根本原因是:革命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国有国营、集体所有制经济,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人民群众极大的劳动热情与积极性焕发出了。
但长期国有国营就成官僚资本主义了,长期共产党执政就成官僚执政党了,人民还是没有劳动成果所有权,他们就再没有劳动热情与积极性,社会经济就停滞不前。
这就告诉戈尔巴乔夫等人,要解决苏联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就要转变国有国营的体制,——逐步过渡到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生产所有权归生产者所有的“自由人联合体”体制,实践、探索真正的按劳分配;政治上加强人民民主的建设,扩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把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热情调动起来,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活力。
二.戈尔巴乔夫把“自由人联合体”篡改成集体自由经济而惨败
1987年6月,苏共形成《关于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的决议,提出了经济改革的完整构想,主要内容是:企业实行“三自一全”,即“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劳动集体自治”和“完全经济核算制”,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包括取消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实行大部分生产资料自由买卖,改革价格体制、财政信贷体制和工资制度,等等。与此同时,为了发动改革,戈尔巴乔夫大力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但改革的进展并不理想。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原因主要在于现行政治体制,于是提出以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维”。但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没有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反而使经济改革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经济形势更加恶化,——为倒退回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提供了理由。1990年,几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向市场经济过渡方案出笼,并形成激烈争论,最后领导集团分裂。亡党亡国。改革目标从完善社会主义转为向西方经济制度认同。人民对糟糕的社会经济,糟糕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严重不满;苏共失去了人民的支撑,成为孤家寡人。
三、集体自由经济的前途必然是私有制自由经济
什么是“自由人联合体”,怎样建立起成熟的、巩固的“自由人联合体制”?前面已经做了简要的论述。苏联初级社会主义只有激励出企业的活力,才能解决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只有逐步转制为“自由人联合体”经济,才能激励出企业的活力。
戈尔巴乔夫的“三自一全”,即“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劳动集体自治”和“完全经济核算制”,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经济改革,打着“劳动集体自治”的旗号,并不是朝着转制成“自由人联合体制”经济方向改,而是倒退到私有制自由经济。
——“劳动集体自治”,确实是“自由人联合体”的企业管理体制。几十年来,大量“劳动集体自治”的集体企业发展成熟起来,实现了共同富裕,证明这种企业管理体制是可行的。但这仅是“自由人联合体”的企业管理体制,没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根据、理由,没有一定的人的思想、精神、觉悟素质,就不可能结合形成巩固的“劳动集体自治”;就混乱垮掉,实际是暗渡私有制自由经济体制的陈仓。戈尔巴乔夫的“劳动自治管理”改革,就是十分狡猾地欺骗,结果改成了私有化,给社会主义抹黑。
1、没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的“劳动集体自治”就是空中楼阁
“劳动集体自治”,就是职工自己管理企业体制。只有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所有者,才不需要企业的当家作主管理权,主动地把企业的当家作主管理权交给企业职工;有了企业当家作主管理权,职工们才能结合成集体自治管理企业体制,才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成熟的劳动集体自治制度、规定,一句话,他们才是企业的真正主人。
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国家有理所当然的企业当家作主管理权;职工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企业很多问题他们就当不了家,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劳动集体自治。“自筹资金”,资本家筹办企业,都是自筹资金,就是到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那这个企业就是资本生产经营的企业,就是资本家当家作主管理,不可能是职工自治当家作主。总而言之,不把国有生产资料成功转为社会所有制,“劳动集体自治”就是无基础的房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垮。
2、没有职工生产所有权根据的“劳动集体自治”就是肥皂泡沫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一般规定是,生产所有权是谁的,即这些生产是谁的,谁就有无可争议的这些生产经济活动的当家作主管理权。所以,要当家作主管理企业,就必须有这些生产的所有权。没有生产所有权的企业当家作主管理权是骗人的话。
生产所有权归谁所有,就是企业在为谁的什么目的而生产,也就是企业的生产方式。例如,企业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创造利润而生产,就是资本企业的生产方式。
“自负盈亏”,经营“盈”了,“亏”了,都是对资本来说。这就表明,苏联经济改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由人联合体”,牛头不对马嘴,只能是地地道道的所谓的“自由人联合体制”,结果只能是私有制自由经济。
3、建立“劳动集体自治”没有共产党“主教练”一盘散沙必败无疑
建立“劳动集体自治”体制,就是国有国营转制成社会有、“自由人联合体”营体制。
就是国家把生产资料转为社会所有,职工有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有了自己生产的所有权,有了“劳动集体自治”的基础、根据,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教育、帮助,这种体制还是活不了,婴幼儿就夭折。
理由,前面已经做了简要论述。
苏联建立“劳动集体自治”却取消了党的领导,必然是惨败而告终。
2016/12/21
- 上一篇
花郎真骨是什么身份(新罗贵族),新罗时期真骨如何划分品级?
韩剧《花郎》中体现的是古朝鲜新罗时期的封建制度,在新罗时期拥有真骨身份的人地位都非常高,在这样的时代就会出现贵族与贫民之间的纷扰纠葛。韩剧《花郎》中体现的是古朝鲜新罗时期的封建制度,在新罗时期拥有真骨身份的人地位都非常高,在这样的时代就会出现贵族与贫民之间...
- 下一篇
7012在rm中什么意思?7个人永远在一起!7012是哪期(20151206)!
很多人都说,在rm中,7012是最温情的是数字,大家喜欢rm并不是因为rm,而是因为这些7个人啊,下面,小编为您搜罗整理rm的内容,7012在rm中什么意思,runningman7012是哪期,一起来看看吧!7012在rm中什么意思7:七个人012:读音刚...